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VB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先后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脑积水和脑干梗死的表现.影像学检查分别提示侧脑室扩大、脑积水和脑桥梗死.CT、MRI、CTA、DSA检查均见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深入至第三脑室.首次发病后经降血压治疗,症状缓解,头颅CT示侧脑室明显缩小.结论:VBD可出现脑积水和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延长扩张的椎-基底动脉.控制高血压对本病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65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症状性与非症状性VBD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165例中男性105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65±3岁.临床表现:后循环TIA61例,后循环梗死16例,脑干出血1例,前庭阵发症28例,三叉神经痛15例,面肌痉挛11例,无症状33例.CTA、MRA、DSA显示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的延长扩张、骑跨.VBD症状有无,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血管直径、延长扩张程度相关.结论 VB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症状有卒中、压迫性症状和脑神经损害等,血管影像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VB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1例表现为三叉神经痛.'2例患者颅脑MRI均见有椎-基底动脉扩张,伴有迂曲.结论 VBD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变异性疾病,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与前循环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VBD与颈内动脉闭塞/狭窄并存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双眼同向偏盲或视力障碍3例,一侧肢体运动障碍2例,Gerstmann综合征1例。CT/MRI显示分水岭性脑梗死(后型)2例,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各1例,无明显改变1例;CTA/MRA显示同时伴有一侧颈内动脉闭塞3例,双侧颈动脉狭窄及发育不良(烟雾病)各1例;基底动脉长度为34.0~39.5 mm,直径为4.6~4.8 mm;颅内椎动脉最大处直径为4.4~4.8 mm。结论 VBD可与颈动脉闭塞或狭窄共存,临床表现更为复杂。长期的前循环障碍可能是VBD形成的重要促发因素,应兼顾前后循环状况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2例典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VBD具有时间顺序占位效应,面肌痉挛、低钾、三叉神经痛、眩晕发作、肢体偏瘫相继发生,VBD具有进展性.结论 VBD症状多样,具有时间顺序,面肌痉挛可能是较早出现的症状.部分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症状可能仅仪是VBD脑干压迫的结果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PC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患者的头磁共振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与后循环血流、管径、动脉弹性的相关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住院,年龄≥65岁,经MRI和MRA检查确诊VBD患者46例,依据临床表现和磁共振弥散成像的检查结果诊断为后循环脑梗死,分为梗死组(27例),无梗死组(19例)。对两组患者的MRI图像基底动脉FVH等级与动脉直径、血管形态、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及动脉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VH在老年VBD患者的发生率为60.9%。VBD患者梗死组S型基底动脉较无梗死组多,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207,P=0.043)。基底动脉FVH征与血流平均速度、动脉搏动指数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431、0.469,均P0.05),中重度的FVH征(FVH≥2级)与基底动脉直径(r=0.506,P0.05)弱相关。影像学上基底动脉FVH达到2级以上的梗死组较无梗死组在动脉管径更大、平均血流速度更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330,P=0.035;t=2.245,P=0.041)。结论 FVH征在VBD患者中出现率高。FVH征达到2级以上的VBD患者,预示基底动脉平均动脉血流速度(MFV≤20 m/s)减慢、动脉直径增大,提示发生后循环脑卒中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7.
一、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概述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以椎基底动脉显著扩张、延长、扭曲或成角为特征的少见的脑血管异常病变,目前尚没有确切的总体人群发病率报告,从造影和尸检结果来看,总体人群发病率应该小于0.05%[1].特定人群的发病率研究各有不同,在第一次发生卒中的人群中,VBD的发生率约为2.06%[2];在后循环梗死的患者中,VBD的发生率是3.7%[3];在进行常规MRI及MRA体检的人群中,无症状的VBD发病率为1.3%[4].  相似文献   

8.
