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 对65例本院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行手术治疗,3例行内镜括约肌乳头切开取石术,结果55例治愈,7例好转,死亡3例。结论 明确诊断后及早手术,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机和方式选择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治愈46例(88.5%),死亡6例(11.5%),其中中毒性休克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心力衰竭1例.结论 合理把握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效果。方法:对7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6例患者中,治愈68例,死亡8例。结论:积极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AOSC的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1年-2010年间2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中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其手术治疗的重要性.结果:26倒手术,治愈25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治疗AOSC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AOSC的治愈率和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汉智   《中国医学工程》2010,(1):145-145,147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0~2009年,共收治了35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分析其中的临床特点、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其死亡原因。结果 35例中治愈好转33例,占94.3%;死亡2例,死亡率为5.7%。结论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治疗AOSC的重要手段,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AOSC的治愈率和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治疗程序。  相似文献   

6.
陈社卫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149-3150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9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术后并发切口感染9例,胆总管结石残留5例,胆汁漏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死亡10例,余均痊愈出院。患者住院平均为15.4 d。结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体会,提高疗效。方法:以2005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症状、手术方法及疗效,探讨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重要性。结果:治愈68例,好转14例,死亡6例,有效率为93.18%。死亡的6例中有4例死于多器官衰竭,2例死于中毒性休克。术后有4例发生切口感染,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好转治愈,残余结石10例行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应选择适合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积极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有效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2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手术治疗26例,其中25例痊愈,1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中1例痊愈,1例死亡,2例患者死亡原因为全身多器官衰竭和严重的全身感染,总有效率92.3%,住院天数14~42天,平均23.5天。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明确诊断后应及时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充分引流,控制感染抗休克,严密监测肝、肾等全身脏器多功能状况,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3年10月~2010年12月的收治的38例AOSC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33例,好转3例,2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5.3%.结论 对明确诊断的AOSC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AOSC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有效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2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手术治疗26例,其中25例痊愈,1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中1例痊愈,1例死亡,2例患者死亡原因为全身多器官衰竭和严重的全身感染,总有效率92.3%,住院天数14~42天,平均23.5天.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明确诊断后应及时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充分引流,控制感染抗休克,严密监测肝、肾等全身脏器多功能状况,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病人的死亡原因、手术时机及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6年3月135例AOSC病人的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死亡15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7例(7/102),保守治疗死亡8例(8/33)。≥60岁者死亡11例(11/58),〈60岁者死亡4例(4/77)。早期短时使用地塞米松和鸟司他丁治疗的病人休克及中毒症状得到纠正40例(40/46),明显高于未用者11例(11/22)。结论AOSC病人应在出现五联征之前手术,已出现休克的病人易短时适当纠正后及时手术治疗;贻误手术时机,严重并发症、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和乌司他丁针剂是抗休克的一种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1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探讨AOSC病人的死亡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AOSC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死亡8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2例。早期大剂量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病人休克得到纠正率(80.9%,17/21),明显高于未用地塞米松的病人(33.33%,2/6)。结论:AOSC病人应在出现五联征之前手术,对于已出现休克的病人,应先给予适当的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手术;贻误手术时机、严重并发症、高龄是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应早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治疗AOSC。同时中医利胆利胰、活血化淤治疗有利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3.
10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手术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103例行手术治疗的AOSC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切口感染6例,胆总管结石残留3例,胆汁漏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6例,死亡8例(死于MOF及脓毒血症),其他患者均痊愈。住院天数为12~31d,平均19.5d。结论 AOSC首选手术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并提高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ObstructedSuppurateCholangitis,AOSC)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9年收治的76例老年AOSC,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转归作一总结。结果:老年人的AOSC存在其不同于中青年组的特点,中毒性休克表现几率高(60.4%)。76例患者均在超声检查中有阳性发现,其中69例患者伴有至少一种全身性基础疾病。非手术治疗8例(死亡3例),手术治疗68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48例),48例非急诊手术中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32例,鼻胆管引流16例。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进展快,在诊断上应首选辅助B超检查,减少AOSC延误诊治。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伴随基础病的治疗,应积极行以手术为主的解除梗阻的治疗。术前行PTCD或鼻胆管引流,可明显改善手术前全身状态,甚至使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50例,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分为PTCD+手术治疗组(n=65)和急诊手术治疗组(n=85),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PTCD+手术治疗组和急诊手术治疗组分别为12.3%和36.5%(P〈0.05),两组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3.1%和14.1%(P〈0.05),PTCD+手术治疗组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结论DSA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术前全身状态,使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感染严重,病死率高,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十分必要,本文讨论了发病原因及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闭合性腹部交通伤急诊一站式诊治流程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急诊一站式诊治重度闭合性腹部交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急诊基础生命支持治疗、病史采集、快速查体、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及急诊一站式辅助检查对诊断重度闭合性腹部交通伤患者的重要性。诊断明确或部分诊断不清而又高度怀疑有腹内脏器损伤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对损伤严重无手术指征者,仅行非手术治疗。结果术前确诊51例,术中确诊14例;手术治疗64例(其中确定性手术治疗31例、损伤控制外科治疗33例)、非手术治疗1例;治愈62例,死亡3例(其中术后死亡2例,1例合并脑疝患者未手术即死亡)。结论急诊一站式辅助检查及优化的诊断、救治流程,有助于重度闭合性腹部交通伤患者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一站式诊治模式是提高重度闭合性腹部交通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采取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超下胆总管内径变化,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除2例需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外,其余23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成功,胆汁引流通畅,多器官衰竭得以纠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治愈率为92.0%。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患者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静脉应用和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采取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超下胆总管内径变化,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5例患者除2例需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外,其余23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成功,胆汁引流通畅,多器官衰竭得以纠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治愈率为92.0%。结论 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患者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静脉应用和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索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胆道结石手术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结石是外科常见病.自Langenbuch于1882年开展胆囊切除术以来,已有百余年历史.虽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日益改进,但手术死亡率仍较高,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本文回顾了本院从1956年至985年来.收治的胆道结石手术及死亡病例,重点分析其死亡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