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上海市公共场所16个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连续监测该菌基因型变化.方法 2007年5-10月连续6个月以每月1次的频率采样,从16个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中分离军团菌,经血清学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分型后,使用PFGE技术对酶切后的军团菌全染色体DNA进行电泳获得指纹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6个冷却塔水中共分离出131株军团菌,包括嗜肺军团菌、博杰曼军团菌、米克戴德军团菌和茴香军团菌,分为52个PFGE型别,其中37个PFGE型别(71.15%)仅分布于1个冷却塔中,即为该冷却塔所特有;15个PFGE型别(28.85%)分布于2个或以上冷却塔中.16个冷却塔具有2个或以上的PFGE型,13个冷却塔(81.25%)中多次出现相同的PFGE型别.2007年6-10月连续5个月从6个冷却塔中分离出18株PFGE型为LPAs.SH0078型的军团菌.结论 冷却塔水中的军团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81.25%的冷却塔水中PFGE型具有持续性,且LPAs.SH0078型广泛分布,可能为优势PFGE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温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污染状况. [方法]分别于2010年、2011年共抽取温州市区30家公共场所[包括医院、宾馆(酒店)、超市(商场)]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水126份.采用分离病原培养法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军团菌检测. [结果]公共场所冷却塔水的军团菌检出率,2010年为62.50%,2011年为33.93%.共分离56株军团菌菌株,33株为嗜肺军团菌Lp1~15型,以Lp6、Lp1型为优势血清型,其中Lp6型占19.64%(11/56),Lp1型占17.86%(10/56),而且主要分布于医院检出的菌株中.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56株军团菌16S rRNA均为阳性;且有35株mip基因检测阳性,阳性率为62.50%. [结论]温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存在军团菌污染,以嗜肺军团菌LP6、LP1型为优势菌型.  相似文献   

3.
东阳市中央空调系统军团菌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阳市中央空调系统军团菌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军团菌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2008年采集东阳市区22家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和冷凝水118份,进行军团菌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分型。结果118份水样中有39份检出军团菌,总检出率为33.05%(39/118)。2006-2008年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62%,30.77%,51.72%。39份水样中分离到55株军团菌,其中嗜肺军团菌占50.90%(28/55),血清型别多样化,同一份水样同时检出2个或2个以上型别的占总检出水样的20.00%(11/55),存在多重污染现象。结论东阳市区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军团菌污染严重,需引起足够重视,以防军团菌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军团菌KatB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军团菌KatB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嗜肺军团菌核苷酸序列合成军团菌毒力基因KatB的特异引物,采用PCR方法 对2005-2007年天津市中央空调冷却塔分离的嗜肺军团菌、杜氏军团菌、博氏军团菌、长滩军团菌等菌株进行了军团菌毒力基因KaLB的检测.结果 显示,本室分离的16株致病军团菌中有9株嗜肺军团菌和1株杜氏军团菌扩增出了2.7 kb的KatB基因片段,其余菌株未扩增出该基因片段.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军团菌毒力基因KatB的PCR检测方法 ,为军团菌的毒力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莆田市公共场所水源中分离的军团菌的检出情况。方法 2019年1~12月通过107份水样,其中96份淋浴水和11份冷却塔水,进行军团菌的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27家酒店中有17家检出军团菌,阳性率为62.97%。107份水样(其中96份淋浴水和11份冷却塔水),共检出军团菌19株,阳性率为17.76%;LP1型、LP3型、LP5型、LP6型、LP9型、LP11型多个血清型存在,其中LP5型检出最多见,占47.37%。结论莆田市公共场所存在军团菌滋生,且血清型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境水系军团菌分离培养及其表型和分子分型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军团菌常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和菌体脂肪酸成分分析、PCR试验、AFLP基因分型和SBT核酸测序分型鉴定等技术方法,对广东地区195份环境水系分离的226株军团菌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型鉴定。结果在广东地区195份环境水样中共检出军团菌226株,主要是嗜肺军团菌170株(75.22%),长滩军团菌21株(9.29%)、菲氏军团菌21株(9.29%)、橡树岭军团菌和茴芹军团菌各2株(0.89%),其他非嗜肺军团菌10株(4.42%)。125株军团菌细胞脂肪酸成分测定分嗜肺军团菌、橡树岭军团菌、长滩军团菌、菲氏军团菌等6种类型;54株嗜肺军团菌1型AFLP分型,分为25个基因型。