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黔南州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分布情况,为制定采供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统计3254名无偿献血者(排除重复献血影响,即重复献血者只计算1次ABO、Rh血型,对其血型分布进行汇总分析。结果:ABO血型分布情况:A型为27.7%,B型为21.9%,O型为44.5%,AB型为6.0%。Rh(D)阴性血型d;0.24%,其中0〉A〉B〉AB;结论:黔南地区水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O〉A〉B〉AB,Rh(D)阴性血型占人群中的比率符合我国汉族人群Rh(D)阴性占0.2%~0.5%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 ,血型分两大系统 ,即 ABO血型和 Rh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在临床上有着非常重要的竟义。随着科学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实验条件的改善 ,鉴定 Rh血型已成为常规项目 ,为此笔者调查了海门市区的部分居民 ,以了解血型的大致分布。1 资料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来我院参加无偿献血者 836位 ,这些个体经全身体检和有关化验检查 ,无明显肝肾疾病 ,两对半阴性 ,艾滋病抗体检测阴性 ,丙肝抗体检测为阴性。1.2 试剂 :ABO标准血清试剂盒由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抗 D血清由国外引进。1.3 方法1.3.1 每个被检者准备试管 1支 ,…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街头无偿献血前ABO血型初筛错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6486人次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采取纸板法进行正定型的血标本中,发生初筛血型错误51例进行分析。结果:抗原抗体反应时间过短11例(21.57%),报告填写错误8例(15.69%),交叉污染7例(13.73%),抗原抗体反应比例不当6例(11.76%),试剂加反6例(11.76%),冷凝集5例(9.80%),判断错误5例(9.80%)。结论:献血前ABO血型初筛错误大多数为人为因素所致,应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增强员工工作责任心,加强业务培训,严格执行SOP,以减少初筛血型错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谈起血型,普通百姓也略知一二。它是关乎每个人在出现诸多意外情况后所关注的一个话题。但也有很多人对血型有所误解之处,认为孩子的血型要么与其母亲同型,要么就与其父亲同型。否则就会产生诸多的猜忌。如今,就讨论一下血型的这个话题。人类的血型系统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或B抗原分为4种表型:A、B、O、AB;另一类是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含有Rh抗原分为Rh血型系统。临床检验工作中,最常用的ABO血型的检测方法是正向定型法,即用已知血型的抗体的血清检测未知红细胞上的抗原。另一种方法是反向定型法,即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测未知红细胞的抗原。现将红细胞的常规ABO定型列表如下:表1红细胞的常规ABO定型正向定型抗A抗B抗AB反向定型A红细胞B红细胞O红细胞血型---++-O---++-O+-+-+-A-+++--B+++---AB从图表中我们看出,并非所有的子女的血型都与其父母相同,从ABO抗原的遗传分析,ABO血型系统是由3个分离位点的基因所控制。在“三复等位基因”学说中,认为ABO血型遗传的基因座上,有A、B、O三个等位基因。A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父母双方如果遗传给子女一个基因,可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Olympus PK7200血型仪检测献血者ABO和Rh血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7月31日—8月4日比对试验的一次判读正确率,并分析判读失败原因,确定实验参数。随后考察2006年9月—2007年3月日常标本检测的一次正确判读率,对实验方法可靠性进一步进行确认。结果比对实验中1 403例献血者ABO血型一次正确判读率为99.3%,Rh血型一次正确判读率为99.6%。随后的半年日常检测结果中ABO血型一次正确判读率为99.2%,Rh血型一次正确判读率为99.7%。结论使用Olympus PK7200血型仪可用于献血者ABO和Rh血型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滇南主要少数民族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滇南主要少数民族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研究少数民族群体遗传学特征。方法:单克隆抗A、B检测红细胞表面AB抗原(正定);ABO标准红细胞检测血浆中AB抗体(反定)。结果:r基因:苗族(0.6864)拉祜族(0.6304)傣族(0.6234)回族(0.6155)哈尼族(0.5896)布朗族(0.5829)汉族(0.5777)彝族(0.5649)佤族(0.5201);p基因:布朗族(0.3229)佤族(0.2833)彝族(0.2332)汉族(0.2272)哈尼族(0.2039)傣族(0.1938)回族(0.1817)拉祜族(0.1783)苗族(0.1317)。结论:少数民族ABO血型分布具有多态性,在同一地区,不同民族ABO血型表现频率和基因频率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Du型及Del型献血者的分布状况,以及其ABORh血型的分布状况。方法用Rh(D)初筛试验及Rh(D)确证试验筛查74476例Rh(D)阳性献血者中的Du型献血者;用吸收放散试验筛查186例Rh(D)阴性献血者中的Del型献血者;用ABO正反定型试验及直接凝集试验,分别鉴定Du型及Del型献血者的ABORh血型。结果在74476例Rh(D)阳性献血者中,共筛出15例Du型献血者,筛出率为0.201%;在186例Rh(D)阴性献血者中,共筛出35例Del型献血者,筛出率为18.817%;15例Du型献血者的ABO血型为A型2例、B型2例、O型10例、AB型1例,其中10例Du型献血者的Rh血型为CCDuee型4例、CcDuEe型3例、CCDuEe型1例、CcDuee型1例、ccDuEE型1例;35例Del型献血者的ABO血型为A型10例、B型5例、O型15例、AB型5例,其中27例Del型献血者的Rh血型为CCDelee型11例、CcDelee型6例、ccDelEe型4例、CCDelEe型3例、ccDelEE型1例、ccDelee型1例、CcDelEe型1例。