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评价我国高三学生高考前焦虑障碍检出情况,为开展相关防治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以及Science Direct,EBSCO-ASC +BSC,PubMed Central,Springer数据库,收集2002-2015年收录的有关我国高三学生焦虑障碍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合并发生率,并进行亚组分析,且对文献进行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标准文献20篇,总样本量为13 662名高三学生,焦虑障碍合并检出率为34%(95% CI=27% ~ 42%,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三学生焦虑障碍检出率随研究时间段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高三学生轻度(23.37%)、中度(8.52%)、重度(1.65%)焦虑障碍检出率呈梯度下降趋势;女生焦虑障碍检出率(30.94%)高于男生(23.26%);我国东部地区高三学生高考前焦虑障碍检出率最高(38.35%),西部地区(29.81%)次之,中部地区(24.46%)最低;非随机抽样法高三学生高考前焦虑障碍检出率(36.80%)高于随机抽样法(32.34%);考试焦虑量表(TAS)测出的结果(55.36%)高于焦虑自评量表(SAS) (23.54%)和其他量表(42.53%).结论 高三学生焦虑障碍检出率高且呈上升趋势,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国内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好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万方、维普(VIP)、PubMed、Science Direct及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国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国内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的合并值为30.9%(95%CI:21.6%~40.2%),男女性的检出率合并值分别为28.9%和27.6%;样本量≥585的合并检出率为29.4%,样本量低于585的合并检出率为32.2%;CES-DC、DSRSC及CDI量表的合并检出率分别为46.2%、37.4%和15.5%;低、高质量文献的合并检出率分别为34.3%和28.0%;文献采用非随机抽样的合并检出率33.5%,采用随机抽样的合并检出率30.0%。结论 国内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国内外非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量表的选择对检出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接种率。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和Science Direct,收集发表年限为2006年至2016年的有关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接种率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我国儿童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接种率的合并值为55.9%(95%CI=52.3%~59.4%);东部、中西部地区儿童Hib疫苗接种率分别为62.9%和48.1%;居住在城市的儿童Hib疫苗接种率为53.9%,农村儿童为41.9%;户籍为本地儿童的Hib疫苗接种率为60%,流动儿童为54.3%;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统计的接种率高于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统计的接种率。结论我国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接种率偏低,不同地区间接种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接种率。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和Science Direct,收集发表年限为2006年至2016年的有关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接种率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我国儿童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接种率的合并值为55.9%(95%CI=52.3%~59.4%);东部、中西部地区儿童Hib疫苗接种率分别为62.9%和48.1%;居住在城市的儿童Hib疫苗接种率为53.9%,农村儿童为41.9%;户籍为本地儿童的Hib疫苗接种率为60%,流动儿童为54.3%;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统计的接种率高于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统计的接种率。结论我国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接种率偏低,不同地区间接种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石锋  王飞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93-1698
系统评价我国高三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情况,为开展视力不良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data,VIP,CBM和Pubmed数据库,查找2005-2014年间发表的高三学生视力不良相关文献,采用CMA V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0篇文献,共计115 218名受检高三学生.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三学生视力不良合并检出率为80.9%(95% CI=78.4% ~ 83.1%).分层分析显示,高三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男、女生分别为79.6%和84.3%;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81.3%,85.3%和74.7%;城市、农村分别为82.9%和77.8%;轻度、中度和重度视力不良分别为8.8%,21.1%和48.1%;性别、研究地区、城乡、视力不良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4.118,310.818,72.877,2352.808,P值均<0.01).2001-2004年、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分别为76.1%,80.6%和82.8%,视力不良检出率有上升趋势(x2=293.24,P<0.0I).结论 我国高三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在性别、研究地区、城乡和视力不良程度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庆市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及其健康危险行为因素,为大学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三所大学1903名大学生进行一般情况、自编青少年亚健康危险行为因素调查问卷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调查。结果:重庆市大学生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为42.8%。女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男生(P<0.05);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大三年级(P<0.05);师范类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医学类和理工类学生(P<0.05);学习压力较高者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压力一般和较低者(P<0.05);睡眠时间小于八小时的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睡眠时间大于等于八小时的大学生(P<0.05)。影响大学生亚健康症状的主要危险行为因素有偏食行为、无大强度运动行为、无小强度运动行为、非故意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行为、自杀行为、滥用药物行为和网络成瘾行为等。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较高,与多种健康危险行为因素有关,相关部门应该区别对待进行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我国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检出率及分布特征。方法 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学位及会议论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中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2021年8月发表的文献。结果 最终纳入43篇文献,总样本量为95 799人,自杀意念者9 367人,检出率范围为1.3%~53.4%,合并值为10.7%(95%CI:8.8%~13%)。