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诊断及改善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01/2004-12玉溪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对患者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每隔7~12天治疗1次。治疗两三次。辅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3~6个月。并做肘外侧肌和内侧肌的牵张锻炼。疗程结束,按自拟疼痛评分标准进行疼痛评定,共分为6分,1分为无痛,6分为严重疼痛。结果:3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20±0.40),(4.40±1.03)分,t=16.8,P<0.001]。结论:肱骨外上髁肘外侧肌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原因,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是一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5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为8(4-2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无钉折弯、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该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固定牢固、损伤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3.
4.
病例:孪姐 11岁.发现左前臂及双膝部多个肿块一年余人院.体检:头颅五官无畸形,四肢、肩胛骨及肋骨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包块.最大者4cm×5cm,最小者1cm×1cm,质硬,无压痛,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X线摄片示第4、6前肋、双侧肩胛骨多发性不规则外生性骨疣且尺骨被推压偏斜.选择左尺骨及左股骨较大包块手术.切除2cm×2cm×2cm及4cm×5cm×6cm大小骨瘤各一个.病理诊断:骨软骨瘤.  相似文献   
5.
颈椎椎体和椎间盘的疾患可因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的是急性外伤、肿瘤等,致使颈脊髓前部受压,引起肢体瘫痪和疼痛。2001年6月,我科开始以颈前入路手术清除病灶来解除颈髓前部的压迫,并用国产钛质钢板固定颈椎,使其获得较好地稳定和防止植骨块脱出作用,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部分半月板切除和关节腔内的清洁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1998年5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半月板损伤患者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35岁穴21~60岁雪,左膝21例,右膝16例。其中运动损伤9例,急性外伤1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8例(其中Ⅰ期6例,Ⅱ期10例,Ⅲ期2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0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7例。半月  相似文献   
7.
手部烧伤是最常见的烧伤部位之一,早期烧伤的原因,烧伤的深度,处理的方法以及处理的措施是否及时,都与其愈后的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我们重视手部深度烧伤后的早期处理,有效的防止或最大程度的减轻手部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病 例 患者女,6 5岁,进行性加重的腰部疼痛2月。2月前无明显诱因腰痛,左侧为重,沿两季肋部斜向髂嵴前放射。平卧减轻,翻身及活动时加重;曾服英太青和局部理疗、推拿按摩、卧床等治疗无效。查体:站立时腰痛,脊柱腰1、2稍后凸和压痛,双侧骶棘肌压痛,左侧为重,左侧骶肌痉挛;膝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总结胃大切术后并发内疝临床分析及防治经验.方法:对3例胃大切术后并发症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症.1例误诊为:肠粘连.此3例病例经剖腹探查术后证实为:入空肠袢内疝.结论:术中运用正规的外科基本观念和基本功,可避免不必要的术后并发症出现,提高手术操作技能精确度,减少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D23阳性表达及细胞因子IL-4,INF-γ对儿童哮喘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哮喘患儿30例(其中急性发作20例,症状缓解10例),喘息发作患儿50例,肺炎患儿16例,正常儿童16例,其外周血CD23、IL-4、INF-γ检测均送广州省级医疗检测中心检测,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喘息发作患儿为哮喘和喘息组(即实验组),肺炎患儿、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部分喘息患儿(发展为哮喘可能性大的)治疗前后外周血CD23阳性表达,IL-4、INF-γ的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1),而哮喘症状缓解期患儿、健康儿童及部分喘息患儿(发展为哮喘可能性小的)、肺炎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CD23阳性表达、IL-4、INF-γ结果则无显著差异性.结论:IL-4,INF-γ可能通过调控CD23的表达参与哮喘的发病,并且极有可能是婴幼儿喘息发展为哮喘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