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饮水方法对心脏介入治疗后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7月接受心脏介入治疗患者82例,分为常规水化护理组和强化水化护理组,记录术前及术后4h内、13—24h、手术当天24h及术后第1、第2天入量和尿量,观察术后有无排尿困难、尿潴留、胃部不适等;检测造影前、造影后第3天、造影后第7天血浆肌酐水平及尿B:一微球蛋白水平,比较两组以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强化水化护理组与常规水化护理组术后4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3个时段的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前两组血浆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影后第3天及第7天比较,常规水化护理组高于强化水化护理组(P〈0.05)。结论强化水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心脏介人治疗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中应用含碘造影剂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口服水化治疗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行增强CT扫描的老年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一组口服水化治疗组(水化组,n=60),一组非口服水化治疗组(非水化组,n=6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尿β2微球蛋白、血胱抑素C、肌酐水平、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结果水化组患者检查前后的尿β2微球蛋白、血胱抑素C、肌酐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非水化组患者检查后的尿β2微球蛋白、血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高于检查前(P 0. 05),但检查前后的血肌酐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检查前两组患者的尿β2微球蛋白、血胱抑素C、肌酐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检查后水化组患者的尿β2微球蛋白、血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水化组(P 0. 05),但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水化组患者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1. 7%(1/60)明显低于非水化组15. 0%(9/60),差异有显著性(χ~2=11. 14,P 0. 05)。结论增强CT扫描中应用含碘造影剂会损害老年患者肾功能,口服水化治疗能够有效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化治疗预防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病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相关肾损伤的效果,以便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血肌酐正常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39例病人,根据GFR不同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组病人术后行常规水化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氮、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出入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生造影剂肾病,术后6 h、12 h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尿微量白蛋白与术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肌酐正常的病人中有一部分潜在或已存在肾功能异常,术前应常规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临床可通过加强水化治疗预防不同肾小球滤过率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造影剂相关肾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水化治疗预防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病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相关肾损伤的效果,以便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血肌酐正常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39例病人,根据GFR不同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组病人术后行常规水化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氮、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出入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生造影剂肾病,术后6 h、12 h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尿微量白蛋白与术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肌酐正常的病人中有一部分潜在或已存在肾功能异常,术前应常规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临床可通过加强水化治疗预防不同肾小球滤过率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造影剂相关肾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水化治疗在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老年患者造影剂肾病(CIN)发病风险方面的有效性。方法纳入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GE1水化治疗;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48 h空腹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并观察CIN发病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PCI术后24 h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高于术前24 h(P<0.05);术后24 h ,常规护理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较强化护理组升高(P<0.05)。强化护理组患者术后CIN发病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联合 PGE1水化治疗可明显减少PCI术后肾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术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探讨预防或减轻对比剂肾病(CIN)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住院应用优维显370对比剂行冠状动脉介入的病例200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肌酐、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检查,发生CIN情况等临床指标.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120例,常规治疗组80例.比较两组间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别.强化治疗组又分为标准水化治疗组(65例)及强化阿托伐他汀组(55例).分析各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1)3组患者血浆肌酐浓度造影后第3天比较:标准水化治疗组[ (74.6±14.5)μmol/L]、强化阿托伐他汀组[(83.4±16.2) μmol/L]低于常规治疗组[(95.2±17.4)μmol/L](P均<0.05);造影后第7天比较,标准水化治疗[(73.3±14.1)μmol/L]、强化阿托伐他汀组[ (79.5 ±14.3)μmol/L]低于常规治疗组[(87.4±14.5)μmol/L](P均<0.05),标准水化治疗组低于强化阿托伐他汀组(P<0.05).(2)造影后第3天血浆p2-微球蛋白比较,标准水化治疗组[(0.55±0.11)μmol/L]、强化阿托伐他汀组[(0.59 ±0.10) μmol/L]低于常规治疗组[(0.77±0.12) μmol/L](P均<0.05);造影后第7天比较,标准水化治疗组[(0.54±0.09)μmol/L]、强化阿托伐他汀组[(0.59±0.12)μmol/L]低于常规治疗组[(0.65±0.10)μmol/L](P均<0.05),标准水化治疗组低于强化阿托伐他汀组(P<0.05).(3)常规治疗组的CIN发病率(12.5%)高于标准水化治疗组(3.1%)、强化阿托伐他汀组(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强化阿托伐他汀组的CIN发病率高于标准水化治疗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标准水化治疗、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均能预防PCI术后CIN的发生,而标准水化治疗似能更好地改善患者PCI术后的肾脏功能.(2)强化阿托伐他汀在保护PCI术后肾脏损伤的疗效与标准水化治疗相似,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是临床预防CIN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行冠状动脉造影时造影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白蛋白总量30~300mg,血肌酐正常130例,比较造影前、造影后第1,3天血尿素氮、肌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并观察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未发生造影剂肾病;造影后第1,3天血尿素氮、肌酐和尿β2-MG水平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第1天血Cys C与尿mAlb均高于造影前(P<0.05),且超过正常值高值;造影后第3天血Cys C与尿mAlb均较造影后第1天下降(P<0.05),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非离子型低渗性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出现一过性血Cys C和mAlb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8.