亚组分析发现,调查工具的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地区、居住地、年级、民族、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翟文海  张琼  闫俊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7):1055-1060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中国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和相关因素的变化,为心理健康教育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CBM、WanFang、CNKI和CIP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国大学生抑郁相关因素的文献,以文献调查时间在2020年1月前后判定疫情前后,研究工具限用抑郁自评量表或流调用抑郁量表,运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疫情前文献26篇,样本量共76 816人,疫情后文献18篇,样本量共102 653人。疫情后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疫情前(35.7%,30.9%),15个因素被纳入Meta分析,疫情前大三年级与大学生抑郁症状呈正相关(OR=1.27);疫情前后大四年级、性格内向、不吃早餐、身体不健康、家庭经济差、单亲家庭、熬夜、睡眠质量差均与大学生抑郁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44,1.35;1.68,2.01;3.33,3.03;2.21,4.99;1.80,1.89;2.33,1.92;1.53,3.08;2.23,2.97),高社会支持、体育锻炼均与其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57,0.55;0.78,0.60)(P值均 < 0.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较高,性格内向、体育锻炼、身体不健康、睡眠质量差和熬夜对其影响高于疫情前。应针对性加强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空巢老人焦虑症状检出率。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有关空巢老人焦虑症状检出率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Meta 分析运用Stata 14.1软件。结果 共纳入11个横断面研究,包括1361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空巢老人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2.8%[95%CI(21.6%~43.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患病情况、子女探望时间、调查时间、调查地区均对空巢老人抑郁症状有影响。结论 我国空巢老人焦虑症状检出率较高,建议加强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态的早期评估与干预,改善空巢老人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卫生和问题行为的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卫生和问题行为的现状。方法:对部分在皖部属院校和省属高校学生进行焦虑、抑郁症状和问题行为的抽样调查。结果:抑郁、焦虑症状在两类学校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 中检出率差异无显性;焦虑症状检出率随年级增高而上升,差别有显性。自杀行为女生自杀意念高于男生;吸烟和饮酒行为部属院校学生高于省属院校,男生高于女生;有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的学生三种自杀行为报告率高于无抑郁、无焦虑症状;有焦虑症状、自杀行为及饮酒行为吸烟行为的检出率较高。结论:关注不良行为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可能是改变不良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国适龄儿童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 V)接种率。方法使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收集2007-2017年发表的Var V接种率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且质量评分≥5分的文献提取数据纳入分析。结果共38篇文献纳入研究,中国儿童Var V合并接种率为61.1%(95%CI:55.7%-66.5%);东部、中西部地区分别为97.3%、40.8%;随机、非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为66.7%、54.8%;本地、流动儿童分别为70.1%、61.5%;城区、农村儿童分别为72.7%、59.3%。结论中国适龄儿童Var V接种率偏低,不同地区、不同抽样方法间接种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韩阿珠  徐耿  苏普玉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665-1670
探讨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干预和控制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库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相关文献.使用R软件及其Meta程序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按照性别、学段、城乡、独生子女、地区以及调查年限进行亚组分析,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 最终共纳入文献22篇,累计纳入总样本量146 936人,非自杀性自伤总检出率为27.4% (95% CI=24.5%~3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男生(27.2%)高于女生(25.6%),非独生子女(28.8%)高于独生子女(28.0%),农村(32.2%)高于城市(27.7%),中部地区(32.3%)高于西部(30.1%)、东部(25.4%)、东北部(5.5%)地区,2012年及之后调查的检出率(31.4%)高于2012年之前的检出率(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7.03,9.85,30.28,531.58,120.95,P值均<0.05).本次所纳入研究文献无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稳健.结论 我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总体检出率较高,且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城乡、地区以及调查年限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为学校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Pub Med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6年11月29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6篇文献(中文文献61篇和英文文献5篇),累计研究对象476 26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5.1%(9 5%CI=13.9%~16.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21.1%,高于女大学生的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167.307,P0.001);东部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6.4%,均高于中部地区大学生的14.8%和西部地区大学生的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9.5%、12.8%、18.2%和23.9%,年级越高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越高(χ趋势2=271.355,P0.001);研究时间在2005—2009年大学生的性行为发生率为14.6%,低于研究时间在2010—2015年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486,P0.001)。Begg秩相关结果显示本次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Z=0.26,P=0.799)。结论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大学生性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来制定干预措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安全性行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近10年我国内地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检出情况,为制定防控艾滋病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外文数据库检索2010—2020年发表的中国内地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检出率的相关文献,在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后进行HIV检出率的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17篇文献,最终纳入38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HIV合并检出率为0.44‰(95%:0.34‰~0.55‰)。