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女贞子饮片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药女贞子饮片质量研究李曼玲刘美兰冯伟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女贞子临床应用主要为女贞子的炮制品,但对其炮制后饮片的质量研究未见详细报道。为此,我们在进行“女贞子炮制工艺研究”课题中,确定了最佳生产炮制工艺,并对生、制女贞子的饮片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1实验材料及样品制备1.1实验材料原药材系1988年购自北京市药材公司,来源于湖南怀化地区,经北京中医药大?...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药饮片炮制对四气五味在临床疗效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国农村的传统医药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中医药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基本上缓解了农村医药供需矛盾。但有的中医药从业者素质低下 ,尚待急需提高。有些人不注意研究或不十分了解饮片的炮制作用。炮制的方法不同 ,药性药效也就大不一样 ,因此在临床上滥用没炮制的药品现象随处可见 ,这不但浪费了药源 ,降低了疗效 ,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教训是很深刻的。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对中药饮片的炮制十分重视 ,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炮制和用药经验。总结出了酒制升提 ,盐制下行 ,姜制温散 ,土炒补中 ,蜜制甘缓益气等基本规律。通过现代药…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药饮片的分类分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嘉德  李水福 《中草药》2003,34(7):685-686
按《中药饮片鉴别》定义 ,经过产地初步加工的中药称为中药材 ,将中药材进一步加工炮制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 ,称为中药饮片 ;2 0 0 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药材炮制通则中更明确规定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 ,切制或炮炙操作 ,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 ,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 ,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以上 3个过程或 3种主要加工炮制类型可分成 3种饮片 ,即净制者为净药材 ,切制者为切制片 ,炮炙者为炙品。有的经一个过程即成饮片 ,有的需两个过程 ,还有的经 3个过程才成饮片。《药品管理法》及相应的法规文件…  相似文献   

4.
黔产栽培黄精的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黔产栽培黄精药材及饮片进行薯蓣皂苷含量测定,为完善黄精的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HPLC测定黄精药材及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黄精饮片的薯蓣皂苷元含量。结果:炮制后黄精饮片的薯蓣皂苷元含量增高。蜜炙、酒炙、蒸黄精饮片的薯蓣皂苷元含量不同。结论:黄精的薯蓣皂苷元含量在炮制前后有明显变化。不同炮制方法饮片的薯蓣皂苷元含量不同。改进流动相后的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川芎饮片产地加工可行性探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对川芎药用部位不同干燥状态切制饮片的方法进行考察,并与传统方法炮制的饮片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饮片产地加工的可行性。方法:以药典水分测定第二法,对不同干燥状态的川芎药材进行水分测定,制备产地加工饮片。以HPLC法对产地加工饮片及传统炮制饮片进行藁本内酯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结果:川芎药材趁鲜切制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的含量最高;当含水量降至22%~38%时,不仅适宜切制饮片,而且有效成分含量与传统饮片相近。结论:对药材进行适当的干燥再进行饮片切制的产地加工方法,不仅简化饮片生产流程,而且能更有效的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保证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6.
古代经典名方研发过程中,处方药材的"遵古"炮制研究尤为重要,将处方药材炮制成与古代医籍原方记载保持一致,且符合现代应用标准的饮片,是经典名方研发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经典名方"升陷汤"中桔梗药材的炮制为例,对桔梗净制、水处理、切制及干燥工艺进行研究,须经过确立并验证炮制方法与工艺、工艺放大试验、中试生产等环节,考虑药材—饮片—标准煎液的相关性,最终确定药材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以下简称《药典》)附录“药材炮制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中规定,“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也就是说,药材按照法定方法炮制加工而得的成品才叫“中药饮片”或“炮制品”。炮制包括了“净制(药典凡例中规定‘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按附录药材炮制通则的净制项进行处理’)、切制、炮炙”三大工艺,三者的联系即“炮制”可以是净制、或净制与切制、或净制与炮炙、或净制切制炮炙的组合操作。因此,中药饮片的质量除药材本身的质量外,其炮制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枳壳炮制历史悠久,炮制方法较多,除目前主流饮片品种生枳壳与麸炒枳壳外,历代文献还记载有面炒、米炒、炒焦、炒炭、盐制、蜜制、药汁制等17种炮制方法。笔者拟对古今文献进行全面查阅和梳理,通过厘清枳壳的炮制历史沿革,分析枳壳的现代研究现状,总结了产地加工、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现代研究进展,并对枳壳炮制的后续研究工作提出设想,以期为筛选枳壳优势饮片品种、规范特色饮片炮制工艺、阐释炮制科学内涵、提升药材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芩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黄芩不同干燥状态切制的方法进行考察,并与传统饮片进行比较,探讨黄芩产地加工的可行性。方法:测定黄芩的含水量并切制饮片,HPLC比较测定各饮片中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药材含水量在28%~42%时,不仅易于直接切制饮片,且饮片无变绿现象,浸出物及黄芩苷、黄芩素含量与传统方法炮制的黄芩饮片相近,可以作为黄芩饮片产地加工炮制的工艺条件。结论:产地加工炮制方法可简化饮片生产流程,有效地避免因黄芩苷水解导致的饮片变绿现象,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保证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汤剂疗效或有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我国历代的医学家在长期用药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针对药材不同的质地、特点与形态,将各种药材切制成不同的片、段、丝块等厚薄度一致之规格,使其在煎煮过程中避免易溶、难溶、后溶而导致的得气失味或得味失气问题。虽然目前切制饮片已由手工生产逐步向机械化过渡,但大多数鹿茸等药材的切制目前仍以手工切片为宜。在全国饮片工作会议和中医药文化博览会上,那些被老药工切出  相似文献   

