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功能变化,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3例重度OSAHS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I)检查。比较两组对象心脏结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 病例组各心脏结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E峰、E/A峰、室间隔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室间隔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Em/Am)、二尖瓣环Em、二尖瓣环Em/Am、左室后壁Em、左室后壁Em/Am均低于对照组,室间隔Am、左室后壁Am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室间隔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左室后壁Sm、二尖瓣环Sm均低于对照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度OSAHS患者的心脏结构出现明显改变,且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明显减退,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ulsed-waveDoppler tissue imaging,PW-DTI)及Tei指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3例左心宣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正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25例左心室EF减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纽),30例健康体检者(C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PW-DTI和Tei指数检测,比较3组Tei指数、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ystolic velocity,Sm)、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rly diastolic velocity,Em)、Em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late diastolic velocity,Am)比值(Em/Am),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transmitral early diastolic filling velocity,E)与Em比值(E/Em).结果:(1)A,B组Tei指教高于C组(P<0.01),B组Tei指数高于A组(P<0.01);3组E,A,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与EF呈负相关.(2)A,B组Sm、Em、Em/Am低于C组(P<0.01),E/Em高于C组(P<0.05,或P<0.01),B组Sm、Em、Em/Am低于A组(P<0.01),E/Em 高于A组(P<0.01);Sm 与EF呈正相关.结论:PW-DTI联合Tei指教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组织多普勒(TDI)测定的Tei指数,以预测其左室功能是否发生早期改变。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血压增高者96例,以血压平均水平分为血压正常高值组46例,高血压组50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血压组。检测各组左室二维形态及功能指标:主动脉根部内径(AO)、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比值,计算左室质量(LVM)及其指数(LVMI);应用TDI记录并计算左室Tei指数、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及其比值,并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压正常高值组Tei指数高于正常血压组,低于高血压组,E/A、Em/Am随血压水平升高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Em低于正常血压组和血压正常高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血压组Em与血压正常高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Am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压正常高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i指数与LVMI、IVST均呈正相关(r=0.740、0.695,均P0.01),与E/A、Em/Am均呈负相关(r=-0.597、-0.542,均P0.01)。结论 Tei指数能反映血压正常高值者早期心脏总体功能改变情况,对早期监测预防高血压亚临床心功能损害,积极逆转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在评价蒽环类药物(ATC)对肿瘤患者左心功能早期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并比较26例肿瘤患者ATC化疗前和化疗后6个月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TDI参数。结果TDI显示ATC化疗后二尖瓣环的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Sm)及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m)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心房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Am)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1),Em/Am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度(E)、心房收缩期左室充盈峰速度(A)、E/A、E峰减速时间(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及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等常规心功能指标化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DI技术能更早、更敏感地评价ATC对肿瘤患者左室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66-2468
选择临床确诊的DCM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并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法(DPw)和传统方法分别获得左心室Tei指数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与彩色M型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比值(E/Vp),观察对比分析各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参数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两种方法测得Tei指数和E/Vp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方法相比,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的Tei指数和E/Vp均增大(P0.05)。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量Tei指数及E/Vp不受心律的影响,可作为准确敏感评估DCM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冠心病左室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DI)Tei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价值。方法经胸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各31例,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缩短分数(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和舒张晚期血流(A峰)比值,测量a时间、b时间,计算传统Tei指数(C-Tei);应用TDI获取二尖瓣环侧壁处的运动频谱,测量运动速度及时间间期a’、b’,计算TDI-Tei指数,并与C-Tei指数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左室TDI-Tei指数较正常值明显增大(P<0.01),C-Tei指数也较正常值明显增大(P<0.01),但小于TDI-Tei指数(P<0.05)。结论TDI-Tei指数用于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较传统的C-Tei更为敏感和准确。  相似文献   

7.
超声多普勒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方法选择DHF患者108例(DHF组),其中心功能分级Ⅲ级69例、Ⅳ级39例,另选健康对照组34例。应用频谱多普勒结合组织多普勒成像测定两组患者心腔大小、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舒张末压。结果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F组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较对照组增厚,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二尖瓣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1者占80.6%,E/A〉1者占19.4%;对照组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正常,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大于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Em〉Am);DHF组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异常,Em〈A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无创评价心室舒张功能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应用频谱多普勒和TDI联合评价心室舒张功能,纠正了频谱多普勒评价心室舒张功能的“假性正常化”。  相似文献   

8.
