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法与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PRA)测定甲醇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空斑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步探讨其抗HSV-1的活性机理。结果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2.02μg/ml。药物主要是影响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对病毒也有一定的直接灭活作用。结论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初步推测其抗HSV-1活性的机理是作用在HSV-1和受体结合,侵入Vero细胞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芜荑水和醇提取物体外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Ⅰ,HSV-Ⅰ)的活性。方法:运用细胞病变法(CPE)及MTT染色法观察复方芜荑水和醇提取物体外对HSV-Ⅰ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感染的预防作用和对HSV-Ⅰ的直接杀伤作用。结果:复方芜荑水和醇提取物体外有抑制HSV-Ⅰ所致CPE的作用,并且可持续抑制。31.25mg/ml复方芜荑水提物作用24h和72h后对细胞病变的抑制率分别为69.69%和69.79%;15.625mg/ml醇提物作用24h和72h后对细胞病变的抑制率分别为50.26%和52.73%。其水提物效果优于醇提物,但两者对于HSV-Ⅰ的直接杀伤作用和感染的预防作用均较弱。结论:复方芜荑体水和醇提取物外有抗HSV-Ⅰ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体外研究川楝子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作用。方法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与空斑减数实验测定川楝子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IC50与治疗指数,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三个方面初探川楝子提取物抗HSV-1活性的机理。结果川楝子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8.26μg/mL,TI值为18。研究显示,川楝子提取物在体外对HSV-1直接灭活的效果明显,而对HSV-1吸附与穿入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差。结论川楝子提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HSV-1感染作用,且主要是通过直接灭活HSV-1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苦丁茶水提物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丁茶水提物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CVB3)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通过观察细胞病变(CPE)以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病毒抑制率,以确定苦丁茶水提物体外抗病毒活性,并采用预防、治疗和同时用药干预的方法初步探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结果:苦丁茶水提物有明显的体外抗CVB3活性,对HeLa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45700.3μ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9.18μg/ml,治疗指数(TI)为383.46.结论:苦丁茶水提物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制CVB3作用.  相似文献   

5.
穿心莲水提取物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穿心莲水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毒性与抗柯萨奇病毒B3(CVB3)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通过观察药物毒性和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判断药物毒性及药物抗病毒效应。结果:穿心莲水提取物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23093.4μ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3.2μg/mL,治疗指数(TI)为995.4。结论:穿心莲水提取物通过保护细胞,抑制病毒的增殖,直接杀灭病毒等途径发挥抗CVB3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直干桉叶水提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采用CPE观察实验与空斑减数实验测定直干桉叶水提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空斑抑制率和IC50,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探直干桉叶水提物抗HSV-1活性机理。结果:直干桉叶水提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84.28μg/ml。药物主要是对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也能影响对病毒对细胞的吸附。结论:直干桉叶水提物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初步推测直干桉叶水提物抗HSV-1活性的机理是影响病毒的囊膜结构从而使之失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夏枯草水提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作用。方法:以Vero细胞作为病毒感染靶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MTT法检测夏枯草水提物体外抗HSV-1的效果。并以不同浓度夏枯草水提物作用于HSV-1感染的不同阶段,探讨夏枯草水提物抗HSV-1的机制。结果:夏枯草水提物对HSV-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抗病毒作用增强,呈量效关系,TI(药物治疗指数)值为45.71。进一步实验发现夏枯草水提物6.25 mg生药/ml在体外即能抑制病毒吸附和生物合成,又能直接杀灭病毒。结论:夏枯草水提物具有显著的抗HSV-1作用,是对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芜荑水和醇提取物体外抗Ι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ΙHSV-Ι)的活性。方法:运用细胞病变法(CPE)及MTT染色法观察复方芜荑水和醇提取物体外对HSV-Ι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感染的预防作用和对HSV-Ι的直接杀伤作用。结果:复方芜荑水和醇提取物体外有抑制HSV-Ι所致CPE的作用,并且可持续抑制。31.25 mg/ml复方芜荑水提物作用24h和72h后对细胞病变的抑制率分别为69.69%和69.79%;15.625 mg/ml醇提物作用24h和72h后对细胞病变的抑制率分别为50.26%和52.73%。其水提物效果优于醇提物,但两者对于HSV-Ι的直接杀伤作用和感染的预防作用均较弱。结论:复方芜荑体水和醇提取物外有抗HSV-Ι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病毒复制需要宿主细胞参与,包括信号通路的激活,本研究以病毒复制所需信号通路为靶点,寻找抑制单纯疱疹病毒(HSV-2)感染的有效药物。方法:观察HSV-2感染引起的Vero细胞病变效应(CPE),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评价三白草水提物冻干粉抗病毒能力;以免疫印迹法检查HeLa细胞中三白草水提物对HSV-2病毒诱导的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三白草水提物可以明显抑制HSV-2感染引起的CPE和病毒复制所需的NF-κB通路的活化。水提物(冻干粉)在0.10,0.03,0.01,0.003 g.L-1时对HSV-2平均抑制率分别为(70.68±3.39)%,(61.74±2.13)%,(39.31±1.10)%,(18.54±3.44)%;IC50为(0.023±0.004)g.L-1,而阳性对照阿昔洛韦100%抑制浓度为0.001 g.L-1(5.0×10-6mol.L-1);最佳药物添加时间为感染前2 h至感染后6 h之间。免疫印迹试验发现三白草水提物可以明显抑制HSV-2诱导的NF-κB核转移。结论:三白草水提物可以抑制HSV-2病毒复制,其机制与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NF-κB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马齿苋提取物体外抗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活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初步筛选马齿苋抗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的有效部位。方法以选择性指数(Selectivity-Index,SI)为活性评价指标,通过细胞毒实验及抗病毒活性评价实验,对马齿苋的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了体外抗HSV-2病毒活性的筛选研究。结果马齿苋50%乙醇提取部位显示了潜在的抗HSV-2病毒活性,IC50值为120μg/mL,SI值为15;水提取物以醋酸纤维素膜分离后的粗多糖部位则显示了较强的抗HSV-2病毒活性,IC50值为55μg/mL,SI值为34。结论马齿苋抗HSV-2病毒活性成分为多糖类成分。  相似文献   

