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柳州市2010年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柳州市2010年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为进一步预防控制艾滋病的蔓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AIDS疫情监测网络报告,对HIV/AIDS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柳州市2010年报告HIV/AIDS病例2 083人,其中死亡523人;报告病例中以男性青壮年居多,10 ~49岁1 482例,占报告病例71.15%,50岁及以上老年人576人,占27.65%;以农民居多,占43.78%;报告病例中以异性性传播感染途径为主,占77.48%,血液传播占13.15%;57.7%的病例当年首次报告即为AIDS病人,69.4%的病例当年首次报告即在当年死于艾滋病.结论 柳州市艾滋病疫情严峻,已经进入了发病和死亡高峰,在继续加大宣传和综合干预的同时,提高检测和治疗力度,做到“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最终控制柳州市艾滋病的持续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9-2013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为本地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一对一匿名询问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按照《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 293-2008)方法确定感染者,输人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分析2009-2013年某区艾滋病监测资料.结果 2009-2013年共有新报告HIV感染者764例,主要通过异性接触传播(334,43.7%)、同性接触传播(262,34.3%)和静脉注射毒品传播(144,18.8%);比较5年新报告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34,P<0.001),异性传播新报告病例数(x2=21.75,P<0.001)和同性传播新报告病例数(x2=50.3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性接触仍然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应针对性接触传播途径加大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2-2010年彝良县艾滋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2-2010年彝良县报告的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彝良县2002-2010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48例,其中HIV 33例,AIDS 15例,死亡3例.48例中男29例(60.42%);女19例(39.58%);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 加强疫情监测,严格控制传染源,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洪雅县艾滋病流行现况.方法 对洪雅县1996 - 2011年艾滋病控制工作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洪雅从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截至2011年底已确诊艾滋病感染者76例,1997 - 2004年无病例报告,2005 - 2011年分别报告13、9、18、9、4、5和17例.2009年以前以注射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占77.36%,2009后以异性和同性性传播为主要途径,占90.91%.2010年以前未发现外来妇女艾滋病感染者,2010年和2011年分别在外来妇女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2人和3人.结论 洪雅县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吸毒传播逐年下降,性传播已成主要途径,外来妇女艾滋病感染者升高,需加强性工作者人群及外来妇女艾滋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泸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泸州市1996-2010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年内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52人,死亡199人,年均报告感染率、患病率、病死率分别为:0.92/10万、1.87/10万、30.52%.1996-2004年报告感染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05年起持续上升,从0.15/10万(2004年)上升到4.16/10万(2010年),年递增率为73.98%;患病率从0.55/10万(2004年)上升到9.02/10万(2010年),年递增率为59.39%.龙马潭区、江阳区报告感染率高于其他县区(x2=131.877,P<0.01).20 ~49岁为主要感染人群(483例,74.08%),农民、无业人员和民工为主.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523例,80.21%).TB/HIV双重感染率为2.57%.结论 泸州市艾滋病疫情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上升幅度较快且无减缓趋势;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较快;切实的综合防治措施应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柳州市2010-2013年艾滋病疫情情况,为该市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DPS统计软件对柳州市2010-2013年感染者和患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柳州市2010-2013年感染者和患者新增7 054例;在新增感染者和患者中鹿寨县占27.43%,其次是柳江县。年龄分布以20~59岁组最多占74.89%;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94.72,P0.01);传播途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70.11,P0.01)。结论柳州市2010-2013年艾滋病新发病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下降速度慢,应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重点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0-2010年西藏艾滋病病例特征,了解西藏艾滋病疫情现状及流行态势.方法 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西藏艾滋病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地理分布及传播途径等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西藏2000-2010年共累计艾滋病病例132例,其中AIDS患者19例,死亡9例.2009年西藏艾滋病感染率0.34/万,估计西藏成年人现存艾滋病病例感染率为2.04/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西藏艾滋病疫情正在上升,且年增长幅度较多;西藏艾滋病病例民族涉及臧、汉、彝、回、苗和壮族等;7个地区均有艾滋病病例报告,其中拉萨市累计HIV/AIDS 93例(70.45%);林芝地区累计12例(9.09%);西藏艾滋病病例20 ~49岁人群占90.2%,男性比例63.63%,男女比例为1.75:1;经性传播的艾滋病病例累计97例,占73.49%.