结论 Du型献血者的分布频率较高,Del型献血者的分布频率较低,Du型及Del型献血者的ABO血型分布特点与随机人群的ABO血型分布特点相类似,Du型及Del型献血者的Rh血型分布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探讨采集标本时间与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选取596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进行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三项检测、同时对母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596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中阳性429例,阳性率71.98%;ABO血型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409例,占阳性标本的95.33%;Rh血型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18例,占4.20%;其它不规则抗体2例占0.47%;4天后采集标本检测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较低(P0.05)。结论:本市新生儿溶血病发生主要为ABO血型系统,高达95.33%,新生儿溶血病在患儿出生后4天内采集的标本检测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上常见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及克服办法.方法应用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和唾液血型物质测定试验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分析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分型。结果共检查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86例。结论:当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时,必须进行鉴定和确认试验,从而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1检测对象与方法1996年1月~1997年10月共检测Rh2609人,男性1209人,女性1400人,并对Rh阴性者进行了表型检测。方法采用玻片和酶法。抗D试剂由IMMVCOR,INCNrSS,GA3007USA提供,效期970227;抗C、抗F、抗C由合肥市中心血站提供。木瓜酶试剂由长春博德生物技术公司出品,批号950402。2结果与讨论在2609人献血员中筛出Rh阴性者8人,表型全部为ccdff,ABO血型分类A型5人,AB型3人。由于条件有限,不能进一步分细检测。Rh血型系是1940年继ABO血型系之后的第二个血型系,它在临床医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它是通过输血和妊娠,可受D…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应用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等试验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分析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定型。结果:共检测178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血液标本,其中冷自身抗体90例,血浆成分异常18例,亚型22例,抗体缺失及减弱17例,AB抗原性减弱150例,因输血或妊娠发生同种抗体16例。结论:正确鉴定红细胞ABO血型,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自动加样系统的运用以及新的《血站管理办法》的实施,本站以微孔赖氏法为初检方法,以微板丙酮酸氧化酶法为复检方法。笔者对2007年6月份的标本1954份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来自本站2007年6月份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1954人份。1.2试剂:北京端瑞科技有限公司试剂(批号为070208);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试剂(批号为20070509)试剂均检验合格,均在有效期内使用。1.3仪器:瑞士MICROLAB AT-2plus全自动加样仪,AnthosHTⅢ酶标分析仪。1.4方法:分别用微孔赖氏法和微板丙酮酸氧化酶法检测试剂,严格按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ABO血型检测中正反定型不符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取患者标本分别做正反定型试验,正反定型不符时,采用相应措施进一步确认。结果:18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经进一步确认后,其中3例为冷凝集引起的血型不符,6例为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1例为RBC表面抗原较弱,8例为A亚型B。结论:不规则抗体和血型亚型是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做输血前检查时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Rh母儿血型不合(rhesus maternal-fetal blood groupincompatibility)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Rh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Rh血型有6种抗原,即C和c、D和d、E和e。由于D抗原最早被发现,抗原性最强,故临床上凡是D抗原阳性者称为Rh阳性,无D抗原者称为Rh阴性。发生Rh母儿血型不合时,孕妇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  相似文献   

15.
