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氯地平组(64例)给予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氢氯噻嗪组(56例)给予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24h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舒张压(DBP)和24h平均脉压(PP)经过3个月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氢氯噻嗪组24hDBP和24hPP与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钾、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氨氯地平组肌酐、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氢氯噻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均相对较少。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都能有效降低老年性高血压,两药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少,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既往未服用降压药物或曾经服用降压药但目前停用达3个月以上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晨起空腹1片;对照组予厄贝沙坦75~150 mg,清晨空腹顿服。观察8周,比较2组药物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降压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厄贝沙坦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利尿剂(氢氯噻嗪)与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接受依那普利10mg+氢氯噻嗪10mg,1次/d,B组接受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0mg,1次/d,治疗8周复查疗效。结果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01)。但A组血压降低效果较B组明显。结论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优于缬沙坦+氢氯噻嗪。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应用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与培哚普利合用或不合用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组(A)和培哚普利组(B),每组患者35例,每天分别予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8mg/12.5mg和培哚普利4mg,B组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加用氢氯噻嗪12.5mg,用药4周。用药前后测定血压、血尿酸、并监测有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用药4周后血压均明显降低,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不良反应少于B组(P〈0.01),而且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患者血尿酸增高水平明显低于培哚普利合用氢氯噻嗪组(P〈0.01)。结论: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联合用于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与培哚普利合用氢氯噻嗪相似,但对血尿酸影响更小,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及探讨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8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予左旋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12.5mg 口服,1次/日;常规组44例,予左旋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25mg 口服,1次/日。治疗周期12周,观察两组的血压、血生化等临床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值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P <0.01),治疗组及常规组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77.3%、79.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11.4%,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洪  谢丽  王秋林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86-87,90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作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7月就诊的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随机分为氢氯噻嗪组(A组)30例与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组(B组)35例,A组使用氢氯噻嗪片25 mg/d治疗,B组使用卡托普利片75 mg/d和氢氯噻嗪片12.5 mg/d治疗,两组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监测血压、心率、血生化等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较A组血压达标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组下降幅度较A组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组患者的心率、血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用于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联合降压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原发性高血压80例,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除外,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疗程12周。结果 80例中显效48例(60.0%),有效27例(33.75%),无效5例(6.25%),总有效率93.7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为(160±12/100±10)mmHg,治疗后为(130±10/82±10)mmHg。检测24h动态血压,计算降压谷峰比值率〉6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8.
尹林华 《医学综述》2013,(23):4363-4365
目的 对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6例,根据是否使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分别为联合用药组(38例)和氢氯噻嗪组(38例),联合用药组采用氨氯地平(每次5 mg,每日1次)联合阿托伐他汀(每次10 mg,每日1次);氢氯噻嗪组采用氢氯噻嗪(每次6.25 mg,每日1次)进行治疗,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联合用药组和氢氯噻嗪组患者的血压、微量尿蛋白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在治疗后8周的收缩压为(140.25±11.94) mm Hg、舒张压为(84.38±8.75) mm Hg均分别低于氢氯噻嗪组患者的收缩压(84.38±8.75) mm Hg、舒张压(87.25±8.83) mm Hg;治疗后8周的微量尿蛋白为(15.39±5.28) mg/L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患者的(29.37±13.21) mg/L;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为(1558.31±278.55) cm/s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患者的(1701.63±529.62) cm/s(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赖诺普利氢氯噻嗪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症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8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24人。观察组患者采用赖诺普利氢氯噻嗪联合钙拮抗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赖诺普利联合钙拮抗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数值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75%(18/24),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赖诺普利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安全度高,值得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联用氢氯噻嗪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对血钾、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10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替米沙圳氢氯噻嗪,观察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钾、血尿酸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血尿酸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后血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联用有协同降压作用,并可抵消单用氢氯噻嗪所引起的血钾下降、血尿酸升高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0例患者,A组使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B组则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A组使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后收缩压为(140.3±11.7),B组则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后收缩压为(129.4±12.3);A组使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后舒张压为(86.2±7.7),B组则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后舒张压为(81.1±5.3)。 A组使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的有效率为82.86%,B组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有效率为91.43%。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罗正良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150-151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重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7—2009年76例门诊重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38例)和厄贝沙坦组(38例),用药4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有效率为94.74%,氢氯噻嗪组有效率为84.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区别。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疗效好,是治疗重度高血压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2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氯沙坦组、氢氯噻嗪组、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动态血压、降压谷峰比值(T/P值)及不良反应评估疗效。结果 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在降压方面优于氯沙坦组,明显优于氢氯噻嗪组.分别与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降压治疗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重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老年重度高血压病患者每日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1片,治疗4周末如未达到有效标准则增加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8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分别检查血压、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及尿酸。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总有效率94.7%,不良反应发生率5.3%。而对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及尿酸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控制老年人重度高血压安全有效,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及对照组(68例),分别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80 mg)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血压达标率为82.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1%,达标率为70.58%;研究组日间、夜间及24 h SBP和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谷峰比值、S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确切,安全有效且降压平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左室肥厚78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口服,1次/天,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数据,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析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及左心功能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显著下降(P〈0.05),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3个月后可显著逆转左室肥厚,同时使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改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陆文杰  徐龙  丁险浩 《中外医疗》2011,30(11):132+134-132,134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通过随访了解患者服药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组,分别观测服药后8周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出现。结果服药8周后,结果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总有效率91.25%,赖诺普利组有效率80%。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不良反应率5%。赖诺普利组不良反应率6.25%。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低,适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清晨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房内径(LAD)、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和E/A值。结果治疗12周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P〈0.05);LAD下降(P〈0.05),E明显升高(P〈0.01),A明显下降(P〈0.01),E/A明显升高(P〈0.01)。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波依定联合倍他乐克、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口服波依定5mg/次,1次/天,倍他乐克起始剂量6.25mg/次,2次/天,每(2~4)周剂量加倍直至患者最大耐受量(12.5~25)mg/次,2次/天,小剂量氢氯噻嗪25mg/次,1次/天;对照组给予波依定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剂量方法同观察组,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结论:采用波依定联合倍他乐克、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优于使用波依定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氢氯噻嗪(HCTZ)降压治疗时,氢氯噻嗪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1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HCTZ12.5mg,1次/d,观察降压效果.在治疗6周和1年末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指标,比较服药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尿酸升高.分层分析发现治疗6周末及1年末血压达标者尿酸治疗前后无变化,血压未达标者尿酸升高(P<0.05).结论 应用氢氯噻嗪降压治疗,血尿酸变化与降压效果有关,疗效差者血尿酸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