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背景:肿瘤细胞有多种干细胞标记的表达,深入研究其表达规律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病机制、完善肿瘤干细胞理论。目的:检测大肠癌实体组织中干细胞相关分子标记CD133、CD166、Oct4、Sox2、C-myc、Klf4、Bmi-1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以及CD133免疫磁珠分选阳性与阴性SW620细胞中上述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选临床病理诊断清楚的29例大肠癌组织标本提取RNA,RT-PCR检测CD133、CD166、Oct4、Sox2、C-myc、Klf4、Bmi-1在大肠癌组织与癌旁对照组织中的表达。CD133免疫磁珠分选SW620,提取CD133细胞与CD133阴性细胞RNA,RT-PCR检测分选后上述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与结论:29例标本均诊断为低、中分化腺癌或黏液腺癌,干细胞相关分子标记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表达灰度相对值癌组织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RT-PCR检测分选后CD133+细胞CD133,CD166,Oct4,Sox2,C-myc,Klf4,Bmi-1表达,结果均高于CD133-细胞。提示,CD133、CD166、Oct4、Sox2、C-myc、Klf4、Bmi-1相关干细胞标记可作为大肠癌肿瘤干细胞标记并有望用于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OCT4、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2者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NSCLC癌组织50例、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OCT4和CD133的表达情况,分析2者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OCT4、CD133蛋白的表达率均显著低于NSCLC癌组织。OCT4在低分化及未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织,OCT4和CD133在有远处转移的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无远处转移组织。50例NSCLC癌组织中,OCT4与CD133共同阳性15例,共同阴性12例,2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218)。结论 OCT4和CD133在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OCT4和CD133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为肿瘤干细胞标记物的确定、分化以及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OCT4、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2者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NSCLC癌组织50例、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OCT4和CD133的表达情况,分析2者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OCT4、CD133蛋白的表达率均显著低于NSCLC癌组织。OCT4在低分化及未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织,OCT4和CD133在有远处转移的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无远处转移组织。50例NSCLC癌组织中,OCT4与CD133共同阳性15例,共同阴性12例,2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218)。结论OCT4和CD133在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OCT4和CD133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为肿瘤于细胞标记物的确定、分化以及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发生可能与骨肉瘤干细胞有关。目的:评估骨肉瘤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以及其相关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方法:在无血清条件下以及无血清联合抗肿瘤药物的条件下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对骨肉瘤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分选出Stro-1阳性、CD133阳性骨肉瘤干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印迹法等检测骨肉瘤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Oct3/4以及Nanog等的表达水平以及致瘤性能。结果与结论:骨肉瘤干细胞在接种培养2-10d后形成悬浮细胞球,增殖潜伏期约为24h,Stro.1阳性干细胞能够形成悬浮细胞球,Stro-1阴性细胞则不能形成悬浮细胞球。此外,骨肉瘤干细胞还能高表达Oct3/4、Nanog和CD133等,CD133阳性骨肉瘤干细胞高表达CD133分子,侵袭力更强,而CD133阴性细胞则不能表达CD133分子,侵袭力相对较弱。塞来昔布对骨肉瘤干细胞的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肿瘤新生血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Oct4和Nanog基因在人胰腺癌细胞系及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以CD44+CD24+和CD44+CD24+ESA+为表面标记,在胰腺癌Panc-1细胞中分选肿瘤干细胞,RT-PCR、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干细胞中Oct4、Nanog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分选出的胰腺癌CD44+CD24+细胞约占细胞总量的1%~3%,CD44+CD24+ESA+约占细胞总量的0.1%~0.8%,Oct4及Nanog基因在两种分选出的细胞中表达均高于未分选细胞,在CD44+CD24+ESA+细胞中的表达高于CD44+CD24+细胞.结论:干细胞相关基因Oct4、Nanog高表达于胰腺癌干细胞中,其表达量与干细胞纯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艾民  张清华  蒋知新  沙杭  高毅  卢海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1):3825-3827
