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对大鼠脑出血后死亡率、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水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缺氧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5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脑出血对照组60只和缺氧预处理组60只。每组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并给予肌松药维库溴胺(2mg/kg),机械控制通气。缺氧预处理组进行停通气1min、复通气5min的缺氧预处理反复4次。三组机械通气1h后,拔出气管导管。然后对缺氧预处理组和脑出血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50μL自体不凝血注入尾状核中制备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注入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造模后1h内的循环情况,并于造模后6,24,48,72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和姿势反射评分,计算死亡率。各组随机在上述各时间点取5只存活大鼠,麻醉处死后断头取脑,干湿重法测量不同脑区的含水量。 结果:140只大鼠中,模型全部成功,非人为处死而自然死亡的动物32只,进入结果分析大鼠108只。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Rosenberg评分,脑组织水含量测定的大鼠60只。①假手术组20只大鼠全部存活,缺氧预处理组在造模后24h和48h死亡率为16.3%(9/55)和26%(13/50),明显低于脑出血对照组23.6%(13/55),34%(17/50)。②缺氧预处理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在造模后6,24h和48h分别为52.64+1.98,52.48&;#177;2.99,54.62&;#177;2.03,优于脑出血对照组(49.11&;#177;2.74,50.76&;#177;2.31和52.87&;#177;2.75),差异有显著性俨〈0.05)。Rosenbelg评分缺氧预处理组在6h为3.92&;#177;1.59,优于脑出血对照组5.47&;#177;1.50(P〈0.01)。③脑水含量:缺氧预处理组在造模后24h实验侧基底核脑水含量为(79.96&;#177;0.52)%,明显低于脑出血对照组(81.78&;#177;1.49)%(P〈0.05);缺氧预处理组在造模后48h实验侧基底核脑水含量为(80.49&;#177;0.69)%,与脑出血对照组(83.93&;#177;1.12)%相比,脑水含量显著降低(P〈0.01)。 结论: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可以降低脑出血大鼠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该缺氧预处理方式对脑出血后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缺血缺氧后脑神经元内钙结合蛋白D28k表达的影响、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纳洛酮的脑功能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29只SD大鼠,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纳洛酮预处理组(8只),纳洛酮后处理组(8只),复苏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5只)。采用窒息+艾司洛尔(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的大鼠心肺骤停模型。纳洛酮预处理组:纳洛酮0.3mg在心肺骤停前30min由静脉导管注入大鼠体内;纳洛酮后处理组:复苏开始后30min纳洛酮0.3mg由静脉注入。心跳骤停5min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7d后大鼠处死、取脑、切片,免疫组化分析钙结合蛋白D28k的活性表达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脑组织损伤情况,每天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心肺复苏7d后,纳洛酮预处理组、纳洛酮后处理组、复苏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钙结合蛋白D28k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41.15±6.52)%,(38.44±5.42)%,(21.69±4.17)%,(45.71±5.78)%,纳洛酮预处理和后处理组钙结合蛋白D28k的表达明显强于复苏对照组(P<0.01)。假手术组、预处理组、后处理组、对照组电镜下观察组织损伤评分为0,(4.47±3.25)%,(5.24±3.88)%,(15.06±4.39)%,纳洛酮预处理及后处理组神经组织损伤程度也轻于复苏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高于复苏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以及脑血流量、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27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每组各9只。假手术组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同模型组;模型组造模前束缚14 d,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预处理组在造模前14 d行EA预处理,其余同模型组。比较大鼠造模即刻、造模后和再灌注后的脑血流量,造模后24 h的Bederson评分、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及脑梗死体积;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O-1浓度变化。结果 造模即刻,造模后60、120 min,再灌注即刻,再灌注后10、20、30 min,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脑血流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24 h,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ederson评分、mNSS评分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行为学及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1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进行。