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联合中医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局部微循环状态及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妇产科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比组患者给予坤妇康胶囊治疗,研究组给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在治疗期间进行中医干预,周期为30 d。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毛细血管管径、血流灌注、血管清晰度以及血清PCT、hs-CRP、GM-CSF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 33%,较对比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 78%高; 2组患者毛细血管管径、血流灌注、血管清晰度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比组; 2组患者血清PCT、hs-CRP、GM-CSF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比组(均P 0. 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联合中医干预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且有效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状态,抑制炎症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微波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汤并辨证加味,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0d,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白带增多、子宫附件压痛、盆腔积液、附件包块等临床症状体征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桃红四物汤,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疼痛改善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统计分析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和PD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和P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SP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并均行内外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81.59%;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骨形成指标血清ALP、IGF-Ⅰ、PINP和骨代谢指标血清MMP-1、MMP-2、sCTx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够显著改善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骨代谢以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SD和LVEDD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SD和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12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可调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免疫状态,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联合诺雷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诺雷得治疗,在第3个周期后进行反向添加治疗,即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血清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联合诺雷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肘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肘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IL-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yo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疗效确切,抗炎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对血液流变学改变的效果。方法: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中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变,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治疗脓毒症的新途径。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以随机配对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脓毒症指南方案治疗和加味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脓毒症指南方案治疗和温肥皂水灌肠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多项炎性指标的变化以及中医疗效。结果: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症候均有所改善(P0.05),而治疗组症候改善更加明显。治疗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及多项炎性指标含量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治疗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56.6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治疗具有改善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抗炎等作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腹刺痛、下腹重坠、腰骶酸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NF-α、IL-6、IFN-γ均降低(P<0.05),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在改善症状方面起效更快,能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解脲脲原体混合菌接种法建立慢性盆腔炎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成妇科千金片低、中、高(0.52,1.04,2.08 g'kg-1)剂量组,中药妇炎康对照组(妇炎康0.41 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7组.治疗21 d后,取外周血及子宫组织,采用ELA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表达情况,并取子宫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肉眼观察:与模型组比较,妇科千金片低、中、高剂量组子宫肿胀、充血现象明显减轻,结构较清晰.光镜下观察:妇科千金片低、中、高剂量能抑制大鼠子宫内膜炎症细胞增生,促进其病变上皮细胞增生修复,减轻浆膜充血水肿.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TNF-α明显升高(P<0.01),血清IL-10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妇科千金片高、中剂量血清IL-13,TN F-α均明显降低(P <0.01,P <0.05),血清IL-10明显升高(P<0.01);低剂量血清IL-1β和IL-10分别降低或升高(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可促进受损组织与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促炎症因子IL-18,TNF-o的释放,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表达,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内毒素(LPS)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小鼠模型,研究青蒿素对SIRS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7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LPS模型组,青蒿素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1)组、布洛芬组(39 mg·kg-1),预防给药7 d后腹腔注射LPS(10 mg·kg-1)。根据SIRS临床诊断标准,检测小鼠的呼吸频率、肛温、白细胞分类、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肺指数、脾指数、糖脂代谢、脑组织炎症因子,以及肺组织炎症相关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腹腔注射LPS可使小鼠的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0. 