7株不能用生化试验、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和AFLP分型做出鉴定的军团菌,用SBT核酸测序鉴定为菲氏军团菌2株、长滩军团菌3株和茴芹军团菌2株。结论广州地区环境水系军团菌分布以嗜肺军团菌为主,同时有橡树岭军团菌、菲氏军团菌、长滩军团菌和茴芹军团菌等多种军团菌种;SBT核酸测序鉴定有助于发现军团菌新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上海市闵行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冷凝水中军团菌污染状况及其血清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和DB 31/405-2008《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卫生要求》于2011—2013年对该区40家单位的集中空调冷却水、冷凝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抽检40家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水,军团菌检出率为43.92%(47/107),其中办公大楼检出率为52.94%,超市商场为43.18%,宾馆酒店为34.48%,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分离到嗜肺军团菌77株,其中同1份水样分离出2个以上血清型的比例为总检出的48.94%(23/47),以嗜肺军团菌血清型1型为主(51.95%),其次是嗜肺军团菌血清型7型(19.48%)。结论闵行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存在较严重军团菌污染,菌型呈现多样性,但以嗜肺军团菌血清型1型为主。应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和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地表环境水军团菌的分离培养及种属鉴定方法.方法 在广州市内8个公园中采取了44份地表湖泊水样,进行军团菌的分离培养.同一湖泊来源的分离株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l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进行同源性分析;进一步的种属鉴定采用生化血清学鉴定、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16 S rRNA基因测序、巨噬细胞感染增强蛋白(mip)基因测序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8个公园内的27份水样分离出军团菌,阳性率为61.36%.初步分离的108个菌株,经AFLP同源性鉴定,得到不同菌株31株,包括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20株,橡树岭军团菌(Legionella oakridgensis)1株,圣海伦军团菌(Legionella sainthelensi)1株,长滩军团菌(Legionella longbeachae)4株,菲氏军团菌(Legionella feeleii)5株.其中,嗜肺军团菌可直接通过常规的生化实验、血清学鉴定得到种属鉴定结果.但包括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在内的表型鉴定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稳定性因素.结论 生化实验、血清学鉴定、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等能够为军团菌的分类学鉴定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但最终的种属鉴定仍必需依赖于16 SrRNA基因或mip基因的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钢铁企业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军团菌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9月,对石家庄市某钢铁厂车间冷却塔水进行监测,分离培养嗜肺军团菌,对得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lvh、rtxA)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结果 182份冷却塔水中有67份检出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36.8%;共分离培养得到菌株84株,包括7种血清型,其中LP1型占63.1%(53/84)、LP6型占19.0%(16/84)。lvh和rtxA基因检测阳性的分别有79株和83株,二者均为阳性的有78株。多位点序列分型可分为32个型,SBT1型占36.9%(31/84),为主要优势型别,有21个型别为首次发现。结论钢铁企业冷却水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携带有毒力基因,血清型和SBT型呈多样性分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钢铁企业工业循环冷却塔水中的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及菌株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于2011年3月—2012年9月对邯郸某钢铁厂相对固定的车间冷却塔水进行连续监测,进行嗜肺军团菌的定量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基因序列分型、毒力基因(lvh、rtx A)检测。结果共检测117份水样,其中20份水样检出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17.1%;菌落总数为100~50 000 CFU/L,中位数为12 000 CFU/L;共分离到嗜肺军团菌23株,血清型包括Lp1、Lp3、Lp5、Lp6、Lp8,并以Lp1为主(占36.1%,9/23)。23株嗜肺军团菌PFGE分型得到19种不同带型,其中15种带型为国内首次发现。23株嗜肺军团菌分成20个SBT型别,有12个型别为本研究新发现。23株菌中,lvh、rtx A基因阳性的分别有20、22株,两种毒力基因全部阳性的有19株。结论钢铁企业的冷却塔水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菌型呈现基因多态性,同时具有独特的基因组成,并普遍具有毒力。  相似文献   

11.
