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敏吉 《职业与健康》2012,28(4):416-418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九星建材市场职业卫生现状。方法对闵行区九星建材市场90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商铺经营者和130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务工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闵行区九星建材市场职业卫生现状主要包括:①单位规模小,用于职业病防护的机械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到位。②务工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间长,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且危害程度大。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务工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低,仅为3.1%。④劳动关系不确定,劳动合同签订率仅36.9%,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仅有4.6%。结论闵行区九星建材市场职业卫生现状较差,急须研究适合综合型建材市场外来流动人员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从而改善九星建材市场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现状,为政府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保护、推动职业人群人人享有职业健康保健提供参考。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31家工业企业、3306名外来务工人员和1434名本地劳动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同时了解本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病情况。结果外来务工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比例高于本地劳动者,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职业健康监护率低于本地劳动者,外来务工人员职业病检出率高于本市户籍劳动者。结论政府应加大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力度,加强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积极探索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新方法,推动职业人群人人享有职业健康保健。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现状及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云南省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赶上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国际水平接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该中心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现状及需求进行如下分析:①机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相关科室5个,它们是:职业卫生科、检验中心、预防医学康复中心体检中心、质量管理科、职业病诊断办公室;②人力:职业卫生工作人员共106人,其中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称分别各占9.43%、33.96%、37.74%、18.87%,106人中有卫生部职业卫生专家1人,国家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8人,省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合格证12人,职业医师资格22人;③设备及检验能力:拥有能进行47种粉尘、330种有毒物、8种物理因素的较先进监测仪器设备;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与水平:获国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获省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需求:①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②建立健全全省职业卫生工作信息库;③积极推进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程;④加强培训及技术指导;⑤加强多部门协作机制;⑥加强与先进省份合作、交流;⑦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合作项目;⑧引进多学科专业人员;⑨争取职业病防治经费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更好地保障流动人员的健康权益,研究探讨适合我国推行的职业健康监护新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企业中工作的流动人员进行调查,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极低.上岗前、在岗时、离岗时的健康监护率分别为44.8%、62.2%、7.7%。结论:流动人口接触职业病危害严重,健康监护率低,应该采取新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模式,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监管力度;建立流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提高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口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有效保障流动人口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职业卫生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市职业卫生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 针对目前我市职业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我市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对策。结果 我市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地方政府将职业病防治与经济发展对立,部分基层领导和企业法人法律意识淡薄;职业病防治网络不健全,镇一级无相应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政府经费投入和专业人员不够;工人特别是外来工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覆盖面低。结论 建议政府要加大投入,有针对性地对各级政府官员、企业法人、职管人员和高危人群特别是外来工开展不同层面而有实效的职业病防治法普法教育和职业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三级”(市、区、镇)职业病防治网络,将职业卫生工作的重心下移到镇级。  相似文献   

6.
