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600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侯的研究,总结了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分布的规律,确认血脂异常患者的病机是以本虚为主,脾虚和肾虚是血脂异常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痰浊和瘀血也是影响血脂异常中医证候的重要因素,建议在治疗时应以补脾益肾为主要治疗原则.并首次在血脂异常的辨证中提出了"无证候可辨"的概念.通过对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性的研究发现血脂异常中医证候的产生与MS及其组分中的超重或肥胖及高血压密切相关,提出MS及其各组分的存在是引起血脂异常中医虚证的重要因素,阐明了应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在治疗血脂异常的同时可以改善MS,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优于单纯的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吉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分布,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中医干预方法.方法 随机调查研究852例吉林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态,进行中医证候分布与亚健康原因相关性的研究.采用体格检查、问卷调查、访谈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 852例亚健康中,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高学历、已婚、女性高校教师为亚健康的主体.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布依次是心肝气虚证、心脾两虚证、脾虚湿盛证、肝郁脾虚证、心肺气虚证、肝火证、心火证、胃火证.且单纯证型较少见,多为几个证型相兼.结论 高校教师亚健康情况与社会生活因素、生活方式、个体因素有关,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状态、职业道德,对教育事业产生很大影响,应积极进行中医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制评价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的标准化测量工具.方法 根据问卷设计的原理和步骤,结合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确定亚健康及中医基本证候概念、构建问卷结构及条目池、产生问题与答案、预调查、信效度检验以及修订等过程,初步研制评定亚健康中医基本证候的问卷.结果 形成包括肝郁证、肝气虚证、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4.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当前亚健康状态研究实际,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进行了探讨总结,提出了针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的相关建议。认为应依据中医理论据因辨证;深入开展亚健康状态大样本、多中心、标准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理清证候发展的动态脉络,探寻始发证候、核心证候、转归证候等证候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注重证候与体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脂能否是反映缺血性脑卒中亚健康、体质、证候的客观指标.方法 选择4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拟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探讨血脂与亚健康、中医体质、中医辨证痰、火、瘀、虚等证型的关系.结果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B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亚健康状态、中医体质分型、证候分型均具有影响;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胆固醇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亚健康状态、中医体质分型、证候分型无影响.结论 血脂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B是反映缺血性脑卒中亚健康、体质、证候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64例糖尿病并血脂异常与600例血脂异常的人群中医证侯研究.发现二者虚证所占比例均较高,且前者虚证明显高于后者,同时发现,前者中医确定证侯明显高干后者.糖尿病直接影响了血脂异常中医证侯特别是虚证的形成.治疗糖尿病并血脂异常应在关注血脂异常的同时,更应注重对糖尿病的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并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建议应以补虚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探讨广州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广州地区521名亚健康状态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中医问诊指标、舌诊和脉象指标,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症状有31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症状分别是没精神、嗜睡、眼疲劳、抑郁、生活没意思、头昏、饭后困倦、疲乏、易怒、入睡难。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为6类,分别为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湿热证、阳虚证、气血亏虚证、阴虚证。【结论】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能够对以问诊为基础的症状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制定符合大学生人群特点的问卷调查表,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湖南地区8所高校的907例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问卷的填写.并对其中医证候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的中医证型排名前8位的分别是: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气郁结、气血亏虚、肝郁化火、湿热蕴结、脾虚湿阻、心脾两虚,涉及到的病位主要有肝、心、脾、肾。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及不同民族的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不同.这与不同的学习环境、睡眠时间、学校与专业、性别、民族、地域及生活习惯的差异有关。结论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乌鲁木齐市亚健康人群分布情况及亚健康人群中医证候,为制定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年龄在18-55岁之间的乌鲁木齐市民采取问卷调查及中医临床专家现场访谈后进行中医证候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合格的问卷由录入员采用Excel软件,将问卷内容输入,进行逐项核查,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7.0系统。结果:符合亚健康诊断标准者占78.87%,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布以肝肾阴虚证最多,痰热内扰证最少,8个证型构成比排列顺序为: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肺脾气虚证〉痰热内扰证。结论:认识了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对今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干预治疗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规范收集统一的、完整的亚健康状态人群个体情况基础数据、症状数据和一般体检资料、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资料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亚健康状态判断标准,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构建亚健康状态预测模型、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预测模型,建立亚健康人群信息采集和自动分析平台。输入被调查者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判断其是否为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11.
