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T1)拮抗剂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和醛固酮 (ALD)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静脉盐水负荷法确定盐敏感性 ,并观察应用缬沙坦后血压及血清AngⅡ和ALD水平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盐敏感组与非盐敏感组在应用缬沙坦治疗 2、4、6、8wk后坐位收缩压分别下降了 17.5± 4 .3、11.0± 1.4mmHg坐位舒张压下降了 17.0± 3.7、7.7± 1.1mmHg ,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用药后 ,两组患者血浆AngⅡ水平均明显升高 ,ALD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盐敏感组与非盐敏感组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而对盐敏感组的降压作用更显著 ,且对二组患者血浆AngⅡ和ALD水平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r-C)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2~3级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组缬沙坦组(n=40)、苯那普利组(n=40)、卡托普利组(n=40),分别进行治疗前、后三组之间降压幅度、UAER、Cr-C的比较。结果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苯那普利及卡托普利一样有效。但缬沙坦对UAER[(130±26)mg/24h]、Cr-C[(75±10)ml/min]的影响明显优于苯那普利[(170±28)mg/24h、(63±11)ml/min]及卡托普利[(270±27)mg/24h、(64±13)ml/min],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缬沙坦组未见干咳现象,而苯那普利组、卡托普利组干咳发生率分别为2.7%、13.7%。结论缬沙坦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还有更好地降低UAER、提高Cr-C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对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高血压病病人 (治疗组 )应用缬沙坦 80mg ,po ,qd× 30wk。 2 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血管显象法测定 2组肱动脉血流调节的扩血管反应 (FMD)和硝酸甘油诱发的扩血管反应 (NMD)。结果 :治疗组应用缬沙坦后 2wk显著降压 (P <0 .0 1) ,4~ 6wk进一步降压 ,至 30wk持续平稳降压 (P <0 .0 1) ,降压总有效率 2wk为 5 1% ,30wk达 80 % ;治疗组FMD和NMD显著低于对照组[(6±s 5 ) %vs(18± 7) % ,(17± 9) %vs (2 8±11) % ,P <0 .0 1],治疗组应用缬沙坦后FMD与用药前比较显著提高 (P <0 .0 1) ,但仍低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缬沙坦具有降压和改善FMD ,恢复动脉内皮功能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瑞典药品署(MPA)最近告诫,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有可能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这种不良反应可能严重到威胁生命。在公布的19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有6(32%)例病人以前用ACE抑制剂治疗时出现过这种反应。因此,MPA建议在用这两种药治疗前应咨询医生,并且对有与这些药无关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史的病人慎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在应用中,许多患者出现干咳和水肿副反应.一些学者根据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血管的作用是通过AT1受体来介导实现的,研制开发出AT1拮抗剂,它避免了ACE1抑制缓激肽和P物质的降解导致的非剂量相关性干咳和血管神经性水肿.通过对这类药物结构修饰与活性关系的研究,找出此类药物活性结构:能与受体形成氢键的1个或多个N原子中心;能与受体疏水性基团结合的亲脂性侧链或侧环;含有易电离的离子作用基团或羧基、羟甲基及强极性功能团羰基等.临床目前最常用的AT1拮抗剂是氟沙坦和缬沙坦.临床应用证实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如干咳、肾功能障碍、血管性水肿的发生率远低于依那普利,此类药物会成为临床上有前景的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糖尿病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型糖尿病大鼠分别ig给予番茄红素5,10和20 mg.kg-1每天1次,连续8周。8周后取尾尖血用罗氏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FBG)含量,腹主动脉采血后分离血清和血浆,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UP)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浆胰岛素(In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肾组织AngⅡ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RT-PCR法检测肾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ACE2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ACE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FBG,Ins,Scr,BUN,AngⅡ和24 h U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10和20 mg.kg-1组Scr,BUN,AngⅡ和24 h UP含量均显著降低,Scr由(54.2±4.3)μmol.L-1分别降低到40.3±2.0和(34.4±3.8)μmol.L-1,BUN由(17.7±2.3)mmol.L-1分别降低到15.5±1.2和(13.1±0.5)mmol.L-1,血浆中AngⅡ由(858±56)ng.L-1分别降低到680±62和(623±64)ng.L-1,肾组织AngⅡ由(19.8±2.9)ng.g-1分别降低到16.7±2.6和(13.6±2.4)ng.g-1蛋白,24 h UP由(16.4±3.5)mg分别降低到13.7±1.9和(9.9±2.3)mg(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ACE2,ACE mRNA和ACE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5,10和20 mg.kg-1组ACE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其中番茄红素20 mg.kg-1组效果更为明显(P<0.01);ACE 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番茄红素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变化,增强肾组织ACE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示番茄红素对糖尿病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肾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7.