11.
美英中三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炳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97-2300
目的:借鉴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经验,探索研究"中医类别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方法:应用比较教育学方法,以美、英、中三国为样本,对全科医学兴起的背景、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结论:中医学与全科医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应对"中医类别全科医学"的内涵特点作出科学的诠译;制订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标准;中医类别全科医学教育模式要适应国情。  相似文献   

12.
扣子七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扣子七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GC-MS技术及计算机联用仪首次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鉴定。结果检出106个峰,共检出其中65个组分,已鉴定出36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总含量分别占15.39%和9.22%,且以斯巴醇含量为最高;其次是2,5-十八碳二炔酸甲酯、八氢-1,4-二甲基-7-甲基乙烯奥、4(14),11-桉叶二烯、人参炔醇、4,11-十四碳二烯-环氧醚,烷烃及甾酮类。结论倍半萜烯类化合物为扣子七挥发油主要成分,斯巴醇可作为人参属植物中扣子七与其它植物的主要鉴别成分,含量较高的人参炔醇具有强的生物活性而对扣子七的进一步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医之二(阴阳)、三(三焦)、五(五行)、八(八卦)的基本观念,选择以左前臂为治疗的区域,使用简单迅速有效的针刺方式来提高治疗效果,病患大多能接受此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丹参与白花丹参的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比较丹参与白花丹参不同采收部位种子特性。方法:分别收集丹参、白花丹参主果穗上段、中段、下段种子,测定其萌发率、含水量、单穗种子粒数、千粒重等指标。结果:白花丹参果穗位置越高,种子萌发率越高,单穗种子粒数越多;丹参果穗位置越低,萌发率越高,中段单穗种子粒数最多;白花丹参与丹参不同部位种子的含水量、千粒重差异不显著。结论:丹参和白花丹参采收部位不同的种子特性不同,采收时白花丹参可优选中上段,丹参优选中下段,并通过分批集中的方法,提高种子质量均一程度。  相似文献   

16.
17.
红鱼眼的显微结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制定红鱼眼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红鱼眼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茎横切面外韧型维管束环状排列,中柱鞘纤维新月形。叶横切面主脉凸起不显著,叶肉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石细胞众多,孔沟明显;棕色块易见。结论以上显微特征稳定,可作为红鱼眼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One thousand plant extracts were screened for the presence of alkaloids. The number of positive tests was 185 (18.5%). There are 107 new alkaloid-containing speci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龙爪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 ,以醋酸乙酯 -甲酸 -水 (8∶ 1∶ 1)为展开剂 ,展开 ;以三氯化铝和碘蒸气分别显色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龙爪槐花中含有与槐花中相同的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龙爪槐花中芦丁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