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例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侠  石红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0):438-438
50例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赵侠石红姜家仁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界首236500)血液流变学检查,是目前诊断心脑血管疾病不可缺少的项目。包括脑中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以及中医所特指的血瘀证等。本文对50...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同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关系。方法:将142例不同证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血液流变学全血比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比、血细胞比容、凝血因子检测。结果:1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与30名正常人相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指标异常。其中以肾虚血瘀型较明显,其次是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医脾胃学说理论,对益气活血方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60例气虚血瘀证的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2例),经服用益气活血方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分别为89.6%、91.7%。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临床表现和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学检查所见,提出了小儿腺病毒肺炎辨"血瘀证"的依据,认为中医血瘀证与西医微循环障碍有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和临床表现。临床以活血化瘀中药为主治疗婴幼儿腺病毒肺炎654例,病死率从六十年代初期30%左右降至5.66%;活血化癌中药对早期 ARDS 的肺组织电镜观察的动物实验也支持该论点。  相似文献   

5.
谢湘云 《中医药导报》2007,13(12):73-73,76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病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BY-N6A自动清洗旋转式黏度仪等测定慢性肺心病血瘀证患者、非血瘀证患者与健康成人的血流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血瘀证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全血的高切、中切、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及血浆黏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全血高切、中切和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均较非血瘀证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增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慢性肺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对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预防和治疗慢性肺心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粘滞血症和中医“血瘀”证有密切联系,肾炎患者,包括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绝大多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以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最明显。我们对运用大剂量川芎嗪静脉滴注改善肾炎患者血液高粘滞状态进行了的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候与血液流变学、血脂及微量蛋白尿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脾虚血瘀、阴虚热盛两个证型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4项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随着病程的延长,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血管病变程度逐渐加重,各项指标异常变化与脾虚血瘀证>阴虚热盛证变化趋势相一致,符合糖尿病久病多虚多瘀的证候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黄芪剂量的变化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为黄芪临床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5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分为空白组及4个试验组,试验组分别采用15、30、60、120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治疗,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观察。受试对象均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治疗后4个试验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空白组,且与黄芪剂量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具有确切疗效,可以明显缓解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其改善程度与黄芪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卢健棋  陈远平  李苏依 《河南中医》2014,(12):2334-233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呈相关性。血液流变学异常患者以痰、瘀证候多见,比较存在较明显差异,血液流变学异常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浊证、肝肾阴虚证、阳虚证。痰浊闭阻证型与血脂代谢异常之间有较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血脂TG、TC、LDL-C升高。火邪犯心证、心血瘀阻证和痰阻心脉证CRP水平升高明显。冠状动脉造影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狭窄程度与血瘀证型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关系,为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方法:以本院120例就诊及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血瘀证者30例设为A组,并根据血瘀证症状分级量化表分为轻度组8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12例;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非血瘀证者30例设为B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设为C组;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正常组。收集4组一般资料,进行体格检查,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结果:A组+B组较C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血瘀证的症状积分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血瘀证程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程度存在密切关系,推测血液流变学可以作为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血瘀证量化诊断、评价疗效的中医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患者病理生理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在对血瘀证本质的研究中,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检查的运用是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血瘀证患者临床表现常有兼证,如兼气虚、气滞、偏寒、偏热等,需要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4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痰瘀交互、脉络瘀阻或气虚血瘀络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痰瘀交互、脉络瘀阻或气虚血瘀络阻证,经血液流变学检测确诊异常的高血压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压、降脂、生活干预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组内比较,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P〈0.05。2组间总疗效、血压控制情况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改善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影响,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中医血瘀证是指体内血液停滞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以疼痛、肿块、出血、舌紫、脉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大部分为血瘀证。血小板被认为是参与血栓形成的必要因素之一,聚焦中医血瘀证的范畴,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与之息息相关,临床和实验室针对血小板活化聚集等功能的研究也被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其目的在于治疗和预防中医血瘀证。该文在中医血瘀证的范围内,收集并分析了目前关于血瘀证血小板功能异常的研究、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以及活血化瘀方药对血瘀证血小板的作用等内容,旨为血瘀证血小板机制研究及其中医药防治通路靶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寒凝血瘀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是探索中医寒凝血瘀证候实质的基础,是后续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前提。该文对近年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理论支撑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不同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目前,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制备思路主要有病因造模、病因病理复合造模和病证结合造模3种。病因模型的制备主要采用冷暴露方法,根据寒冷的施加方法不同分为全身冷冻法、冰水浴法和局部冻伤法等;病因病理复合模型以寒冷刺激结合肾上腺素注射为主;常见的寒凝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有寒凝血瘀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模型、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寒凝血瘀证动脉硬化闭塞症模型等。三大模型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其中病证结合模型与临床实际的吻合度更高,可靠性和实用性更强,但此类模型的疾病种类较集中且病证结合方式存在争议。寒凝血瘀证模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寒凝血瘀证表征评价,以及与血流状态有关的理化指标,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微循环等指标,也有学者从血管舒缩功能、内分泌、能量代谢等方面进行探索,现阶段的模型评价方法客观性和特异性均有待完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应以临床实际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只有建立与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动物模型才能更好地揭示寒凝血瘀证本质,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肿瘤的活血化瘀治疗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认为"血瘀"是多种病症病因之一。肿瘤的发生亦与之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血液凝固机制在癌细胞增生、转移方面研究的深入,在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肿瘤的基础上,运用血液流变学理论,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在诊断、治疗肿瘤与实验研究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现综述如下。一、癌症患者"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异常癌症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尤以中、晚期表现明显。河南省肿瘤医院对454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食  相似文献   