施磊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6):1189-1193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7年7月北京怀柔医院接诊的60例DN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缬沙坦治疗,观察组30例接受骨化三醇联合缬沙坦治疗。连续用药6个月后,比较两组肾素、AngⅡ、血肌酐(Scr)、ACE、ACE2、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蛋白尿相关指标[24 h尿蛋白、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cr、AngⅡ、肾素水平分别为(72.15±7.19)μmol/L、(81.24±9.12)ng/L、(104.32±10.37)ng/L,对照组Scr、AngⅡ、肾素水平分别为(83.64±7.43)μmol/L、(86.36±10.09)ng/L、(117.69±8.75)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UAER、mAlb、α1-M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ACE水平分别为(7.79±2.31)pg/mL、(14.82±4.56)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CE2、Hb A1c、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DN患者采用骨化三醇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肾脏ACE表达,降低AngⅡ、肾素水平,改善蛋白尿症状,提高肾功能,对延缓DN病情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肽转换酶 (ACE)抑制剂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和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超声心动图及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测定仪观察 16例采用ACE抑制剂培哚普利治疗 (4mg ,po ,qd ;4wk后若血压 >18.6 / 12 .0kPa ,加服吲哒帕胺 2 .5mg ,po ,qd)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 12wk后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收缩压、脉压、颈动脉 股动脉PWV、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在 12wk培哚普利治疗后显著降低 [分别为 (2 0 .4±s 1.4 )kPavs (18.0± 1.2 )kPa ,(7.5± 1.1)kPavs (6 .9± 1.2 )kPa ,(10 .5± 1.3)m·s- 1vs (8.6± 1.0 )m·s- 1,(0 .71± 0 .14 )mmvs (0 .5 9± 0 .14 )mm ,(10 .5± 1.0 )mmvs (9.8± 1.0 )mm ,P <0 .0 1或P <0 .0 5 ];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容积扩张性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培哚普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仅仅是与血压降低有关 ,药物引起动脉平滑肌松驰 ,对全身和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肽系统的抑制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导致的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3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病人口服缬沙坦 80~ 16 0mg·g-1,qd ,共 2 4周 ,服药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及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32例患者血压由 (2 1.7± 1.4) /(13.1± 0 .7)kPa降为 (17.3± 1.1) /(11.2± 0 .6 )kPa ,P <0 .0 1;左室重量指数(LVMI)由 (136 .8± 14.6 )g·m-2 降至 (110 .2± 11.5 )g·m-2 ,P <0 .0 5。结论 :缬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 ,对左心室肥厚亦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和脑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表达的影响,探讨ACE2对肾脏及脑组织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4只(♂)12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均分为缬沙坦组和SHR组;选取12只正常♂ Wistar大鼠做为对照组.缬沙坦组大鼠ig给予缬沙坦30 mg·kg-1 ·d-1,而SHR组及对照组均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10周后处死大鼠,取出肾脏及脑组织,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及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各组大鼠肾脏及脑组织中ACE2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正常大鼠相比,缬沙坦组、SHR组大鼠肾脏及脑组织中ACE2的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缬沙坦组相比,SHR组大鼠组织中ACE2的表达较低(P<0.05).结论 缬沙坦能够上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及脑组织中ACE2的表达,并对肾脏及脑组织起保护作用,可能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降压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