加强水化对老年人冠脉造影后肾损害的影响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友丽  何志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530-2532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冠脉造影后,加强水化对造影剂所致肾功能损害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240例行冠脉造影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输液及加强水化,设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比较观察组造影前及造影后24、48h的血清肌酐、尿微量蛋白的差异,以及与对照组造影后24h及48h血清肌酐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造影前后血清肌酐、尿微量蛋白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水化对造影剂所致的肾功能损害有减轻及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水化治疗对高龄老年患者造影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行增强CT检查的高龄老年患者60例,按检查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水化组各30例,对照组检查前饮水250ml,检查后要求患者饮水,但对饮水量、饮水时间不受限制。水化组检查前饮水250ml,检查后要求患者1h、2h、3h内各饮水500ml,24h饮水约2000ml。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血胱抑素C、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检查后两组血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有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检查前后血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有明显差异(P(0.01)。而水化组检查前后血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龄老年患者行增强CT检查,肾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加强3h内饮水护理,可减少造影剂对高龄老年患者肾损害,检查后3h内强化饮水,方便可行,非常适用于行增强CT检查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造影剂对老年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年龄(70.5±8.2)岁,全部选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接受水化治疗(静脉水化)。测定造影前、造影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肾功能指标。结果尿α1微球蛋白术后第1天、第3天分别为(14.74±14.58)mg/L和(13.86±18.09)mg/L,与造影前(6.71±5.11)mg/L比较,显著增高(P<0.05),第7天恢复到术前水平;血清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Ig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仅1例诊断造影剂肾病(2.5%)。结论选用肾毒性小的造影剂、水化能显著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即使出现肾功能损害,1周后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水化联合前列地尔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后造影剂肾病(CA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冠脉造影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静脉水化同时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应用静脉水化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 G)值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治疗后两组造影剂肾病(CAN)的发病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CAN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术后48、72h及术后7d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及尿中β2-微球蛋白的值均有明显改善,相比术前及术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水化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有效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速尿微泵对重症胰腺炎肾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对2000~2004年本院72例重症胰腺炎少尿型急性肾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微泵组38例,速尿微泵持续静脉泵入;推注组34例,仅少尿(每小时尿量〈0.9ml/kg)时以大剂量速尿静脉推注治疗。分别检测两组病例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的血、尿肌酐浓度,尿β2-微球蛋白浓度。记24h尿量,观察并发症情况,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需透析率、病死率。结果微泵组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需透析率较推注组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微泵组病死率亦较推注组明显偏低,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病例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均较治疗前增加,但以微泵组增加明显,7d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4d时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在微泵组逐渐降低,在推注组则逐渐升高,7d时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4d时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微泵组较推注组电解质紊乱每例发生次数、循环系统动脉血压明显下降每例发生次数明显偏低,差异具有极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速尿微泵对重症胰腺炎肾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较速尿推注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及需透析率,明显降低病死率,并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赵玉勤  陶红  张俊  王艳  赵佳  叶剑文  杨军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78-1580
