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微种植体支抗在上颌后牙区腭侧植入时,其在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间以及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近远中向的植入位置,为临床选择微种植体支抗安全的植入位置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从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选取60例曾于2020年1—12月期间因口腔疾病前来就诊的成人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在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间腭侧以及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腭侧,分别测量距腭尖水平连线12、14、16、18 mm位置时,相邻两牙的腭根距过相邻两牙牙冠接触点与腭尖水平连线垂直的参考线的距离,以及相邻两牙腭根之间的中点分别距此参考线的距离。结果    上颌后牙区腭侧,相邻两牙腭根之间的中点均位于参考线的远中。距腭尖水平连线越高,相邻两牙腭根间中点与参考线的距离越大(P < 0.05)。距腭尖水平连线高度相同的情况下,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腭根间中点到参考线的距离大于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腭根间中点到参考线的距离(P < 0.05)。结论    在上颌后牙区腭侧植入微种植体支抗时,应选择在参考线偏远中位置植入,此时近远中向植入位置接近相邻两牙腭根间的中点,是较为安全的植入位置。  相似文献   

2.
病例1,男,16岁,粤籍,学生。因牙列拥挤矫治拔除右上颌第一前磨牙。于1997年9月21日局麻下拔除时,手感阻力感大,经完整拔出发现该牙为3根,颊侧2根,腭侧1根,远颊根略短1mm,两颊根中部至根尖微向远中弯英。3根分叉大,酷似上颌第一磨牙(图1)。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成人上颌第一磨牙颊腭侧不同高度平面牙槽骨厚度的差异。 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选取解放军第306医院口腔科普查得到的19 ~ 40岁中国汉族正常牙合成人82名,其中高角组32名,低角组50名。测量其CBCT片上的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颊侧、远颊根颊侧及腭根腭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应指标,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正常牙合成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在根尖1/4区低角组大于高角组(P < 0.05);低角组近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在3/4、1/2和1/4牙根水平均远远小于远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均P < 0.05);高角组近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在3/4、1/2牙根水平远远小于远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P < 0.05)。结论    正常牙合成人上颌第一磨牙颊侧牙槽骨厚度与垂直骨面型有关,临床上应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4.
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3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13岁 ,因牙齿排列不整齐 ,要求作正畸治疗。经头影测量及模型分析后决定拔除 4个第一前磨牙。当拔上颌 14、2 4时难度较大 ,拔除后发现 14、2 4均为 3个根 ,即 :近中颊侧根 ,远中颊侧根、腭侧根。 14近、远中颊侧根为融合根 ,其颊、舌面均有沟状凹陷 ,颊、腭侧根在根中部分叉。 2 4近、远中颊侧根、腭侧根在根中部分叉。离体下 14、2 4各 3个根管 ,均通畅。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3根1例@胡春梅$祥和牙科!四川中江618100  相似文献   

5.
曹国萍  胡想国 《口腔医学》2006,26(4):283-283
患者男,18岁。因正畸需要常规局麻下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在拔牙过程中,感觉虽然已经松动,但不易取出,后经仔细颊舌向扭动方才取出。结果发现:牙冠外形虽是双尖牙,但根则是上颌磨牙的三根形态,近、远中颊根、腭侧根。其根长分别为:近中颊根12.5mm、远中颊根11.0mm、腭侧根12.5mm、冠长7.5mm,长度与普通第一前磨牙无差异。上颌第一前磨牙一般为扁的单根牙,或者是双根,但三根者实为罕见。文献报道:三根者约占2.4%。特此提醒广大口腔临床工作者在治疗上颌第一前磨牙时,考虑到其变异较多,不仅有50%的双根管,而且可能还会出现三根管的情况,不…  相似文献   

