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内、外环境硒及T-2毒素水平。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在阿坝州马尔康市、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5个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市(县),分别选择1个历史重病区乡,每个乡选择1个历史重病区村和1个非病区村。每个村采集30名常住6~12周岁儿童发样,检测发硒含量;每个村采集10户家庭主食粮样,检测粮食硒含量及T-2毒素含量;每个村采集10份土壤样,检测土壤硒含量。结果病区村和非病区村儿童发硒(n=180、120)中位数分别为0.2600、0.3300 mg/kg,病区村低于非病区村(Z=-6.319,P<0.01);其中马尔康市和红原县病区村儿童发硒均低于非病区村(Z=-3.327、-4.939,P均<0.01),壤塘县和若尔盖县病区村与非病区村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粮食硒(n=110、70)中位数分别为0.0058、0.0180 mg/kg,病区村低于非病区村(Z=-2.263,P<0.05);其中若尔盖县病区村粮食硒低于非病区村(Z=-2.306,P<0.05),马尔康市、壤塘县、红原县病区村与非病区村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粮食(n=103、65)T-2毒素含量均低于检出限(1μg/kg)。病区村和非病区村土壤(n=60、40)硒含量分别为(0.0453±0.0215)、(0.0658±0.0454)mg/kg,病区村低于非病区村(t=2.672,P<0.05);其中红原县病区村土壤硒低于非病区村(t=14.838,P<0.01),马尔康市、壤塘县、若尔盖县病区村与非病区村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儿童发硒整体处于中等水平(0.25~<0.50 mg/kg),粮食、土壤硒整体处于缺乏水平(<0.025、<0.125 mg/kg),且病区村均低于非病区村;粮食中未检出T-2毒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骨节病病情活跃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88个大骨节病病区村采用临床和X线拍片检查儿童大骨节病病情以评定病情活跃程度,用基础资料登记表调查主食、饮水、换粮等相关因素,采集儿童发样及当地主食粮样进行含硒量检测.[结果]儿童临床检出1例I度患者;X线检出率平均为4.08%(0~15.00%),活跃病区村占11.36%;以自产玉米或青稞为主食的病区村病情最为活跃.儿童发硒水平平均为(0.282±0.054)mg/kg,粮食硒水平平均为(0.0064±0.0027)mg/kg.[结论]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控制或基本控制范围,在局部地区病情仍然活跃,其活跃程度与主食种类及来源有密切关系,换粮对控制病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2009年四川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74个大骨节病病区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采用临床和X线拍片的方法,调查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现状,采集儿童发样及当地主食粮样进行含硒量检测。[结果]临床检查7~12岁儿童4530名,检出Ⅰ度患者8例,临床检出率为0.18%;拍摄7~12岁儿童右手X线片4530张,X线阳性片83张,阳性检出率平均为1.83%(0~13.73%),病情活跃程度指数平均为1.30,病情严重程度指数平均为1.83。儿童发硒水平平均为(0.26±0.07)mg/kg。粮食硒水平平均为(0.0067±0.0018)mg/kg,T2毒素含量平均为31.39ppb(2.67~101.14)。[结论]2009年四川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较为稳定,处于控制或基本控制范围,仅局部地区病情活跃,与主食种类及来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氟化物来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江西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氟化物的来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调查地区8~12岁儿童采用Dean法进行氟斑牙普查,并采集调查地区饮用水、地表水、室内外空气、食物(大米)、煤、粘土进行氟含量的测定。结果 8~12岁儿童病区村氟斑牙检出率为34.12%(58/170),非病区村氟斑牙检出率为10.05%(37/368),病区村与非病区村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Ⅹ2=44.67,P<0.001)。8~12岁儿童病区村尿氟含量几何均数为1.07 mg/L,非病区村为0.7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01)。病区村室内空气平均氟含量为0.056 mg/m3,而非病区村为0.015 mg/m3,且病区村室内空气氟含量高于非病区村(t=2.33,P=0.031)。病区村的原煤、蜂窝煤、拌煤粘土平均氟含量分别为296.08 mg/kg、327.11 mg/kg、935.56 mg/kg,拌煤粘土氟含量最高达1 350.00 mg/kg,病区村原煤、蜂窝煤、拌煤粘土的氟含量高于非病区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  相似文献   

5.
