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总结儿童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要点。方法35例恶性肿瘤患儿经大剂量化疗或化疗加放疗的预处理后,接受解冻后的冻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回输。结果患儿共接受冻存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70次,回输后出现了不良反应:血红蛋白尿54例次(77.1%)、头痛28例次(40.O%)、呕吐24例次(34.3%)、恶心17例次(24.3%)、心率失常11例次(15.7%)、腹痛8例次(11.4%)、腹泻2例次(2.8%)、发热1例(4.O%)。未发生心脏、肝、肾功能衰竭及休克等严重反应。结论儿童冻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易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专业的对症护理、预防不良反应,使回输安全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2.
40例次深低温冻存骨髓的回输技术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0例次深低温冻存骨髓的回输技术及护理张志灵,赵淑兰,张士华关键词骨髓,深低温冻存,静脉输注Keywords:BonemarrowCryopreservationVenousinfusion自体骨髓移植是现今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某些实体瘤的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雷静  黄玉葵  蓝梅  罗静  刘艳 《全科护理》2021,19(16):2302-2304
总结1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病人回输自体干细胞时出现速发型超敏反应,再次成功回输的护理经验,为au-to-H SCT病人回输自体造血干细胞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总结1例乳腺癌老年患者愈后发生难治复发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行12次微移植术的护理经验。给患者回输2次新鲜造血干细胞及10次冻存造血干细胞的微移植治疗。积极给予抗感染、抗凝治疗,从健康供者的选择、动员、回输干细胞至粒缺期并发严重的耐药菌感染、针刺操作后导致的严重淋巴回流受阻及高凝状态时出现的导管堵塞,给予对症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和心理护理后,患者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干/祖细胞分类计数方法,探讨其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抗CD45-PC5/CD34-PE/CD38-FITC建立三色流式细胞术造血干/祖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对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动员效果、单采物质量及回输单采细胞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动员后样品检测分析发现,87.5%的患者动员效果较好,单个核细胞含量均在70.0%以上;CD34+细胞总数大于4×106/kg体质量者占90.0%。干细胞冻存样品检测分析发现,CD34+细胞数量冻存后存在一定衰减,但衰减量小于10.0%,经t检验证实冻存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干/祖细胞分类计数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得到有效应用,单采细胞标本的定量检测为临床判断动员后单采时机、单采细胞质量、单采获得CD43+CD38-造血干细胞量、实际回输患者的CD43+CD38-造血干细胞量均提供了直接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良的外周血干细胞深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考察改良的外周血干细胞深低温冷冻保存方法。方法 采用两步离心法获得患者自体贫血小板血浆 ,在冷冻保护液中用自体贫血小板血浆代替药品人血清白蛋白。解冻后预防性地向袋中注入袋内体积 2 0 %的ACD A。结果  17例患者 2 5次采集并深低温冷冻保存 ,解冻后活细胞回收率为 90 2 8%± 5 38% ;集落的回收率90 5 8%± 9 76 %。快速输入患者体内后无任何不良反应 ,全部较快地获得造血重建。结论 改良的外周血干细胞深低温冷冻保存方法能有效地保存干细胞 ,降低了冷冻经费 ,使输注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总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支持治疗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阶段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干细胞动员阶段做好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干细胞采集阶段做好各项护理配合,采集足够量的自体干细胞;治疗准备阶段做好层流无菌室、患者的准备;预处理阶段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做好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相关并发症;干细胞回输阶段做好造血干细胞的复温及快速回输。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8.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有效方法。造血干细胞冻存技术的应用,使患者有充裕的时间选择最佳预处理方案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体外保存过程中有效地保证造血干细胞的活力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冻存干细胞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移植成功率。经典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深低温冷冻保护剂多使用10%二甲基亚砜和人血白蛋白,但存在一定风险[JJ,我们改良了细胞冻存保护剂对13例患者进行32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后冷冻保存,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指在先采集正常的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再对患者进行根治性超剂量放、化疗,尽可能地杀伤肿瘤细胞,然后回输干细胞,“解救”受抑制的骨髓,达到既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又可避免正常骨髓受抑制带来的危险,从而提高了实体瘤的缓解率并可望使部分患者达到痊愈。干细胞均采用二甲亚砜冻存,而二甲亚砜过敏反应在国内未见相关报道。我科于2002年3月救治了1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该患者在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输中,发生二甲亚砜(DMSO)过敏,并导致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有效的紧急救护,使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在回输阶段提供优质护理,降低回输中及回输后不良反应。方法:包括干细胞的复温及回输护理。回输前做好心理护理,维持病人心理状态的稳定;术中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术后监测病人是否出现高热、血尿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结果:96例病人均顺利回输造血干细胞,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的病人提供优质护理,可顺利度过回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最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和谐医患关系。方法:选择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前进行患者依从性比较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治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