结论 西藏艾滋病疫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有上升的趋势;西藏艾滋病病例来源多源化,地区分布差异大;西藏艾滋病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西藏艾滋病疫情与贫困、人员流动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河南省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特征。方法下载历年全省各种途径发现并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个案资料及随访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报告PLWHA 42879人,其中69.05%是经既往有偿供血感染,病例分布呈明显的聚集性。2008年报告病例中异性性传播占26.64%,通过检测咨询发现病例1802例,占49.59%。结论河南省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主要集中在既往有偿供血人群,但经采供血传播已被阻断。性传播的比例增加,提示应加强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检测咨询成为发现PLWHA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1999 - 2010年包头市昆区艾滋病疫情变化趋势,为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9-2010年报告的昆区辖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W/AIDS)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昆区1999-2010年累计报告HIV/AIDS 61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0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待业、农民和商业服务者为主,占78.7%;感染人数主要集中在15~44岁年龄段,占78.7%;感染者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占78.7%;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和性传播为主,占86.9%;自2005年以来,报告病例数逐渐增多.结论 包头市昆区艾滋病感染人数1999-2010年共发现61例,2005年以来,感染人数逐年增多,感染人数主要集中于男性青壮年,静脉注射毒品和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提示艾滋病感染有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发展的趋势,需进一步加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评估浙江省台州市历年来艾滋病患者“晚发现”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收集1996年1月~2014年6月报告地为“浙江省台州市”的艾滋病患者个案信息,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HIV检测类型等.运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晚发现艾滋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66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HIV/AIDS)纳入本次分析,其中550例(33.1%)属于“晚发现”病例.550例晚发现病例平均年龄为(41.7±14.2)岁;性别以男性为主,占74.4%;58.0%已婚;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73.8%,同性传播占1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台州市户籍及临床就诊者检测是台州市艾滋病患者“晚发现”主要因素.结论 浙江省台州市艾滋病患者“晚发现”现象较为普遍,急需进一步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加大HIV检测服务宣传,提高HIV检测服务可及性和利用率,特别是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进一步主动为患者提供HIV咨询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市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永林  王炳留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93-2194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市1996--2008年艾滋病疫情流行情况分析,为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确证采用Westem Blot方法,对每例确证的HIV/AIDS个案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所得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报告HIV/AIDS 71例,其中AIDS患者17例,死亡11例,分布在全市8个县(区);感染者中20~39岁的青壮年占74.65%;异性传播占50.70%。2007--2008年两年报告HIV/AIDS49例,占69.01%。结论连云港市近两年HIV/AIDS报告病例数上升较快,病例以性传播为主,青壮年比重较大,应该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南阳市艾滋病流行现状,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1年南阳市艾滋病疫情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累积检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6 899例,其中艾滋病人3 363例,死亡2 653例;HIV以血液和性传播为主,比例分别为64.72%、21.47%,但随着年份增加,血液传播报告人数和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性传播报告病例数和构成比逐年增加;通过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感染,HIV感染者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结论进一步加强供血途径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性行为的干预,遏制HIV经性传播。抗病毒治疗有效降低了患者病死率,应继续积极开展艾滋病的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周口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为进一步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周口市1995-2012年HIV/AIDS报告卡、信息附卡和个案随访表数据库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2年底,周口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8 335人,其中累计AIDS 7 558人(90.68%)。累计死亡2900人,现存活HIV/AIDS 5 435人。不同县间HIV报告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的感染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以血液传播为主(78.51%),其中既往有偿供血传播者占66.93%,不同感染途径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新发现HIV感染者371例中,性传播计215例(57.95%)。结论周口市艾滋病疫情依然严峻,性传播病例占新发病例比例已超过一半,遏制HIV经性传播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14.