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提示监测地区和样本量大小是异质性来源的重要原因,可以解释49.38%研究间的异质性。西部地区HIV合并检出率高于中东部地区,小样本合并检出率高于大样本资料。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我国出入境人员HIV检出率仍处于低水平,西部地区口岸是重点关注区域,应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丽水市莲都区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莲都区抽取4所中学,使用中学生抑郁量表对1 005名中学生进行有效自评测试。结果莲都区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1.34%。男生抑郁症状检出率35.17%高于女生的27.42%(P0.05)。重点初中抑郁症状检出率15.47%低于普通初中的24.59%(P0.05)。重点高中抑郁症状检出率41.57%与普通高中的44.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抑郁症状检出率43.15%高于初中生的19.84%(P0.05)。抑郁症状的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莲都区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应针对不同学校、年级及性别对象加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系统评价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检出率及其分布特征,为了解我国大学生NSSI检出率的分布情况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我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89年1月至2015年8月.英文检索词包括undergraduate/college/university;self-injury/self-harm/self-mutilation/self-abuse/autolesion/autotomy/autosadism等,中文检索词包括大学生/大学/高校、自(我)伤(害)/自残/自虐.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CMA 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个研究,总样本量73 677人,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为16.6%(95%CI=10.7%~24.7%).亚组分析显示,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男生(16.2%)低于女生(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09,P<0.01);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校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分别为21.9%,2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 373.879,P<0.01).敏感性分析显示,文献质量对结果改变不大.结论 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较高,且在性别、研究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3-6岁学龄前儿童龋病情况,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EBSCO-ASC+BSC、Science Direct、PubMed Central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收录的有关我国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生情况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合并发生率,并按照区域、性别、年龄进行亚组分析,同时运用GIS技术对我国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生率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25篇,总样本量为108 486名学龄前儿童,龋病合并检出率为53.00%[95%CI(48.00%,58.00%,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学龄前儿童龋病检出率无明显性别差异;3、4、5、6岁儿童龋病合并检出率分别为35.77%、49.59%、52.22%、66.59%;东部地区学龄前龋病发生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辽宁、海南、广东学龄前儿童龋病检出率分列前3,山西最低。结论我国学龄前儿童龋病情况严重,需进一步加强口腔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及分布特征,为了解我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情况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筛选2008年1月-2020年3月关于我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并对性别、年级、地区及时间分组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有17篇文献被纳入本研究,合计样本量为63 060人,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15.50%(95%CI:13.04%~18.31%)。亚组分析显示,我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高中生的检出率最高(18.99%),大学生检出率最低(9.52%),初中生居中(14.03%)。2016—2020年检出率最高(16.75%),2011—2015年检出率居中(16.38%),2008—2010年检出率最少(11.46%)。结论 我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且在年级及时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1—2021年我国3~6岁儿童交通伤害发生率,为减少儿童交通伤害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在Endnote软件中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依据LONEY提出的评价标准对最终纳入的23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23篇文献包括79 420例研究对象,3~6岁儿童交通伤害合并率为3.39%(95%CI:2.83%~3.95%)。1996版、2004版和其他版本的儿童交通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55%、2.24%和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儿童交通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88%、3.70%和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车辆类型之间儿童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动车的儿童交通伤害率(2.34%)高于非机动车(0.97%)。结论 2011—2021年,我国3~6岁儿童交通伤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伤害防控工作的人才支持和培训力度,完善中西部地区道路交通设施,加强各地区机动车的管控,降低儿童交通伤害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2014—2017年我国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情况。方法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以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关于我国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整理数据后采用meta分析总体患病率以及亚组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与抽样方法的患病率情况。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1.90%(95%CI 18.20%~25.70%);东部地区患病率为23.60%,中部地区为22.40%、西部地区为19.30%;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21.30%,女性患病率21.00%;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的患病率为23.60%,非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统计的患病率为19.60%。结论我国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不同地区之间有所差异,采用不同抽样方法患病率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