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西安市中学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华  丁寅君  李宁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9-20,26
目的 了解西安市青少年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4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学生共1224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吸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吸烟知识得分为9.11±1.98,对吸烟的态度得分为24.46±3.68.调查对象中曾尝试吸烟率为30.5%,现吸烟率为6.6%,经常吸烟率为4.9%.吸烟知识、对吸烟的态度和尝试吸烟行为三者之间呈轻度的正向相关(P<0.01).结论 西安市青少年对吸烟的成瘾性及危害认识不足.对吸烟的态度趋于正向,尝试吸烟率较高,尝试吸烟的年龄较小.吸烟行为除了与吸烟知识和态度有关外,还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十堰市城区不同类型学校中学生吸烟状况以及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现状,探讨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控烟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十堰城区14所中学共1 632名学生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尝试吸烟率为30.13%,男生45.24%,女生14.03%;初中生的吸烟严重程度和高中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吸烟的主要原因为好奇、环境影响;中学生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充分;大多数吸烟学生认为能够戒烟。结论 十堰市城区中学生吸烟现象普遍,周围人群的吸烟行为对中学生产生吸烟行为影响较大,应采取早期干预、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使中学生自觉抵御烟草,降低吸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厦门市高校大学生吸烟行为及相关认知和态度.方法 选取厦门市高校748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吸烟行为、认知与态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吸烟行为、对吸烟危害的认知情况、对控烟持有的态度.结果 本研究调查的742名大学生中,吸烟者112名,吸烟率为15.09%,对比不同性别吸烟大学生比例可知,男大学生吸烟率...  相似文献   

4.
王绍华  张镇权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6):646-648,651
目的了解北京市青少年烟草使用情况与知信行现状,为有效开展青少年控烟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延庆县随机抽取5所中学1 446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74.5%的中学生正确回答了10项及以上知识问题;对吸烟相关态度的正确持有率占39.3%;报告尝试吸烟率为32.9%,现在吸烟率12.3%,吸烟率为6.5%,男生高于女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于高中和初中学生;50%以上学生在12岁前开始尝试吸第一支烟。吸烟是让人提神的好方法等不正确认知是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对"学校应该帮助有吸烟习惯的学生戒烟"的正确认知是学生尝试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北京市青少年烟草使用情况与知信行现状不容乐观,应针对青少年吸烟特点尽早开展吸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的烟草使用情况和烟草相关健康知识及态度,分析烟草使用的影响因素及预期吸烟行为,为今后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东城区小学、各类中学共计9所学校941名学生,以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899份(95.54%),中小学生现在吸烟率为4.34%,尝试吸烟率为16.93%,尝试吸烟年龄在入学前至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占近40%。46.03%的学生暴露在被动吸烟的环境中;83.43%的学生知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然存在认知误区,随学段的升高吸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呈现递减趋势;拒烟行为及劝阻吸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91.77%和81.65%;中小学生对吸烟的心理预期为一年后吸烟占7.01%,长大后吸烟占14.46%。结论中小学生烟草使用状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加强无烟学校、无烟家庭及无烟社区的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控烟活动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父母吸烟行为、态度、父母监管、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制订适合青少年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6所中学初中生3 381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学生和家长的吸烟行为、学生觉察到的家长对于吸烟的态度及家长对子女监管和关心的频率。结果被调查对象尝试吸烟率为19.9%,现在吸烟率为3.9%。青少年是否吸烟与父亲是否吸烟无关(P>0.05),母亲吸烟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率显著高于母亲不吸烟的青少年(P<0.01)。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能觉察到父母非常介意自己朋友吸烟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率显著低于其他青少年(P<0.01);青少年越觉得父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或忧虑,尝试吸烟率也越低(P<0.01);父母检查子女作业的频率越高,子女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越低(P值均<0.01);父母越了解子女的空余生活,子女的尝试吸烟率越低(P<0.01)。结论父母尝试通过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吸烟(特别是母亲)、更多向子女传达对吸烟行为的反对态度、加强对子女的监管、更多向子女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支持等方式,可以降低青少年吸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中学男生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连市未创建无吸烟学校的中学男生吸烟情况及校内外控烟工作现状,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大连市6所中学的916名男生进行控烟知识、行为、学校控烟和家长吸烟等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为85.2%,现吸烟率为2.1%。