军团菌(Legion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广泛存在于天然淡水、人工水域和土壤中,是引起军团菌病(Legionellosis)的病原菌。目前,已确认军团菌有50种,70多个血清型,接近20种有临床分离报道,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嗜肺军团菌,共分为16个血清型,每个血清型都有致病性,以1型最常见。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首次发现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杭州市某区星级酒店集中空调系统军团菌优势菌群和优势基因特征。初步建立军团菌PFGE分型数据库,为该地区军团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血清分型结合PFGE聚类分析的方法,应用BioNumerics 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75株军团菌,血清分型结果嗜肺军团菌6种、非嗜肺军团菌3种,其中88%为嗜肺军团菌(66/75),以LPl型为主。来源为冷却水占85.33%(64/75),冷凝水仅占14.67%(11/75)。经聚类分析分为39种PFGE型,菌株间相似系数在29.9%~100.0%。每种带型包含1株~10株菌,存在13组带型一样的菌株,结论 2008年-2017年从杭州市某区星级酒店集中空调系统分离的军团菌呈多态性分布,不同年份分离的军团菌存在同源性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宁市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情况及基因型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军团菌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南宁市部分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进行病原分离和基因鉴定。结果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达21.98%,阳性率呈逐年递减趋势;除1-4月外,各月份均有嗜肺军团菌检出;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南宁市嗜肺军团菌1型(Lp1)的遗传相似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南宁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严重,菌型多样,且嗜肺军团菌1型菌株呈现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上海口岸公共场所及入出境交通工具水系统军团菌污染情况。方法2009—2012年,在上海口岸逐步开展军团菌(Legionella)监测工作,采集空调水、管网水,进行浓缩培养、菌种鉴定、血清分型,并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来于上海各类口岸采集水样共计435份,军团菌检测总阳性率为5.52%(24/435),空调冷却水阳性率为15.62%(15/96)。24份阳性样本共分离培养军团菌26株,血清分型分类为嗜肺军团菌(L.pneumophila,LP)1型、LP4型、LP6型、LP7型、LP8型、非1型LP。结论我国国境口岸水系统军团菌检测阳性率低于国内其他公共场所。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污染风险最高。口岸卫生监督工作应重视军团菌监测,严格规范清洗消毒有利于控制水系统军团菌的滋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钢铁企业工业循环冷却塔水中的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及菌株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于2011年3月-2012年9月对邯郸某钢铁厂相对固定的车间冷却塔水进行连续监测,进行嗜肺军团菌的定量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基因序列分型、毒力基因(lvh、rtxA)检测.结果 共检测117份水样,其中20份水样检出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17.1%;菌落总数为100~50000 CFU/L,中位数为12000 CFU/L;共分离到嗜肺军团菌23株,血清型包括Lp1、Lp3、Lp5、Lp6、Lp8,并以Lp1为主(占36.1%,9/23).23株嗜肺军团菌PFGE分型得到19种不同带型,其中15种带型为国内首次发现.23株嗜肺军团菌分成20个SBT型别,有12个型别为本研究新发现.23株菌中,lvh、rtxA基因阳性的分别有20、22株,两种毒力基因全部阳性的有19株.结论 钢铁企业的冷却塔水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菌型呈现基因多态性,同时具有独特的基因组成,并普遍具有毒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机场口岸地区中央空调冷却水及冷凝水军团菌污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军团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7年5月-2013年10月,采集机场口岸地区部分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和冷凝水196份,按照ISO11731:1998标准进行嗜肺军团菌分离培养、血清分型及鉴定。结果军团菌检测总阳性率为7.65%,15份阳性样本共分离嗜肺军团菌共20株,血清型多样性,从L1到L14,以L1为主。