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及血小板数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8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及28例健康人血清EPO、TPO,同时检测其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结果恶性血液病病人血清EPO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各组病人血清EPO水平均与Hb、RBC呈负相关。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血清TPO水平高于正常组,多发性骨髓瘤血清TPO水平低于对照组;急性白血病、淋巴瘤TPO水平与PLT呈负相关,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TPO水平与PLT数不相关。结论恶性血液病血清EPO、TPO水平较正常明显增高,且与Hb,PLT呈负相关。对于某些恶性血液病病人的贫血、血小板减少,使用rhEPO、rhTPO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2.
癌性贫血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变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及其与血红蛋白(Hb)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53例癌性贫血、71例癌症无贫血和21例正常对照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Epo值;并对53例癌性贫血患者的Hb和Epo值与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相比较,以及根据Hb值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①癌性贫血组、癌症无贫血组、对照组的血清Epo分别为(63.08±104.1)mu/ml、(13.73±9.96)mu/ml和(8.10±4.97)mu/ml.癌性贫血组与癌症无贫血组及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1).癌症无贫血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与Hb水平存在负相关(r=-0.693,P<0.001).③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低于同样程度贫血的IDA患者(P<0.01).④轻度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癌性贫血患者.结论 癌性贫血患者的Epo值高于癌症无贫血患者和正常人,并与Hb值呈负相关;随着贫血的加重,Epo水平逐渐升高;但低于同样程度贫血的IDA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血液病性贫血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在贫血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125碘标记法检测114例血液病性贫血患者血清中Epo水平,并将同期正常人30例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Epo水平为16.7±13.4mu/ml,AA为254.4±79.7mu/ml,IDA为123.8±77.7mu/ml,溶贫为143.2±76.4mu/ml、AL181.9±96.5mu/ml、CML为100.1±11.8.3mu/ml、MM为103.4±101.8mu/ml。淋巴瘤为158.4±78.9mu/ml,贫血患者的Epo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血液病性贫血血清水平明显升高,和同期正常人对照比较有差异性(P<0.05或0.01)。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与疾病性质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恶性血液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病毒感染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Tpo水平;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缓解后复测血清Tpo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治疗前恶性血液病患者与对照者的血清Tpo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缓解后血清Tpo水平与对照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疾病相关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Tpo值与对照者间差别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Tpo水平升高,治疗缓解后Tpo水平恢复正常;其他疾病相关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Tpo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液病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39例血液病贫血患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EPO水平,同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分析各组血清EPO水平差异及其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AA、MDS患者血清EP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V患者血清EPO水平正常或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EPO水平除与缺氧、贫血有关外,可能还与骨髓功能有关;血清EPO水平与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数之间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及其与血红蛋白(Hb)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53例癌性贫血、71例癌症无贫血和21例正常对照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Epo值;并对53例癌性贫血患者的Hb和Epo值与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相比较,以及根据Hb值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①癌性贫血组、癌症无贫血组、对照组的血清Epo分别为(63.08±104,1)mu/ml、(13.73±9.96)mu/ml和(8.10±4.97)mu/ml。癌性贫血组与癌症无贫血组及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1)。癌症无贫血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与Hb水平存在负相关(r=-0.693,P〈0.001)。③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低于同样程度贫血的IDA患者(P〈0.01)。④轻度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癌性贫血患者。结论癌性贫血患者的Epo值高于癌症无贫血患者和正常人,并与Hb值呈负相关;随着贫血的加重,Epo水平逐渐升高;但低于同样程度贫血的IDA患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某些血液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检测。急性白血病时RCR减低(P<0.01)、RICR增高(P<0.01);慢性再障和难治,性贫血时RCR减低(P<0.01);营养性贫血时RCR和RICR均正常(P>0.05)。上述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慢性再障、难治性贫血时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营养性贫血时红细胞免疫功能无变化。  相似文献   

8.
侯静  温向琼  陈明  刘琦 《西部医学》2008,20(2):274-276
目的探讨非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外周血清TNF—α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压、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相关性及其与非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贫血、动脉粥样硬化、营养不良等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65例ESRD非透析患者血清TNF—α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同时测定ESRD非透析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水平。结果ESRD非透析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并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r和P值分别为:r=-0.526,P〈0.05,r=-0.20,P〈0.05;与脂蛋白(a)呈正相关,r=0.577,P〈0.05;与HDL—CH呈负相关,r=-0.529,P〈0.05;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和P值分别为:r=-0.526,P〈0.05。结论ESRD非透析患者外周血高水平TNF—α与其慢性并发症(贫血、动脉粥样硬化及营养不良)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DXC—300型核孔滤过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测定红细胞滤过性,籍以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26例血液病人红细胞滤过指数(EFI)和25例正常人相比,前者EFI值显著增高。其中14例白血病患者与12例非白血病患者的EFI相比较未见明显差异。24例血液病人EFI与其自身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相关性研究发现,EFI与HB、HCT无关,而与MCV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白血病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88例急性白血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及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结果:初发白血病及复发白血病患者化疗前血清及细胞上清液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均P<O.01);血清VEGF含量与外周血幼稚细胞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0.446,0.421.均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白血病发生、复发潜能的有效指标。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和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1.
