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透析技术具有连续动态微创取样优势,能实时在线研究正常生理和肿瘤病理情况下肿瘤药物在体内,尤其是肿瘤组织局部的分布、代谢和消除,利用PK/PD参数模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预防和减少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同时,微透析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肿瘤细胞外间质微环境中生化物质的监测以及肿瘤药物局部给药治疗,是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对近年来微透析在肿瘤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检索和归纳,为微透析技术在取样、监测以及治疗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透析技术在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微透析技术在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研究领域中应用的现状入已取得重大进展。微透析技术除应用于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外,在人体中的研究特别是临床应用方面亦在发展中,该项技术在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中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微透析探针校正和对微透析取样获得的少量样品的分析方法是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有关微透析取样技术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介绍了微透析取样技术的原理、组成以及微透析探针的类型,重点介绍了在体微透析取样技术在动物和人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表明微透析取样技术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透析技术是用于监测细胞外液中内源性物质及外源性物质的活体取样技术,但由于微透析样品是一种含有高浓度无机盐的复杂混合物,往往需要与色谱分离技术联合使用,才能对微透析样品中目标分析物进行测定。目前,微透析与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的联用已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的应用,为现代中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本文概述了微透析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微透析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干预下内源性物质的分析、中药药代动力学及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微透析取样技术在中药体内分析中的应用,介绍微透析取样技术的原理、组成、探针类型、特点,重点阐述了微透析取样技术在测定脑、血液、皮肤等组织器官中中药有效成分浓度的应用实例。表明微透析取样技术在中药药效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微透析技术是一种活体细胞外液生化物质采样分析技术因其独有的微创伤性和取样的连续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脑组织各种生物代谢方面的探索性实验、神经生物化学的监测和药物代谢研究。脑内微透析技术最早是由Bito等[1]于1966年首次提出,近年来已应用于颅脑创伤及神经外科手术过程的监测,它能对局部脑组织细胞间液的生化代谢进行直接、动态地监测,并及时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2]。  相似文献   

7.
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MD)是1种活体细胞外液生化物质采样分析技术。因其独有的微创性和取样的连续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脑组织各种病理生理现象的探索性实验、神经生物化学的监测和药物代谢研究。近来,甚至被用于局部的治疗性给药。1966年,Bito等闭首次使用MD将1张灌有液体的半透膜置入犬体内进行实验。自1972年美国耶鲁大学首次报道了猴脑的微透析研究,微透析技术用于脑部研究已有30多年。  相似文献   

8.
微透析采样技术及其相关分离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MD)是以透析原理和神经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生物化学采样技术,它能实现连续在线监测体内外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的动态变化。1972年美国耶鲁大学Delgado等首次利用脑微透析推挽灌流技术研究恒河猴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实验,开启了微透析技术在神经科学和脑部研究应用领域的大门。自此,  相似文献   

9.
微透析技术是一项新兴的体内药物分析技术。通过微透析技术与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结合,实现对组织或细胞外游离态药物浓度及其相应药理效应的同时研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制定临床最佳给药方案,而且也为个体化给药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对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微透析取样技术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铭  李范珠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7):1030-1034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实验室的相关研究,概述了微透析取样技术的原理和优势,重点介绍了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微透析取样技术能直接对作用部位细胞外液中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取样,是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工具。此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微透析技术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概述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探针及影响探针相对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并重点介绍其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 与平衡透析法、超滤法相比,微透析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在体或离体取样技术,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微透析技术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概述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探针及影响探针相对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并重点介绍其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与平衡透析法、超滤法相比,微透析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在体或离体取样技术,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微透析技术是利用物质的扩散性质和半透膜选择透过原理设计的,用于测定组织和细胞外液中游离药物浓度的一种连续、实时、在体的新型生物取样技术,具有自身对照、多部位取样、动态监测等显著优势,可更清楚、更全面地反映药  相似文献   

14.
吕允凤  胡欣  毕开顺 《药学学报》2008,43(11):1128-1133
本文结合脑内微透析技术与现代分析方法,考察川芎嗪对大鼠脑内乙酰胆碱释放的影响。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进行取样,建立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质谱方法测定脑透析液中的乙酰胆碱含量。结果显示,川芎嗪皮下给药能够剂量相关地增加大鼠脑内不同脑区中乙酰胆碱的释放。该法能够准确反映药物对大鼠脑内乙酰胆碱释放量的影响,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微透析技术是一项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在体研究技术,其遵循透析原理,以探针为基础取样,可连续检测局部组织细胞外液的药物浓度,能满足常规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研究。本文就其在靶组织局部药物浓度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微透析法(microdialysis,MD)为采样技术的肿瘤化疗药物在体检测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以吉西他滨(GEM)为研究对象,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尾静脉注射为给药方式,通过微透析技术进行血管内取样,对血药浓度进行在线、实时、连续监测,求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GEM在大鼠体内血液中的探针回收率为(11.9±2.0)%,经大鼠尾静脉给药后GEM体内过程为二室模型,其消除和分布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实验过程中大鼠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微透析技术可用于活体动物体内GEM浓度的连续监测,提示微透析技术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局部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脑微透析技术是根据小分子物质可顺浓度梯度自由扩散的原理发展而成的可连续、活体对脑内特定部位细胞外液中生物化学物质进行采集的新型采样技术。凭借自身优点,脑微透析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药动学研究,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综述脑微透析技术原理、特点及其在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述微透析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体内化学成分分析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参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微透析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体内内源性物质及外源性物质中的应用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微透析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干扰少、前处理简单等优点。此项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特别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同步测定经皮给药制剂在皮肤、血液中药动学的方法,研究苦参碱凝胶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应用经体外和体内回收率校正建立的基于微透析探针的皮肤血液双位点同步微透析系统,通过在皮肤和颈静脉植入探针,在大鼠腹部脱毛部位给予苦参碱凝胶,连续收集探针中12 h的透析液,并采用LC-MS微量检测技术测定探针透析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双位点同步微透析药动学评价系统,大鼠皮肤给予苦参碱凝胶后,皮肤中的药物浓度、AUC值、半衰期均显著高于血液中药物浓度。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微透析结合LC-MS的取样及检测技术为经皮给药制剂的药动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0.
微透析是一种活体的取样技术,在皮肤药理学的研究中应用广泛。微透析被用于外用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制剂的透皮吸收、监测皮肤炎症介质、皮肤组织的内分泌、中药经皮代谢等相关研究。近年来,微透析向联用各种分析检测技术的方向发展,如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等。然而,该技术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油水分配系数较大药物的测定、低含量药物的测定、探针植入重现性等问题。文中综述了该技术的原理、优点、缺点及在皮肤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