目的:探讨利用Sox2、Klf4、Oct4、c-Myc基因将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UMC)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iPS)的可能性。方法:原代分离培养UMC细胞,包装生产逆转录病毒感染UMC细胞,将感染后细胞接种到饲养层细胞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对编程后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AP)染色、检测细胞基因表达量和体内分化畸胎瘤实验。结果:获得原代UMC细胞,细胞被编程后形态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细胞AP染色阳性,内源多能基因Oct4、Sox2、Nanog、Rex1表达量增高,外源编程基因Sox2、Klf4、Oct4、c-Myc表达沉默,细胞体内分化为畸胎瘤。结论:利用Sox2、Klf4、Oct4、c-Myc基因能将UMC细胞编程为iPS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抑制大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s2O3(0,1,2,4,8μmol/L)作用于人的大肠癌SW620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肠癌细胞NOTCH1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各组CD133,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As2O3浓度的增加,NOTCH1mRNA、KI67、VEGF-C、CD133的表达逐渐减少,CD133与Notch1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具有抑制大肠癌SW620细胞株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otch1,以及对CD133、KI67、VEGF-C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和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36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用RT-PCR检测CD133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33蛋白质的表达,分析CD13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CD133 mRNA表达阳性率为胃癌组织66.7%(24/36),癌旁组织为1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133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状态相关,低、未分化组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结论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及分化状态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背景:Nanog、Oct4和Sox2通过调节胚胎干细胞的基因转录,对其多潜能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具有关键性的调控作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这些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如何还不太清楚。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Nanog、Oct4和Sox2等这些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胶原酶和胰酶消化法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TeSRTM1体系进行无滋养层培养人胚胎干细胞,定量PCR比较上述两种细胞中Nanog、Oct4和Sox2 mRNA表达量的差异;免疫荧光检测上述两种细胞中Nanog、Oct4和Sox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胚胎干细胞标记Nanog、Oct4和Sox2,但Oct4主要表达在胞浆,且以Oct4B为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Nanog、Oct4A和Sox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胚胎干细胞,其mRNA表达量分别为胚胎干细胞的20%,0.3%,10%左右。通过了解两种细胞Nanog、Oct4和Sox2的表达差异,可为优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编程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在成体干细胞表达起何种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和鉴定外周血中红系祖细胞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中分选红系祖细胞,将表达Oct4、Sox2、Lin28、L-Myc和Klf4转录因子的ori P/EBNAl附着体电转染红系祖细胞使其重编程获得i PSCs,并通过核型鉴定、碱性磷酸酶染色、RT-PCR反应、畸胎瘤形成实验及类胚体形成实验检测其干细胞多能性特性。结果获得的i PSCs核型正常,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表达干细胞多能性基因Sox2、Oct4、Nanog和Klf4和Lin28,体内畸胎瘤形成实验可分化为内、中、外三胚层细胞,体外可形成类胚体。结论成功建立外周血红系祖细胞来源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i PSC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Lgr5和CD13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3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6例正常卵巢组织和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Lgr5和CD133的表达情况.结果 Lgr5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7%,与正常卵巢组织和浆液性囊腺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不同,从高分化到低分化Lgr5阳性表达率逐渐提高.CD133在卵巢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7.5%,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浆液性囊腺瘤无差异(P〉0.05).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不同,从高分化到低分化CD133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Lgr5与CD133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即随着Lgr5表达的上调,CD133的表达也呈现增强趋势.结论 Lgr5和CD133有可能成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草酸单铵盐(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活力,筛选合适剂量;克隆法检测NB4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分选NB4干细胞阳性(CD133+);...  相似文献   

13.