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50只,制造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断造模手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脑心通4g/kg组、2g/kg组、1g/kg组、生理盐水和假手术组,各组又分为6,24,48,72h,7d5个亚组,每亚组均为6只大鼠。脑心通各剂量组均为灌胃给药,生理盐水组给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相应时间点进行行为学评分后处死动物快速取脑,观察脑含水量的变化,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的动态变化。结果:实验中有8只大鼠死亡,后随机补充,进入结果分析仍为150只大鼠。①行为学评分:大鼠在大脑中动脉阻断后手术对侧肢体存在不同程度瘫痪,在术后48和72h时神经功能缺损最为明显,7d时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②病理观察: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在脑梗死后6h局部可见少量散在炎性细胞浸润;梗死后48h,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并持续到7d。③脑组织含水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他各组在各时间段均增加。术后24,48h脑心通4g/kg组为(78.95±1.36)%,(79.44±1.01)%,脑心通2g/kg组为(79.03±0.87)%,(80.46±1.54)%,低于同期的脑心通1g/kg组和生理盐水组[(79.21±0.68)%,(82.02±1.76)%,(79.30±1.11)%,(82.68±0.91)%,P<0.05]。④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他各组在各时间段均增加,梗死后6h开始增多,48h达高峰。术后24,48h脑心通4g/kg组为(27.6±2.1),(18.4±1.5)个,脑心通2g/kg组为(38.4±2.1),(23.2±3.3)个,低于同期的脑心通1g/kg组和生理盐水组[(50.4±5.6),(30.8±5.3),(52.8±3.7),(33.0±4.7)个,P<0.05]。结论:脑心通可能通过减轻脑水肿,降低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从而对大鼠缺血脑组织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纳洛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选择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研究纳洛酮疗效可排除多重因素干扰.目的观察缺氧对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的影响及纳洛酮的保护机制.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军事医学科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研究对象体外培养12 d的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干预取体外培养12 d的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纳洛酮组(缺氧前24 h加纳洛酮预处理);缺氧6 h后在常氧下继续培养24 h.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种条件下神经元的存活率和形态学的改变,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缺氧后可见神经元胞体肿胀、细胞死亡,LDH渗出量增多[6 h正常对照组为(78.68±7.34)%,缺氧组为(194.38 ±22.32)%;12 h正常对照组为(77.98±8.85)%,缺氧组为(331.66±36.12)%],细胞存活率减少[6 h正常对照组为(91.82±2.89)%,缺氧组为(66.96±4.98)%;12 h正常对照组为(90.84±2.61)%,缺氧组为(32.02±6.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纳洛酮预处理的神经元,缺氧后神经元胞体肿胀、细胞死亡程度轻于缺氧组,LDH渗出[6 h(159.86±34.03)%;12 h(256.28±28.29)%]显著低于缺氧组(P<0.01),而存活率[6 h(78.08±4.15)%;12 h(53.68±4.32)%]明显高于缺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缺氧诱导的皮质神经元的损伤,纳洛酮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对再次脑缺血的神经功能、脑含水量以及脑组织中Bcl-xl蛋白、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缺血耐受引起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10在锦州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进行,取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n=16):颈部正中切口暴露颈总动脉后缝合皮肤;预处理组(n=16):按Longa线栓法制成局灶-局灶脑缺血模型,将事先备好的线栓经右颈内动脉入颅插至大脑中动脉;缺血30min后,拔出线栓,缝合血管和皮肤;24h后如上步骤线栓再插至右侧大脑中动脉,再缺血时间为24h;脑缺血组(n=16):线栓插至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时间为24h。分别观察3组动物的以下指标:按Bederson6级5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价;以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大鼠额顶叶皮质、海马及纹状体中Bcl-xl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神经功能评分:假手术组为0分,预处理组为(1.12±0.64)分,脑缺血组为(2.33±0.98)分,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脑缺血组(P<0.05)。脑含水量测定:假手术组为(66.02±0.49)%,预处理组为(79.13±0.84)%,脑缺血组为84.59±1.19)%,预处理组明显低于脑(缺血组(P<0.05)。蛋白表达检测:预处理组额顶叶皮质、海马及纹状体中Bcl-xl蛋白表达均高于脑缺血组(P<0.05),P53蛋白表达均低于脑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脑内内皮素(ET-1)表达与脑出血灶周围组织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脑内注射胶原酶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SD大鼠30只单纯随机分为注射胶原酶4,24,48,72h组及假手术组,通过免疫组化、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及干湿法观察脑出血后海马ET-1表达和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水含量。