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以其他器官损害表现或以相关疾病的症状为主诉。尿萤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均阳性,胸部X线片有阳性改变。更昔洛韦治疗,治愈17例。结论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尿液中巨细胞病毒简单易行,且具有高灵敏、高准确性、高特异性。更昔洛韦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4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勇  赵宏霞  何犀 《吉林医学》2008,29(7):565-566
目的: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特点及更昔洛韦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小儿CMV肺炎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观察47例小儿CMV肺炎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肝功能损害表现(黄疸、肝脾肿大、ALT升高),胸部X线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小儿CMV肺炎以小婴儿发病多见,多以咳嗽为首发表现(80.9%),且病程较长,常合并肝功能损害表现。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14 d,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黄疸消退,肝脾缩小,血清ALT降低,胸片吸收好转,总有效率达93.3%,未见更昔洛韦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咳嗽时间较长的婴幼儿,尤其合并有肝损害者应警惕CMV肺炎。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3.
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3例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3例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症状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促、呼吸困难伴或不伴有发热、无咳嗽、咳痰或仅有轻度咳嗽。3例CMV-lgM(+),2例CMV-P65抗原检测(+),1例尿找到巨细胞包涵体,同时伴有肝功能损害,胸部CT显示特征性弥漫分布的磨玻璃样影像学改变,1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结论应提高对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经ELISA法检测诊断为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CMV肺炎以婴儿发病多见,临床以咳嗽、喘息、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肺部体征及X线改变明显。经更昔洛韦(GCV)治疗后,痊愈33例,占82.5%,好转7例,占17.5%。结论:小儿CMV肺炎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其临床症状、体征、X线及外周血象缺乏特异性,常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和肺外脏器受损,易误诊误治;更昔洛韦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经病理检查确诊巨细胞病毒(CMV)肺炎14例。其中8例发病缓慢,临床以黄疸、肝脾肿大、发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是巨细胞包涵体病的肺部表现。6例发病急,高热、中毒症状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无黄疸,是CMV肺炎改变为主的CID。胸部X线片为间质性肺炎。肺脏的病理亦为间质性肺炎的改变,在肺泡上皮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对62例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促、呼吸困难伴或不伴有发热、咳嗽、咳痰或仅有轻度咳嗽;血CMV—DNA阳性18例,尿液CMV-DNA阳性22例,痰CMV-DNA阳性62例,血CMV-IgM阳性16例,同时伴有肝功能损害22例;胸部X线正位片:间质性肺炎14例,絮状或斑片状渗出灶39例,肺纹理增粗、紊乱9例;腹部B超示肝脏肿大16例,肝脾肿大1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8例。所有患儿均予更昔洛韦抗病毒综合治疗,显效40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查痰CMV-DNA可提高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断,及时予更昔洛韦治疗,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探讨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8月南昌市第三医院儿科56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56例患儿经血清CMV-IgM和尿CMV-DNA确诊,先天性感染26例,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黄疸,伴畸形、脉络膜视网膜炎和肺炎,围生期感染30例,临床表现出肝炎、肺炎、胃肠炎等,经临床对症治疗后痊愈46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患儿的器官系统损害严重,临床表现多样,明确诊断和对症治疗是该病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婴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恢复与X线胸片病灶消失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代荣  郑光强 《海南医学》2001,12(7):72-72,54
目的:评价X线胸部摄片诊断婴儿支气管肺炎及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观察82例婴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恢复与不同阶段拍摄X线胸片,观察病灶消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X线胸片病灶消失在部分病例晚于临床恢复。结论:婴儿支气管肺炎的X线诊断在部分病例与临床有差异,因此,部分病例以X线胸部摄片诊断及指导治疗不够可靠。  相似文献   

9.
叶春梅 《吉林医学》2012,(34):7508-7509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与计算机X线摄影(CR)表现特征,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分析95例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胸部CR表现。结果:本病CR表现分两类,吸入性肺炎43例,感染性肺炎52例,二者CR表现不易区分,临床与早产儿及分娩异常等原因有密切关系。结论:X线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重要手段,计算机X线摄影(CR)可明显提高本病的诊断阳性率;密切结合临床和CR胸片表现特点,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50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片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肺炎X线片分析,以提高对新生儿肺炎的X线片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确诊且资料完整的150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胸片改变。结果右肺野一侧有影像表现的37例,左肺野一侧有影像表现的13例,两肺野均有影像表现的100例。伴有肺不张的4例,上纵隔有胸腺影的7例,合并肺出血的2例。新生儿肺炎X线片影像表现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密;肺野透光度略降低或局限性增强;局限性小片状或小斑片状模糊影;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结论胸部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特点及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小儿CMV肺炎的临床特点,并观察30例小儿CMV肺炎更昔洛韦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脾大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胸片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小儿CMV肺炎以小婴儿发病多见,多以咳嗽为首发表现就诊(82.61%),且病程较长,有的表现为痉挛样咳。多为间质性肺炎(80.43%)。常合并有肺外表现。