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疾病患者中临床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变化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法检测71例健康对照者、48例前列腺炎患者、1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59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PSA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PSA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01);前列腺增生组部分病人血清PSA浓度升高,但局限在一定范围,一般不超过10.0ng/ml;前列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围(<4.0ng/ml)。结论PSA是筛查前列腺癌的灵敏的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前列腺疾病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过氯酸—考马氏亮蓝比色法对114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清及尿液酸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病人血清及尿液酸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血液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酸溶性蛋白含量与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幼稚细胞绝对值呈显著正相关(r=0.5571,P<0.01);各类白血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酸溶性蛋白含量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低(t=4.150,P<0.01).提示血清和尿液酸溶性蛋白测定对鉴别肿瘤与非肿瘤性血液病、白血病的类型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物质(TSGF)在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TSGF水平,以健康者血清TSGF水平作为对照。结果白血病、淋巴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F=11.32,P<0.01),经治疗后完全缓解者血清TSGF水平显著下降,而未完全缓解者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TSGF水平是诊断白血病、淋巴瘤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仪红细胞直方图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价值及其在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IDA患儿22例,配比性别相同、年龄相似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标本,以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观察红细胞直方图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DA患儿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低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Hb、RBC、HCT、MCV、MCH、MCHC、RDW均高于治疗前(P<0.01)。从红细胞直方图看,IDA患儿直方图<30fl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05),而峰值及终点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峰值及终点较治疗前升高(P<0.05和P<0.01)。结论: 观察血液分析仪红细胞直方图及血液学参数,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骨髓免疫重建中T淋巴细胞的重建规律及其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重建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4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收集同期7名健康供者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样本。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移植前和移植后15、30、60、90、180 d时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包括CD4+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Th2,并用Luminex技术检测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移植后15 d和30 d时骨髓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至移植后180 d仍未见回升;CD8+ T淋巴细胞比例在移植后早期(15、30 d)低于对照组(P均<0.01),60 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骨髓中CD4+和CD8+ T淋巴细胞比例整体水平均低于外周血中水平(P=0.001、0.002)。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移植后15、30、60、90、180 d时骨髓中Th1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整体水平高于外周血中水平(P=0.006);骨髓中Th2比例在移植后90 d内均无明显变化,在180 d时高于对照组(P=0.034),但整体水平与外周血中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骨髓中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在移植后逐渐下降,至移植后180 d时低于对照组(P=0.040);而骨髓中Th1/Th2比值在移植后90 d内各时间节点(15、30、60、90 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180 d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IL-2R水平在移植后15、30、60、90 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IL-18水平在移植后15、30、60 d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移植后90 d时仅外周血中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骨髓与外周血中IL-2R和IL-18整体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骨髓中各T淋巴细胞亚群的重建规律不同,且与外周血中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血清IL-6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8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显示:血清IL-6检出率在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分别为44.8%、40.0%、46.2%、66.7%,而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IL-6水平的增高。提示IL-6可以作为监测某些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情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卷烟纸上添加不同量的草酸钾,采用常规烟气分析、同步热分析,研究其对卷烟纸热解性能及主流烟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卷烟纸上添加草酸钾后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和CO有一定的降低作用,随着添加量的继续增加,抽吸口数、CO和焦油释放量均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在草酸钾添加量为1.5%时,其降焦及降CO效率最高;随着草酸钾添加量的增加,卷烟纸热解起始温度降低,在200~300℃时反应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 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情的相关性。②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6 6例恶性肿瘤病人和 36例健康人血清sICAM 1和sIL 2R水平的变化。③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sICAM 1和sIL 2R水平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t =2 0 .5 6 0 ,16 .72 7,P <0 .0 0 1) ;有转移者和死亡者sICAM 1和sIL 2R水平较无转移者和存活者明显增高 ,差异有极显著性 (t =17.72 5~ 2 5 .919,P <0 .0 0 1) ;手术治疗后sICAM 1和sIL 2R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极显著性 (t=11.179,15 .6 2 6 ,P <0 .0 0 1)。恶性肿瘤病人血清sICAM 1与sIL 2R水平呈正相关 (r =0 .76 6 ,P <0 .0 0 1)。④结论 血清sICAM 1和sIL 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无转移和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