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藤黄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侯文洁  萧伟 《中草药》2011,42(3):617-620
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树分泌的干燥树脂,具破血散结、解毒、止血、杀虫之功效,用于癌症、脑水肿等多种病症的治疗,其中藤黄酸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从藤黄酸的抗肿瘤作用、药动学和新剂型等方面阐述藤黄酸的研究进展,讨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藤黄酸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藤黄酸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藤黄酸及其衍生物是存在于中药藤黄中的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近年来,该类化合物药理学功效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尤其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已成为新近研究的热点。传统认为细胞毒是该类化合物抗肿瘤主要作用途径,但是目前的研究显示细胞凋亡、结合肿瘤细胞膜转铁蛋白调控细胞死亡、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在藤黄酸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本实验室关于新藤黄酸的研究,对藤黄酸及其衍生物抗肿瘤的特性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藤黄酸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藤黄酸是一种从藤黄科植物藤黄的胶质树脂中提炼出的天然产物。藤黄作为祖国医学中药的一种,被认为具有消肿、化毒、止血、杀虫的功效。自1973年藤黄的主要活性成分藤黄酸被提取出,并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后,这种古老的中药被开发出新的作用。国内外研究发现藤黄酸还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ATP结合膜糖蛋白的表达、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抗凋亡蛋白的表达等机制有关。文章就藤黄酸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进行讨论,对现存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山柰酚是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从多种中药材及水果蔬菜中提取,具有药理活性广泛、毒副作用少的特点。研究表明,山柰酚对多种常见癌症如结肠癌、乳腺癌、白血病等有明显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其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侵袭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有氧糖酵解等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山柰酚与许多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抗肿瘤、增敏的作用,其纳米制剂治疗肿瘤具有更好的疗效,表明山柰酚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综述近年来山柰酚抗肿瘤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药藤黄抗肿瘤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黄系藤黄科植物藤黄树所分泌的干燥树脂,呈圆柱状或不规则块状物,色棕黄,质脆.祖国医学认为,藤黄味酸涩、有毒,具有攻毒蚀疮、破血散结等功效,主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跌打损伤等.国外有用作利尿剂的报道,可用于治疗水肿和脑出血等.近年来发现藤黄酸(GA)抗肿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活性成分性质稳定,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其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藤黄系藤黄科植物藤黄树所分泌的干燥树脂,呈圆柱状或不规则块状物,色棕黄,质脆。祖国医学认为,藤黄味酸涩、有毒,具有攻毒蚀疮、破血散结等功效,主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跌打损伤等。国外有用作利尿剂的报道,可用于治疗水肿和脑出血等。近年来发现藤黄酸(GA)抗肿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活性成分性质稳定,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其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hanburyi Hook.f.)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地区,目前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被广泛引种栽培。该植物分泌的干燥树脂被称为藤黄(Gamboge),作为传统的民间用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外用对于痈疽、肿毒、溃疡、湿疮、烫伤和跌打肿痛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藤黄及其活性成分藤黄酸等化合物被发现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对藤黄的传统药用历史及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雷公藤甲素为中药雷公藤主要活性成分,因其多靶点、多途径的高效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雷公藤甲素对乳腺癌作用敏感,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干预肿瘤细胞转移、抗肿瘤耐药、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影响肿瘤微环境等机制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活性,其治疗乳腺癌效果受到广泛的认可,有希望作为临床治疗药物。该文检索国内外近十年相关文献,对雷公藤甲素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同时还针对雷公藤甲素的不足,总结了多种应用策略,以期为雷公藤甲素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癌症威胁人类健康,新治疗手段应用于癌症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并未改善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预后仍需癌症研究学者的不断努力。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山柰酚为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药用植物山柰中,可用于治疗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且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能抑制肝癌、结肠癌、肺癌及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山柰酚主要抗癌形式为诱导细胞凋亡,通过促使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诱导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凋亡。山柰酚还可以通过干扰癌细胞周期,使多数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并通过诱导细胞自噬发生程序性死亡,抑制细胞迁移侵袭以及血管生成,协同提高化疗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抗肿瘤效应。山柰酚作用于一系列细胞内和细胞外靶点,参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调节,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Wnt等信号通路,但以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为主。此外,山柰酚在肿瘤表观遗传学中也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笔者对山柰酚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山柰酚防治肿瘤的深入研究以及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二氢杨梅素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氢杨梅素是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大量存在于藤茶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重点介绍它的抗肿瘤活性和4种抗肿瘤作用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认为二氢杨梅素具有作为抗癌药物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姜黄素对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均具有一定疗效,目前许多分子生物学机制被认为和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相关,包括调控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和诱导凋亡、调控各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性血管生成、抑制转移等。  相似文献   

12.
