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对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甲状旁腺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结果,并与同期颈部超声、颈部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检查检出率90.4%,假阳性1例,假阴性4例,2例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与颈部超声、颈部CI检出率69.2%、54.3%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9m Tc-MIBI双时相显像检查在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存在的问题也应重视.  相似文献   

2.
急时相蛋白与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赵淑兰 《天津医药》1995,23(7):427-428
  相似文献   

3.
杨吉生  薛元明 《云南医药》1997,18(4):253-254
目的:为明确99mTc血流和静态双时相显像对各种常见甲状腺疾病特别是桥本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人510例和7种甲状腺疾病患者1464例进行了研究。结果:甲状腺血流和静态摄取量通常可直接反应甲状腺功能高低,除伴有甲亢外,桥本氏病者多数为血流增多而静态摄取量不增多且分布不均匀。但对于癌只能提示可能性。结论:甲状腺双时相显像比以往单纯静态显像明显提高了鉴别诊断价值,特别是可对桥本氏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异体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观察心脏移植前后淋巴细胞多基因表达和CD4、CD8分子表达及环孢素A对其影响。方法 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分为心脏移植对照组和环孢素A干预两组。移植前、移植后24 h、3 d、7 d、10 d和12 d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分子表达、荧光差异显示分析淋巴细胞编码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1)移植组:7个基因差异表达,比同组的CD4和CD8分子开始正调表达的时间提前24 h;(2)环孢素A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的有5个基因差异表达;(3)环孢素A组2.3-bisphosphoglycerate比对照组的第一个正调表达时相至少晚24 h,环孢素A还可抑制心脏移植后7 d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gig18基因的转录;移植后24 h内,环孢素A组外周血淋巴细胞Na-通道蛋白基因正调表达。结论淋巴细胞多基因差异表达及与表面蛋白分子表达时相比较对于深入研究移植排斥反应机制和环孢素A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机理主要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早期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调节功能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速度影响糖尿病进展[1],故通过干预改善胰岛素第一分泌时相功能对T2DM治疗将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T2DM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是可逆的[2],故β细胞功能的恢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灰介谐波超声造影技术研究肝血管瘤造影增强的时相变化并探讨其对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肝血管瘤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血管瘤的造影增强表现方式和时相规律.造影剂选用SonoVue,经肘静脉快速团注.结果 30个(100%)病灶均在动脉相出现增强,回声高于肝实质.其中26个(86.7%)病灶在门静脉相和延迟相持续增强,回声始终高于肝实质.在动脉相初始强化时,27个(90%)病灶呈环状或周边结节状增强逐渐向中央充填.在门静脉相和延迟相达峰值时,26个(86.7%)仍表现为周边结节状增强.结论 肝血管瘤超声造影增强的主要特点为动脉相回声增强,门脉相和延迟相持续性增强仍不低于肝实质回声;增强从周边开始呈进行性完全或部分性向心性填充.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比较移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表达时相与病理改变时相间的差别,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变化与移植器官排斥反应时间进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通过对临床4例肾移植、4例心脏移植和1例单肺移植病人的观察,利用病理学、流式细胞术等技术,系统比较了移植器官功能改变时相、移植器官的病理改变时相、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表达时相的时间进程的差别和先后顺序。结果 (1)9例器官移植病人中有4例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不能完全阻断脏器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2)肾移植术后早期,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CD3、CD4、CD8和TCR表达水平的监测可以帮助发现和判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时间进程,并可较准确地监测抗排冲击的疗效,减少免疫药物冲击疗程的盲目性;(3)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病人淋巴细胞HLA-DR分子于移植后24~72 h期间出现高于没有排斥反应病人的表达高峰,比活组织检查诊断排斥反应时间提前5~7 d;(4)9例病人24 h内平均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CD3、CD4、CD8、HLA-DR、ICAM-I、MHC-Ⅱ、TCR等负调表达,淋巴细胞活性被一过性抑制;(5)9例病人24~48 h期间,平均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CD3、CD4、HLA-DR、ICAM-I、MHC-Ⅱ、TCR等正调表达。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的测定对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发现和时间进程的监测、抗排斥反应药物治疗效果的判断与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膳食对IGT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tion,IGT)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低GI组与高GI组进行膳食控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并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VGTT),比较分析0、2、4、6、8min血清胰岛素含量变化。结果进行膳食控制后,所有病例血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餐后2h血糖(P2hPG)较前明显下降(P〈0.05~0.01),VGTT 2min时胰岛素高于饮食控制前(P〈0.05)。组间比较.BMI、P2hPG、VGTT2min时胰岛素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总能量基础上.采用低GI膳食控制策略有助于改善IGT患者糖脂代谢和体重控制,并可部分修正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对延缓IGT向2型糖尿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皮质激素胸腔内给药的时相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口服及胸腔内注入糖皮质激素时血清、胸水药物浓度是否有差异.方法:将20例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及胸腔内注射给药组.口服组予强的松30 mg,顿服,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多个时点血清、胸水标本中强的松浓度;注射给药组仅给药方式不同(地塞米松10 mg,胸腔内一次注入),检测方法同口服组.结果:口服组血清、胸水中各时相强的松浓度并无显著性差异,注射组亦如此.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胸腔内注射给药的方式并未显示出药物在胸膜腔内浓聚的特点,故较口服给药并不具备更优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血流和静态双时相显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99mTc血流和静态双时相显像对各种常见甲状腺疾病特别是桥本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人510例和7种甲状腺疾病患者1464例进行了研究。