6.
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的解剖变异多发生于近颊根管,而腭根数目及腭侧根管数目的变异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5个根管的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包括颊侧3个根管(近中根管2、远中根管1)和腭侧2个根管。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仔细进行髓腔内解剖结构的检查及X线片判读,必要时进行锥形束CT检查以防止遗漏根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中国人群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牙根和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名患者的双侧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上颌第一恒磨牙354颗、上颌第二恒磨牙360颗)的CBCT扫描数据,使用NNT软件分析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的牙根数、根管数、根管分型以及双侧对称情况。结果:上颌第一、第二磨牙主要为三根(99.44%和84.44%)。上颌第二磨牙的单根和双根较多见(15.28%),其根管系统形态复杂,在根尖区有融合趋势。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主要为3根四根管(78.97%)。上颌第二磨牙的三根管和四根管发现率接近(分别为47.37%和51.64%)。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根管系统主要根管分型为:Ⅳ型(57.79%)、Ⅱ型(19.83%)和Ⅰ型(15.58%)。上颌第二磨牙的近颊根管系统主要根管分型为:Ⅰ型(48.14%)、Ⅳ型(30.43%)和Ⅱ型(17.39%)。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远颊根和腭根主要为单根单根管,存在少量和罕见的变异。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颊根的根管数目和根管分型左右对称。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系统变异普遍存在,MB2根管为其主要的变异形式。上颌第二磨牙牙根数目和根管形态变异类型多,单根牙和双根牙的根管走向复杂多变。CBCT可以为识别根管形态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离体上颌第一磨牙测量根长,观察牙根不同部位根管数目和形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20岁以上人上颌第一恒磨牙,测量根长度后将牙根横切分为3部分:根上1/3、根中1/3和根尖1/3,在体视镜下观察不同部位的根管数目、形状。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腭根、近颊根和远颊根长度分别是(13、82±1.51)mm、(13、06±1、12)mm和(11.64±0.85)mm。近颊根管上1/3双根管检出率为51.00%,根中1/3和根尖1/3分别为53.88%、54、09%;远颊根中1/3和根尖1/3偶见双根管。腭侧根管横截面以圆形为主,未见有双根或多根管存在;近颊根和远颊根管形状变异大,形状多样。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腭根和远颊根长度相近,腭根比近颊根长约2—3mm;近颊根和远颊根管形状变异大,近颊根双根管约50%以上,偶见多根管。根管上1/3线条形时,根中1/3和根尖1/3多为双根管。  相似文献   

9.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颊舌向弯曲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颊舌向的弯曲情况。方法选择100个上颌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开髓并充分暴露根管口后,将1个K型锉插入根管内直至根尖孔处。利用数字成像系统(RVG)拍摄每个牙的近远中向影像,采用Schneider法测量根管的弯曲角度,计算弯曲半径和弯曲部分长度。结果1)10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共有176个根管,88个根管存在颊舌向弯曲,其中53个位于根尖1/3;21个根管存在“S”形弯曲,其第一弯曲多见于根中1/3,第二弯曲均见于根尖1/3处。2)颊腭侧根管弯曲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S”形根管第二弯曲的弯曲情况更为复杂。3)弯曲角度与弯曲半径无相关关系(r=0.002,P>0.05),但与弯曲部分长度呈正相关关系(r=0.489,P<0.01)。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颊舌向弯曲发生率较高,其中“S”形根管的弯曲情况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病人男,24岁.因正畸需要拔除14、35、44。查:患者面部对称,21、25、26、27、31、32、36、37反(牙合)。24缺失,35残根。各牙牙体形态均正常。分次于局麻下拔除14、35、44。术后见14为3根.颊侧根于根中段分为近中远中向2根,均较细,相距稍远.近根尖处弯曲。二颊根等长,稍短于腭侧根,腭根较粗大。14腭根长为22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second mesiobuccal,MB2)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95名进行CBCT扫描的患者,共计180颗上颌第一磨牙,观察近颊根根管形态、MB2根管的发生率、左右侧发生比率及男女发生比率差异。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形态以Ⅲ型为主,MB2根管发生率为79.4%,左右侧发生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846),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43)。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MB2根管的发生率较高,可通过CBCT有效的发现MB2根管,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CBCT评估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因种植手术前评估,正畸治疗前评估,复杂疑难根管治疗等原因拍摄的CBCT 710例,根据样本纳入标准得到404例双侧CBCT图像,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牙位,牙根和根管数目,牙根弯曲方向和根分叉的位置。结果上颌第一前磨牙以单根牙和多根牙多见,三根牙最少见,单根牙发生率为65.1%,双根牙发生率为34.7%,三根牙发生率为0.2%,有2例左侧颊根分为两根,为三根牙。单根牙和双根牙在男女性别间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根管类型中14.7%有1个根管为Ⅰ(1-1)型,85.1%为复杂的两根管类型(Ⅱ型到Ⅶ型及2-1-2-1型),只有0.2%有三根管为Ⅷ型。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弯曲的发生率为38.1%。根据弯曲方向分为5种类型,颊侧弯曲22.7%,舌侧弯曲17.3%,近中弯曲11.6%,远中弯曲42.1%,S形弯曲6.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分叉的发生率为34.9%,根据分叉的部位分为根冠1/3、根中1/3、根尖1/3分叉,发生率为31.6%,44.7%,23.8%。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单根牙,而且多为单根牙双根管,单根牙的根管形态多样,牙根多向远中弯曲,牙根分叉位于牙根中段。  相似文献   

