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β-HCG联合孕酮、雌二醇、CA-125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6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宫内妊娠组(97例)、异常宫内妊娠组(49例)、异位妊娠组(30例),测定血清β-HCG值及孕酮、雌二醇、CA-125值.结果:3组的血β-HCG比值差别明显,任两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孕酮值正常宫内妊娠组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及异常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异常宫内妊娠组与异位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宫内妊娠组与宫内妊娠流产组E2值均很高,异位妊娠组E2值低(P<0 05).CA125值EP组与其他组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 05),正常宫内妊娠组、异常宫内妊娠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血β-HCG,结合血孕酮、雌二醇、CA-125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异位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A组血β-HCG值下降95%的时间(6.1±4.3)d,早于对照组(17.8±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平均住院天数(6.8±1.4)d,低于B组(18.5±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位妊娠率无明显差异,再次宫内妊娠率A组20例(50.0%),明显高于B组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较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好,再次宫内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3.
血清孕酮及血β-HCG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峥 《甘肃医药》2010,(6):608-609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及血β-HCG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检测62例异位妊娠患者及72例同期先兆流产患者(经保胎治疗成功者)血清孕酮及β-HCG值。结果:异位妊娠组血清孕酮及血β-HCG值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P〈0.05),48小时后复测血β-HCG值,异位妊娠组β-HCG值上升〉50%占17.7%,先兆流产组β-HCG值上升〉50%占98.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孕酮及血β-HCG对异位妊娠及先兆流产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β-HCG及孕酮同时检测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95例,即初查尿液HCG阳性,阴道超声提示宫内外无妊娠征象,伴有或不伴有阴道流血或腹痛者,空腹采集未抗凝静脉血同时检测血清B-HCG、血清孕酮.结果 正常宫内妊娠组和异常宫内妊娠组与异位妊娠组的血β-HCG及孕酮值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常规尿液检测HCG或检测血清β-HCG,只能确定妊娠,但不能确定妊娠部位,联合检测血清β-HCG、血清孕酮对早期异位妊娠进行诊断,使患者早期异位妊娠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P)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分别在就诊当日及48 h后检测异位妊娠患者80例(异位妊娠组)和正常宫内早孕妇女80例(正常妊娠组)的血清HCG和P的含量。结果就诊当日正常宫内妊娠者血清HCG及P均显著高于异位妊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就诊当日与48 h后血清HCG比较,异位妊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正常宫内妊娠组48 h血清HCG值较就诊当日升高翻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HCG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较为敏感的方法,联合检测P,对辅助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子宫内膜厚度联合检测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1月至2012年11月潍坊市妇幼保健医院收治的疑似早期异位妊娠患者164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异位妊娠组(异位妊娠组,64例),宫内妊娠流产组(宫内妊娠流产组,38例),正常宫内妊娠组(正常宫内妊娠组,62例),采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其子宫内膜厚度,并测定患者的血清孕酮及β-HCG值,比较3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β-HCG、孕酮水平。结果异位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0.65±0.30)cm、β-HCG(1846±655)U/L及孕酮(20±3)nmol/L水平明显低于宫内妊娠流产组(1.04±0.32)cm、(2580±1216)U/L、(33±4)nmol/L及正常宫内妊娠组(1.38±0.19)cm、(3211±1405)U/L、(60±14)nmol/L(P<0.05);在三组中子宫内膜厚度及血β-HCG、孕酮联合诊断的准确率(95.3%、92.1%、9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项指标判断早期异位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异位妊娠及宫内妊娠中,子宫内膜厚度与孕酮及β-HCG值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孕酮及β-HCG值可判定妊娠发生,但对异位妊娠与宫内未形成孕囊的早早孕鉴别较难,配合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判定孕囊的着床部位,对早期鉴别异位妊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孕酮(P)、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及CK/P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取93例异位妊娠患者(异位妊娠组)和40 名宫内早孕妇女(正常早孕组)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β-HCG、P、AFP水平,采用酶动力分析法测定CK水平.结果 异位妊娠组的血清β-HCG、P的常用对数值分别为1.694-0.70和1.24士0.33,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的3.104-0.57和1.815=0.18(P值分别<0.05、0.01);异位妊娠组的血清AFP、CK/P的常用对数值分别为0.32±0.24和1.68±0.37,显著高于正常早孕组的0.18士0.32和1.14±0.22(P值均<0.01);异位妊娠组的CK较正常早孕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β-HCG、P及CK/P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在孕早期检测血清孕酮(P)及48h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上升情况对宫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患者在尿检确定妊娠后测定血清P及间隔48h连续两次测定血清β-HCG,并于孕7、10、12周行B超检查,确定宫内妊娠结局。