组织多普勒成像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1周左右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二维超声结构、经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E峰、A峰、E波减速时间(DT),计算E/A;二尖瓣环侧壁和间隔壁的平均收缩期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计算Em/Am、E/Em.随访1年后将因心力衰竭而再入院者定为心力衰竭组(19例),其余为无心力衰竭组(83例),比较两组超声指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组Sm、Em低于无心力衰竭组(P<0.05),E、E/Em大于无心力衰竭组(P分别<0.05和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E/Em是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E/Em≥12对心力衰竭预后判断的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77.1%.结论 E/Em有助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进行危险分层,增加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为此类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5例SSc患者,按病情分为SSc1组(系统性硬皮病组)和SSc2组(局限性硬皮病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舒张晚期流速(A峰)、E/A比值、E波减速时间(DT)和等容舒张时间(IVRT)。组织速度成像(TV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频谱舒张早期峰速(Em)和舒张晚期峰速(Am),计算Em/Am比值。结果:与SSc2组相比,SSc1组的E峰/Em、E波减速时间值明显增高,Em/Am和Em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c1组患者的二尖瓣环运动频谱Em和病程呈负相关(r=-0.6936,P<0.01)。结论: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较局限性硬皮病患者更常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组病程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组织多普勒Tei指数(TDI—Tei指数)评价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方法将187例行冠状血管造影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严重病变(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对照组。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肌病组、心绞痛组、对照组。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4组。结果严重病变组患者的TDI—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0.56±0.12 vs 0.39±0.05、0.42±0.06和0.45±0.10);严重病变组患者的射血分数(EF)低于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58.20±10.96)%vs(67.07±5.22)%和(64.19±7.85)%;双支病变组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E/A)低于对照组(O.81±0.29 vs 1.21±0.24);严重病变组的舒张早期速度峰值/舒张晚期速度峰值(Em/Am)高于双支病变组(0.85±0.25 vs 0.69±0.23)(均P〈0.05)。入选患者的TDI—Tei指数与Gensini评分、心功能分级、冠心病类型呈正相关(r=0.563、0.420、0.484,均P〈0.001)。TDI-Tei指数≥-0.48为截断值预测严重病变的敏感度为70.1%,特异度为77.1%。TDI—Tei指数预测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03),(95%CI:0.76~0.89,P〈0.001),表明TDI-Tei指数对3支及左主干病变有中度预测价值。结论TDI—Tei指数可以用来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并可用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中晚孕期正常胎儿二尖瓣环位移(MAD)与常规方法评价胎儿左心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155例孕龄在19~38周的正常胎儿的MAD,脉冲多普勒(PW)测量房室瓣口血流频谱的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组织多普勒(TDI)测量房室瓣环处心肌运动频谱的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m)及两者的比值(E/Em),定量分析MAD与孕周及常规胎儿左心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胎儿MAD值为(7.05±1.17)mm.MAD与孕周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1),与其他评价左心功能的指数E、A、Em、Am、Sm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24、0.32、0.29、0.40,P值均<0.01),但与E/A、E/Em、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无显著相关性(P值均>0.05).MAD在任何孕周均小于三尖瓣环位移.结论 MAD是评价胎儿长轴方向左室功能有价值的参考标准,正常中晚孕胎儿MAD值随孕周增加而增长,其评价胎儿左室功能与PW二尖瓣口E、A峰值流速及TDI二尖瓣瓣环Em、Am、Sm等传统左室功能评价参数有良a的相关性,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简便性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随机对因不孕或月经不调来我院检查的体重正常或过低(A组)、超重或肥胖(B组)的PCOS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做好二尖瓣口舒张早期的E峰峰值速度(PEA)、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的比值(E/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左侧壁附着处心肌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m)、Em/Am值、E/Em值等数据记录和图像采集。两组患者均空腹12小时后于清晨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血糖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 B组腰臀比 (WHR)、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高于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A组Em、Em/Am高于B组,E/Em值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两组其余心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肥胖合并胰岛素抵抗(IR)PCOS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降低,组织多普勒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优越于传统的二尖瓣血流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心肌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6例,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室二尖瓣环水平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峰速度(E),A峰速度(A)、E/A及E峰减速时间(EDT)进行比较,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EDT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Em及Em/Am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E、A、E/A、Sm、Am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敏感。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25-3128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血液透析(HD)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行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及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左室结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和左心房内径(LAD)等左心室结构指标,检测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流速之比(E/A)、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频谱计算Tei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环运动速度之比(E/e'),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质量(LVM)。