外来务工人员职业病治疗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病治疗的心理干预的必要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现状和心理特征。结果外来务工人员在职业病治疗中表现出心理压力大、无助感和维权方式不当等,从而对职业病防治、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结论应重视外来务工人员职业病治疗的心理干预以促进职业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宁波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知信行现状,为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宁波地区20家铸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近两年铸造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①宁波铸造业工人岗前职业卫生培训率为80.0%,《职业病防治法》知晓率81.9%,而职业卫生权利知晓率和超标岗位职业病危害知晓率较低;②职业病防治知信行与岗前培训、危害告知、经常性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明显相关(P<0.001);③职业病危害防护知晓、意识、行为得分与学历程度、岗前培训内容成正相关,与年龄成负相关.结论:铸造工职业卫生知识水平较低,职业卫生培训意愿率较高,应加强岗前培训、危害告知和经常性职业卫生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外来务工人员的卫生KAP水平和主要的健康问题,为进一步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共调查了365位外来务工人员的个人状况、家庭状况、卫生习惯、健康促进意识和健康知识等情况。结果:外来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具有整体文化程度低。来源地集中,流动性不大。职业不稳定性和多样性,缺乏劳动保障。交流存在障碍,存在歧视现象。基本生活条件极差等社会学特征。同时存在低水平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不良,健康参与意识薄弱.卫生服务公平性差,儿童健康问题突出等健康问题。结论:外来人员的健康促进策略应该立足社区,制定和执行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创建健康促进支持性环境,开展社区动员与行动,加强教育和培训.发展个人技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研究十年回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造船、集装箱制造、箱包制鞋等行业,以问卷方式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情况,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接触现况、职业健康监护以及职业病发病情况,并与本市户籍劳动者的上述情况进行比较。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本市户籍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率明显低于本市户籍劳动者。外来务工人员的岗前体检比例相对较高,在岗体检较少;接触化学因素的体检比例较高,接触粉尘的体检比例最低。外来务工人员急性中毒和尘肺发病数超过本市劳动者,其发病工龄明显小于本市劳动者。外来务工人员医疗费用为自费的比例较高,医疗费用报销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市部分中小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状况,为制定职业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型企业10家,每家80名外来务工人员,小型企业10家,每家40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务工人员的年龄大部分在30岁以下(84.03%)、文化水平偏低(初中占64.50%)、《职业病防治法》知识正确回答率偏低(37.70%)、有机溶剂、噪声、粉尘的危害及防护知识正确回答率极低(分别为1.30%、3.70%和1.10%)、职业卫生相关态度评分较高(3.0~4.5分)、半数以上的人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卫生相关行为(平均得分3.0)。结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病相关知识正确率及正确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强对该人群职业卫生及相关知识培训,促使良好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连市建筑业农民工群体的基本情况和身体健康、疾病发生、心理卫生和性压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医务人员到工地为农民工进行体检,共检查17 763人,同时采用结构式问卷一对一面对面的调查相关信息。结果:调查对象年龄构成以20~49岁为主(13 942人,占83%),平均年龄35.88(16~76)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11 254人,占67%),其次为小学(2 688人,占16%)。消化系统疾病检出率占受检人数的20%;4 431人血压检出高于正常(占26%)。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问卷中,符合SCL-90筛选标准,阳性率为18.4%。结论:建筑业农民工群体的身心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重视。建议:①提倡宣传教育、健康促进。②开展心理健康、生殖健康咨询服务。③建设农民工公寓、工地探亲休息室、夫妻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化工企业农民轮换工对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卫生防护、职业健康等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探讨合适的宣教措施,制定农民工健康培训教育计划。[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4个岗位136名农民轮换工进行问卷调查,对有关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调查136名农民轮换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的仅占24.26%,知道所在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有损害知识的仅占13.97%,36.03%的人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危害防护。职业卫生知识评分,不同年龄段、不同务工年限、不同工作变换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取职业卫生知识途径为广播电视为主,占47.79%;分别有75.74%、72.79%的农民工有参加职业体检和职业卫生培训的要求,31.62%的人要求重视农民工的劳动保护,13.24%的人要求改善劳动条件。[结论]化工企业农民轮换工职业卫生知识严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要针对农民轮换工特点加强化工企业农民轮换工基本职业卫生培训及职业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朱中平  赵萍  范雅萍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38-2740
目的了解深圳社区医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为特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某区社康中心29家258名医务人员,用自制调查表对其进行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KABP调查。结果①仅有34.62%的被调查人员参加过与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相关的培训班或讲座。②社区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7.13%;③67.83%的医务人员知道用过后的锐利废弃物正确处理方式。病人的分泌物或血液意外溅入眼、鼻、口后,81.40%的医务人员知道正确的处理方式。结论深圳社区医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HIV职业暴露感染风险较大,应加强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教育,以减少职业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农民工的健康意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健康意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巴南区870名农民工,使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通过调查农民工对不同疾病的处理方式、获取基本健康信息的主动性及其体检率和医疗保险购买率情况了解其健康意识。结果 ①疾病越严重,农民工进入医院诊疗的可能性越大(χ2 = 1 352.878,P<0.001);②农民工的体检率(60.00%)较低,受教育程度(P<0.05) 是影响其体检率的主要因素;③农民工购买医疗保险(24.07%)的健康意识淡薄,其是否购买医疗保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教育程度、婚姻状况(P<0.05)。结论 农民工的健康意识总体较低,应采用其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小病预防知识的传播,同时提高其体检率和医疗保险购买率。  相似文献   

15.