结果:血清P大于20μg/L者,出现宫内妊娠结局不良及异位妊娠的比例比较低;妊娠早期P小于10μg/L者,宫内妊娠结局良好的比例低;出现宫内妊娠结局不良及异位妊娠的比例高,尤其是异位妊娠可能性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小时β-HCG上升理想组宫内妊娠结局良好比例高于上升不理想组,而宫内宫内妊娠结局不良和异位妊娠均低于上升不理想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检测血 P和48小时β-HCG上升情况对预测宫内妊娠结局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鉴别诊断的特征性依据,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56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测定血清β-HCG、孕酮及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本研究宫内正常妊娠组血清β-HCG、孕酮值及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异位妊娠组及宫内妊娠流产组(P〈0.05),三者联合监测的诊断符合率达96%。结论血清β-HCG、孕酮及子宫内膜厚度均可作为诊断异位妊娠的指标,但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为防止误诊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临床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β-HCG和孕酮在妊娠早期鉴别正常早孕、先兆流产和异位妊娠中的作用。方法正常早孕组62例、先兆流产组64例、异位妊娠组72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VEGF,RIA法测定β-HCG和孕酮水平。结果异位妊娠组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和正常早孕组(P〈0.01),以100pg/ml为诊断界点时,区分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正常妊娠的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74%,而先兆流产组和正常早孕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血β-HCG浓度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孕酮浓度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和先兆流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早孕组高于先兆流产组(P〈0.01)。结论血清VEGF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区分异位妊娠与正常宫内早孕、先兆流产方面有一定价值,有望成为一项新的异位妊娠检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用于宫外孕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期间68例最终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方法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件区包块检出率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联合应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宫内假孕囊、心管搏动、胚芽、盆腔积液检出率均显著低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联合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二者联合应用对上述指标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诊断符合率为66.2%,显著低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88.2%和联合应用的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联合应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宫外孕的诊断,可明显提高宫外孕的诊断符合率,而联合应用时诊断符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内合并宫外复合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超声诊断为HP后经系统治疗的病例59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59例患者中经手术及病理确诊HP 57例,误诊2例。确诊的57例患者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后51例(89.5%),促排卵后4例(7.0%),自然妊娠2例(3.5%)。44例(77.2%)异位妊娠病灶位于输卵管,10例(17.5%)位于宫角,2例(3.5%)位于卵巢,1例(1.8%)位于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根据超声图像,异位妊娠病灶分为两种类型:孕囊型(29例,50.9%)和混合包块型(28例,49.1%)。孕囊型病例中异位妊娠病灶内妊娠囊直径小于宫内妊娠囊。结论   随着促排卵及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广泛应用,HP已不再是一种罕见疾病。结合临床病史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HP,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丽娟 《当代医学》2021,27(11):22-24
目的分析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超声检查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临床手术证实的80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经腹联合经阴道)诊断,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声诊断对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诊断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及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经Kappa检测,超声诊断不同类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与手术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10,P=0.000),超声诊断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误诊率为13.75%;瘢痕妊娠孕囊型的超声特点:孕囊完全或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位置,血流信号可见环状或条索状滋养血流,局部肌层存在缺损或肌层较薄;混合型包块的超声特点:瘢痕位置可见不均匀回声,浆膜层局部外凸或不完整,包块周边可见低速低阻血流信号。输卵管间质部的超声特点:宫腔内未见孕囊,子宫旁一侧可见孕囊或不均匀包块,孕囊周边肌层厚度<5 mm,孕囊周边可见环状高回声,呈间质线样征,周边肌层较薄弱或有缺损。宫角妊娠的超声特点:孕囊位于一侧宫角且宫角增大膨出,孕囊或包块与宫腔内膜互通,且周边存在完整肌层包绕。