有26.2%的学生不能主动回避他人的吸烟行为而被动吸烟,有50.4%的学生曾见到老师在校园内吸烟,学生家长的吸烟率为52.1%。结论多数学生了解了控烟相关知识,但校内外控烟环境尚未建立。应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控烟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学生劝阻家长吸烟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丽水市中学生吸烟行为和尝试吸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问卷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36名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丽水市中学生吸烟率为6.83%,尝试吸烟率为10.56%。通过吸第一支烟而逐渐成为吸烟者占尝试吸烟人数的64.71%。好奇,想试试占尝试吸烟动机的50.00%;教师、朋友等吸烟行为是尝试吸烟相关影响因素。结论中学生吸烟率较低,但尝试吸烟率较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入学大学生的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信念,为学校制定有效的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某大学新生吸烟知识、态度、信念进行调查。结果新入学男生尝试吸烟率为14.0%,女生为1.5%,总尝试吸烟率为10.7%;男生现在吸烟率为2.1%。只有48.26%的学生认为吸烟是肺癌的病因,其他癌症和疾病的因果关系认识更低。戒烟相关产品知晓率低于50%。92.69%的学生认为不吸烟对健康很重要,70.5%的学生认为需要开设烟草危害和控烟相关课程。结论该校新入学大学生尝试吸烟率、吸烟率低,具有积极的控烟态度和信念,相对缺乏烟草及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学校应当及早对新生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完善相关制度,加快实现“无烟学校”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学生烟草知识与控烟态度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年4~5月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辖区4所学校18个班级1 674名中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了解吸烟危害相关知识知晓和态度以及行为状况。结果有9.3%的中学生从没听或看到过吸烟与健康的相关知识,6.6%的中学生不知道烟草有害成分,18.6%的中学生不知道吸烟/吸二手烟所致疾病;对吸烟/吸二手烟危害的正确认知报告率女生(97.0%/94.6%)高于男生(93.4%/90.0%)(P值均<0.01);对烟草有害成分和所致疾病认知的报告率,职高生低于初中和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反对吸烟的态度报告率明显高于男生(P<0.05);中学生尝试吸烟率39.0%、吸烟率10.5%、现在吸烟率8.8%,且各报告率男生>女生,职高>高中>初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昌平区中学生烟草使用状况依然严峻,有知识与行为脱离现象,存在较大的吸烟潜在可能性,控烟宣传的重点人群是男生、职高学生和吸烟学生。  相似文献   

11.
豫北地区大学生吸烟行为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大学生吸烟状况以及对禁烟的态度,为高校大学生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不同学校类型在豫北地区随机选择4a制大学6所,3a制大学4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学生953名。对其吸烟相关行为、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24.66%的大学生喜欢吸烟;男生吸烟率为72.84%,女生吸烟率为17.60%,男生吸烟率显著高于女生。吸烟的首要原因为解闷、泄愤,其次为社交需要和提神、解乏。初次尝试吸烟的时间主要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家长吸烟与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密切相关;大学生缺乏禁烟教育。结论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控制大学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学教师吸烟行为以及与吸烟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黄埔区全体初中教师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行为、吸烟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态度。结果被调查的700名初中教师中从未吸烟者占59·1%,以前尝试吸烟者占18·1%,以前每日吸烟者占1·86%,现吸烟者占10·1%。在总分为14分的吸烟相关健康知识调查中,平均得分为8·53分,其中“吸烟可以引起的疾病”5·73分(满分10),“烟草中的有害成分”2·40分(满分4)。吸烟相关的态度平均得分,“吸烟的交际作用”33·21分(满分45),“吸烟的形象作用”21·76分(满分25),“教师与医务人员对吸烟的表率作用”20·96分(满分25),“吸烟危害健康”9·20分(满分10),“控烟措施”26·73分(满分30)。不同吸烟行为教师之间吸烟相关的健康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吸烟相关的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学教师不同吸烟行为与吸烟相关的态度有关,而与吸烟相关的健康知识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吸烟相关行为流行现状,为开展中学生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初中生904名,高中生102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现在吸烟率为8.1%,男生(13.8%)高于女生(2.9%)(P〈0.01);高中生(9.5%)高于初中生(6.5%)(P〈0.05)。尝试吸烟率为27.0%,男生(35.1%)高于女生(19.6%)(P〈0.01);高中生(33.1%)高于初中生(20.1%)(P〈0.05)。从商店或小商贩处购买是学生获得香烟的的最主要途径。结论顺义区中学生现在吸烟率略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但尝试吸烟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应重视中学生的吸烟行为,尽早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预防中学生吸烟,同时加强行业管理,切实做到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状况,为在维吾尔族中学生中开展控烟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随机进行整群抽样,在抽取的2130名维吾尔族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尝试吸烟率为14、18%(男生31~30%,女生2.39%),吸烟率为12.09%(男生27.24%,女生1.65%)。