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明锋  金烈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380-1381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常用的血管通路之一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17例建立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的血透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了解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217例中共发生与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的感染25例(12.5%),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拔管或抗生素从透析导管动静脉端缓慢注入结合尿激酶封管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拔管或抗生素从透析导管动静脉端缓慢注入结合尿激酶封管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常见菌群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45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进行血培养并对培养出的菌株测定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45例标本中,42例阳性,共分离出12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3例,占64%,革兰氏阳性杆菌29例,占29%。感染病原菌以鲍曼复合不动杆菌(42%)、表皮葡萄球菌(16%)、金黄色葡萄球菌(9%)为主。检出的2株大肠埃希菌中有1株为超广谱a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a lactamase,ESBL)。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氟哌酸最为敏感。对于葡萄球菌属最为敏感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结论我院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中鲍曼复合不动杆菌检出率远大于葡萄球菌,根据经验和药敏试验抗感染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公民器官捐献供体的病原学特征,为控制供体感染制定正确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公民器官捐献供体的临床资料148例,分析供体感染病原学特征。 结果148例供体共分离出119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9株,占49.6%,检出率最高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47株,占39.5%,检出率最高的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真菌13株,占10.9%,分别是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黑曲霉菌。检出部位分别在肺部、血液和泌尿系统。其中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而泌尿系统则以热带念珠菌检出率最高。 结论我国公民器官捐献供体感染的总体发生率很高,病原学涉及细菌和真菌。临床上对供体器官的维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抗感染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住NICU并发生医院感染的216例患者住院期间分离的病原菌检出构成比、药敏试验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依次有肺炎107例次(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9例次)、尿路感染100例次(其中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91例次)、血流感染26例次(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1例次)。经培养鉴定共分离出58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5%,革兰阳性球菌占24.9%,真菌占9.6%。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5.2%)、铜绿假单胞菌(22.3%)、鲍曼不动杆菌(18.1%)、大肠埃希菌(17.3%)和奇异变形杆菌(4.5%);革兰阳性球菌依次为金葡菌(43.4%)、溶血葡萄球菌(17.2%)、屎肠球菌(8.3%)、表皮葡萄球菌(8.3%)和鹑鸡肠球菌(4.8%)。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66.1%)。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69株中含广泛耐药菌20株,占29.0%。除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达72.3%外,其余药物的敏感率均很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 NICU医院感染病种分布的特点以导管相关感染为主,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留置及血管内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等。病原菌以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为多见,且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内肺部感染的痰培养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0年8月-2005年8月住院病人210例227株痰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7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50株,占66.1%;革兰阳性球菌53株,占23.3%;真菌17株,占7.5%。菌种分布中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多见。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性强,亚胺硫霉素和万古霉素分别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有很高敏感性。[结论]院内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菌的耐药性高,通过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了解院内肺部感染病人致病菌的流行特征,指导临床正确而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朱华云  彭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7054-7054
目的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变化,分析感染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跟踪调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8例泌尿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76株,革兰阳性菌24株,真菌8株。结论泌尿系统感染与年龄老化、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多、长期留置尿管、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危险因素相关。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多,但葡萄球菌比例增加,提示临床医师应重视微生物监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深静脉导管送检标本的病原学特征及细菌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送检的1 085例深静脉导管标本的病原学结果及细菌耐药性.结果 1 085份标本中,临床确诊发生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阳性标本281份(25.90%),检出病原菌284株,G+菌、G-菌和真菌分别占50.71%,17.25%和32.04%.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表皮葡萄球菌(22.89%)、金黄色葡萄球菌(15.14%)、白色念珠菌(12.68%)和鲍曼不动杆菌(7.3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Scn占83.69%,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90.70%.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青霉素10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有全耐药菌株出现.结论 发生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多以耐药菌株为主,且病原菌的耐药性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故加强病原学监测,规范导管操作及护理,是控制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 200例早产儿血液、痰液、皮肤、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1 200例早产儿院内感染160例,感染率13.33%(160/1 200),共检测病原菌18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5株(35.14%),革兰阴性杆菌120株(64.86%)。革兰阳性菌是导致早产儿皮肤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早产儿血液、肺部、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青霉素耐药性最高,依次为58.46%、69.23%、76.92%;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美唑、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依次为85.00%、91.67%、86.67%。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早产儿出生胎龄小于或等于32周、机械通气时间大于3d、住院时间大于7d、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由于发育不完善及各种侵入操作可增加其院内感染发生率,通过分析早产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尖端培养的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所有临床科室送检的4 281例次深静脉导管标本的病原学结果及其耐药性特点。结果:4 281例次深静脉导管标本中,754例次的标本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17.6%,其中检出多种病原菌占10.2%。共检出835株病原菌,革兰阳性(G+)菌、革兰阴性(G-)菌及真菌分别占37.0%、44.8%和18.2%。烧伤病房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普外科、心胸外科及ICU。5种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18.0%)、表皮葡萄球菌(13.4%)、金黄色葡萄球菌(12.0%)、铜绿假单胞菌(9.7%)及白念珠菌(7.5%)。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极高。第一次送检的阳性标本主要为G+菌,而第二次及以后阳性标本的病原学从G+菌为主逐渐转为以G-菌为主。结论:深静脉导管病原菌分布较以前有所改变,目前以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极高,预防导管定植、导管相关感染的措施亟需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ICU留置导管患者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2.7%,革兰阳性球菌占41.4%,真菌占5.9%。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1.9%,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占15.4%,鲍曼不动杆菌占15.3%,肺炎克雷伯菌占13.6%、大肠埃希菌占10.1%,铜绿假单胞菌占8.3%等。