卵巢妊娠的超声特点:宫腔内未见孕囊,孕囊型一侧卵巢内可见孕囊、卵黄囊、胚芽及胎心管搏动,囊壁较厚且绒毛膜光环明显,包块型可见混合型回声,周边卵巢实质内可见卵泡或黄体,包块内可见条状、点状血流信号。腹腔妊娠:原发性腹腔妊娠超声特点,子宫大小、形态、回声正常,宫旁一侧可见孕囊样回声,周边呈增强厚壁回声,可探及胚芽且可见心管搏动,甚至可探及不均匀的胎盘回声,内散在斑点状强回声,腹腔可探及腹腔积液,内见条索状分隔,且胎盘周边可见丰富蓝红色血流包绕;继发性腹腔妊娠超声特点,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厚且呈不均匀回声,可见腹腔积液,大网膜上可探及羊膜囊、内见胎儿、胎心搏动、胎盘组织,羊膜囊与膀胱间未见子宫肌壁层。结论不同类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但仍存在误诊情况,故临床上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扩大扫查范围,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β-HCG联合孕酮水平测定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70例异位妊娠患者(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及孕酮值,并与52例先兆流产患者(宫内妊娠组)血清β—HCG及孕酮值对照。结果异位妊娠组的血清β-HCG及孕酮值明显低于宫内妊娠组(P〈0.01)。结论血清β-HCG联合孕酮水平测定在异位妊娠诊断中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艳婷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53-154
目的探讨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站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其诊断率,总结异位妊娠的声像学特点。结果经阴道与经腹超声在宫外孕包块、卵黄囊、胚芽、胎心搏动及宫内假孕囊的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典型的声像特点为在附件区探及异常回声团块,部分可见胎囊、胎芽及心管搏动。结论经阴道B超的分辨率较高,能够较早地确定宫内妊娠和异位妊娠,为实现保守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发性剖宫产瘢痕妊娠(recurrent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RCSP)相关的高危因素,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例RCSP患者的资料特点,比较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与RCSP临床表现、诊断情况、治疗方法并随访患者转归及再妊娠结局。结果 26例RCSP患者占同期收治的CSP的2.6%(26/1010),均为自然受孕。患者流产次数平均(2.73±0.73)次,2次及以上流产史者占92.3%(24/26)。1次剖宫产史者占69.2%(18/26),其中92.3%(24/26)的患者首次剖宫产手术时未进入临产产程;CSP与RCSP的孕周及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RCSP较初次CSP的孕囊大小、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值均显著上升(P<0.05);RCSP患者的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化疗率(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UACE)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升高(P<0.05);两者孕囊距浆膜面距离、胎心阳性率及宫内液性暗区例数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既往CSP史、临产前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胚胎活性高均是RCSP发生的高危因素。由于RCSP更易出现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应强调个体化治疗及预防RCSP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妊娠囊摘除术,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妊娠囊摘除术,未转换成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0~210 min,平均98 min;手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2~3.4)g/dl,平均下降2.3 g/dl;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3 d。术后患者未行甲氨蝶呤化疗。结论: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异位妊娠是一个可行和安全的方法,可作为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异位妊娠5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中原医刊》2011,(2):68-7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EP)的早期诊断及保守性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512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200例有生育要求患者,输卵管妊娠不同方法治疗后再次受孕情况。结果从2003年到2008年,本地区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增加1倍。血B—HCG阳性率为100%;宫内无妊娠囊者93.9%,期待疗法成功率为85.4%,单剂量肌注甲氨蝶呤(MTX)治愈率为92.3%,保守性手术成功率为89.5%,24个月累积再次妊娠宫内孕率分别为56.7%,65.0%,46.7%、EP的复发率分别为13.3%、7.5%、11.3%。结论与沙眼衣原俸相关的急、慢性输卵管炎发生率增加和关键性技术的提高,是异位妊娠发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当血β-HCG≥2000mlu/ml而宫内无妊娠囊,可确诊早期EP。MTX单剂量肌肉注射化疗是一种最适用、最有效的保守性治疗,可望成为早期异位妊娠的标准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或经腹部超声检查,对110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保守治疗证实的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观察妊娠囊或者包块的血供应情况。结果71例宫角妊娠,超声诊断符合率79.2%,14例笼统称为异常妊娠。39例间质部妊娠,超声诊断符合率50%,20例笼统称为异位妊娠。结论经阴道或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对于已经破裂的异位妊娠定位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20.
邹雁冰  张莉 《广州医药》2011,42(3):39-41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在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行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 TVS及TAS+TVS对宫外孕的检出率远较TAS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外孕包块的检出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宫外孕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