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71例病人手术治疗38例,其中开腹手术18例,微创治疗20例。包括CT/B-US导向下穿刺引流14例,腹腔镜6例。结果:开腹手术组和微创治疗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61.1%和1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开腹手术组和微创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常冬梅 《中国科学美容》2011,(18):180-180,186
在临床医学实践里,妇科疾病特别需要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对于肿瘤类疾病许多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以微创为特点的腹腔镜手术减少了妇科类患者的受创程度并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临床实践,进行相关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正>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而发病率又不断上升,已成为十大常见的致死性癌种,值得高度重视。外科手术切除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R0切除是长期生存的前提条件。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视野清,出血少,病人恢复快,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微创优势,已开始用于胰腺癌,特别是胰体尾癌的外科治疗[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癌腔内治疗(endoscopic resection,ER)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输尿管癌患者的腔内治疗过程:19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其中输尿管上段肿瘤4例,中段2例,下段13例;肿瘤平均直径0.9cm,基底平均宽度0.5cm。19例患者中。13例行输尿管镜下电切除术,深达输尿管深肌层;6例位于输尿管膀胱壁段肿瘤患者行经尿道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TUR),切除肿瘤及输尿管开口周围1.0~1.5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膀胱深肌层。均烧灼肿瘤基底,其中17例术后放置双J管4~8周。结果: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22.9min,平均出血量18ml,术后3天内拔除尿管出院。肿瘤分期分级:1例为TaG1,8例为T1G1,4例为T1G2,4例为T2aG2,2例为T2bG3。术后1周血Cr平均降低10.22mmol/L,BUN平均降低1.37mmol/L。随访4~67个月,无膀胱输尿管反流与肾积水,2例T2bG3患者分别于术后26个月、55个月输尿管局部肿瘤复发,再次行输尿管镜下肿物电切除术,2例于术后3年继发同侧输尿管开口附近膀胱癌。结论:低级别、窄基底的输尿管癌可选择性的行ER,手术微创、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预后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168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64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B组61例行微创旋切手术治疗,C组43例行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比较3组疗效。结果:联合手术组较传统开放手术组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1),较微创手术组患者满意率高(P<0.05);联合手术组的局部血肿形成、肿物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P<0.05,P<0.01);3组间乳房哺乳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具有适应症广、手术切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保证医疗效果的同时,兼具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脊柱微创手术 (minimallyinvasivespinesurgicaltechnique)是指经非传统手术途径并借助医学影像、显微内窥镜等特殊手术器械和仪器对脊柱疾患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微创技术和方法, 其目的在于将医源性创伤减小到最低程度, 同时获得最佳疗效。主要包括两大类: 经皮穿刺脊柱微创手术和借助内窥镜进行的脊柱微创手术。1934年Ball经脊柱后外侧入路行椎体穿刺活检术开创了经皮穿刺脊柱微创诊断技术的先河。1964年Smith首先报道了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进入病变的椎间盘, 注入木瓜凝乳蛋白酶, 溶解髓核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这是经皮穿刺微创技术用…  相似文献   

7.
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治疗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巨大腺瘤与早期癌的重要手段[1]。但由于其设备昂贵、安装费时、手术视野较固定、更换手术视野较复杂等问题而限制了使用。Atallah等[2]首先将单孔腹腔镜转换器应用于直肠肿瘤的切除手术,称为经肛门微创手术(trans ana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AMIS)。虽然该术式解决了TEM存在的问题,但其肠腔内空间较小,缝合后打结较为困难。2014年2月10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中心在TAMIS基础上,使用TEM专用打结器进行打结,成功治疗1例直肠腺瘤患者,手术方便,操作容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微创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为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微创开放式手术,术中用“C”型臂X线机定位,做3~3.5cm长的皮肤切口,剥离椎间的部分骶棘肌,咬除部分椎板上缘及小关节内侧缘后摘除髓核,并根据需要扩大神经根管。结果:本组病例随访2~21(平均11.5)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45例(75%);良12例(20%);可2例(3.3%);差1例(1.7%)。结论:微创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比传统的手术小,手术适应证比椎间盘镜手术宽,而且疗效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微创时代的骨外科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手术本身意味着创伤,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一直是外科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自1983年Wickham首次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surgery,MIS)”的概念以来,微创设备,微创技术和微创理论在近20年里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骨外科的微创手术在这一背景下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起声引导下麦默通( Mammotome)微创手术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总结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手术的经验及注意事项.方法:从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本科室对1567例3761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通过病理检查和随访,评价其在乳腺外科手术中的诊治效果,总结临床经验.结果:通过超声引导下麦默通( Mammotome)微创手术,拟行手术的肿物均可彻底切除.肿物长径为0.4~3.2cm,每个肿物平均切除时间为6min( 2~20 min),平均出血量为1ml,手术切口小,仅2~3mm.未发现手术严重并发症.其中99.55%患者术后病理回示为良性病变,另有原位癌2例,浸润性癌5例.术后对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的残腔周围及针道进行病理检查,针道均未见癌残留.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手术对乳腺肿块既可达到诊断和治疗目的,又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快捷、术后外观好的特点,同时提高乳腺肿块病理诊断率,更有利于临床触诊及辅助检查阴性的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了微创手术冶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进展,从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的选择,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优、缺点几个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分析了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特点,研究表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具有简便实用、定位准确、不用开颅和输血,生存质量高,适宜急诊等特点,已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手术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12例小儿腹股沟疝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横形小切口行疝高位结扎术,对112例小儿腹股沟疝进行疗效观察,主要包括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横形小切口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有着微创、切口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被广大患儿家属所接受。结论:小儿腹股沟疝微创切口行疝高位结扎手术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TEO/ TEM)治疗中高位直肠良恶性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21例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病人均成功完成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5(40~120)min。术后病理: 腺瘤14例, 腺癌5例, 类癌1例,间质瘤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2~10)d。并发症方面:3例术后有肛门内出血,2例术后有急性尿潴留,1例术后有暂时性排便失禁感,1例术后有低热。结论 TEO可以被用于中高位直肠良性肿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彻底切除,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微创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4.