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表现为多重耐药(MDR)和广泛耐药(XDR)。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多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且表现为MDR。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则多为甲氧西林耐药株。结论掌握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对有效控制和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引起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1999年5月至2009年5月,深静脉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40例,发生严重感染6例,占15.0%,更换导管时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分析。结果引起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感染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置管2、3、6月的感染率分别为16.7%、33.3%、50.0%,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发生率为0,股静脉置管发生1例,占16.7%,其余5例均为颈内静脉置管,占83.3%。局部护理合理者感染机会少。6例感染者均有护理不得力因素存在。结论引起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的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及护理不得力,则导管感染率越高,锁骨下静脉置管深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严格深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发生、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探讨合理选用抗生素及其他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化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13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血、痰、粪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共分离出细菌161株,革兰阴性杆菌113株(70.2%),前2位为铜绿假单胞菌33株(20.5%),大肠埃希氏菌29株(18.0%);球菌35株(21.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9.9%),表皮葡萄球菌12株(7.4%);真菌13株(8.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显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敏感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该院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送检的369份静脉导管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结果369份静脉导管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61株,阳性率为43.6%,革兰阳性菌83株,占51.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分离最高;革兰阴性杆菌63株,占39.1%,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真菌15株,占9.3%,以近平滑念珠菌分离最多。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球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该院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危重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菌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4例气管切开术后危重病人呼吸道的菌群进行了分析,发现绿脓杆菌,金黄金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所致感染最为常见。院内肺部感染率达62.5%,混和细菌感染程度与置管时间相关,气功后各种细菌出现时间有差别。本文又对有效抗生素应用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肺部感染细菌耐药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9年我院肺部感染病人的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64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分别占68%和32%,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绿脓杆菌,鲁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余抗生素均呈高度耐药性,革兰阴性细菌对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对三代头孢菌素也出现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ICU中院内肺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15例ICU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院内肺炎68例,发病率为11.06%。原发病的危重程度与院内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医源性相关因素(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或切开、抗生素的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抗酸剂的使用)的单因素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院内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绿脓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者对院内肺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方法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骨外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药物敏感状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从579例骨外科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和主要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8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2株(54.26%),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44株(23.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酵母样真菌41株(21.81%),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对β-内胺酰类敏感性较低;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夫西地酸、米诺环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等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类敏感性较低;白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 B 敏感性较高。结论骨外科住院患者肺部所感染的细菌基本为院内感染菌,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特点,探讨有效防控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与分析。结果从63例肺部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0种134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82株、革兰阳性球菌33株以及真菌19株。8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居前三位,构成比分别为15.67%、13.43%和13.43%;革兰阳性球菌居首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43%。所检出的病原菌多数呈多重耐药,同时耐受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数呈多重耐药,以控制侵入性操作和消毒隔离为主要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该院肺癌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院64例肺癌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检出致病菌7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4.93%(62/73),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9.59%(7/7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5.48%(4/7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从药敏结果来看,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敏感试验均显示较高的敏感性。27.27%(3/11)的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菌,但对左氧氟沙星、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应将其作为感染预防和早期经验治疗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时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共7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的时间、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采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时间在术后1年内占83.56%(61/73),其中39例发生于肾移植术后6月内,占53.42%(39/73),22例发生于术后6月~1年,占30.14%(22/73)。病原菌分离部位以痰液、血液为主,占84.93%(62/73),其余为肺泡灌洗液、胸腔引流液及咽拭子等。共分离出病原菌79株,革兰阴性杆菌39株(49.37%),革兰阳性菌31株(39.24%)及真菌9株(11.39%)。较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2株(15.19%),表皮葡萄球菌11株(13.92%),肺炎克雷伯菌10株(12.66%),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1.39%),鲍曼不动杆菌8株(10.13%),大肠埃希菌6株(7.5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0.0%(2/6)和20.0%(2/10)。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45.45%(5/11)和22.22%(2/9)。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丁和利福平敏感。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年内; 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的病原菌; 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常多重耐药,应尽早选用敏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