在交叉配血工作中,本人遇到1例患者因冷凝集素所致血型鉴定困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李勇,男,21岁,因车祸伤进入我院抢救,患者失血较多,需输血救治。2、方法:采用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ABO、RhD血型定型试剂卡鉴定血型。3、结果:离心后鉴定卡的第四支微管(阴性对照)凝胶表面出现凝集的红细胞,提示患者血液离体后出现自凝现象,且正反定型均出现明显凝集,即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O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无法判定真实血型,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初步判断为冷凝集素引起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ABO血型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结局,为临床特殊血型鉴定和输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盐水介质试管法正反定型。结果:B供A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红细胞血型由A型转变为供者血型B型,但不出现相应抗-A抗体。结论:ABO血型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红细胞血型转变为供者血型,而不出现相对应抗-A(B)抗体,如此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情况按转变后血型输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研究患者血型分布与Rh阴性红细胞输血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今年鉴定患者ABO及Rh血型的资料。结果:34815例患者中血型分布特点为O型>B型>A型>AB型,且Rh阴性63例,占0.18%。47例Rh阴性患者需要备血,22例行异体输血,人均用量2.30U。结论:由于存在术前备血但是术后未输血导致血液浪费的情况,建议建立相对预案提高血液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母婴血型不合是孕母与胎儿血型不合。人类血型系统有多种,目前以ABO、Rh血型系统为最多见,其他血型系统少见,而ABO血型不合最常见,但ABO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称HDF)占分娩率约1%[1],而Rh血型不合引起的HDF则少见,但后果严重,威胁胎儿(或新生儿)的生命,总之,母婴血型不合引起HDF此病始于胎儿时期和新生儿早期,并能造成早期流产、早产、胎死宫内;新生儿期出现新生儿黄疸、贫血、皮肤水肿、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78岁,既往无输血史,因厌食纳差烧心20d,伴心慌气短1w,重度贫血入院。血常规检测结果为:WBC 6.52×109/L,RBC 0.67×1012/L,Hb 41g/L,PLT 72×109/L,为纠正贫血,急诊申请输血治疗,做血型鉴定,发现静脉血正定型AB型,毛细血管血正定型A型,反定型O型,正反不符。交叉配血时主侧跟A、B、O、AB均发生凝集。结合病史、标本、血型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为临床诊疗HDN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83例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母婴血型不合疑似HDN患儿,采集其血液,以盐水法鉴定ABO血型,利用微柱凝胶技术对其行溶血"三项试验",记录相关检测及试验结果,并分析HDN与血型之间的关系、三项试验检测阳性率及血液采集时间与ABO-HDN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儿血液标本当中,检测结果呈阳性者153例,所占比例为83.61%;A型血患儿阳性率(87.85%)明显高于B型血患儿(77.6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儿HDN阳性检出率(60.92%)明显高于男性患儿(46.8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采集时间为1~7 d患儿ABO-HDN阳性检出率(89.17%)明显高于7~14 d(73.0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O-HDN中,A型血患儿的发病率要高于B型血患儿;血型血清学检测的"3项试验"当中,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的特异性最高,可有效检测血液标本的阴、阳性;临床应重视血清学检测的重要性,并尽早为疑似ABO-HDN患儿抽血送检,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以及早为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尽量减少并预防ABO-HD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