11.
不少中药材在采集净选后,往往需要按照一定的规格切制成饮片,供调剂或制剂用。而在切制前大部分需经过水处理,其中“少泡多润法 "就是一种提高药材质量的方法。该法主要是用水浸润药材,使之吸收适量的水分,经过润软,达到适合用刀切制的软硬程度。这一传统的加工方法,对于中药材的炮制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不少中药饮片加工厂和药材加工部门,忽视老药工加工炮制的“传 "、“帮 "、“带 ",忽视对中药炮制人员的培养和学习,致使他们中药炮制知识贫乏,不懂得中药材的浸润好坏直接影响饮片质量,不遵循“少泡多润,药透水尽 "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 江西建昌帮发祥于江西省南城县(古建昌府),以擅长传统饮片加工炮制、药材集散交易著称,饮片切制风格独具特色。一、工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分析龙胆炮制饮片原药材选择原则和方法,完善龙胆炮制饮片质量标准体系,便于从性状、水分、浸出物、重金属、微生物等角度合理选择原药材,从而制作高质量的龙胆炮制饮片。  相似文献   

14.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针对有些炮制饮片,如切制规格不规范、炮制工艺不符合要求等现象,认为中药炮制技术萎缩不容乐观。建议加强中药炮制饮片的监督管理,加强中药炮制队伍建设,加强医院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工作,以提高医院中药饮品质量,保证中医医疗水平发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5.
中药饮片的厚度对煎出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中药饮片最大限度的煎出有效成分,提高临床疗效,制定片的厚度标准是保证饮片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虽然《中国药典》和各省市炮制规范对饮片厚度都作了规定,但标准不统一,且多凭经验拟定,而缺乏实验依据。为此,我们以饮片的水溶性物质煎出率为指标,对甘草等十五种药材切制成不同厚度的片,分别进行了煎出率的测定。以供修定饮片标准时参考。一、材料及方法1.样品的制备取规格、质量大致相同的药材,在同一条件下浸润软化,根据药材的性质和机器切制的性能,分别切成1、2、3,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天冬饮片的最佳切制工艺,并为其他饮片的切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以饮片中总皂苷的得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选择软化方法、切片厚度及干燥方法为考察因素,优化饮片的炮制工艺。结果:优选出的炮制工艺为:天冬药材水蒸气蒸3min后,横切1mm薄片,60℃烘12h。结论:本法操作简便,优选出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针对有些炮制饮片,如切制规格不规范、炮制工艺不符合要求等现象,认为中药炮制技术萎缩不容乐观.建议加强中药炮制饮片的监督管理,加强中药炮制队伍建设,加强医院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工作,以提高医院中药饮品质量,保证中医医疗水平发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提高大黄饮片中结合型蒽醌原药材的炮制方法。[方法]将大黄原药材置密闭蒸锅内,采用隔水蒸方式将大黄蒸透,进行切片,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饮片中蒽醌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大黄炮制的饮片中总蒽醌含量与传统炮制的饮片基本一致,结合型蒽醌含量显著高于传统炮制饮片。[结论]提高大黄饮片中结合型蒽醌的原药材炮制方法生产周期短,节约成本,适宜大生产,可作为其炮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品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从事长期的医疗活动中逐步总结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传统特色的制药技术.广义的中药炮制是指药材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而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而狭义的中药炮制则着重于强调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和一定的工艺流程使饮片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而满足于临床需求。相反,不恰当不规范的炮制则会达不到预期的临床疗效.现将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药品种繁多,加工炮制方法不一,切制成饮片后,性状各异,除去药材本身的有效成份不同,有些药材尚加入了不同辅料共同炮制,这就更增加其复杂性,给贮藏保管带来了许多困难。现将笔者在工作中体会略述如下。(1)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要按照加工炮制的先后进入中药饮片仓库,贯彻“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以免药材长期停滞久藏,发生霉变、虫蛀及变质。(2)切制不同规格的饮片,由于截断面积增加很多,与外界空气接触面也随之扩大。因此,吸湿及污染的机会也多,除严格饮片中的水分在9~13%之间外,必须根据药材及所加辅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