结论机场口岸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嗜肺军团菌L1型占比率较大,且抗逆性较强,故对军团菌病的防治不能松懈,应时刻提高警惕,加强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基因序列分型方法(sequence-based typing,SBT)研究石家庄市集中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基因特征。方法将石家庄市集中空调冷却塔水中分离出的35株Lp1血清型嗜肺军团菌提取基因组DNA,选取嗜肺军团菌7个管家基因flaA、pilE、asd、mip、mompS、proA、neu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测序结果上传欧盟军团菌感染工作组(EWGLI)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到基因型别(sequence type,ST),对结果进行基因序列分型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35株Lp1血清型嗜肺军团菌共分为4个ST型,其中1株由于neuA基因不能被扩增而未分型;1株为新的ST型,已获EWGLI分配序号(ST1021);其余为ST1型32株,ST345型1株。结论石家庄市集中空调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分离株的流行以ST1型为主,ST345型和ST1021型为特有型别。SBT分型可以作为研究嗜肺军团菌进化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集中空调系统及其他生活环境水中军团菌污染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解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水体中军团菌的污染状况.方法 根据天津市区的地理分布(加湿器同时考虑家庭居住面积)选择75个监测点,其中,集中式空调冷却水36个,空调冷凝水10个,宾馆淋浴喷头水17个,家用超声波加湿器储水12个.于2003年5月-2004年4月,采集空调冷却水、空调冷凝水、淋浴喷头水、加湿器水样,采用血清学与半套式PCR方法对水样进行检测.结果 共采集水样186件,军团菌阳性16件,阳性率为8.60%,嗜肺军团菌阳性15件,阳性率为8.06%.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均高于空调冷凝水、淋浴喷头水、加湿器水,但4种水样中军团菌、嗜肺军团菌的阳性率总体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军团菌:χ2=5.722,P=0.126;嗜肺军团菌:x2=7.567,P=0.056).共分离出8型军团菌,其中以Lp9型最多,并检出Lp7型.其中,空调冷却水检出Lp1、Lp3、Lp5、Lp7、Lp8、Lp9型,淋浴喷头水检出Lp2、Lp9、Lp10型.空调冷凝水检出1株约旦军团菌,加湿器水中未检出军团菌.结论 空调冷却水、空调冷凝水、淋浴喷头水是可能被军团菌污染的高危水体,需引起足够重视,以防止军团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河区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及血清型分布,为预防和控制军团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采集天河区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99份,应用GVPC、BCYE、BCY培养基进行嗜肺军团菌分离培养,进行血清分型及鉴定。结果:冷却塔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检出率达14.1%,检出率在不同年度、季度及不同类型公共场所间无明显差异。分离嗜肺军团菌共14株,血清型以LP6、LP1为主,分别达总检出的43.0%(6/14)、35.7%(5/14)。结论:天河区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对人群构成潜在健康危害,应加强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地区首次从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分离出军团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朝  叶众  张莹柱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10):525-525,527
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尤其在水中。因其能引起严重的非典型性肺炎而倍受关注[1] 。我国自 1982年在南京首次证实军团菌病例以来 ,国内已有 2 0多个省市在病人或外环境中分离到此菌[2 ] ,唯浙江地区未见报道。 2 0 0 3年 7月 ,我们首次从本县 4个点 12份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分离出 4株军团菌 ,经病原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血清学分型证实为嗜肺军团菌血清 1型3株、6型 1株。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BCYEα琼脂、无半胱氨酸BCYEα琼脂、GVPC琼脂 (在BCYEα琼脂基础上 ,加入甘氨酸、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和放线菌酮等抑菌剂而成为军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