应用更昔洛韦5~7.5mg/kg,每12h静滴1次,治疗14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回缩,血清ALT降低,胸片吸收好转,总有效率达93.33%,未见更昔洛韦的明显副作用。结论: 对咳嗽时间较长的患儿,尤其有合并症的小婴儿应警惕CMV肺炎。更昔洛韦5~7.5mg/kg,每12h静滴1次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1例临床及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以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法测定小儿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及胸部X线摄片。结果:确诊为支原体肺炎121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46.3%)、咳嗽(100%)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肺门阴影增大,间质浸润,支气管肺炎及叶/段实变。红霉素为治疗首选药物,有肺外合并症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症状多,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统计,观察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分布情况。结果 患儿年龄分布为4个月~3岁,发病年龄中位为18个月,其中4~6个月12例(42.9%),6个月~1岁12例(42.9%),1~3岁4例(14.3%);28例患儿中有肺炎患儿18例(64.3%),有肝炎患儿10例(35.7%)。结论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肺炎和肝炎上,且患儿感染肝、肺炎主要发生在1岁后,及早的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患儿诊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5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结果:①0~3岁患儿20例,占全部患儿的35.7%。②婴幼儿肺部体征明显,常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年长儿肺部体征轻,X线胸片阴影明显;部分患儿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③有肺外合并症22例(39.1%),心血管、泌尿、消化、血液、神经系统均可受累。④应用阿奇霉素有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多见于较大儿童,但婴幼儿感染不容忽视,各年龄段患儿临床症状侧重各不相同,并可累及肺外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年长儿应警惕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免疫正常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免疫功能正常,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MV-DNA和血清CMV-IgM检测,并排除合并其他病原感染,确诊为CMV肺炎的患儿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儿纳入,男:女=8:5;年龄1-3个月10例;入院时病程>2周7例。咳嗽100%;气促76.9%;喘息61.5%;发绀23%;发热30.8%;肺部湿性啰音92.3%;部分伴肝功能和听力异常。血常规淋巴细胞升高,84.6% CRP正常。胸部CT提示4例实质改变,6例间质改变,3例实质合并间质改变。12例予不同疗程更昔洛韦治疗,1例仅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所有病人临床改善,影像学病灶吸收好转。治疗期间1例出现可逆性外周血粒细胞降低。结论免疫正常婴儿CMV肺炎临床表现为病程较长的咳嗽,喘息、气促症状较常见,可伴肺外症状。影像学可为间质或实质改变;更昔洛韦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本院 1999年至2 0 0 2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X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为三型①肺间质 11例 (占 2 9% )②小叶实质型 9例 (占 2 4 % ) ,③节段实质型 18例 (占 4 7% ) ,伴胸膜炎 8例 (占 2 1% )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差异较大 ,易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相混淆 ,因此 ,在诊断过程中 ,只要认识到本病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 ,认真分析X线征象 ,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是能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尸检病理确诊的老年肺炎病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老年肺炎的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线索和帮助.方法 收集1980至2000年北京医院的尸检资料,选择年龄≥65岁,尸检病理确诊为肺炎的病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结果 尸检证实老年肺炎165例,其中男160例,女5例,年龄66-102岁,平均(84±8)岁.99.4%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合并冠心病113例(68.5%),神经系统疾病82例(49.7%),肿瘤75例(45.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50例,肾功能不全47例,糖尿病39例.尸检病理显示,肺炎病理类型以支气管肺炎占绝对优势,大叶性肺炎仅有3例.165例肺炎中明确感染部位者127例,其中88例累及双肺,右肺病变22例,左肺病变17例.38例为多个肺叶累及.79例(47.9%)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吸人性肺炎33例(20%),伴小脓肿形成25例,伴机化性肺炎29例,真菌性肺炎10例,病毒性肺炎4例,伴活动性肺结核病7例.临床诊断肺炎111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67.3%.165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基础病加重或急性发作或合并症的临床表现,是临床误诊与漏诊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92例(55.7%),不伴有寒战,109例(66.0%)例有呼吸道脓性分泌物,肺部湿哕音81例(49.1%),血白细胞升高78例(47.2%).胸部X线诊断为肺炎53例(32.0%),伴有胸腔积液28例(16.0%).结论 老年人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是临床漏诊和误诊的主要原因;慢性基础疾病是老年肺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小叶性肺炎、吸人性肺炎伴有肺脓肿为老年人肺炎常见病理表现;临床上以G-杆菌、真菌及混合菌感染多见.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胸部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56例SLE患者的临床和胸部X线资料.结果:56例SLE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有46例可见异常,主要表现为肺部、心脏、胸膜和膈肌的浸润.结论:X线检查对SLE胸部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14例肾移植术后合并CMV肺炎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CMV肺炎患者X线表现为无明显肺部改变4例,其余10例改变早期为两肺野纹理增强,模糊不清、呈毛玻璃样密度增高.CT主要表现均为毛玻璃阴影,其中9例肺内出现小结节病灶,8例肺内散在分布斑片样病灶,7例出现小叶间隔增厚.对14例CMV肺炎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治愈12例,死亡2例.结论 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出现上述肺部改变,应综合分析并考虑CMV肺炎的可能性并及时采用以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3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中,吸入性肺炎102例,其中表现为肺门增宽、肺纹理增粗的24例,表现为斑点状及斑片状阴影的68例,并发肺不张的10例;感染性肺炎134例,其中表现为双肺广泛点片状影的100例,表现为心缘及横膈边缘模糊的20例,并发肺出血及心力衰竭的14例。结论:胸部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必不可少的手段。须提高胸片质量、并密切结合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