背景:迄今为止,人们利用基因芯片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CD34~+和CD133~+干细胞分化后细胞生物学性状、功能调控、基因变化及其表达差异等方面的认识尚不足,有待深入研究.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比较脐血CD34~+和CD133~+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并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诱导脐血CD34~+和CD133~+造血干/祖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变化,及其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反应性差异.方法:利用MiniMACS免疫磁珠法从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出CD34~+和CD133~+干/祖细胞,经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27的DMEM/F12细胞营养液培养10~15 d,提取培养前后细胞总RNA,利用Oligo GEArray(r)芯片和GEArray表达分析软件进行芯片数据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和CD133~+造血干细胞回收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前后CD34~+、CD133~+细胞形态变化.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RNA浓度和纯度.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结果与结论:①对20份脐血分别进行CD34~+和CD133~+细胞分选,分选CD34~+细胞纯度为(77.52±5.06)%,回收率为(2.74±1.59)%;CD133~+细胞纯度为(79.16±3.37)%,回收率为(1.12±0.94)%.②新分选出的CD34~+细胞呈球形,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15 d后,多数细胞形态未发现显著变化,部分细胞出现贴壁生长,可见突起和梭形细胞.CD133~+细胞呈球形,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15 d后,细胞明显扩增,由圆球形变为不规则形,部分细胞出现贴壁生长.③CD34~+干细胞培养前后总RNA提取质量分别为2 236 ng和1 796 ng;CD133~+干细胞培养前后总RNA提取质量分别为2 518 ng和2 191 ng.④在所检测的263个干细胞相关基因中,脐血CD133~+细胞与CD34~+细胞基因表达差异2倍以上的基因有10种,其中5种基因表达前者高于后者,5种基因表达前者低于后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培养后,CD133~+细胞有32种基因表达显著高于CD34~+细胞,在检测的263个基因中,未见低于CD34~+细胞的基因.证实脐血中新分离的CD133~+细胞和CD34~+细胞基因表达仅有少数基因存在差异;CD133~+细胞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反应性显著强于CD34~+细胞,表现为细胞周期调节、信号转导和分化等基因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4.
背景:有研究表明端粒酶活性抑制剂不仅能抑制或杀死肾癌细胞,而且对决定肾癌发生发展的干细胞也有作用.目的:观察无血清悬浮培养的肾癌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及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并与含血清培养的肾癌细胞作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612009-02在江苏大学完成.材料:手术切除肾癌周围新鲜的正常肾组织标本由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提供,肾癌干细胞株OS-RC-2由上海中科院细胞库提供.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肾癌干细胞OS-RC-2,胰酶消化后离心弃上清,悬浮于含EGF、bFGF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中,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L-1进行接种,在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中悬浮培养.以含血清培养的肾癌细胞及正常肾组织细胞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肾癌干细胞CD133及CD34的表达,采用TRAP实时定量检测肾癌干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肾癌干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培养基后,细胞呈圆形悬浮于培养液中:2 d后有细胞球生成,每个细胞球含3~8个细胞,折光性较强;7 d后细胞球明显增多,体积增大,为规则的圆形或卵圆形.无血清悬浮培养的肾癌干细胞球CD133+CD34-率明显高于含血清培养的肾癌细胞CD133+CD34-率,正常肾组织细胞未测出有CD133及CD34的表达,3者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28.25,P<0.05).肾癌干细胞球和肾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均高于正常肾组织细胞(F=278.74,P<0.05),而前2者间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含血清培养的肾癌细胞相比,无血清悬浮培养的肾癌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呈明显高表达,二者端粒酶活性均高于正常肾组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133、CK1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2例鼻咽癌及20例正常对照组中CD133、CK19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D133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在原发癌与转移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型及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CK19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差异,但在原发癌组与转移癌组之间、伴和不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之间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133可能在诱导鼻咽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鼻咽癌干细胞较特异的表面标记物;CK19表达与肿瘤转移有关,但不宜作为鼻咽癌干细胞特异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CD133 is a member of a novel family of cell surface glycoproteins. Initially, the expression of CD133 antigen was seen only in the hematopoietic derived CD34+ stem cells. At present, CD133 expression is demonstrated in undifferentiated epithelium, different types of tumors and myogenic cells. CD133+ neurosphere cells isolated from brain are able to differentiate into both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CD133 could be a specific marker for various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populations.

Objectives. The main goal would be to describe the role for CD133 as a marker of stem cells able to engraft and differentiate, to form functional non-hematopoietic adult lineages and contribute to disease amelioration via tissue regeneration.

Results/conclusion. In conclusion, since the rise of CD133 antigen as a suitable stem cell marker, the possible use of CD133+ stem cells in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has opened a new promising field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ng diseases. The human circulating cells expressing the CD133 antigen behave as a stem cell population capable of commitment to hematopoietic, endothelial and myogenic lineages. CD133 cell therapy may represent a promising treatment for many dis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