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01/2008-02,对20例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患者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术中修复肩袖,重建大、小结节.术后根据Neer康复原则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0例患者术后获11~48个月(平均15.7个月)随访.疼痛明显缓解,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5个月).肩关节功能应用ASE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11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四部分骨折中肱骨头坏死1例,三部分骨折中螺钉松动2例.结论 对于肱骨近端Neer分型三、四部分骨折,可选择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结合骨水泥填充治疗股骨转子周围转移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7月应用PFNA内固定结合骨水泥填充治疗的19例股骨转子周围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术前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8.37±1.12)分,术后第3天VAS评分为(2.58±1.2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5,P<0.05).Enneking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达14/19;随访期间死亡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平均16.5个月;1例肾癌骨转移患者已存活64个月;术后6个月仍存活的16例患者行Karnofsky评分总有效率为13/16.结论 采用PFNA内固定结合骨水泥填充,可有效治疗股骨转子周围转移性肿瘤,能有效减轻疼痛,保存和改善患肢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0例(140个椎体),将术后12个月内再次骨折的15例(20个椎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例给予骨水泥强化治疗,术后抗感染,恢复期给予积极的康复锻炼指导;4例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随访10个月,观察有无骨水泥外漏及抗骨质疏松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11例再次骨折的患者在注射骨水泥过程中均无椎前静脉渗漏及椎间盘渗漏,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3例注射后出现背部疼痛,主要考虑为手术影响到局部神经功能,给予镇痛药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4例抗骨质疏松治疗恢复可,无疼痛和不适症状发生.术后3d所有患者均可下床活动,均于术后1周内出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充填剂不良性宿主反应,无再次骨折发生.通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分,治疗后3d和终末期随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3.05±0.55),(0.05±0.15)分比(6.95±0.65)分],且终末期随访时VAS评分低于治疗后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强化治疗辅以抗感染及康复锻炼指导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定制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股骨头近端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肱骨近端骨肿瘤患者18例纳入本研究,进行肱骨近端骨肿瘤切除,并行定制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断裂、感染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24.2分;达优12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达88.9%。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于术后23个月复发;1例尤文肉瘤患者于术后20个月死于肺转移;其余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定制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留了肢体的完整性,促进肩关节功能的快速良好恢复,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螺钉在手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锁定钢板治疗,实验组予以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柱支撑螺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Constant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Constan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柱支撑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陈旧性骨折及合并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临床资料本组共收治来院治疗的陈旧性骨折合并关节软组织挫伤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82岁。完全性骨折9例,骨裂合并关节挫伤3例。近关节骨折8例,关节内骨折1例,骨折合并脱位3位。左上肢陈旧性骨折合并关节软组织挫伤5例,右侧3例。有左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左肱骨大结节骨裂,左肘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髁上骨折、左肘关节尺骨鹰嘴横行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右肱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右肱骨中下段横行骨折等3例伴肩肘关节软组织挫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椎体病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方式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有13例出现少量椎体旁骨水泥渗漏;30例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的胸腰椎病变处疼痛明显缓解。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椎体肿瘤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28例高龄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均进行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随访9个月~3年,平均为18个月,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8例患者中26例随访成功,其中2例因在外地而失访。术后一年对骨折部位进行影像学检查发现,骨折线消失,肩关节的功能基本正常,减轻了疼痛,患者骨折均愈合。治疗后效果评定的优良率为92.3%,Neer评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使骨折良好愈合,达到解剖复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超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超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PVP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指数,记录住院时间以及骨水泥渗漏、再骨折及感染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发生骨水泥渗透7例(8.75%),住院时间为(9.82±0.81)d;术后随访1年,再骨折发生率为12.50%,均再次进行PVP。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PVP治疗超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胸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微创穿针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31.5±2.5)min、术中出血量(14.2±2.4)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98.5±12.5)min、术中出血量(70.3±10.3)ml(P0.05);(2)观察组36例,优20例,良14例,治疗优良率为94.5%;对照组24例,优7例,良12例,治疗优良率为79.2%(p0.05);(3)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89.3±9.5)分,对照组患者Barthel评分(78.1±9.1)分(P0.05)。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5.1±0.9)分,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7.0±1.5)分(P0.05)。结论:微创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3例进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23±1.21)个月。按照Merled Aubignepostel评分,83例患者中,优秀57例,良好21例,中等4例,差1例。优良率为93.98%。