促使吸烟的主要原因是烦恼或无聊(42.09%),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酒、父母亲吸烟、零用钱较多。戒烟的主要原因是吸烟有害健康(75.78%)。男生吸烟相关知识得分低于女生、初中生得分低于高中生、吸烟者得分低于非吸烟者。75.78%的学生支持在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结论维吾尔族中学生的吸烟率较低,有较高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对禁烟活动持积极的态度,应针对影响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的因素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2010年、2012年4_5月对北京市通州区9所中学抽样班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吸烟率呈下降趋势,尝试吸烟率分别为27.5%、25.7%和24.8%,13岁以前吸烟率分别为10.6%、9.4%和8.8%,30%以上的尝试吸烟者在小学阶段(13岁以前)开始吸第一支烟;3次监测尝试吸烟率男生高于女生,男生分别为36.9%、34.9%和31.2%,女生分别为18.4%、17.7%和19.3%;随着年级升高、学习成绩降低尝试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在校住宿生吸烟率明显高于不住宿学生;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隔代家庭学生吸烟率高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学生。结论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针对重点人群,在家庭、学校中共同开展控烟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房山区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烟草相关知信行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房山区3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和1所职高共1 50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学段学生尝试吸烟情况以及对烟草的知信行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房山区2019年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为6.30%,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学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3.46%、4.12%、3.53%、2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0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高学段、身边有朋友吸烟、见到电视电影中有吸烟镜头、模仿偶像吸烟等变量是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烟草相关知识各题目的正确率学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对于烟草的肯定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性别、学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8.90%的学生表示今后肯定不会吸烟。52.02%的学生会劝阻身边吸烟的人,1.26%的学生会跟随身边人一起吸烟。22.16%的学生表示会模仿明星偶像抽烟,性别和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作者简介:孟毅(1982-),女,北京市房山人,学士,主管医师,主要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儿童青少年的控烟是今后降低全社会人群吸烟率的关键。控制儿童青少年吸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防控,创建轻松和谐、无烟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强化知识宣教与干预,使儿童青少年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产生心理认同,将控烟行动坚持一生。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吸烟、饮酒行为及心理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武汉市24所中学共4001名在校学生进行了关于吸烟、饮酒的行为及其心理特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中学生吸烟与饮酒行为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吸烟与饮酒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亲吸烟、饮酒状况、志度、是否独生子女、性格的内外向、内外控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吸烟现状及烟草相关知识和态度,为今后健康教育和控烟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该师范大学1—3年级在校学生1100名,调查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吸烟相关的知识、信念、行为。结果1100名调查对象中总吸烟率为11.4%,其中男生吸烟率为21.8%,女生吸烟率为2.2%,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1)。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好奇、社交需要、周围朋友影响等。结论师范生虽然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程度较高,但吸烟现象不容忽视,社会和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以控制师范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吸烟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学生吸烟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学生控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市21所中学,185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有效问卷为1831,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结果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6.7%(男生35.6%,女生18.2%)。调查前1个月吸烟率6.3%(男生10.7%,女生2.0%)。开始吸第1支烟的平均年龄(13.4±2.9)岁,其中男生(13.3±2.9)岁,女生(13.5±3.1)岁。吸烟的相关因素,男生为周围人吸烟、好朋友吸烟、学校类别、认为拒绝别人递的烟不礼貌等因素。女生为家庭收入、好朋友吸烟等因素。结论沈阳市中学生吸烟率较高,开始吸烟年龄也较低,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通过动员社会、学校力量,采取加大禁烟力度,城市立法,严禁向未满18岁青少年售烟等综合措施降低中学生吸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