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对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连续收集我院早期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138例,其中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71例(VATS组),传统开胸肺叶切除67例(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及术后第7天,术后30d肺功能。监测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及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ATS组与开胸组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MVV及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VATS组与开胸组FEV1[(1.8±0.4)vs(1.64±0.38)L]、MVV[(72.1±15.3)vs(62.8±14)L/min]、PEF[(5.16±1.19)vs(4.82±1.26)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VATS组与开胸组FEV1[(1.91±0.39)vs(1.74±0.38)L]、MVV[(76.6±15.9)vs(66.9±12.7)L/min]、PEF[(5.32±1.23)vs(4.9±1.14)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行,对肺功能影响小,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早期NSCLC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情况(术后胸腔引流液总体积、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术后1、3、7 d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腔引流液总体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212±82)m L比(361±100)m L,(6.3±1.1)d比(10.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3、7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4±0.7)分比(3.9±0.9)分,(1.9±0.8)分比(2.4±0.6)分,(1.0±0.3)分比(1.9±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肺叶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能取得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似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在手术根治性、安全性及患者术后康复方面的差异,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在临床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0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VATS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62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OT组.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5天的口述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S组术后置管引流的时间为(3.71±0.56)d、术后第5天的口述疼痛评分为(5.31±1.21)分,均显著低于OT组的(4.82±0.73)d和(7.01±1.65)分(P值均<0.05).结论 对于临床早期肺癌患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根治性、安全性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仿,术后康复明显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作为早期肺癌患者的推荐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罗猛  陈臣  刘迪  刘波  龙谦  胡剑  张庆斌  梅宏 《重庆医学》2017,(35):5000-5002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肋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疗效,以明确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肋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胸腔镜组16例行胸腔镜肋骨切除术,开胸组26例行开胸肋骨切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和程度、术后活动情况、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满意度.结果 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总长度[(6.2±1.6) vs.(12±2.2)cm,P<0.05]、术后住院时间[(5.4±1.6)vs.(9.3±2.7)d,P<0.05]均明显小于开胸组;胸腔镜组术后第1、2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小值、术后第1~3天及术后第7天VAS最大值均低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术后第1、2天自主下床活动患者百分比及术后切口满意度均高于开胸组(P<0.05);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肋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切除术安全可行,且与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微创、术后疼痛轻和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肺段及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下肺段或肺叶切除的早期NSCLC患者132例,其中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患者65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7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抗生素运用时间等)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和中转开胸。两组术中出血量、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延长[(148±23) min比(134±22) min],术后总引流量减少[(331±215) m L比(799±317) m L],抗生素运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胸腔引流时间缩短[(3. 0±1. 7) d比(4. 0±2. 1) d,(3. 6±2. 0) d比(5. 2±2. 4) d,(1. 2±0. 4) d比(2. 0±0. 9) d,(3. 0±2. 0) d比(4. 3±2. 2) d](P <0. 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7. 6%(5/65)比20. 8%(14/67)](P <0. 05)。结论对于早期NSCLC患者,胸腔镜下肺段及肺叶切除术均安全、可靠,且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能保留更多的健康肺组织,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全胸腔镜(c-VATS)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总结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无一例死亡。两组患者在平均术中出血量[(208.43±59.65) mL vs (271.62±87.30) mL]、术后第1天胸管引流量[(294.77±31.46) mL vs (351.39±29.71)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27±1.46) d vs (6.44±1.59) d]、术后住院时间[(7.53±2.35) d vs (12.41±2.46) d]、术后疼痛评分[(3.4±1.1)分vs (7.2±0.9)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2/30) vs 28.5%(9/32)]等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159.62±43.10) min vs (147.54±50.76)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法,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技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老年(≥165岁)肺癌的经验.方法 对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同期住院72例老年肺癌患者采取随机分组,36例老年肺癌患者行VATS为治疗组,其中行肺叶楔形切除术20例,肺叶根治术11例,中转开胸者5例,术中送冰冻快速病理检查,并行淋巴结系统性清扫;另外36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切缘未见癌细胞;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右胸清扫淋巴结(12.5±1.4)个,左胸清扫淋巴结(10.5±0.5)个.VATS时间35~114 min,平均(77±13)min.比开胸组短(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9±2.5)d比开胸组短(P<0.05),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4±1.6),比开胸组短(P<0.05).其中1名有心脏病史患者于ICU入住3 d,无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VATS对老年患者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特别对伴有心肺等慢性病患者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魏学强  王平  彭浩  彭俊  许哲源 《重庆医学》2013,42(12):1406-1408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VATS)、微创小切口开胸相对于常规开胸在肺叶切除手术中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5例肺叶切除患者中,31例采用VATS(VATS组),34例采用微创小切口开胸(小切口组),30例采用普通常规开胸手术(常规开胸组)分别完成肺叶切除。对3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周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VATS肺叶切除组肺功能术后3d及术后1周均显著优于常规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肺功能术后3d及术后1周优于VATS常规开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肺叶切除具有对术后肺功能影响小的优点,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此方面的优势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腔镜组和开放组,各24例。胸腔镜组采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开放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疼痛程度、免疫炎症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放组[(166±36)m L比(270±53)m L,(4.8±1.5)d比(6.5±2.1)d,(6.5±2.3)d比(9.6±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d、3 d胸腔镜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1周胸腔镜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均显著低于开放组,自然杀伤细胞、Ig A、Ig G、Ig M显著高于开放组(P<0.01)。