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草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单疱病毒性角膜炎48例(50眼),根据病程和病情程度应用:浅层角膜炎用中药熏眼,口服普济消毒饮加减,上皮基本修复后,或深层角膜炎用四物汤加味,对合并葡萄膜炎者用还阴救苦汤加减治疗。结果4周临床治愈82%,好转14%,无效4%,有效96%。结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可采用中药熏眼,口服普济消毒饮加减、四物汤加味、还阴救苦汤加减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丙氧鸟苷治疗单疱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观察丙氧鸟苷与无环鸟苷两种滴眼剂治疗单疱性角膜炎34例,两者疗效相似。树枝状角膜炎组两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63.64%和72.73%,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81.82%。单疱性角膜炎总显效率分别为47.06%和58.82%,有效率均为82.4%。扩大临床类型,用丙氧鸟苷共治疗单疱性角膜炎45例,显效率为64.44%,有效率为88.9%。本研究结果表明,丙氧鸟苷是一种治疗单疱性角膜炎的有效抗病毒制剂。  相似文献   

3.
那他霉素治疗外伤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对22例(22眼)难治性真菌性角膜炎,用那他霉素(natamycin)滴眼液治疗。结果 18例(81.82%)痊愈,3例(13.64%)好转,1例(4.54%)无效。结论 那他霉素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刘运甲  陈建敏 《眼科研究》1996,14(2):133-134
细菌性角膜炎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由于皮质类固醇对本病的不良作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角膜溃疡期禁用皮质类固醇[1]。然而笔者在临床上发现,仅仅用抗生素并不能使急性炎症的损害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我们曾对22例细菌性角膜炎在有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微量激素点眼,取  相似文献   

5.
真菌性角膜炎多发于潮湿的热带地区,其感染常是以外伤为先导,特别多见于农民。近年来,由于局部皮质类固醇和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上升,真菌已成为角膜溃疡的主要病因。真菌性角膜炎病程长,有效药物少且昂贵,如得不到有效治疗,常常导致角膜穿孔甚至眼球摘除,治疗非常棘手。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0.2%洗必泰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以期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的抗微生物药物被推广应用。方法:以0.2%洗必泰葡萄糖酸盐为试验药,以2.5%那他霉素(natamycin)作为阳性对照药,以实验室检查确…  相似文献   

6.
真菌性角膜炎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0):638-640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在我国,农民患者居多。目前,眼科医师对该病的临床诊治经验欠缺、有效治疗药物不足,尚需积累经验、深入研究。现就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特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酮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张育培,张小露,刘浩杰由于抗菌素及皮龌类固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感染性疾病,如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往往导致严重后果.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其...  相似文献   

8.
加替沙星治疗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对兔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龟分枝杆菌建立兔NTM角膜炎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使用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及加替沙星联合阿米卡星进行治疗,平衡盐溶液(BSS)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角膜浸润面积及临床表现的变化,并对治疗1周后的角膜病灶进行细菌定量分析。结果 加替沙星可抑制角膜组织内NTM的生长,使NTM角膜炎角膜浸润面积明显减小,与阿米卡星联合使用可增强其抗菌作用。结论 加替沙星是治疗NTM角膜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泰利必妥(TARIVID)眼药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初步临床观察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跃生,刘祖国,杨斌,王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病情迅猛,并发症严重的眼科疾患,选择高效、广谱、敏感的抗菌药物是有效控制病情的首要措施。近年来,我们应用日本天参制药厂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柴芩四物汤配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安徽省太湖县北中镇卫生院(246490)田心明目前,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还缺乏确切有效的防治药物,单纯使用西药效果不满意。笔者综合中、西各自优势,确定一个以口服柴芩四物汤治疗为主,西药抗病毒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疗效...  相似文献   