目的探讨低渗造影剂碘海醇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水化对肾功能的影响,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320例冠脉介入患者按肾功能情况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和肾功能轻度损害组(B组)。其中,A组190例分为水化组90例和对照组(非水化组)100例;B组130例分为水化组74例和对照组56例。水化组术前术后静脉补充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不额外静脉补液。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6天监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量并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A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的BUN和Scr与造影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对照组的BUN和Scr显著高于造影前水平(Pd0.05);与水化组相比,对照组术后第1天、第3天的BUN和Scr也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中术后第6天的BUN和Scr较其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P〈O.05)。结论碘海醇对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影响较大,采取合理的水化和精心的护理可以减轻对肾功能的损伤,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短时强化饮水及水化护理用于防控心脏磁共振(MRI)检查后肾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行心脏MRI检查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水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短时强化饮水护理,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结果心脏MRI检查后24 h,观察组血Cys C,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检查后48 h,观察组CysC,Scr,β2-M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时强化饮水及水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心脏MRI检查后对比剂肾损伤的发生率,检查后血清肾功能指标变化有助于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酯类物质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8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 ·1次· d-1,疗程1 a。于治疗前和治疗1a末测定比较两组尿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β2‐微球蛋白、血浆胱抑素水平。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方法评估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尿蛋白、血肌酐、肾小球过滤率、β2‐微球蛋白、血浆胱抑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除β2‐微球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浆胱抑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除β2‐微球蛋白无显著差异性(P>0.05),尿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浆胱抑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a末,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为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提高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86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水化治疗,观察组予水化治疗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次/d.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值、24h尿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渗透压、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造影剂肾病,观察组未出现.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防治造影剂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等渗与低渗造影剂时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住院疑诊冠心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例350例,将350例患者按血清肌酐清除率分为CKD(慢性肾脏疾病)3期组、CKD 4期组及CKD 5期组,各组按所使用造影剂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比较手术前后各亚组间肌酐(SCr)浓度升高值、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以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和β2微球蛋白浓度升高值的差异.结果:(1)CKD 3期组患者等渗与低渗造影剂亚组术后SCr浓度升高值、术后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术后尿NAG酶和β2微球蛋白浓度升高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2)CKD4、5期组患者中低渗造影剂亚组术后SCr浓度升高值、术后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术后尿NAG酶和β2微球蛋白浓度升高值均显著高于等渗造影剂亚组.结论: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等渗性造影剂比低渗性造影剂对血清肌酐清除率<29%(CKD4-5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更低的肾脏毒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2007年3月~2008年5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年龄≥65岁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水化治疗基础上,分别于应用造影剂前、后24小时,每日2次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1 200 mg或安慰剂.比较两组造影后48小时及5天时血尿素、肌酐、肌酐清除率和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自由水清除率以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等.结果:应用造影剂后48小时及5天的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肾小球功能指标(尿素、肌酐、肌酐清除率)和肾小管功能指标(尿β2微球蛋白、尿NAG、自由水清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造影剂肾病3例(5.0%),对照组发生7例(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对冠脉介入诊疗患者肾功能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根据术中所用造影剂的含量分为〈100ml组、100~200ml组、〉200ml组三组。通过观察术后24小时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来评定肾功能变化。结果〈100ml组术后血BUN、Cr、尿β2MG含量元明显变化(P〉0.05);100—200ml组术后血BUN、Cr含量也元明显变化(P〉0.05),而尿β2MG含量变化差异明显(P〈0.05);〉200ml组术后血BUN、Cr、尿β2MG含量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肾功能损害程度和造影剂用量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后不同饮水方法 对减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相关肾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94例,将研究对象分为自由饮水组(47例)和短期强化饮水组(47例),自由饮水组24h总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但对单位时间饮水量无要求;短期强化饮水组要求其术后第1、2、3小时内每小时饮水400-500ml,24h总饮水量不少于2000ml.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肌酐、尿素氮、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h出入量及有无尿潴留、胃部不适等情况.结果 短期强化饮水组与自由饮水组术后3h、13-24h入量、术后3h、6h、12h尿量、术后第l天尿微白蛋白和术后第1天尿微白蛋白差值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术后3h内强化饮水可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