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静  燕宪亮 《医学综述》2014,(24):4487-4489
百草枯是我国农村应用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属剧毒农药,中毒后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最主要的是肺、肾损伤,早期为急性肺损伤,逐渐演变成肺纤维化。在治疗上,百草枯中毒没有特效解毒剂,治愈困难,病死率极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给予早期及时清除毒物、药物联合应用及血液净化疗法(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该文主要对百草枯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中毒机制及临床救治方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1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急诊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18例中毒患者经综合救治死亡13例,死亡率72.2%。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应加强宣传教育,尽可能早期给予及时治疗,积极有效的综合措施是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蒲燕  杨林军  孟浩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710-711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对200例百草枯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床旁血液灌流加足量、适当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明显提高了百草枯中毒的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和肺纤维化发生率。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联合足量、适当疗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救治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的研究。方法我院自2002年7月~2010年4月收治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9例,19例存活,抢救成功率67.9%。结论百草枯农药毒性较强,没有特效解毒药,其病死率高。早期采用减少毒物吸收方法,最终彻底清除毒物是治疗的关键,及时用针对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引全身各个器官受损,尤其以肺部损害最严重,而其引起纵隔及皮下气肿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对我科收治的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醒临床工作者在应对百草枯中毒患者时应高度重视,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结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汇总2006年1月~2011年5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2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急救措施以及实施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死亡8例,死亡率36%。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可致多脏器功能损害。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是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百草枯为剧毒性除草剂,中毒后可对人体各个器官造成不同程度损害,继而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纤维化、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针对百草枯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临床上仍以对症支持处理为主,寻找百草枯的特效解毒药已成为急诊医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百草枯中毒的相关机制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百草枯(克无踪,对草快)是季胺类除草剂,临床上百草枯中毒患者虽不多,但由于该药毒性较强,且中毒后无特效解毒剂,因而给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我院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27例,现就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属于剧毒类除草剂,中毒后主要导致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其中以肺组织损伤为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早期中毒患者多死于多脏器损害,后期多死于肺纤维化。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给予早期清除毒物、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和保护重要脏器等治疗。由于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寻求其发病机制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百草枯可以经消化道、皮肤、呼吸道吸收。一般情况下,完整的皮肤能够有效阻止百草枯的吸收,但若皮肤有破损或阴囊部长时间、大量接触,仍有可能引起全身毒性。百草枯不挥发,如正确喷洒,雾滴较大不易被吸入肺而致全身中毒。经静脉途径中毒极为少见,但若中毒病情更加凶险。临床上常见的多为自服或误服,经患者自诉或其他知情者描述,诊断多不困难。但百草枯中毒后有相对稳定时期,血、尿检测百草枯的方法尚未普及,毒物接触史不明时诊断困难,特别是难以早期做出诊断,影响预后。有条件医院应尽快对血、尿进行百草枯的定性、定量测定;尿检为阴性时,应6小时后再次测定,以防漏诊,血清百草枯定性定量分析可判断中毒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杨成海 《当代医学》2014,(15):69-70
目的 评估综合法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 3年6月给予综合法治疗的百草枯中毒82例患者 的临床资料,总结疗效。结果82例患者中治愈49例,死亡1 8例,自动出院1 5例。结论早期进行综合法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玉  张鑫棋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F0004-F0004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出院15例,死亡10例,放弃治疗2例,未愈出院3例.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差,病死率极高,必须早期采取洗胃、导泻、血液灌留等加速毒物排泄,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才能有助于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抢救措施,总结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 好转或痊愈出院13例,死亡9例,放弃治疗6例.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百草枯中毒目前临床上常见,因其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损害肺、肾、肝、皮肤黏膜等,病死率高达87.8%[1].本文旨在分析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内镜下特征,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本组8例患者,均以口服百草枯中毒急诊入院。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16岁~42岁;百草枯浓度为20%,口服量小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抢救措施,总结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 好转或痊愈出院23例,死亡24例,放弃治疗11例.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百草枯中毒逐年增加,病死率高,且无特效的治疗.能否及时有效地抢救病人,涉入问题复杂,笔者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就百草枯中毒的机理,及抢救中彻底清除毒物,预防和治疗肺纤维化的方法及病情观察中的注意事项的护理问题进行详细概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百草枯急性中毒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针对9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回顾性的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中百草枯中毒患者均为口服中毒,女性多,中毒致死率高;95例中毒患者中28例死亡,其死亡率达29.5%,其余患者均为自动出院.结论 百草枯中毒的程度与服药量有关,中毒后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及时洗胃、导泻及血液灌流清除毒物抗氧化、抗自由基药物的运用对病情预后有改善,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漯河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2005年7月—2011年7月救治百草枯中毒8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①尽早催吐和彻底洗胃,以及导泻、清洁灌肠,减少百草枯的吸收。②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增强中毒者的应激性,减轻中毒反应。③保护各脏器功能,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④反复多次血液灌流,清除进入血液中的百草枯。结果救治百草枯中毒86例,中度52例,重度34例,治愈26例,治愈率30%,治愈者平均住院日20d。结论抢救中、重度百草枯中毒,催吐、洗胃和灌肠,早期大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保护多脏器功能,防止出现多脏器衰竭,反复多次血液灌流,清除进入血液中的百草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通过胃肠道灌洗,血液净化加传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 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口服百草枯中毒1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救治经验,急救方法主要包括迅速洗胃、胃肠道灌洗清除体 内毒物,血液净化促进毒物排出,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阻止毒物对组织的损害,药物应用及时治疗多脏器功能损害等.结果 通过及时救治1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 患者中死亡2例,放弃治疗3例,6例好转或治愈出院,急救成功率为54%,效果满意.结论 抢救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时间就是生命,彻底清除毒物是治疗的关键, 早期彻底的洗胃、胃肠道灌洗并血液净化,同时采用综合方法促进毒物排出,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阻止毒物对组织的损害和针对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药物及时应用, 有助于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抢救措施,总结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好转或痊愈出院8例,死亡8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