16.
柯联才  洪英杰 《新中医》1991,23(1):17-18
腭粘膜征(下称腭征)阳性在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中已正式提出作为血瘀证的其它依据之一。我们曾就血液流变学方面探讨腭征与血瘀的关系,初步提示中医辨证属于“血瘀”的患者,其腭征均有异常表现,而其血  相似文献   

17.
肝病瘀血舌象不同证型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瘀血舌象患者的血液生化物质的变化与不同血瘀证型是否内在联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气虚血瘀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与气虚血瘀组比较,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高于气虚血瘀组(P<0.05或P<0.01)。结论:肝病瘀血舌不同血瘀证型有其不同的中医生理病理基础,肝病瘀血舌血液流变性与中医不同血瘀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屑病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造方法。方法:采用复合多因素造模,用心得安制造豚鼠银屑病模型时,多次静脉予去甲肾上腺素和小牛血清白蛋白,喂养半高脂高糖饲料及冰水刺激以制造银屑病血瘀证模型,并对模型豚鼠进行血瘀证体征观察,鼠耳皮损外观及病理切片观察,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银屑病血瘀证组豚鼠血瘀证候积分明显高于银屑病组;银屑病组与银屑病血瘀证组豚鼠双耳皮损,在外观和病理切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银屑病血瘀证组血液流变学、ET-1、VEGF指标较银屑病组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屑病血瘀证动物模型既具备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又符合中医血瘀证的证候表现。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血瘀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有关肿瘤血瘀证的研究是从多方面开展的,在肿瘤的发病过程中,与血液循环有关的许多因素的检测指标均发生异常,如外周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抗凝血机制的减弱等都与肿瘤血瘀证形成密切相关。1肿瘤与血液流变学多年的临床检测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主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下简称RA)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假性RA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并运用整体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针刺方法,发现:绝大部分RA患者有血瘀体征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大鼠四肢关节、耳朵、尾巴发生红肿,近端趾间关节有梭形趾发生,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小板聚集率增高,有统计学差异。针刺后,RA患者和模型组大鼠的以上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提示(1)RA与血瘀证之间关系非常密切;(2)针刺具有活血化瘀作用;(3)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作为RA活动程度及疗效评定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