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白英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白英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氯酸显色.在41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白英中总皂苷含量.结果 薯蓣皂苷元的质量浓度在8.91~29.7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5.9%(n:9),RSD为1.5%;不同来源的白英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英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宫血宁胶囊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薯蓣皂苷元为对照,采用高氯酸反应显色,测定波长408nm。结果:薯蓣皂苷元在0.002816~0.01971m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回收率为101.6%,RSD为2.9%(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比色法测定大蒜提取物中大蒜总皂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一种大蒜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知母皂苷A-Ⅲ为对照品,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大蒜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结果:知母皂苷A-Ⅲ在20.16~181.44μg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839X+0.066,r=0.999 5(n=9),平均回收率100.6%,RSD 1.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大蒜提取物中总皂苷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蒙药参竹精片中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以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比色法测定参竹精片总皂苷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薯蓣皂苷元在6.14~21.49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γ=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1.26%。总皂苷的抗氧化活性与维生素C相当,IC50=9.69μg·m~(-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参竹精片质量控制的方法,参竹精片中总皂苷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绞股蓝中总皂苷、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绞股蓝中总皂苷、总多糖含量差异,为考察药材内在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人参皂苷Re为对照品,于550nm波长处对绞股蓝总皂苷吸光度进行测定;以D-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于490nm波长处对绞股蓝总多糖吸光度进行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e在0.097 8~0.489mg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79%,RSD为1.44%(n=6);D-无水葡萄糖在0.0198~0.099mg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1.3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绞股蓝中总皂苷、总多糖含量测定。不同产地绞股蓝中总皂苷和总多糖含量差异较大,且不同品种间绞股蓝总皂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绞股蓝总多糖含量与绞股蓝品种无相关性。该结果可为绞股蓝的质量控制和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苗药观音草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观音草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薯蓣皂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氯酸显色,在46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观音草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薯蓣皂苷的质量浓度在4—24μg·mL^-1与吸光度成良好线形关系,r=0.9995(13=6),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1.78%。结论:该法可用于观音草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RP-HPLC法测定金刚藤软胶囊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金刚藤软胶囊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him-Pak VP-ODS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7:13),检测波长209 nm.结果薯蓣皂苷元在0.0595~14.875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2.0%(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可用于测定金刚藤软胶囊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粉萆薢总皂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粉萆薢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高氯酸为显色剂,测定波长408 nm,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个不同产地粉草薢药材总皂苷含量.结果:薯蓣皂苷元线性范围为1.55 ~ 12.42 mg·L-1,r=0.999 5(n=6),加样回收率为100.69%,RSD 2.75%,不同产地粉萆薢总皂苷含量分别为广西玉林2.85%,RSD 1.32%;广西南宁2.76%,RSD 1.16%;浙江临安2.54%,RSD 1.38%;湖北宜昌1.94%,RSD 1.83%;四川崇州0.84%,RSD 1.75%.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粉萆薢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HPLC测定泄浊除痹方中薯蓣皂苷元、蜕皮甾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泄浊除痹方中薯蓣皂苷元、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薯蓣皂苷元、蜕皮甾酮的含量。Agilent H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甲醇(2∶3)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06nm,测定方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AgilentT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17∶83)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43 nm,测定方中蜕皮甾酮的含量。结果:在各自测定条件下,薯蓣皂苷元在0.052 4μg~0.524 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4.51%(RSD=1.58%,n=6);蜕皮甾酮在0.182~0.91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n=7),平均回收率为93.94%(RSD=1.13%,n=6)。结论:该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泄浊除痹方中薯蓣皂苷元、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RP-HPLC测定生脉粉针剂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冰  唐星  于叶淼 《中成药》2005,27(6):664-666
目的:建立生脉粉针剂(麦冬等)中薯蓣皂苷元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 C18柱(5 μm,4.6mm×250 mm),乙腈-水(88:1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测定波长204nm,柱温30℃下对生脉粉针剂中的薯蓣皂苷元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薯蓣皂苷元进样量在2.46~7.3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8.3%,RSD为0.95%(n=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蒙药嘎日西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制剂中大黄、诃子、土木香、黑冰片、豆蔻、荜茇、山柰、石榴8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选取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荜茇、大黄及连翘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理化鉴别法对制剂中面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嘎日西散中游离大黄酚含量。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大黄酚进样量在47.45~1 898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7.08%,RSD为1.12%(n=6)。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蒙药嘎日西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HPLC-ELSD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中皂苷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江英桥  王强  马世平  党学东 《中草药》2000,31(10):737-738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色谱柱为CLC-ODS(6.0mm×1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定量方法简单,准确。回收率为100.50%,RSD为1.82%。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三七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和HPLC法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定量准确,回收率为101.50%,RSD为1.44%。结论认为两方法均可以控制三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熟地强筋合剂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牡丹皮和甘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中马钱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检出牡丹皮、甘草,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马钱苷在0.0508-0.304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8.2%,RSD=1.80%(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熟地强筋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疏肝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LC法鉴别了该方中的柴胡、补骨脂、叶下珠,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复方中补骨脂素的含量,回收率为97.5%,RSD=1.7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小百部药材的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并制订质量标准,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小百部苷B为对照品,浓硫酸:甲醇(7:3)为显色剂建立比色法测定小百部的总皂苷含量;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测定小百部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 小百部苷B在10.6~127.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6%,RSD=2.38% (n=6);小百部总皂苷含量为5.96%~7.98%.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作小百部药材质量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根据测定结果,建议小百部药材总皂苷含量以干燥品计不低于6.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黄姜中呋甾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E试剂比色法,以黄姜素A为对照品,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HCL乙醇液的发色体系,测定波长:518 nm.结果:标准曲线在0.100-0.518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2%,RSD%为0.66%(n=6).结论:此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评价黄姜质...  相似文献   

17.
复方黄芪口服液中总皂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黄芪口服液制剂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在波长536nm处测定复方黄芪口服液中总皂苷的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0.0526-0.263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2),平均回收率为96.34%,RSD为1.5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陇中损伤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32 min(A23%~23%),32~42 min(A 23%~30%),42~67 min(A 30%~46%);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in。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进样量分别在1.02~8.50μg(r=0.9995)、0.90~7.50μg(r=0.9990)、1.17~9.75μg(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8%(RSD=2.71%)、97.73%(RSD=1.98%)、99.57%(RSD=1.62%)。结论所用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陇中损伤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藻参胶囊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为制定药物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藻参胶囊总皂苷、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并考察了总皂苷的测定方法。结果藻参胶囊总皂苷含量为4.68%、总黄酮含量为5.73%,多糖含量为3.01%。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皂苷在4~28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80 min内显色稳定,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1.67%),重复性好(RSD=1.84%),精密度好(RSD=0.913%)。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藻参胶囊的总皂苷、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藻参胶囊质量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不同规格和部位的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60nm。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25~1.25mg范围内,吸收值与含量呈线性关系,r=0.9970,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1.76%(n=5)。不同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在10.1%~32.7%(g/g)之间,以剪口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最高。结论:测得不同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存在差别的,含量趋势为剪口>60头>筋条>100头>无数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