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30例(52眼)白内障患儿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结果17例(28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均待患儿满2周岁后再行二期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均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3例(2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视力达0.1以上者8例(15眼),0.1以下者5例(9眼),出现继发性白内障1例、术后粘连2例,均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认为做好全麻苏醒期间病情观察与护理、加强术眼护理、强化术后康复指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观察了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患者22例(2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23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18眼(75%),其中9眼(39.1%)≥0.3,随访期间(6~40个月)内未发现视网膜再脱离,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1眼出现后发性白内障,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是一种较理想和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宋湘梅  林勤  刘欣华 《全科护理》2012,10(12):1079-108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病人治疗中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观察分析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病例144例(15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个月~6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78眼术后视力≥0.5(51%),56眼术后视力0.2~0.4(37%),18眼术后视力≤0.1(12%),与术前相比视力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无一例发生高眼压并发症,32眼发生角膜水肿,对症治疗后所有角膜水肿均消退.术后观察3个月~6个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围术期护理对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视网膜脱离病人的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68例81眼,对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个月内,视力提高者67只眼,不提高者14只眼,矫正视力在0.05以上者71只眼(占87.7%),视力0.1~0.4者47只眼(58.0%)。术后3d,联合手术组共有28只眼(34.6%)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其次为角膜水肿(7.4%),依次为复发视网膜脱离(4.9%)、人工晶体移位和玻璃体积血(2.5%),玻璃体增殖性病变(1.2%)。[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病人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200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手术顺利,大部分患眼术后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视力>1.0者98只眼,0.6~1.0者70只眼,0.1~0.5者30只眼,0.1者2只眼.[结论]加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73例(76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于角膜缘后1 mm处作长3 mm的巩膜隧道切1∶2,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观察1~3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人工晶体I期植入囊袋内。术后视力:0.01~0.1者5眼(6.8%),0.2~0.4者21眼(28.76%),0.5~1.0者53眼(73%)。术后1 d视力提高≥0.5~1.0者52例(71.2%),术后1周时66例(90%),并趋于稳定。主要并发症包括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灸反应,其中11眼出现人工晶体前膜(8%);角膜水肿8眼(6%),后囊膜混浊15眼(21%)。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的、有效的,并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2年1~5月1438例(1463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恢复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43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术后1d、1周、1个月视力≤0.4者分别为439眼(30%)、146眼(10%)和43眼(3%);术后1d、1周、1个月视力0.5 ~0.9者分别为1024眼(70%)、1097眼(75%)和1186眼(81%);术后1d、1周、1个月视力≥1.0者分别为0眼(0%)、220眼(15%)和234眼(16%).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少.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70例80只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视力:眼轴27~30mm组术后视力>0.8,8只眼占15.7%;0.5~0.8,20只眼占39.2%;0.3~0.5, 19只眼占37.3%;0.1~0.3,4只眼占7.8%;眼轴>30mm组术后视力>0.8,1只眼占3.4%;0.5~0.8,2只眼占6.9%,0.3~0.5,6只眼占20.7%;0.1~0.3,20只眼占69.0%.其中3只眼术后视力与术前相同,其余病例术后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后囊破裂人工晶体未能Ⅰ期植入,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6 6例 ( 72只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 ,通过 5 5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体。对术后视力、散光、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 1个月矫正视力≥ 0 5者 45例 ( 6 2 5 %) ,术前及术后 1周散光有统计学差异 ,术前与术后 1个月散光无统计学差异 ,术中后囊破裂 3只眼 ( 4 2 %)。术后视网膜脱离为 1只眼 ( 1 4 %)。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优点 ,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高度近视所致的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48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516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术中前房均维持稳定,无并发症发生,发生角膜轻度水肿1眼,角膜灰白色混浊水肿1眼,虹膜轻度反应4眼,迟发性虹膜睫状体炎1眼,均经积极处理,症状消失.结论: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给予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视力提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李梦琪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52-2254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老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90岁及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56例(6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经过1~12个月的随访,术后裸眼视力≥0.6者45眼,占70%;≥0.3者56眼,占88%;≥0.05者63眼,占98%。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较低。结论:超声乳化技术对高龄老人白内障摘除安全有效,手术复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40例(45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并对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随访3~6月.视力≤0.1者3眼(6.7%),0.12~0.2者5眼(11.1%),0.3~0.5者17眼(37.8%),0.6~0.9者16眼(35.6%),≥1.0者4眼.术后玻璃体出血仅1眼(2.2%).结论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在12 mmol/L以下者,于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6例患有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并施行恰当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健康宣教。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视力明显提高或稳定,无出血、感染、切口不愈及人工晶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散瞳检查眼底,部分患者根据病情行荧光造影检查,并进行了眼底激光光凝术,保存了现有的视力,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稳定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347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47例(486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0.5者379眼,占77.98%;0.3~0.5者58眼,占11.93%;0.1~0.3者34眼,占7.00%;0.1者15眼,占3.09%。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大于或大于0.5者392眼,占80.66%;0.3~0.5者52眼,占10.70%;0.1~0.3者28眼,占5.76%;0.1者14眼,占2.88%。并发症主要有术中撕囊失败、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前房渗出性炎症、黄斑囊样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及虹膜红变。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实施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但手术技巧的要求比普通白内障高,否则并发症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4年10月68例共78只眼,男38例,女30例,年龄均为80岁以上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68例患者78只眼都得到有效治疗,随访3~27个月,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并发症经治疗及护理后痊愈。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疗效满意,同时采取有效护理,可使患者重见光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52例(56只眼)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wk、1mo和3mo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85.71%、94.56%、96.42%。结论 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满意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3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 ,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吸出 ,并植入低度数人工晶体。结果 :术后第 1天视力≥ 0 .5者 8眼 (34.78% ) ,矫正视力≥ 0 .5者 12眼 (5 2 .18% )。随访 2年 ,无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颞侧透明角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是高度近视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28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28例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均无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导致手术失败或出现相应的并发症。随访1~3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充分、认真地做好围术期护理可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雪梅  陈信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4):1362-1362
2004年2月~2005年9月,我们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5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0例,150眼,男78例,女72例。22~80岁,平均51岁。各例晶体核硬度≤Ⅲ级。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0.1者4例,0.3~0.5者34例,>0.5者1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内障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516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术中前房均维持稳定,无并发症发生,发生角膜轻度水肿1眼,角膜灰白色混浊水肿1眼,虹膜轻度反应4眼,迟发性虹膜睫状体炎1眼,均经积极处理,症状消失。结论: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给予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视力提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