马灿灿  徐耀  张熙斌 《中国卒中杂志》2018,13(10):1089-1094
正脑干解剖结构致密,神经核团及纤维束交错纵横。Weber综合征和Claude综合征均为少见的脑干综合征,二者合并出现并不多见。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少见的以椎基底动脉显著增长、增粗和扭曲为特点的脑血管病,临床上多以后循环梗死就诊,尤其以脑干梗死居多,因其临床症状多隐匿,容易疏忽而漏诊。现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例Weber综合征合并Claude综合征伴VBD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TCD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经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为VBD的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观察其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将同期就诊的30例非VBD患者进行对照。结果VBD组与非VBD组相比主要表现为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峰值平均血流速度下降(P〈0.0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VBD患者TCD频谱形态表现为波峰圆钝,呈低阻波形。结论VB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TCD可作为其临床初步筛查和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少见的血管异常性疾病.20世纪80年代Smoker等研究了正常基底动脉和异常基底动脉的CT表现,提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概念[1].国内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研究往往限于影像学领域,许多临床医生对该病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血管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房山区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58例,均行头颅MRI、 椎动脉彩超、TCD、颅内动脉MRA检查,必要时进行CTA和(或)DSA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将病例分为 眩晕组(血管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和普通组,比较两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的差异。 结果 ①眩晕组32例(20.3%),普通组126例(79.7%),两组在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 症、吸烟及心房颤动比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眩晕组后循环动脉狭窄率高于普通组(46.9% vs 32.5%,P =0.034)且男性多见(81.2% vs 50.8%,P =0.020)。②眩晕组病例病灶部位多位于椎基底 动脉近段供血区(59.4% vs 34.1%,P =0.003),以小脑前下部、延髓背外侧、小脑绒球最多见。③眩 晕组早期首次MRI DWI阴性率高于普通组(18.8% vs 3.0%,P =0.005),甩头试验-眼震-眼偏斜试验 (head impulse test,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阳性率高达87.5%。 结论 血管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与普通后循环脑梗死相比动脉狭窄率高,病变部位多为近段脑梗 死,且MRI 检查假阴性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I所示的后循环梗死灶与DSA发现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3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每例后循环梗死患者头部MRI发现的梗死灶与DSA所见的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进行对照.结果 MRI示单发性梗死22例(其中脑干梗死10例,小脑梗死8例,丘脑梗死2例,枕叶梗死2例),多发性梗死8例.DS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冗长扩张综合征(VBD)分级与颅后窝容积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前瞻性收集VBD共18例及正常成人18例(对照),根据头颈CTA进行VBD分级,头颅正中矢状位CT影像测量颅后窝标志间距离,3D Slice软件重建颅后窝并计算颅后窝容积。结果 基底动脉分叉高低水平分级1级3例,2级12例,3级3例;基底动脉偏移度程度分级1级3例,2级6例,3级9例。VBD病人颅后窝高径、颅后窝矢状径、枕上长度、颅后窝体积较对照组均明显缩小(P<0.05)。随VBD分级增高,颅后窝体积存在增加趋势。结论 VBD病人颅后窝容积明显减小,VBD分级与颅后窝容积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房山区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1-09-2014-12住院的小脑梗死患者147例,均行头颅MRI、椎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TCD)、颅内动脉核磁血管造影(MRA)检查,必要时进行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小脑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小脑区域性梗死组和小脑分水岭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小脑区域性脑梗死109例,小脑分水岭梗死38例(25.9%),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心房纤颤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与区域性脑梗死比较,小脑分水岭脑梗死组失水状态、晕厥等前驱症状发生率较高(21.1%比9.2%,P=0.026),后循环多发病灶发生率较低(21.1%比38.5%,P=0.002),NHISS评分低(2.7±1.9比6.1±2.5,P=0.000)。