2005年四川省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骨节病病情。方法随机抽取6个大骨节病活跃病区县进行儿童右手X线检查和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采集儿童发样及当地主食粮样进行硒含量检测。结果①儿童X线检出率平均4.86%(0.96%~6.93%);②成人大骨节病平均患病率32.10%,其中Ⅰ度患病率17.2%,Ⅱ度患病率10.2%,Ⅲ度患病率4.8%;各地区中若尔盖患病率最高,达50%,壤塘、色达、阿坝、旺苍、汉源患病率分别为41.0%、33.3%、30.4%、24.4%、15.8%;③儿童发硒水平平均为0.270±0.079mg/kg;④粮食硒含量平均为0.0123±0.0102mg/kg。结论所调查地区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控制或基本控制范围,但仍然有新发,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和非病区儿童中总摄氟量水平,为评价氟对人体健康效应及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瓦庙村,以及非病区新淮村为调查点,两村所有8~13岁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询问法和称量法相结合计算儿童每人每天的总摄氟量.结果:两村的饮水氟含量、米饭和馒头中的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蔬菜中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区村儿童日平均总摄氟量(3.05±0.99 mg/人日)显著高于非病区村(0.78±0.13 mg/人日),病区村儿童日平均总摄氟量远超过国家标准.结论:病区村儿童的高氟摄入情况仍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汇总青海省贵德、兴海和班玛县大骨节病病区自1982~2011年的各项监测、调查、防治和研究等结果,分析大骨节病发生、发展和影响病情消长的相关因素。方法儿童病情调查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进行,内外环境微量元素硒、碘、氟分别按国家或卫生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粮食T-2毒素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贵德、兴海和班玛县大骨节病病区儿童临床患病率分别在O~55.78%、O~48.68%和O~63.38%,X线阳性检出率分别在3.96%~59.20%、O.24%~50.38%和0~52.63%。硒检测结果贵德县病区儿童发硒水平由1982年的(57.00±48.12)μg/kg上升至2010年的(182.09±78.46)μg/kg,兴海县病区儿童发硒水平由1989年的(70.34±60.97)μg/kg上升至2010年的(211.80±86.84)μg/kg[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PO.05];班玛县病区儿童发硒水平高于贵德和兴海县病区较为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PO.05];贵德和兴海2县外环境水、土、居民户自产主粮硒水平较低且较为稳定,班玛县外环境水、土、粮硒水平高于贵德和兴海2县且较为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PO.05];贵德和兴海县病区盐碘、尿碘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水碘低于国家标准下限值。兴海县病区居民户自产主粮T-2毒素超常聚集。贵德县病区外环境氟含量低于非病区氟含量,且病区儿童体内氟含量高于非病区儿童体内氟含量。结论贵德和兴海县病区大骨节病病情呈下降趋势但较为反复,班玛县病区大骨节病呈自然消退现象。病区复杂的环境条件、病因因素与大骨节病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出硒碘盐中硒浓度标准及范围。方法 通过研究硒盐的防治效果及有关资料的分析。结果 硒盐防治大骨节病、克山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硒碘盐无毒 ,弱蓄积性化学物质 ,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 ,对大鼠无致畸毒性 ,硒碘盐可长期安全使用。结论 河南省大骨节病、克山病病区硒碘盐中硒浓度 (以硒离子计 )为 11.5mg/kg,其范围为 3.5~ 11.5mg/kg ,位于成人硒日摄入量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我县硒与大骨节病发病的关系以及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硒在内外环境中的差异情况,我们于1987~1988年对大骨节病病区的土壤、粮食、儿童头发硒的含量,儿童x光手片进行了测定观察,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头发:均在3~13岁男童枕部剪采,每份约5g,装入干净信封送检。粮食:采取当地农民头年产的主要原粮,每份1kg,装入干净塑料食品袋送检。  相似文献   

10.