11.
臭氧溶液对实验性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臭氧生理盐水对实验性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体外杀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步观察臭氧水对兔结角膜组织的毒性作用;选定适宜浓度的臭氧液用于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研究,观察疗效。结果1.浓度高于6mg/L的臭氧生理盐液点眼,可损伤免眼结角膜组织。浓度为4mg/L的臭氧液点眼。对角膜无刺激作用。与生理盐水点眼相同。2.浓度为5mg/L臭氧液点眼,治疗兔真菌性角膜炎有效。结论适宜浓度的臭氧生理盐液对实验性真菌性角膜炎有治疗作用。可进一步引入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药熏疗观察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中心医院(010010)安丽娅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VK)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原发感染后,患者终身携带病毒,故多次复发,最终导致角膜瘢痕化、血管化等严重并发症。到目前为止尚缺乏有效的防止复发的措施。我们...  相似文献   

13.
角膜炎诊治新概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眼科技术的快速发展,角膜炎的诊治也在悄然变化,现代的角膜炎诊治技术,包括其理论知识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已大相径庭,目前国内角膜炎总体诊治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就作者在国内和国外的工作经验,结合文献着重谈谈角膜炎诊治的现代观念。交流几个角膜炎诊治中...  相似文献   

14.
放线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较少见的感染性角膜病,在感染性角膜炎中检出率小于1%。由于其发病诱因和临床表现常与真菌感染相似,故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而贻误治疗。2006年1月我们收治1例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放线菌性角膜炎。  相似文献   

15.
肖卉  张德艳  范忠义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825-1827
目的:探讨共焦显微镜在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学诊断上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0-01/2013-12共466例467眼感染性角膜炎共焦显微镜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及各类型角膜炎的临床特征。
  结果:患者466例平均54.4±13.0岁,男264例(56.7%),女202例(43.3%),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190例(40.8%),病毒性角膜炎148例(31.8%),细菌性角膜炎125例(26.8%),棘阿米巴角膜炎3例(0.6%),真菌性角膜炎可见大量真菌菌丝,棘阿米巴角膜炎可见典型阿米巴包囊。
  结论:共焦显微镜是一种早期辅助诊断感染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尤其对真菌及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特异性,有利于感染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发病率日益增多,且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机功能,已成为世界性的眼科纷争问题.近年来,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复发性单纯疹住角膜炎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低下,为进一步了解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的免疫状态,为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我课题组在对复发性单纯癌疹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止[3-8],继续探讨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外同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SIL-2R水平关系.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30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树技状角膜炎或地图状角膜炎)全部具有复发…  相似文献   

17.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3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25眼)进行羊膜移植,手术方法有:单层羊膜覆盖术18例(20眼),多层羊膜移植术5例(5眼)。术后随访6~12mo。结果:术后均未见新鲜羊膜植片急性排斥反应。术后3~15d炎症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眼部刺激症状消失,睫状体充血消退。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进行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有效的控制炎症,迅速减轻局部症状,重建眼表,缩短病程,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真菌性角膜炎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逐年上升,已成为感染性角膜病中重要的致盲服病。模拟临床角膜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是真菌性角膜炎的基础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临床诊断、防治等相关研究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虽有几种建立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的方法,但大多缺乏可重复性,因此,建立一种相对标准和可重复性强的动物模型很必要。本重点对于较理想的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感染角膜病变的量化等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对真菌性角膜炎的基础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共焦显微镜在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评价共焦显微镜在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共焦显微镜对52例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进行检查,同时行角膜病灶刮片培养,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有45例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其中32例角膜刮片培养到真菌,阳性率为71.11%(32/45);43例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到真菌菌丝和/或孢子,阳性率为95.56%(43/45)。结论 共焦显微镜可以在活体角膜上直接观察到真菌菌丝,是一种快速、有效和无损伤的检查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决明滴眼液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70例91只眼,以决明滴眼液治疗,对照组36例47只眼,用0.3%利福平眼药水治疗,治疗时间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19%。结论:决明滴眼液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是一种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