孙强  何曼  张梦  曾沙  陈莉  周丽娟  徐海波 《中草药》2021,52(2):603-612
恶性肿瘤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同时也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通常情况下抑制单个信号通路或单个基因的产物不足以实现对恶性肿瘤的预防或治疗,但也不排除少数作用于单一靶点却能起到良好肿瘤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然如此,目前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仍然大多只针对单一靶点产生生物学效应。中药在抗肿瘤的方面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通路以及多效应的优势。小檗碱为黄连Coptis chinensis中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抗炎抗氧化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产生抗肿瘤作用。与化学制剂相比,其来源广泛,安全易得,在预防和治疗相关癌症方面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对小檗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抗肿瘤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丹皮酚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皮酚为中药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皮酚具有抗菌消炎、解热镇痛、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血栓以及抗氧化等作用。近年来,丹皮酚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其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以及减轻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应用前景广阔,现将近年来丹皮酚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以及相关机制的探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绿原酸是植物经光合作用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似物,在多种中药材中的含量高,是其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广泛,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均有应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酯键、不饱和双键等多种不稳定结构,容易被氧化、见光、受热都容易使其活性丧失,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有抗癌、降血脂、抗氧化、降血糖、抗紫外光与辐射、抗菌、免疫调节等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的深入,其抗肿瘤活性逐渐被重视。绿原酸具有抗肿瘤作用,其对肺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结肠癌、宫颈癌、胃癌、口腔癌、白血病、视网膜母细胞瘤、黑色素瘤、皮肤癌等发病率较高的肿瘤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绿原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阻滞细胞生长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转移、抑制端粒酶活性、调节免疫、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作用有关。本文以"绿原酸""抗肿瘤""Chlorogenic acid""antitumor"等为关键词,组合搜索1999年1月至2018年1月PubM ed,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相关的文献,共搜索到110余篇相关文献,其中真正有效的文献51篇,本课题组对其有效文献中涉及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绿原酸的抗肿瘤活性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藤黄酸的构效关系。方法:通过对天然产物藤黄酸的结构剖析,在去除复杂桥环结构的基础上.合成了色酮和讪酮2个系列的化合物。并通过MTT法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药理实验活性筛选。结果:这些具有平面环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活性虽然比藤黄酸的活性要低,但是引入异戊烯基能显著提高其抗肿瘤活性。结论:藤黄酸结构中的异戊烯基和桥环结构对其抗肿瘤活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整理近十年相关的文献材料发现,五味子乙素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五味子乙素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内血管新生以及调节细胞内氧化酶水平来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五味子乙素的作用机理尚未明确,通过归纳五味子乙素抗肿瘤的给药剂量,总结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五味子乙素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麻二酚是非生理依赖性成分,不具有大麻的成瘾性,可被有选择地应用于晚期癌症。大麻二酚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综述了大麻二酚调控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减轻癌细胞侵袭性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为大麻二酚的抗肿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紫草素及其衍生物抗妇科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侯尧  伍春莲 《中草药》2020,51(14):3814-3820
紫草素是从传统中药紫草中提取的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近年来,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得到广泛研究。多项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从阻滞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诱导自噬和坏死等方面综述近几年紫草素及衍生物在抗妇科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紫草素类化合物在妇科肿瘤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询,对白术单药及其配方在抗肿瘤、改善肿瘤患者胃肠功能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介绍.中药白术不仅具有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健脾补气的功效,还可对多种肿瘤产生抗肿瘤作用,在肿瘤患者胃肠功能的调节方面也具有一定功效.白术作为传统中药在肿瘤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大量研究表明,白术在抗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明显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白术为天然的植物药物,药源丰富,疗效肯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