13.
离体上颌磨牙髓室底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成年男女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髓室底形态的观察及根管口距离的测量.用相对直观的方法确定根管口的基本位置。并对所测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为临床医生在根管治疗时提供更为丰富的解剖学资料。旨在提高临床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取上海地区成年人离体牙:上颌第一磨牙38颗。上颌第二磨牙39颗,以釉牙骨质界为基准横截牙颈部且完整暴露根管口在放大镜下观察其髓室底的形态并测量根管口间的距离。结果“Y”形髓室底沟:上颌第一磨牙占50.00%,上颌第二磨牙占58.97%;“7”型分别为:36.84%和25.64%;根管口的间距:腭根管口至近中颊根管口和远中颊根管口的距离上颌第一磨牙为4.92和3.96,上颌第二磨牙为3.53和2.92;近远中根管口的距离分别为2.01和1.68。结论临床可沿髓室底沟根据腭侧根管口和颊侧根管口的间距寻找上颌磨牙的根管.进行有效的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1岁,因右上颌后牙自发痛夜间加剧于我科就诊。检查:17无龋,自近中边缘嵴至远中边缘嵴有一隐裂,染色剂可着色,叩(+),冷刺激(+),无松动,牙周黏膜无红肿。诊断为17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根管预备时只发现颊侧和腭侧两个根管口,且颊侧根管粗大,X线显示17为融合单根,只有颊腭侧两根管(图1)。上颌第二磨牙近远中颊根融合为一个根管的变异比较少见。临床上应注意这种情况,开髓寻找颊侧根管口时要避免对牙体组织进行过渡的磨削,尽量保留牙体组织,防止髓室侧穿。  相似文献   

15.
刘雪 《广东牙病防治》2012,20(5):268-269
上颌第二磨牙4个根管时,多为3个独立的颊侧根管及1个腭侧根管,而腭侧根与颊侧根各有2个的情况十分罕见,笔者报道腭根双根双管的上颌第二磨牙1例.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32岁。因17腭侧牙龈红肿、并有脓液流出。到我院特诊科就诊。1个月前因右上后牙长期冷、热刺激痛,于外院行17根管治疗。拍摄X线片显示:17腭侧、近中颊侧、远中颊侧3个根管均恰填,牙周膜未见增宽.根尖周未见异常密度影,见图l。经与患者沟通行CBCT检查,CBCT显示:17远中颊侧根、腭侧根属单根管,根管内见高密度充填影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CBCT分析陕西地区人群上颌第二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及变异情况。方法 筛选在我院进行CBCT检查的1007名陕西籍患者共2014颗上颌第二磨牙,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牙根和根管数目和形态,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描述。结果 (1)上颌第二磨牙中,3根的发生率最高(84.31%),其次为单根(8.69%),双根和4根的发生率较少;(2)上颌第二磨牙根管系统变异在近颊根、远颊根及腭根中均可发生。26.96%的近中颊根存在第二根管(MB2),男性的检出率高于女性,44岁及以下年龄组检出率高于44岁以上人群;(3)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的检出率为24.08%;(4)上颌第二磨牙左右两侧牙根及根管形态一致的比例为84.31%。结论 陕西地区人群上颌第二磨牙牙根和根管变异较大,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此变异在性别、年龄和牙位(左右两侧)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张平  谢克贤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12):I0001-I0001
患者,女,24岁,因左上颌第一磨牙慢性牙髓炎进行根管治疗。常规失活牙髓,揭髓顶,制备便利型窝洞,用10#K锉探通根管,术中可探及远中颊根有1个根管,腭根有1个根管,近中颊根有3个根管(MB1、MB2、MB3),共5个根管(图1)。用RootZX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工作长度(MB1=17mm、MB2:17mm、MB3=15mm、DB=16.5mm、P=18.5mm),用Hero642机用镍钛锉以冠向下预备技术进行根管预备,拍诊断丝x线牙片显示该牙5根管(图1)。根管冲洗消毒干燥后,C0rtisnol糊剂+牙胶尖冷侧压法充填根管,丁香油氧化锌封洞。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6岁,因正畸治疗需要,设计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在拔上颌第一前磨牙时感觉牙脱位困难,拔除后发现该牙有三个牙根,颊侧2个根,腭侧1个根,其中近颊根与远颊根部分融合,且每个牙根都有独立的根管,属单根单根管型(图1)。  相似文献   

20.
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及根尖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髓室底形态,根管口的形态,根管口及根尖孔的数目和位置分布。方法 106颗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暴露其髓室底,并用苏木素将根尖区染色,用肉眼观察法结合用光滑髓针、15号根管扩大器等探查以明确根管口数,根尖孔数及其位置分布。结果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髓室类似一个底在颊侧的三角形,38.68%为三根管口,61.32%为四根管口,左右分布无差异,四根管口者含一个远中颊侧根管口,一个腭侧根管口,近中颊侧根管又分偏颊、偏腭侧两根管口;远中颊、腭根的根尖均为单孔,近中颊根的双根尖孔率为51.8%,61.54%的根尖孔为侧方开口。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开髓洞形应为偏向近中的圆三角形,近中颊根的双根管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