叶晟  雷建萍 《职业与健康》2014,(22):3300-3301
目的了解大冶市2010—2013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基本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大冶市VCT门诊求询者的人口学信息、求询者来源和类型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大冶市共有3 323人接受了VCT服务,求询者中以主动求询者为多,占69.33%;不同年份主动求询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75 2,P〈0.05)。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93%,各年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5%、0.48%、0.96%、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41 6,P〉0.05)。按不同年份分不同发现途径进行阳性率比较,通过VCT发现阳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03 1,P〈0.01),通过临床途径和其他途径发现阳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584 5、0.253 0,均P〉0.05)。结论 VCT在艾滋病疫情发现方面作用有限,在医疗机构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PITC)应成为以后发现疫情的主要策略来倡导和落实。  相似文献   

15.
佘冬梅  姚秋菊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16-1618
目的了解2007—2010年随州市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行为、相关态度和需求,以及在4年里发生的变化,为防治艾滋病的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对随州市农村居民进行自填表式问卷调查,所有资料均经EpiData 3.02进行录入后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州市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3个传播途径和经蚊虫叮咬等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到2010年基本上均提高到90%左右;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亦有所提高,其中对使用安全套是否有保护作用的知晓率从52.23%提高到92.64%,对忠于性伴侣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的知晓率从76.89%提高到91.47%;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外表上与正常人群无区别的知晓率从45.24%提高到80.62%;2010年有78.10%的居民愿意与感染了HIV的熟人继续交往;农村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资料、电视和报刊书籍。结论随州市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成效,提高农村居民的防治知识和保护意识,对农村居民的艾滋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艾滋病(AIDS)疫情流行特点。方法以国家AIDS综合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为数据来源,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报告中,以报告地区和现住址两者为界定标准,对秦皇岛市1997—2010年AIDS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10年,秦皇岛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67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12例,死亡14例。按现住址统计:辖区内现管理44例HIV/AIDS病例中,死亡11例,失访3例,在访30例。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秦皇岛地区常住人口为287万,HIV感染率为0.15/万,AIDS疫情波及到各县区,而病例主要集中在海港区。结论秦皇岛市AIDS疫情处于低流行期,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途径。各县区疫情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芜湖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疫情报告及随访管理状况。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截至2010年12月底芜湖市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截至2011年3月底的随访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10年芜湖市累计共报告HIV/AIDS142例,死亡19例。男性89例,占62.7%;20~39岁年龄组占77.5%;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及同性传播为主,分别占31.7%和26.1%;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病例占47.8%;2010年累计报告存活的HIV/AIDS病例的随访率为98.8%,CD4检测率为87.2%。结论芜湖市艾滋病总体仍处于低流行,HIV以性途径传播为主,近年疫情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监测力度,加强HIV/AIDS管理,控制HIV的进一步传播和流行,并减少HIV/AIDS病例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柳州市各类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信息。方法按照《广西HIV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对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者、孕产妇、暗娼4类重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8年共监测4类高危人群1396人,检出HIV抗体阳性24人,艾滋病检出率6.8%;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5人,梅毒检出率1.6%。结论柳州市高危人群艾滋病检出率较高,疫情仍处于很高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9.
董蕾  韩磊  张晓菲 《中国健康教育》2012,(10):810-812,821
目的评价开展男男性行为(MSM)人群预防艾滋病安全套使用干预的近期效果,以进一步探索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利用同性恋组织招募同伴教育志愿者,对青岛市MSM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296人和306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84.12%提高到干预后的89.54%,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行为者安全套的每次使用率由干预前的37.64%上升至47.73%,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57.93%上升至62.88%,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者安全套的使用比例由18.63%上升至31.63%,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的比例由75.68%上升至83.01%,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除同伴教育、免费宣传资料外,其他途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SM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对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