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2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疗程〉2年。选择同期接受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的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代丁)1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2年。观察治疗时生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免疫学应答的效果及肾功能、血液分析的变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48周、96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结论: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均有较好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但早期抗病毒活性恩替卡韦优于阿德福韦酯,可作为重症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经口服用药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恩替卡韦经口服用药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时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eAg转阴率、HBV-DNA低于下限率均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效果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血清ALT水平为正常值上限(ULN)的1~2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观察我院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的ALT水平为ULN的1~2倍、HBeAg阴性中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其中60例为恩替卡韦组,47例为阿德福韦酯组,剂量为恩替卡韦0.5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疗程至少96周.32例患者治疗前接受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过程中每3个月监测1次ALT、HBV DNA水平,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结果 失访6例,其中恩替卡韦组4例、阿德福韦酯组2例.治疗前行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的35例患者中,30例(86%)有明显的肝组织炎症(≥G2)或肝纤维化(≥S2).96周时,ALT复常率阿德福韦酯组和恩替卡韦组分别为67%(30/45)、95%(53/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3,P<0.01);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率阿德福韦酯组和恩替卡韦组分别为78%(35/45)、100%(56/56)(x2=13.81,P<0.01).恩替卡韦组未发现耐药病例,阿德福韦酯组耐药率4% (2/4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与恩替卡韦及阿德福韦酯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ALT水平为ULN的1~2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有较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肝病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各45例.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恩替卡韦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48周后血清HBV-DNA和ALT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后HBV-DNA、AL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2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48周后HBV-DNA、AL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治疗24周、48周后HBV-DNA、ALT明显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理想药物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艾平  赵长松  邓宏 《当代医学》2022,28(7):135-137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及对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26例。恩替卡韦组口服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在恩替卡韦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MDA、NO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MDA、NO水平均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联合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蛋白肽(Ⅲ-PC)、层粘连蛋白(LN)水平均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恩替卡韦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显著,可促进乙肝病毒转阴,改善肝纤维化状态,且对MDA、NO水平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收集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3月—2016年7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25例.阿德福韦酯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恩替卡韦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总有效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HBeAg转阴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HBeAg效价水平、HBV-DNA水平、ALT水平的差异.结果 恩替卡韦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阿德福韦酯组76.00%(P<0.05);恩替卡韦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阿德福韦酯组28.00%、HBeAg转阴率96.00%高于阿德福韦酯组76.00%(P<0.05);治疗前两组HBeAg效价水平、HBV-DNA水平、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HBeAg效价水平、HBV-DNA水平、ALT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对肝炎病毒复制以及繁殖进行抑制,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3-84,87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的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恩替卡韦进行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阿德福韦酯治疗1年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仍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纳入,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作为优化治疗策略。结果共纳入25例患者,本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答率;在联合治疗开始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HBV DNA阴转率分别达到64%(16/25)和92%(23/2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分别达到72%(18/25)和96%(24/25),HBeAg消失率分别是8%(2/25)和24%(6/25),HBeAg/Anti-HBe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4%(1/25)和12%(3/25)。在头6个月的联合治疗期内,患者耐受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优化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组,各3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比较乙肝病毒基因(HBV-DNA)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阴转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ALT、AST下降幅度大于干扰素组和阿德福韦酯组(P<0.01);治疗12、24、48周时,联合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干扰素组和阿德福韦酯组(P <0.05或P<0.01);治疗24、48周时,联合组HBeAg阴转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1).结论 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抑制乙肝病毒,提高HBV-DNA、HBeAg阴转率,减轻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核苷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3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三组,拉米夫定组45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组45例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恩替卡韦组45例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之前三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ALT、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ALT、Child-Pugh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相比,恩替卡韦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核苷类药物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相比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的HBeAg阴转率更高,临床价值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乙肝度荫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传染科病房或肝病门诊的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在一般保肝、抗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疗程中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定期检测肝功、HBeAg、HBV-DNA.