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小麦中无机元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无机元素在大骨节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对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小麦中Zn、Cu、Fe、Mn、Ca、Se、As、Pb、Cd等 1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Zn、Cu、Fe、Mn、Ca、Mg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ICP)测定 ,Se、As、Pb、Cd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 :病区小麦与非病区相比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Zn、Cu、Se明显低于非病区小麦 ,尤其硒的含量特别低 ,而Ca含量偏高。结论 :大骨节病病区主食小麦中Se含量均明显低于非病区 ,而Ca含量均明显偏高 ,进一步验证了大骨节病与硒等无机元素有关 ,与必需微量元素锌和铜的缺乏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骨节病地区儿童与非大骨节病地区儿童内外环境中氟元素水平及其与大骨节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骨节病地区与非大骨节地区水、土和粮食中以及大骨节病地区患儿与内、外对照组儿童的尿、发中的氟元素含量.结果 ①大骨节病地区水中氟含量为(0.24±0.10)mg/L、土中氟含量为(472.94±83 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及河南省<2007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2008年在三门峡市大骨节病病区选择地形、地貌、生产及生活方式上具有代表性的陕县张村乡窑店、庙洼村,灵宝市朱阳镇朱阳村进行7~12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调查,同时拍右手X线片、采集部分儿童发样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对大骨节病的知信行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访谈式问卷,对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13个村的939名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大骨节病相关知识总体正确率为37.8%,其中600人(63.9%)通过医疗卫生人员讲解获取相关知识;调查对象中833人(88.7%)关注大骨节病,874人(93.1%)愿意主食大米,853人(90.8%)愿意食用硒碘盐;833人(88.7%)坚持食用大米,561人(59.7%)坚持食用硒碘盐,最近l周食用蔬菜、猪牛羊肉、家禽及禽产品、鱼类的人数分别为892人(95.0%)、877人(93.4%)、276人(29.4%)、65人(6.9%).结论 阿坝州病区居民对大骨节病的认知、食用硒碘盐及饮食种类多样化的情况不容乐观,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We aimed to identify significant factors of selenium (Se) nutrition of children in Kashin-Beck disease (KBD) endemic areas and non-KBD area in Shaanxi Province for providing evidence of whether it is the time to stop applying Se-enriched salt in KBD area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contained 368 stratified randomly selected children aged 4–14 years was conducted with 24-h retrospective questionnaire based on a pre-investigation. Food and hai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had Se contents determined with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verage hair Se content of 349.0 ± 60.2 ng/g in KBD-endemic counti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374.1 ± 47.0 ng/g in non-KBD counties.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male children (365.2 ± 52.3 ng/g) than in the female (345.0 ± 62.2 ng/g, p = 0.002)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4.0–6.9 years group (375.2 ± 58.9 ng/g) than the 7.0–14.0 years group (347.0 ± 56.1 ng/g, p < 0.01). Gender, living area, Se intake without supplements, Se-enriched salt, oil source and protein intake were identified as significant factors of hair Se contents. Cereals, meat and milk were commonly included as significant food categories that mainly contributed to Se intake without supplement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Balanced dietary structure without Se supplement could effectively enhance and maintain children’s Se nutrition. It may be the time to stop applying Se-enriched salt in KBD areas in Shaanxi Province.  相似文献   

15.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Soil, rock, potable water, animal food and human hai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Dashan village, a typical selenium (Se)-rich area of...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非大骨节病病区村7~12岁儿童干骺端的改变率,为病区村判定消除大骨节病提供依据。方法 在吉林、辽宁、陕西、山西和内蒙古5个大骨节病病区省份随机调查36个非大骨节病病区村。用全数字化多功能X线摄影系统(DR)拍摄每个调查村全部7~12岁儿童右手X线片,并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诊断。结果 在调查的36个村中,只有13个村的儿童右手X线干骺端发生改变,且无骨端改变病例,以村为单位X线干骺端改变率均<3%。结论 建议判定病区村消除大骨节病的标准为7~12岁儿童干骺端改变率<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赣州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赣州市5个县(市),25个乡镇,100个行政村进行环境监测,每个行政村采集一份土壤样本(共100份)进行检测,每个村选取5户家庭(共500户)进行入户调查。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入户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相关数据。结果 病媒生物灭杀情况较差,91%的监测村未开展任何“灭四害”的工作;89.0%户的居民房屋周围有病媒生物孳生地,63.20%户的厨房内发现鼠迹,87.20%的厨房内发现苍蝇;共调查49所学校,30所学校配有卫生室,有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的学校48所,所有学校均未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未建学生健康档案;采样土壤pH平均为5.87±1.27,铅含量为(27.50±18.32)mg/kg,镉含量(10.14±0.142)mg/kg,铬含量(57.55±32.08)mg/kg,8%的采样点达到了污染警戒线。结论 赣州市农村病媒生物的灭杀工作以及学校卫生工作亟待加强,部分地区重金属污染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8-2009年三门峡市克山病病情及发病趋势。方法 2008-2009年分别选灵宝市朱阳镇、卢氏县沙河乡为监测点。对监测点居民进行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对可疑克山病患者、可疑心脏增大者和心电图异常者拍摄胸部正位X线片,测量心胸比。采集监测点居民发样及其家中粮食(面粉)样品。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含硒量检测。结果 2008-2009年三门峡市共检查1 529人,检出慢型克山病10例、潜在型克山病病例35例,检出率分别为0.63%(10/1 592)、2.20%(35/1 592)。共描记心电图1 592份,心电图异常274例,异常率为17.21%;异常心电图以ST-T改变[占17.88%(49/274)]、左心室高电压[占8.76%(24/274)],左室肥厚[占12.41%(34/274)]为主。采集粮食样品32份,粮硒平均为0.038 mg/kg;采集发硒样品30份,发硒中位数为0.285 mg/kg。结论三门峡市克山病病情呈平稳低发态势,但病区异常心电图比率较高,应积极开展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