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左心结构指标(LVIDd、IVSD、LVPWd、LAD、LVMI、LVM)及心功能指标(LVEF、VE、E/A、E/e'、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IDd、IVSD、LVPWd、LAD、LVMI、LVM和LVEF、E/e'、Te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E/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行HD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情况,同时超声心动图可对患者透析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监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A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10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7天、术后6~9个月应用TDI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m),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m),两者比值(Em/Am),并分析其变化。正常对照组80例,应用TDI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组术前Em(6.81±1.19)cm/s,Em/Am 0.84±0.35,正常对照组Em(10.72±1.41)cm/s,Em/Am 1.32±0.43(P<0.05)。与冠心病组术前比较,术后3~7天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术后6~9个月Em(9.87±1.33)cm/s,Em/Am 1.19±0.25,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直架植入术后短期内左心室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左心室舒张功能会逐步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观察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估.方法 正常对照组和DCM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 周,超声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多普勒E、A 峰及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收缩期和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峰值Sm、Em、Am,并计算E/A、Em/Am.结果 DCM 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2 周后,临床疗效达显效或有效者,LVEF、E/A 较治疗前无显著提高,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TDI)指标Sm亦无改善;而Em、Em/Am 虽仍低于对照组,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 DCM 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早期疗效主要得益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善;二尖瓣环PW-TDI 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是较血流多普勒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郑霄云  张小平  钱端  张利萍  陈蕾  闫少西  王希 《临床荟萃》2011,26(18):1568-1571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检测Tei指数及二尖瓣环舒缩速度,评价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2型DM患者121例,其中不伴微血管并发症者(DM1组)61例,伴微血管并发症者(DM2组)60例。健康对照组50例。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计算E/A值;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功能Tei指数;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左心室壁二尖瓣环6个位点(侧壁和后间隔、前壁和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处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计算6个位点平均速度(MSm、MEm、MAm)及MEm/MAm值。结果 DM1组和DM2组MSm、MEm、MEm/MAm值较对照组显著减低,MSm(7.13±1.42)cm/s、(6.49±1.29)cm/s vs(8.61±1.18)cm/s,MEm(6.22±1.39)cm/s、(4.53±0.94)cm/s vs(7.91±1.15)cm/s,MEm/MAm值0.79±0.17、0.59±0.19vs 1.03±0.15(均P〈0.05)。DM1组和DM2组Tei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0.53±0.09、0.65±0.08vs 0.44±0.06(均P〈0.05)。DM组Tei指数与E/A值、MEm、MEm/MAm和MSm值呈显著负相关(r=-0.363、-0.551、-0.533、-0.614,均P〈0.01)。结论组织多普勒Tei指数与QTVI检测二尖瓣环舒缩速度能够敏感评价DM患者的左心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在DM无微血管并发症时即已发生,并随着微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左心室舒缩功能进一步减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从幼年到老年不同月龄的正常Wistar大鼠心脏舒张功能的增龄性改变.方法 选用月龄分为1、2、5、12、20个月的正常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称重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随增龄各组大鼠左心室相对质量(LVRM)明显增加(P<0.01),于20个月增至最重.超声所计算的LVRM与实体标本所测值呈正相关(r=0.780, P<0.001).二尖瓣口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20月龄组与各低龄组相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Em)随月龄增长逐渐下降,二尖瓣环舒张晚期最大运动速度(Am)峰值呈上升趋势,Em/Am比值随月龄增长逐渐下降,Em/Am比值在1~5个月龄组>1,12个月龄和20个月龄组<1.组织病理学检测:20个月龄组心肌出现灶性纤维化.结论 DTI技术能够检测大鼠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观察其增龄性改变的规律,为基础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无创方法及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Ⅰ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07例,其中左心房径线正常35例(A组)、左心房增大72例(B组),同期健康体检30例为对照组.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左心室射血分数及Tei指数.结果:B组左心房内径较A组和对照组增大(P<0.05);E/A值较A组、对照组减小(P<0.05),A组E/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Tei指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且B组Tei指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可敏感反映早期高血压痛患者左心房结构尚未改变时左心功能下降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心室舒张功能时是否受前负荷改变的影响。方法对30例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其透析前后体质量变化是否>2kg分为A组(<2kg)和B组(≥2kg),分别在透析前后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及肺静脉血流频谱(E峰、A峰、S峰、D峰),并用TDI测量二尖瓣瓣环及各室壁中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a和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和Em)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和Am)。结果与透析前相比较,A组透析后Em减低(P<0.01),Em/Am降低(P<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E峰、E/A、S峰及D峰降低(P<0.05),S/D值增加(P<0.05),Ea、Em、Ea/Aa及Em/Am均减低(P<0.01)。结论TDI在评价心室舒张功能时,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一样受前负荷的影响,且与前负荷变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