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马是我国名贵动物药材之一,市售海马基原众多,鉴别困难。对其商品进行基原调查有助于澄清品种,为市售海马药材的鉴别以及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通过随机采集安国、亳州等全国8个主流药材市场的海马商品药材,将COⅠ片段DNA测序和形态鉴别相结合,确定基原物种。结果发现市售海马样品共来源于23个物种,包括所有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物种及18个非《中国药典》收载海马属物种。其中地图海马、驼背海马、南非海马、北部湾海马、欧洲海马、半棘海马、条纹海马等均为首次发现于我国中药材市场。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鉴定,有助于准确鉴定海马基原。  相似文献   

2.
骨碎补类生药商品调查和性状鉴定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性状观察和比较,鉴定了12种骨碎补原药材和7种商品药材。调查全国23个省市共收集65件样品,结果显示槲蕨占商品来源的70%以上,是现时骨碎补商品药材的主流品种。  相似文献   

3.
豨莶草商品药材的显微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辉  张勉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544-546
目的对全国9个收集地的豨莶草商品药材进行鉴定,以了解目前市场上豨莶草的真伪情况。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数码显微鉴定技术。结果市场上流通豨莶草均为正品,3种基原植物分别为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L.、腺梗豨莶S.pubescensM ak ino和毛梗豨莶S.glabrescensM ak ino。结论豨莶草商品药材的主流品种为腺梗豨莶,占4/9,其次为豨莶和毛梗豨莶。首次采用数码成像技术拍摄了豨莶草商品药材的显微图片,真实、直观地反映了三种药材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性状-线粒体COI条形码联用的方法对市售海马药材伪品虎尾海马Hippocampus comes进行生药学研究,提供主要海马药材伪品虎尾海马的性状和分子的鉴定特征,为海马药材的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利用外观性状鉴别方法对虎尾海马典型性状特征进行研究;扩增获得虎尾海马样品的COI条形码序列,比较各序列的碱基组成、GC含量、变异率等,分析虎尾海马与常见海马药材的正品和伪品序列,明确其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利用NJ(neighbor-joining)法构建虎尾海马与常见海马样品的系统进化发育树,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虎尾海马最典型性状鉴别特征为尾部有交替出现的花斑,头冠低小且有5个显著的圆形突起;虎尾海马样品的COI序列长度为649 bp,碱基GC平均含量为39.73%,种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1 1,其种内遗传距离远小于与另外8种海马药材的种间遗传距离,存在显著的条形码间隔;NJ系统发育树显示虎尾海马与其他海马药材各自聚为一支,其分支支持率为100%,与刺海马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基于性状鉴别-线粒体COI条形码的生药学研究方法能够准确鉴定虎尾海马,与其他海马进行准确区分,为虎尾海马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手段,对改善市售海马混乱的流通现状、控制和提高海马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药诃子的药源调查及商品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鸿华  陈建南 《中药材》1996,19(3):125-127
本文对全国4省和46个市县收集的70件诃子商品进行了产区药源调查和商品鉴定,结果表明:目前市场流通的商品药材主要来源使君子科Combretaceae诃子属Terminalia 4种植物;绒毛诃子、诃子、恒河诃子和大诃子,其中绒毛诃子为主流商品。  相似文献   

6.
蜈蚣药源调查及商品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克勤  陈厚祥 《中药材》1997,20(9):450-452
通过药源调查和对口药材鉴定,确定蜈蚣药基原动物为少棘蜈蚣、多棘蜈蚣、墨江蜈蚣及黑头蜈蚣。主流商品为少棘蜈蚣,产量约占95%。列出原动物形态特征检索表及药材商品性状检索表,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7.
砂仁的药源调查和商品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军  丁平  徐新春  徐鸿华 《中药材》2001,24(1):18-19
通过调查砂仁主产区药源,并对全国7个省区收集的砂仁商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目前市场流通的商品药材主要来自阳春砂Amomunm villosum、绿壳砂A.villosum var.xanthioides和海南砂A.longiligulare等3种的干燥成熟果实或种子。云南及广东产的阳春砂为砂仁的主流商品。  相似文献   

8.
对15个省(直辖市)、区40余件射干类商品药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主流商品为射干Belamcanda chinen sis,另外有鸢尾Iris tectorum和野鸢尾Iris dichotoma在市场上流通。  相似文献   