(3)两组小脑梗死患者发生后循环大血管病变比例无统计学差异(52.6%比36.7%,P=0.085);分析非心源性脑梗死病例发现,分水岭梗死存在大动脉狭窄几率高于区域性脑梗死(47.4%比30.2%,P=0.002)。结论小脑分水岭梗死与区域性脑梗死相比危险因素相同,病因略有不同。分水岭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轻,但前驱症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区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状态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头部MRI证实的首次新发大脑后动脉区梗死的患者192例,其中171例行CT血管成像,21例行DSA,排除有可疑心源性栓子来源的患者。根据头部MRI将梗死部位分为A(中脑组)、B(丘脑组)、C(颞叶内侧组)、D(胼胝体压部组)、E(枕叶组)、F(多部位梗死组)6组。比较PCA区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状态及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PCA区梗死病变分布:192例患者中A、B、C、D、E、F组分别为12例(6.3%)、74例(38.5%)、15例(7.8%)、11例(5.7%)、28例(14.6%)、52例(27.1%)。(2)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状态:椎动脉病变66例(34.4%)合并大脑后动脉狭窄13例,基底动脉病变27例(14.1%)合并大脑后动脉狭窄2例,大脑后动脉病变45例(23.4%),未发现血管病变69例(35.9%)。(3)对PCA区梗死病变分布与后循环血管病变行单因素卡方检验:B组与基底动脉病变相关(χ~2=5.318,P=0.021);E组与PCA P4段病变相关(χ~2=18.556,P0.001);F组与椎动脉、基底动脉病变相关(χ~2=4.386,7.059;P=0.036,0.008)。(4)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合并高血压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26,P=0.001)。结论大脑后动脉区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尤其合并导致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时,更应重视血管检查,减少卒中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和手术人路。方法:后循环动脉瘤22例,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10.3%,其中大脑后动脉瘤12例,基底动脉瘤6例,脉络膜后动脉远端动脉瘤2例,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瘤各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68.2%),其它表现为脑干和脑神经损害症状。18例经显微手术,主要经翼点人路和颞下经小脑幕人路。2例栓塞治疗,2例因病人拒绝未治。结果:动脉瘤夹闭加切除10例,孤立加切除6例,包裹2例,血管内治疗2例。18例优良,2例轻残,无手术死亡。结论:后循环动脉瘤大多瘤体较大,瘤内多含血栓。翼点人路对基底动脉远端、大脑后动脉P_(1 2)段动脉瘤显露优良,颞下入路用于夹闭大脑后动脉P_(2~3)段动脉瘤,显露优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所致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9年出现脑干梗死的患者,结合复习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予以分析。结果患者男性,42岁。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左侧肢体无力和复视,既往有鼻咽癌放射治疗史,无明显血管危险因素。头颅MRI示脑干梗死,CTA示双侧大脑后动脉管腔狭窄。结论该患者脑干梗死可能与鼻咽癌放射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椎-基底动脉平行解剖磁共振成像(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BPAS)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BPAS的扫描条件,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医师及技师探寻适合3.0-MR的扫描及图像处理参数,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部分住院及门诊MRA显示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纤细或不显影、同期进行了BPAS检查的142例患者,其中临床疑诊为动脉夹层者20例,动脉硬化者60例,先天发育不良者62例,由两位未知患者临床资料的影像医师分别对所有患者的MRA及BPAS影像进行阅片,对20例临床疑诊夹层的病例MRA及MRA+BPAS影像诊断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并对两位影像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估。结果两位影像医师对20例夹层患者MRA+BPAS及MRA阅片诊断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vs 0.70和0.96 vs 0.75(P0.01),提示MRA联合BPAS比单纯MRA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MRA联合BPAS诊断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灵敏度比单纯MRA高(100%vs 55%,100%vs 60%,P0.01);而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86.89%vs 85.25%,P=0.85;92.62%vs 90.16%,P=0.65);两位影像医师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85)。结论 BPAS检查可通过显示血管外径与MRA联合精确评估椎-基底动脉颅内段血管状况,区分该部位血管病变为夹层、动脉硬化或先天性发育不良,为该部位血管病变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