孙秀凤  朱聪  高玲  杨世海  胡熙  邹文婷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503-2504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职业健康监护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制造业、印刷业、通信及电子业共计41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6.09%;②印刷业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64.43%)显著高于制造业和通信及电子业人群(49.71%和48.46%);③该人群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较高(79.72%),艾滋病传播途径得分主要受文化程度的影响。结论调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当地应结合流动人口的社会学特点,使其在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制药和电子行业流动女工的职业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2010—2011年选择电子、制药行业各3个企业流动女工共3 804人,填写个人调查表、企业调查表,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全部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多个样本F检验、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电子行业流动女工年龄小,工龄低,学历低,多未婚;制药行业流动女工年龄大,工龄较长,学历较低,多已婚。2种行业女工的生殖健康表现为痛经和淤血,躯体健康方面表现为头痛、头晕、腰背痛、抑郁等。电子行业重复单调动作、连续站立工作较多。②电子行业女工心理障碍较制药行业女工为重。③心理健康与一般情况、生殖健康、躯体健康、工作情况有显著相关,但相关度不高。④以心理因素为因变量,以一般情况和躯体健康、职业情况为自变量,根据相关分析结果,进行多重线形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各自变量对心理因素的贡献率在8%~32%之间。结论山东省电子制药行业流动女工存在严重的生殖健康和职业健康问题。电子行业流动女工心理问题较严重,与职业特点、躯体健康有关。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较多,职业因素和个体因素在心理因素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急性职业中毒典型案例的共性,为制定相应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对照职业病诊断标准,复习在职业病诊断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病原因,总结共性,提出了预防建议。发现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教育和个人防护设备,有几点共性:①相关企业职业安全意识淡薄,重效益而轻危害,未进行过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②工程多经过外包,中毒者均为外来务工低学历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③工人操作过程不规范,未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甚至违章作业;④受限空间未进行全面或局部排风,致局部有害气体浓度积聚引发事故。总之,随着快速工业化,接触化学品的机会显著增多,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严重威胁着工人的身心健康。企业应加大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投入,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8.
宋月  贾光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088-2089,2092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石材加工行业粉尘作业工人基本职业卫生知识,评价开展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①通过预调查,选择北京市某区石材加工行业聚集地区接触粉尘作业人员300人,通过职业卫生知识基线调查,将参加问卷调查的人员随机分为A、B两组。②每2个月对A组人员集中开展1次系列粉尘职业危害及案例讲座,观看1次职业病防治科教专题片;B组作为对照组。持续进行1年后,A、B两组再次填写统一问卷,检验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A、B两组工人对粉尘危害基本知晓情况和自我保护行为改善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在石材加工行业,粉尘作业人员对粉尘危害知识有一定的知晓率,综合干预可以增加粉尘作业人员粉尘危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自我保护行为的形成率;②在石材加工行业,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开展简单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组资料介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和种类,分析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应急储备薄弱;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机构不健全,初期应急指挥不力;③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不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不力。就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防控体系;②加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农民工健康知识知晓状况,明确健康教育在提高农民工健康知识中的作用,探讨适应农民工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金山区5个镇共1000名农民工就禽流感预防、健康生活方式、饮食安全知识、职业防护以及健康知识需求和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3.9%被调查者参加过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类卫生讲座、健康宣传咨询活动、知识竞赛、慢性病自我管理等健康教育活动。被调查者中52.8%知道禽流感预防知识,51.9%掌握健康生活方式,46.5%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经检验,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农民工在禽流感预防知识,健康生活方式、食品安全知识等方面回答正确率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87.4%的农民工希望了解传染病防治知识,87.9%的人希望通过电视节目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结论该辖区农民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不高,健康教育对于改善农民工健康意识健康知识有效,进一步扩大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是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