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DKD患病率也日趋上升,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1])。目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降低DKD蛋白尿的主流药物,疗效良好但伴有一些轻微不良反应,如头痛、皮肤发红、轻微干咳、低钠血症等~([2-3])。中医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DN已成为引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约占ESRD的25%~42%~([1]),2009年~2012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在社区患者中为30%~50%,在住院患者中为40%左右~([2])。终末期糖尿  相似文献   

3.
正肾功能损伤是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常见靶器官损伤之一,也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始发病因~([1])。研究显示,和其他原因导致肾损伤相比,高血压肾损伤起病隐匿,早期多为轻度水肿以及微量蛋白尿等不典型临床表现,而此时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等常规肾功能指标大多正常~([2])。高血压肾损伤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早干预,因此探寻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的指标对早期诊断高血压肾损伤极为重要~([3])。近年研究发现,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以及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在糖尿病肾病病情评估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4])。因此,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中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长期高血压也会损伤肾功能,进一步加重DN的病情~([2])。因此,针对2型DN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控制血压,降低肾损伤对患者非常必要。根据多年来临床的实践,并结合中医辨病辨证原则,在老年2型DN伴高血压患者中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一些经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因素,因而早期给予该疾病患者积极有效治疗措施十分重要~([1])。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典型症状,一般临床上主要通过给予该疾病患者福辛普利进行治疗,对其蛋白尿症状进行改善,但因为患者肾功能处于进行性退变,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研究显示,机体内分泌紊乱、氧化应激等因素导致细胞结构异常是DN发病的重要机制~([2])。低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新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目前在我国DN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美国、日本及西欧国家研究数据表明,DN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首位病因~([1-3])。由于DN患者体内存在极其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为ESRF,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更为棘手。因此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当前糖尿病和肾脏学十分热点的课题。本文就DN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由糖尿病肾病造成的肾功能衰竭比非糖尿病肾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渐进性损伤,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肾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腹膜转运功能被认为是影响PD疗效及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1])。然而有研究表明,腹膜转运状态本身并不是引起死亡和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2-3])。也有研究显示,高转运腹膜功能与糖尿病腹透患者技术失败相关,但并不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4])。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不同腹膜转运功能的非糖尿病PD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腹膜转运功能对非糖尿病PD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是血糖代谢紊乱引起的氧化应激~([2])。临床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以改善微循环、营养周围神经、控制血糖等对症治疗为主,但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欠佳~([3])。部分学者~([4])认为,中医中药配合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舒血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  相似文献   

11.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及由此导致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正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起病隐匿,发现蛋白尿多已进入糖尿病4期。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是肾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研究报道前列地尔能有效降  相似文献   

12.
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至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患者中约有75%的患者将在15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糖尿病肾病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经统计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因素,占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的27.7%[1]。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占透析患者的36%[2],且常伴随着其他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给血液透析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11月62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低血糖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玉玲  冯萍 《新疆医学》2007,37(5):289-29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美国,DN占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的第一位,在欧洲居第二位。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如上海市),糖尿病已成为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17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 老年糖尿病是威胁老年生命和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临床特点为持续蛋白尿,进行性肾功能降低和高血压。因糖尿病肾病主要病变在肾小球,可致肾功能不全甚至衰竭,故加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本文就13例老年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m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估计,201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20~75岁)约3.87亿;至2035年将高达5.92亿~([1])。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五驾马车")的核心内容~([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教育者(certified diabetws educator,CDE)对糖尿病护理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血糖持续高水平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引起肾小球硬化。DN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贫血及肾功能异常等。西医主要采用ACEI类或ARB类药物治疗本病,这虽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控制血压和尿蛋白,但不能延缓或阻止本病的发展,远期疗效不尽人意~([1])。中医药在治疗DN,尤其是早期DN方  相似文献   

18.
正2型糖尿病作为内分泌代谢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等有关,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对肾脏及周围神经造成进行性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型糖尿病是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临床治疗主要通过饮食干预、口服降糖药等方式降低血糖。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相关研究~([1])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转归有着积极影响。因此,本研究探讨益气养阴汤联合西药对2型糖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如何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西方国家已是导致终末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疾病,在终末肾功能衰竭病例中约占30%-40%,近年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显著上升,因此,必须重视其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疗法,可有效维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机体酸碱及电解质平衡,延长患者生命期限~([1])。但肾衰竭患者需长期或终身进行透析治疗,且血液透析并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持续透析难免导毒素积累~([2]),临床需加强日常管理,以提高治疗安全性。合理控制补液是透析患者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