结果:给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原酶0.5IU,4h后即可见直径约2.5mm的血肿,脑水含量即明显升高,24h达高峰;与此同时脑出血后4h海马CA1犤(37.6±7.3)个/切片犦、CA3区犤(41.3±3.7)个/切片犦的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犤(18.3±4.0),(27.1±4.3)个/切片犦明显增加,24h犤(75.8±6.6),(88.4±9.6)个/切片犦最为显著,阳性细胞数及平均截面积除72h组外,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的显著性意义(t=2.306~5×106,P<0.01或P<0.05),72h后阳性细胞数已逐渐接近正常。结论:大鼠脑出血后脑内ET-1过度表达可能是血肿周围存在水肿和继发性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背景脑创伤后脑组织水肿与缺氧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产生有关.高压氧能减轻脑水肿,改善组织缺氧.目的观察大鼠颅脑创伤后高压氧对脑水肿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4-03/06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高压氧科、四室完成.选取3个月龄Wistar大鼠58只,体质量(256±23)g,清洁级.方法将5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7只,脑创伤组22只和高压氧组19只.对照组不进行撞击试验.脑创伤组和高压氧组麻醉后均采用BIM-Ⅲ型撞击机撞击大鼠右侧颅顶,复制闭合性颅脑损伤.高压氧组致伤后置于2个绝对大气压的高压氧舱2 h,大鼠于伤后24 h心脏取血处死.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大鼠颅脑创伤后脑组织含水率、伊文斯蓝含量及脑组织、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结果实验致伤动物41只,伤后24 h死亡7只.其中高压氧组2只,脑创伤组5只.进入结果分析34只.①脑组织含水率右脑脑创伤组.明显高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79.06±0.52,78.38±0.37,78.21±0.25)%,t=3.022~3.285,<0.01].脑创伤组右脑明显高于左脑[(79.06±0.52,78.57±0.14)%,t=2.651,P<0.05].②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右脑脑创伤组明显高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197.28±31.49,167.65±25.88,145.07±30.45)nmol/g,t=2.231~3.347,<0.01~0.05].脑创伤组右脑明显高于左脑[(197.28±31.49,161.01±22.05)nmol/g,t=2.443,P<0.05].③血浆中丙二醛含量脑创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69±0.54,1.94±0.40)μmol/L,t=2.473,P<0.05].结论脑创伤后行高压氧治疗,大鼠伤侧脑组织含水率、丙二醛及血浆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非治疗组,提示高压氧对颅脑创伤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KATP通道开放剂克罗吗啉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热休克蛋白70表达、病理学损伤变化的影响.从基础水平探讨KATP通道开放剂保护脑的作用机制,为其在实际应用上寻求依据.方法实验选用72只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缺氧缺血组(结扎左颈总动脉后予8%氧2 h),给药组(缺氧缺血前给予克罗吗啉),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再分为24,48,72 h 3个亚组,共12组,每组6只.每组分别在24,48,72 h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检测缺氧缺血和克罗吗啉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脑皮质热休克蛋白阳性细胞数表达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干预后24,48,72 h给药组大鼠脑皮质中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数[(40.87±7.97),(82.25±8.50)(77.75±10.35)个/视野]明显多于缺氧缺血组[(17.25±2.30),(51.75±9.00)(44.37±6.14)个/视野](P<0.05).干预后24,48,72 h缺氧缺血组大鼠脑皮质中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组(P<0.01).结论KATP通道开放剂对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合成的增加,阻滞了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克隆胚胎鼠的GDNF基因,构建pCDNA3-GDNF-GFP质粒,注射于大鼠脑出血部位。选用成年SD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共分9组,每组20只,假手术Ⅰ组,脑出血Ⅰ组,干预Ⅰ组观察大鼠行为学、脑组织含水量、Na,K离子浓度的变化;假手术Ⅱ组,脑出血Ⅱ组,干预Ⅱ组观察++血脑屏障的改变;假手术Ⅲ组,脑出血Ⅲ组,干预Ⅲ组观察组织形态学和GDNF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出血组和干预组相比,神经缺损评分在出血后24h为8.53±1.44和8.34±1.28(P>0.05),72h,7d,14d为7.58±1.08,5.46±0.74,3.06±0.43和4.21±0.76,3.25±0.52,1.92±0.26(P<0.01)。72h,7d时脑组织含水量为(84.26±0.64)%,(80.38±0.86)%和(78.26±0.42)%,(77.51±0.33)%(P<0.01)。72h,7d时Na,K++离子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坏死体积较出血组减小,GDNF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GDNF能改善出血大鼠行为学,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组织抗损伤能力,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