9.
紫菀类商品药材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紫菀类的商品药材进行调查和鉴定,以搞清市场主流商品的种类。方法: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相结合。结果:商品药材基源植物主要为紫菀属Aster的紫菀A.tataricus,橐吾属Ligularia的蹄叶橐吾L.fischeri、鹿蹄橐吾L.hodgsoni、狭苞橐吾L.intermedia、川鄂橐吾L.wilsoniana、毛苞橐吾L.sibirica var.araneosa、离舌橐吾L.veitchiana及黄亮橐吾L.caloxantha。结论:市场的主流商品为栽培的紫菀,但在我国西南地区、东北部分地区及西北局部地区主流商品为橐吾属的数种植物,统称为山紫菀。  相似文献   

10.
山东产中药瞿麦原植物的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凤琴  李建秀 《中药材》1997,20(6):280-283
通过调查和分类鉴定,山东产中药瞿麦原植物有4种2变种,其中山东石竹为一新种,兴安石竹为山东分布新记录。石竹为山东产瞿麦药材的主流,兴安石竹和辽东石竹次之,偶见山东石竹;瞿麦和长萼瞿麦未形成商品药材。  相似文献   

11.
海马为重要动物药材,用药历史悠久,市场混伪品众多。为正本清源,对历代海马本草文字记载、图片和照片进行考证,结合标本馆馆藏动物标本和药源调查,认为我国海马的基原应该是海龙科动物克氏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1901、棘海马H.spinosissimus,1913、管海马H.kuda,1852、三斑海马H.trimaculatus,1814或日本海马H.mohnikei,1853的干燥体。《中国药典》收载的刺海马H.histrix,1856实为棘海马。并建议对海马性状进行修订,增加鉴别方法,以建立完善的海马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体外 1 , 1- 二苯基苦基苯肼( DPPH )抗氧化模型对海马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质进行评价,并建立小海马 HPLC 特征指纹图谱,用于小海马药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 方法 利用离线 DPPH 抗氧化评价体系对海马不同提取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马水提物抗氧化能力最强,在此基础上又探明了海马水提物抗氧化能力随时间和浓度的变化规律,为海马抗氧化活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依据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建立了海马水提物 HPLC 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结果 海马水提物大部分化合物达到基线分离,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建立小海马药材 HPLC 指纹图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对小海马进行真伪辨别和质量评价。 结论 表明该方法简捷、有效,是小海马药材鉴别及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海马、海龙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本草考证认为:我国古代使用的海马为海龙科除小海马Hippocampus japonicus以外的数种海马;海龙为刁海龙Solenognat hushardwickii。  相似文献   

14.
榧子药材性状与商品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榧子药材及其同属植物种子进行了性状与商品鉴定.商品药材鉴定结果表明,除榧子作为药用外,尚有巴山榧子、云南榧子和长叶榧子在产地亦作为药用.  相似文献   

15.
Z Zhang  G Fan  G Xu  L Xu  Q Wang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5):259-60, 318
Twelve species of Hailong and Haima were analyzed by HPCE(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pecies were found. The method is rapid, highly efficient and reproducible, thus providing experimental criteria for the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two crude drugs.  相似文献   

16.
广东溪黄草药材的原植物调查及商品鉴定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陈建南  刘念 《中药材》1996,19(2):73-75
对广东主要中药溪黄草产地进行了原植物采集和调查,鉴定出其基源植物为狭基线纹香茶菜、线纹香茶菜、细花线纹香茶菜和溪黄草4种;并通过商品鉴定查明广东市场流通的溪黄草药材主要来自狭基线纹香茶菜和溪黄草2种。  相似文献   

17.
海龙科药用资源调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张朝晖  徐国钧 《中药材》1997,20(5):224-226
对我国沿海海龙科药用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供药用的有7属12种,并就人工养殖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应用位点特异性引物鉴定白花蛇舌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忠权  郝明干  王加连 《中药材》2004,27(7):484-487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白花蛇舌草药材的DNA分子鉴定方法.方法:收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白花蛇舌草及伪品共9种,分别提取总DNA,扩增rDNA ITS-2区序列,对比所有样品的该段核苷酸序列,并设计能专一性鉴别白花蛇舌草的位点特异性引物.结果:白花蛇舌草及其混淆品在ITS-2区的序列有显著差异.用位点特异性引物对所有样品DNA进行PCR扩增,只有白花蛇舌草有明显的约392 bp扩增产物,而其它8种植物在同等条件下无阳性产物.结论:所设计的鉴别引物对白花蛇舌草有高度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商品马勃的品种调查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甘肃省药材市场马勃的品种,鉴定出2目3科8属的17种植物。其中白马勃等6种在商品中首次发现。对它们进行了性状和显微特征研究,列出鉴定检索表。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海龙,海马类药材中甾体类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朝晖  徐国钧 《中药材》1998,21(2):81-83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8种海龙、海马类药材中胆甾-4-烯-3-酮、胆甾-3,6-二酮的含量,为制订该类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