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两组患者1、2、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相近的远期疗效,且安全性高,对机体损伤更小,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胸腔镜和开胸亚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0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接受开胸亚肺叶切除术(开胸组),105例接受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随访至术后18个月,评估所有患者的死亡、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病理分型、分期、直径和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37±12)min vs(149±9)min]、住院时间[(11±3)d vs(15±2)d]、失血量[(186±22)mL vs(212±12)mL]明显短于或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胸腔镜组全因死亡人数(9例)少于开胸组(19例),胸腔镜组肺癌致死例数(6例)少于开胸组(1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总人数、局部复发人数、远处复发人数、心脏、肺部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而且减少了全因死亡例数和肺癌致死例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RATS)下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中的学习曲线。 方法 选择早期肺癌患者36例,均接受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资料。接受肺叶切除的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A,B,C组,每组12例,比较各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引流量、胸导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肺叶切除A,B,C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9.6±65.2),(34.2±19.9)及(34.2±27.8)mL,A组分别与B组和C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39.3±37.5),(193.5±29.8)及(171.3±40.0)min,胸腔引流管引流量分别为(1 049.0±476.0),(997.3±352.2)及(768.0±284.3)mL,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4.7±3.4),(16.3±2.8)及(19.8±2.5)个,3组间3个指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熟练掌握三孔电视胸腔镜(VATS)早期肺癌的肺叶切除术的基础上,采取RATS的学习曲线约需12例,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胸腔引流量和淋巴结清扫数量可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廖克龙  杨军民  杨康 《重庆医学》2002,31(5):382-382
目的:介绍26例胸腔镜辅助肺切除手术的体会。方法:1999-2001年用胸腔镜辅助完成肺切除术26例,其中发性肺癌16例,支气管扩张4例,炎性假瘤3例,结核瘤2例,错构瘤1例,结果:本组术后无死亡发生,1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中转开胸完成手术,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的肺切除术方法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对肺部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应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对照组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行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以及1年后的生存率与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的术后镇痛时间为(5.4±1.3)d/术后住院时间时间为(13.5±5.6)d/术后胸腔引流量为(403.4±87.4)mL/术中出血量为(160.3±39.2)mL/切口长度为(21.6±5.5)cm;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时间为(3.5±1.2)d/术后住院时间时间为(7.0±2.1)d/术后胸腔引流量为(231.2±44.3)mL/术中出血量为(96.3±31.3)mL/切口长度为(4.7±2.4)cm.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数目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达到了6.9%的1年复发率/100.0%的1年生存率,观察组达到了8.6%的1年复发率/100.0%的1年生存率,观察组患者1年后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疗效好,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创伤,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许林  周海榆 《循证医学》2013,13(2):94-96
1 文献来源 研究一:Swanson SJ,Herndon JE 2nd,D'Amico TA,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lobectomy:Report of CALGB 39802—A prospective,multi-institution feasibility study [J].J Clin Oncol,2007,25(31):4993-4997. 研究二:Swanson S J,Meyers BF,Gunnarsson CL,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is less costly and morbid than open lobectomy:A retrospective multiinstitutional database analysis [J].Ann Thorac Surg,2012,93(4):1027-1032.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12例肺癌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的经验,本组病例按P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1例;Ⅲ期7例。均治愈出院。讨论了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支气管吻合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的予防和处理方法。对吻合口肉芽的处理,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下,应用激光治疗,较用器械咬出为好。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肺叶切除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病理角度探讨功能性肺叶切除的可行性。方法:经导管靶肺叶内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化剂及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支气管阻塞建立犬功能性肺叶切除的模型,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按Szapiel方法测定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程度,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同时用点计数法并结合计算机图像自动分析技术观测肺血管体密度(Vvc)、肺间质体密度(Vvi)、肺泡体密度(Vva)。结果:模型组靶肺第1~7d以肺泡炎为主,第3d开始出现肺纤维化改变,第14d以后则进入慢性纤维化期,第28d完全纤维化。结论:功能性肺叶切除可使靶肺组织不张、纤维化,作为一种介入治疗肺部病变的微创、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可望部分替代外科性肺叶切除。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报道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切除肺叶的时间,并探讨胸腔镜手术方法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于我科同一医疗组行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26例连续病患的临床资料,包括总手术时间及用于切除肺叶的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65例(52%),女性61例(48%),平均年龄56岁(15~82岁).其中4例因为术中并发症而被排除.122例手术平均肺叶切除时间为(38.98±13.24) min(17~100 min),总手术时间平均为(153.36±39.64) min(70~245 min).对于单肺叶切除,不同肺叶之间不论是切除肺叶的时间还是总的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肺叶切除手术用于切除肺叶的时间长于单肺叶切除手术(P<0.05),但是双肺叶切除手术与单肺叶切除手术在总的手术时间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细化记录肺叶切除时间可反映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的核心步骤实施情况.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易操作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肺血管、病灶定位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将30例实验猪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常规胸腔镜下右上肺叶切除,B组多普勒超声腔内探头引导下行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耗材费用;C组制作肺癌模型,CT扫描提示有肺部病灶的,术中用超声定位病灶,并在胸腔镜下病灶楔形切除,再行超声引导下病肺叶切除,并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统计术中超声与CT定位的符合率.结果 A组与B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在出血量、耗材费用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0.05);C组术中超声与术前CT对于病灶位置的定位完全吻合,对于病灶直径大小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用多普勒腔内超声,将不能看到和触摸到的血管通过超声而显露提示,对血管精确定位,从而缩短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时间,同时可以对肺内微小病灶准确定位,解决了胸腔镜手术中肺微小病灶难以定位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应用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在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在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结果:本组均达到根治性切除,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5年生存率为95%(19/20)。结论:对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应用全胸腔镜手术可达到根治的目的,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