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患者创伤小,功能恢复好,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唑来膦酸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64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未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骨密度值、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再次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Harris评分分别为(12.14±1.38)周、(89.42±4.82)分;对照组分别为(13.86±1.76)周、(88.54±4.5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治疗组骨密度平均为(0.728±0.134)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42±0.138)g/cm2,且治疗组术后1年与术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年与术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次骨折发生率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唑来膦酸能明显升高患者骨密度,预防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杨昌宇 《现代保健》2013,(19):112-113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7例行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随访9~22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9~22个月,患侧肢体的负重恢复时间4~7.8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84.67±8.96)分;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2~24个月,患侧肢体的负重恢复时间6~10.5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72.12±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效果显著,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Ⅰ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与内固定失效后再行THR的疗效,探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内固定失效后行THR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Ⅰ期行THR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及KPS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两组各有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关节感染、翻修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114.82±32.1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0.63±16.24) min,术中出血量(551.73±241.62) ml,明显多于对照组的(314.46±156.72)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Ⅰ期行THR手术风险低于内固定失效后再行THR,但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两种方法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和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术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小切口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术治疗,小切口组使用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90.67%,(χ2=8.917,P=0.012)。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为(42.29±5.46 )min、术中出血量为(87.49±9.9)mL、下床活动时间为(5.74±1.01)d、住院时间为(10.17±2.25)d,均少于对照组的(61.09±8.43)min、(153.82±16.82)mL、(10.34±2.14)d、(17.58±3.38)d,(t=18.53、33.64、19.24、18.07,P值均<0.01)。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小切口组VAS评分为(2.42±0.74),低于对照组的(4.68±0.98),Harris评分为(86.34±12.11),高于对照组的(78.51±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切口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4.67%,(χ2=5.042,P=0.025)。结论 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5种不同手术方案及其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锁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指征者随机分为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组(Ⅰ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组(Ⅱ组),单纯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组(Ⅲ组),T形钢板内固定加一期植骨治疗组(Ⅳ组),各15例。比较4组治疗术式手术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4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Rockwood胸锁关节评分法以及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制定标准(JOA)对其疗效进行评价,4组评分取均值对比:术后3个月Rockwood评分Ⅳ组(13.6±1.8)分,高于Ⅰ组(10.4±1.6)分,Ⅱ组(9.3±2.5)分和Ⅲ组(10.8±2.9)(P﹤0.05);术后6个月JOA评分Ⅳ组(95.7±2.8)分,高于Ⅰ组(91.0±1.3)分,Ⅱ组(89.3±2.2)分和Ⅲ组(91.8±1.8)(P﹤0.05);Ⅳ组术后优良率(100%)显著高于前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前3组。结论 T形钢板内固定加一期植骨治疗锁骨近段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确切,无并发症,固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0月,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粗隆间骨折62例,平均年龄82岁,采用单边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股骨颈端用三根5mm带罗纹自攻钉,固定钉平行股骨颈穿入,最下面的钉尽量紧贴股骨距穿人,钉尖达股骨头软骨面下0.5~lcm;股骨中上段自外侧用两根或三根直径5mm带罗纹自攻钉穿入股骨,保持骨折良好复位后锁定外固定架。结果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钉松动,无穿出股骨头。按Harris标准评定关节功能为:优56(90.3%)、良6(9.6%)。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失血量少等优点,是治疗高危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选择,患者能早期下地扶拐行走,不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尤其适用于高风险的老年体弱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更换髓内钉植骨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骨折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9个月,观察组的HSS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可促进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骨折愈合,且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伤椎单侧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双侧组和单侧组各31例。双侧组采用伤椎双侧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单侧组采用伤椎单侧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VSA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结果单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局部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伤椎单侧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逆行交锁髓内钉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68例,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35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33例。用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分析两组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内固定术式等因素与最终功能的关系。结果68例均获得6~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其中3例发生骨折不愈合。采用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判定疗效:优35例,良21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82.4%。结论股骨远端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直接影响预后。合适的手术时机,合适的内固定,术中解剖复位,术后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