结果:甲状腺血流和静态摄取量通常可直接反应甲状腺功能高低,除伴有甲亢外,桥本氏病者多数为血流增多而静态摄取量不增多且分布不均匀。但对于癌只能提示可能性。结论:甲状腺双时相显像比以往单纯静态显像明显提高了鉴别诊断价值,特别是可对桥本氏病的诊断提供帮助。建议列为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单相免疫扩散法检测了海拔3600采地区136例藏汉族健康成人血清内C一反应蛋白(CRP)含量,同时对48例不同疾病患者血清CRP含量变化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136例藏汉族健康成人血清内CRP含量与平原地区结果基本一致;同海拔地区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世居组与移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8例不同疾病患者除乙型肝炎外,血清内CR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细菌性痢疾非常显著地高于乙型肝炎(P<0.001),因此测定血清CRP可能有助于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受体结合试验,观察一次腹腔注射75mg/kg双甲脒后大鼠脑组织3H-可乐定结合量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脑组织3H-可乐定结合量于染毒后4~8小时为最低,且恢复缓慢,至染毒后72小时才达对照水乎。这一时间变化过程与同时测试的染毒后血桨及脑勺浆离心后上清液抑制3H-可乐定结合的时间过程相一致,提示放射受体分析结果可用于监测双甲眯对a2-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许青  林力华 《海峡药学》2007,19(12):86-87
目的探讨不同时相应用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观察其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在月经周期的第一天开始服用克罗米酚胶囊,50mg.d-1,共用5d;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用药,50mg.d-1,共用5d;若未妊娠,下一周期同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排卵前卵泡数量、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受孕率。结果平均卵泡数量(直径大于14mm的卵泡个数)实验组少于对照组,最大卵泡直径,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子宫内膜厚度,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排卵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妊娠率,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月经周期的早期即第一天至第五天应用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年龄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小儿或成人手术共90例,ASAⅠ~Ⅱ级,年龄1个月~59岁。按年龄分成3组:成人组(Ⅰ组)30例(16—59岁),儿童组(11组)30例(2~12岁),幼儿组(Ⅲ组)30例(1个月~2岁);每组按首次给予顺式阿曲库铵的量(30、4|D、50μg·kg-1)再分成3个亚组,一共9组。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每例患者先随机给予一个首次剂量(30、40、50μg·kg-1)后,观察TOF刺激反应,当同等程度T1反应连续重复3次时,记录T1抑制程度,计算量一效关系曲线和ED95,再给每个患者静注顺式阿曲库铵使总量达到100μg·kg-1。对T1达100%抑制的患者观察顺式阿曲库铵的恢复时相。结果所有患者在抑制达到100%时完成气管插管,插管条件达到1级有83例(92.2%),达到2级有7例(7.8%);成人组、儿童组和幼儿组的ED95分别为59.29、55.88、45.39μg·kg-1,3组患者E风值与年龄的增加呈正相关。成人组与儿童组比较,临床肌松维持时间、临床肌松有效作用时间、体内肌松作用时间较长(P〈0.05),而与幼儿组比较,其以上3个作用时间较短(P〈0.05),但3组间恢复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年龄对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夜间组与白昼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夜间组于夜间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白昼组则在白天进行,对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症状评分、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夜间组及白昼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症状评分、CRP及BNP水平改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间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更有助于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预注芬太尼、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对罗库溴铵恢复时相的影响.方法 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50岁,随机分为四组(n=15),即对照组(D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氟比洛芬酯组(FL组).采用加速度仪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麻醉诱导后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插管.所有患者在预计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5mL、芬太尼2μg/kg、舒芬太尼0.2 μg/kg和氟比洛芬酯1 mg/kg,术毕不给拮抗剂,使其在安静状态下自然恢复,当TOF≥90%时结束肌松监测,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记录罗库溴铵临床作用时间(T125%),T1 75%、TOF 75%、TOF 9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 各组的临床作用时间(T1恢复至25%),T1 75%、TOF 75%、TOF 9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芬大尼、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对罗库溴铵恢复时相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MNNG所致哺乳类细胞非定标性突变的时相分析1孙雪敏1余应年张小山陈星若(浙江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及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杭州310031;1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杭州310012)非定标性突变(nontargetedmutation)为原核细胞...  相似文献   

18.
19.
谢柯祺  兰志勋  蔡兵  范丹  曾思 《中国药房》2010,(48):4529-4531
目的:探讨预注罗库溴铵对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期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腹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Ⅰ组预注氯化钠注射液3mL;Ⅱ、Ⅲ、Ⅳ组分别预注罗库溴铵0.03、0.06、0.09mg·kg-1。各组间隔3min后,使用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当T1抑制100%时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起效时间、插管条件及恢复时相指标。结果:与Ⅰ组比较,Ⅱ、Ⅲ、Ⅳ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Ⅳ组均可将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缩短(P<0.01),其中Ⅳ组最为明显,为(136.5±22.3)s;4组患者恢复时相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值分别为T539.1~59.9min、T2543.0~63.5min。结论:预注罗库溴铵可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且不影响顺式阿曲库铵恢复时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Ca联合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急诊就诊抽血化验,并检出58例高钙血症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及调查回访等方式,比较几种检测方式的检出率和检测结果.结果 在58例患者中,血清Ca联合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