结果:治疗6个月与12个月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阴转率也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用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二者联用有一定协同作用,是治疗CHB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美泽 《广西医学》2010,32(5):544-546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片10 mg/d,12个月。观察组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片10 mg/d,12个月;丹参注射液每次20 ml,1次/d,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HBeAg、HBV-DNA转阴率、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药物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HBeAg、HBV-DNA阴转率均随着疗程的延长而增加,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水平均随着疗程的延长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在HBV-DNA、HBV-DNA阴转率方面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无显著差异,但两药联用能降低显著改善肝功能,并有明显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时间点的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6例,根据抗病毒药物种类分为阿德福韦酯组(70例)、恩替卡韦组(65例)及替比夫定组(71例)。根据性别、年龄和血肌酐,利用苦味酸法计算eGFR数值,统计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T_0)、治疗后6、12、24个月(T_1、T_2、T_3)的肌酐(SCr)、eGFR水平,比较3组的谷丙转氨酶(ALT_)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结果阿德福韦酯组T_1、T_2、T_3时SCr水平均高于T_0,替比夫定组T_1、T_2、T_3时SCr水平均低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恩替卡韦组T_0、T_1、T_2、T_3时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阿德福韦酯组SCr水平高于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且恩替卡韦组高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阿德福韦酯组T_1、T_2、T_3时eGFR水平均低于T_0,替比夫定组T_1、T_2、T_3时eGFR水平均高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恩替卡韦组T_0、T_1、T_2、T_3时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阿德福韦酯组患者eGFR水平低于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且恩替卡韦组低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后ALT_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替比夫定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eGFR水平,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会引起患者eGFR水平下降;恩替卡韦不会对eGFR水平产生影响。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该尽可能选择替比夫定抗病毒药物,必要时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单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276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门诊患者分为两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组和单用恩替卡韦组,分别用药治疗24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和24月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HBV—DNA、AIJ、AST和T—Bil,随访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后同时间段两组间的ALT复常率,x2=3.63,x^20.05(2)=5.99,x2〈x^20.05(2),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段两组间HBV—DNA转阴率,x^2=0,x^20.05(2)=5.99,x^2〈x0.05(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恩替卡韦组转阴率比联合用药组高些。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单用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效.但恩替卡韦单用治疗比联合用药HBV—DNA转阴效果好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两种治疗策略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7月以前在PUBMED,EMBASE,CNKI等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拉米夫定(剂量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剂量10 mg/d)与恩替卡韦单用(剂量1 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4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包括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阴转)、血清ALT复常、血清HBeAg抗体转换。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式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48周血清HBV DNA阴转率、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抗体转换率比较的P值分别为0.25,0.61和0.33。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60例单用拉米夫定产生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和治疗组(改用恩替卡韦),比较两组在24周、48周ALT复常、HBV-DNA阴转及HBeAg转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24周ALT复常率、HBV-DNA定量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48周时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崔玲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44-145
目的探讨和研究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1-2013.1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8周,且给予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但并无其他抗病毒药物应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4周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分别为70.0%和56.0%,治疗48周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分别为82.0%和7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转阴率治疗24周时两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8周时,观察组患者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均为临床常用的治疗乙肝药物,恩替卡韦相较于阿德福韦酯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陆永安 《吉林医学》2013,(33):6954-6954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抗病毒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观察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疗程48周,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结束时,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分别为85%、47.5%、100%,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分别为87.5%、50%、100%,三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恩替卡韦分散片与恩替卡韦片疗效相当,均能够显著抗病毒,恩替卡韦分散片费用更低,具有替代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VIP和Cochrane中心等数据库,按照严格的排除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共检索到5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2篇,用Revman5.0分析数据。从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清除率和病毒突破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耐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超   《中国医学工程》2012,(5):44-4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10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疗程48周。分别于治疗后12周、24周及48周观察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结果治疗组三个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阿德福韦酯单独用药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和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血清HA、LN、PCⅢ、C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HBV-DNA阴转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纤维化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确切,可减轻炎症活动,改善微循环,有效延缓肝纤维化,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