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秋辉  张旭桥 《现代保健》2014,(22):104-106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术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实施射频消融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辨证施护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30例只采用一般护理。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JOA积分(P〈0.05),提高优良率(P〈0.05)。结论:辨证施护有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术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及其护理。方法:对30例行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有计划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0%,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提示射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损伤小,并发症少。结论: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微44治疗方法,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功能锻炼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鸿淋 《智慧健康》2024,(3):217-220
目的 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3年6月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0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需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为52例、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44/52),研究组为96.23%(51/5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8.65±4.51)分、SD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52.46±4.93)分,研究组分别为(42.37±3.96)分、(45.39±4.2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为(83.57±4.51)分,研究组为(92.34±3.9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为73.08%(38/52),研究组为88.68%(47/5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9/52),研究组为3.7...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椎横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研究组采用颈椎横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颈椎后根神经阻滞麻醉,对比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的改变情况,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研究组JOA评分中临床症状、临床检查和日常生活分数分别为(25.78±6.28)分、(25.49±5.64)分、(26.21±3.7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49±6.24)分、(15.43±5.37)分、(16.24±3.51)分,P<0.05;研究组中治疗效果为优的例数是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例,P<0.05;此外研究组和对照组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分别是1例与2例,复发现象的例数分别为2例与3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颈椎横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个月疗效较平稳,疼痛及麻木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显示:术前(6.45±0.41)分,术后即刻(2.22±0.65)分,术后14d(2.49±0.81)分,术后2月(2.33±0.70)分,术后半年(2.42±0.67)分。术后半年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94.9%。术前R值(0.256±0.002),术后14d(0.252±0.00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毁损的程度可控、无手术切口、术后疼痛轻微甚至无疼痛感觉,术后卧床休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3月就诊的6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期间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治疗7d后,69例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VAS疼痛评分分别为(7.29±1.34)、(2.35±0.4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优良率为89.86%。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臭氧髄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接收的颈腰椎盘突出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借助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JO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0.91%高于对照组78.79%(P0.05)。结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好,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5例予腹腔镜术治疗,对照组45例予开腹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症状改善情况,行24个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性交痛(0.67±0.12)分、痛经(1.24±0.08)分、慢性盆腔炎性疼痛(0.77±0.3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重度分期患者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创伤性较小,症状改善情况好,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尹中普 《现代保健》2013,(22):16-1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联合化疗在声门型喉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3例声门型喉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射频消融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癌细胞凋亡率为(27.28±2.12)%,临床有效率为73.6%(28/38),≥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11/38),对照组癌细胞凋亡率为(21.42±1.87)%,临床有效率为45.7%(16/35),≥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2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和射频+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践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射频+臭氧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9.23±19.21)分,高于对照组的(70.12±18.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相比,采用射频+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实验组给予射频靶点热凝手术联合臭氧消融,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疼痛感降低到(0.89±0.3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腰椎间融合单侧及双侧内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究更为有效、可靠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将其分为单侧组及双侧组,每组56例,分别采取腰椎间融合单侧或双侧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7,t=9.620,t=12.338;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显著下降(t=28.223,t=24.899,t=25.013,t=20.475;P〈0.05),其治疗前后VAS及ODI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单侧组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为89.3%,双侧组椎间融合率为92.9%;单侧组随访未见明显并发症,双侧组随访发现1例椎间融合器内植骨部分吸收,1例出现突出对侧根性症状。结论:腰椎间单侧及双侧内固定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症状,且具有良好的椎间融合度,安全性较高;而单侧内固定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患者负担更小,对于需手术治疗的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使用腰椎间融合单侧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3.
白永权 《现代保健》2014,(11):113-11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60例,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且观察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重型颅脑损伤急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立即使用尼莫地平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急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并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急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立即使用尼莫地平。随访6个月,记录出院1个月后的GCS评分和清醒患者的MMES评分以及6个月后清醒患者的MMES评分,以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和出院1个月的GCS评分差异分别为(2.36±0.77)分和(2.33±0.73)分,两组治疗前后的GC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各有27例(64.29%)和16例(38.10%)患者清醒,两组清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出院1个月和出院6个月的MMES评分分别为(10.7±6.26)分、(18.9±7.21)分、(21.4±7.27)分,对照组术前、出院1个月和出院6个月的MMES评分分别为(10.9±6.32)分、(13.8±6.52)分、(15.8±5.79)分,两组出院1个月和出院6个月的MME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1个月和出院6个月MME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立即使用尼莫地平,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促进清醒,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物理牵引,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5%,对照组有效率69.44%,两组之间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疗效,可以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极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对48例轻、中度OSAHS老年患者行RFA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做多导睡眠监测(PSG),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RFA治疗后PSG监测显示呼吸参数明显改善,最低血氧饱和度由76.37±13.32增至90.32±11.06(P〈0.01),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由36.20±7.30降至11.20±6.10(P〈0.01)。总有效率达93.70%,其中治愈15例占31.25%。结论 RFA对于老年轻、中度OSAHS患者有效,安全痛苦小,并发症少,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药导和半导体激光联合常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9月本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7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常规卧床予消肿止痛药物治疗联合牵引,加用超声药导和半导体激光物理治疗。对照组常规卧床予消肿止痛药物治疗联合牵引。以VAS评分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超声药导加半导体激光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