05),体温显著下降(P0. 01),脾指数显著升高(P0. 0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 05),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 01),血小板显著减少(P0. 01),血小板比积显著降低(P0. 01),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 01),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 01),脑组织海马和皮层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泌显著增多(P0. 01),脑组织海马、皮层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显著增多(P0. 01),肺组织磷酸化蛋白STAT1表达显著升高(P0. 01),磷酸化蛋白c-Jun表达显著升高(P0. 01);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素给药后,可显著升高LPS所致小鼠的体温和呼吸频率的降低,减轻LPS诱导的各脏器病理改变,可显著升高LPS所致的小鼠低血糖,可显著降低海马和皮层中炎性因子的水平,降低肺组织中磷酸化蛋白STAT1和c-Jun的表达(P0. 05,P0. 01)。结论:青蒿素可降低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对腹腔注射LPS致SIRS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43岁。结果:9例肺炎性假瘤中,7例位于肺的周边部;5例可见平直征;6例有桃尖征表现。结论:边缘平直及桃尖征是肺炎性假瘤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医全身支持疗法、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复方大承气汤及灌肠治疗。2组均以治疗3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以及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52.50%,对照组为40.00%,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87.50%,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LPS、hs-CRP、IL-6、TNF-α等炎症因子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显著,并可缩短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降低LPS、hs-CRP、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8月至2009年8月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25例均行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治愈,无一例出现肠坏死而需要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发生的肠梗阻,有别于肠麻痹以及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等机械梗阻,宜先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豨红通络口服液对多种因素导致小鼠炎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建立炎性肿胀模型、炎症性疼痛模型、扭体疼痛模型及脑卒中模型。进行豨红通络口服液灌胃(1次/日),然后在相应的时间点(1/48、1、3、5 d)进行炎性肿胀程度、疼痛行为变化以及受损脑组织病理损伤等计分评价。[结果]给予豨红通络口服液低剂量(2μL/g)、高剂量(10μL/g)灌胃处理,随着给药时间的增加,耳廓肿胀、足趾肿胀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得到了明显缓解,并且高剂量组治疗效果较好;同时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豨红通络口服液灌胃处理能明显改善完全弗氏佐剂所诱导的炎性浸润;随着豨红通络口服液灌胃处理的天数增加,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次数显著减少,在给药第5天时高剂量治疗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脑组织Nissl染色发现,胶原酶导致脑卒中脑组织神经细胞着色变浅以及胶质细胞异常肥大,而给予豨红通络口服液灌胃处理的,神经细胞损伤以及胶质细胞异常肥大得到了较好缓解。[结论]豨红通络口服液既能快速减轻起炎物质诱发的炎症肿胀和疼痛反应,也能改善脑卒中引起脑神经细胞受损及胶质细胞的异常肥大,有效治疗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细胞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2组均采用常规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2组均在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细胞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2组在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少(P0.05),而IL-2、IL-10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以上三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除医疗依赖性2组无显著差别外,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炎性反应,降低半年疾病发病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龚婕宁  卞慧敏  杨进 《中成药》2001,23(7):511-514
目的:观察养肺活血汤的抗炎作用及其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致炎剂二甲苯、角叉菜及纸片包埋法造成小鼠和大鼠的炎症模型,以气管注射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养肺活血对各类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肿胀率、肿胀程度、肉芽肿重量),以及对血中组胺、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养肺活血汤对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能明显降低肺纤维化模型大鼠中组胺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P<0.01,P<0.05)。结论:影响炎症介质的分泌,减轻炎症损伤,可能是养肺活血汤防治肺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肠外营养支持,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肠梗阻1号方,1剂/d,水煎分服,不能口服者从胃管注入或经肛管保留灌肠,以每日排便2-3次为宜,大便次数超过3次则减少服药量;每日足三里新斯的明或维生素B,封闭,见效后再用2天,但不超过5天;此外芒硝外敷,3次/d。结果:对照组痊愈18例(45.0%),有效15例(37.5%),无效7例(17.5%);治疗组痊愈27例(67.5%),有效10例(25.0%),无效3例(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肠梗阳缓解时间、通便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炎性肠梗阻安全可靠,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Capsaicin extracted from natural sources (Capsicum frutescens) and standard capsaicin (Sigma Chemical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On acute treatment capsaicin produced a dose-rel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rat paw as measured by the volume displacement method. This response was found to be synergestic when injected with carrageenan.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pretreatment with diphenhydramine-HCl produced a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this acute capsaicin induced paw oedema, whereas indomethacin and methysergide were ineffective in blocking paw oedema. On the other hand, chronically capsaicin treated rats (for 10 day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paw oedema when treated with either carregeenan or a single high dose of capsaicin. Both the extracted and the standard capsaicin showed a similar type of response in all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