当今,腹腔镜微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证据表明,微创手术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疼痛轻的优势,而且短期和远期疗效表现出与开放手术相当的结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微创手术正在取代开放手术。但也应该看到,当前青年外科医师单纯追求技术的倾向十分严重,他们对传统的开放手术不再关注,热衷于最新的微创技术,做漂亮的手术。在这个微创外科全面到来的时代,必须认识到,开放手术经过100多年的历史积淀,仍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患者常见的良性疾病,对于药物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前列腺微创手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微创手术方式越来越多,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手术、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前列腺支架置入术等多种手术方式。本文对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进行总结,尤其是对于中国前列腺增生患者目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肾癌合并高位肝后下腔静脉癌栓的临床经验和文献分析。 方法女性患者,61岁,临床诊断:右肾癌合并高位肝后下腔静脉癌栓。术前全面评估手术风险,组织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详尽的围手术期治疗与护理方案,拟行腹腔镜下右侧肾癌根治性切除+高位肝后下腔静脉癌栓取出+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医护密切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围手术期观察处理与护理。 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90 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完全游离右侧和左侧肾静脉、肝后下腔静脉直达第二肝门水平远端,近右肾静脉处下腔静脉内侧壁剪开静脉壁,癌栓下部小灶性侵犯静脉壁,切除部分腔静脉壁完整取出癌栓,恢复左侧肾静脉、腔静脉血流回流无障碍。术后病理提示符合透明细胞癌,癌组织侵犯肾窦脂肪,腹膜后淋巴结(-)。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肾癌合并高位肝后下腔静脉癌栓安全可行,多学科协助模式为疑难复杂病例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创脂肪负压抽吸加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23例微创脂肪负压抽吸加皮下修剪术进行治疗。对照组(B)23例采用微创皮下修剪术,对照组(C)组采用微创脂肪负压抽吸。结果:治疗组A23例,痊愈18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B23例,痊愈13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8.2%,对照组C22例,痊愈8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8.1%。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手术疗效确切可靠,复发率低,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术后瘢痕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良性卵巢囊肿腹腔镜微创手术8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治疗卵巢囊肿84例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96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微创手术84例中1例为转开腹手术,余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时间分别为30~90 min、45~10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1.3)ml、(45.0±2.7)ml,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71±2.18)h、(24.23±3.39)h,排气时间分别为(8.23±2.45)h、(26.32±10.34)h.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Mammotome)确诊乳腺癌后保乳手术的特点和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8.4~2012.2期间654例乳腺微创手术后确诊的8例乳腺癌进行总结,探讨其保乳手术的特点。结果 7例完成保乳手术,1例完成保留乳头的根治术。保乳手术者术后均进行了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 微创手术确诊的乳腺癌一般为早期乳腺癌,选择保乳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近10年来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 498例行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498例肾癌患者中,男1017例,女481例;平均年龄(55.9±11.73)岁;透明细胞癌1 27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84例,其他类型肾癌共计136例;病理检查发现有坏死117例,肉瘤样变36例,肉瘤样变肾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1年生存率63.0%;发现术前发生转移83例,发生静脉瘤栓47例;临床分期Ⅰ期1 257例,Ⅱ期及以上24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962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536例。结论:肾癌患者存在城乡分布差异,城镇患者比例高于农村患者;男性患者较女性可能有更高的病理级别。肉瘤样肾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肾癌患者整体水平;肾部分切除术能更好的保护肾功能,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微创优势,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住院天数及术后肌酐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手术。近10年来,肾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各构成比未见明显变化,无症状患者比例逐年降低,行肾部分切除术及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手术比例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