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每一位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表现进行辨证,并对辨证结果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5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辨证结果共计81种,经过拆分后共获得24个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胆郁痰扰证和痰热内扰证。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气虚、热(火)盛、湿阻、痰阻、阴虚、气逆、阳虚、血虚和血瘀。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证候类型较多,涉及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病位类证候要素涉及5个脏与2个腑,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均有涉及,实以气滞最多见,虚以气虚最多见。  相似文献   

12.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制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表回收率为96.3%,条目应答率为97.2%.结果 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很高(0.9274~0.9676),各条目与其所属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除女性躯体症状外,其他项目的Spearman相关系数多在0.6以上),经因子分析,因子载荷和结构与调查表内容基本吻合.结论 研制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是可信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亚健康状态研究中的应用。主要结合以下3个方面:证候分布、症状构成、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率;亚健康状态与证候之间、症状与证候之间、证候与证候之间的关系;亚健康状态及其证候与相关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应统一分析宏观资料和微观指标,以便对亚健康状态的证候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诊断要素。方法:采取问卷、专家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317名HBV携带者进行调查,对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HBV携带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各主要证型的诊断要素进行归纳总结。结亲:在所调查的317名HBV携带者中有208名表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发生率为65.66%;主要临床症状有22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疲劳乏力、小便黄、脘胁不适等:涉及中医证候分型有10个,其中以肝郁脾虚证、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心肝郁热证等证型多见。结论:大多数HBV携带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医证候分布呈现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证候特征.方法 首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让参加体检的职工现场填写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者填写内容,结合查体结果 ,参考<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判断亚健康状态.然后根据被调查者填写的量表内容和现场调查医师通过中医四诊掌握的资料,按有关肾阴虚证的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将合格问卷录入Epidata:3.02,采用SPSS11.5对录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主要证候特点有:(1)肾虚证表现(主要为腰背酸痛、腿膝酸软、疲倦乏力、耳鸣、脱发等);(2)阴液亏虚表现(主要为眼涩、咽干、大便干结等);(3)阴虚火旺、热扰心神等表现(主要为盗汗、手心发热、失眠多梦等);(4)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舌脉以舌红、脉沉细为主.结论 从亚健康状态入手研究肾阴虚证的本质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亚健康的现代文献,探讨亚健康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全面检索近20年有关亚健康的现代文献,应用EpiData2.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2.0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的频次进行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获取证候名称50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肝气郁结、心脾两虚和肝肾阴虚;病位类证候要素14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脾、肝、肾;病性类证候要素16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气虚、气滞和湿。结论: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类型的分布比较分散,而证候要素的分布相对简洁、集中,因此有必要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亚健康常见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表.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及Delphi法确定大学生亚健康常见的临床表现,根据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将大学生亚健康常见的临床表现设计成问卷条目,形成问卷调查表的初稿.应用初稿进行小样本流调,采用统计学的频率分布法、相关性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对问卷调查表初稿的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稿.结果 形成包括气血亏虚证、心脾两虚证、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肝郁化火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7个维度、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问卷调查表.结论 制定的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亚健康状态常见中医证候脾气虚证的证候特征.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参加体检的职工发放亚健康调查表,将合格问卷录入Epidata3.02,然后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6例亚健康状态患者中判断为脾气虚证者76例,占亚健康状态总数的10.8%.亚健康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大便稀溏、容易感冒、容易出汗、腹痛、反应迟钝、腹胀、恶风怕冷等.进一步应用因子分析显示其主要证候特征为:①气虚表现(主要为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等);②脾胃症状(主要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稀溏等);③体质虚(表现为平素容易感冒、容易出汗、恶风怕冷等);④舌淡,脉细弱.结论 脾气虚证为亚健康状态的常见证候之一,其临床特点以气虚表现、脾胃症状、体质虚及舌淡、脉细弱为主.  相似文献   

19.
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高危因素、预防与调治等方面对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当前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措施存在偏差,中医药认识及防治亚健康状态研究力度不够。主张应开展大样本、规范化亚健康状态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同时切实加强以体质、证候为主的亚健康状态基础研究。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研究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证候特征。方法 首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让参加体检的职工现场填写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者填写内容,结合查体结果,参考《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判断亚健康状态。然后根据被调查者填写的量表内容和现场调查医师通过中医四诊掌握的资料,按有关肾阴虚证的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将合格问卷录入Epidata3.02,采用SPSS11.5对录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主要证候特点有:①肾虚证表现(主要为腰背酸痛、腿膝酸软、疲倦乏力、耳鸣、脱发等);②阴液亏虚表现(主要为眼涩、咽干、大便干结等);③阴虚火旺,热扰心神等表现(主要为盗汗、手心发热、失眠多梦等;④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舌脉以舌红、脉沉细为主。结论 从亚健康状态入手研究肾阴虚证的本质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 肾阴虚证 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