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上海市属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养老机构的照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表",于2015年8—11月对上海市属第一、第三、第四社会福利院内310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综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310例市属养老机构老年人中,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22.6%,一般者占23.9%,较差者占53.5%。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患病情况对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结论上海市属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受到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患病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养老机构应针对不同老人的综合健康状况提供差异化的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评估表(OARS量表)对福州市16家养老机构268名老年人进行综合健康功能评估,并采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综合健康优良者占35.4%,一般者占47.4%,较差者占17.2%。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月收入、每年体检次数、患病个数。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综合健康状况一般者居多,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月收入、每年体检次数、患病个数对其综合健康状况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先华  卢祖洵  董超群 《护理研究》2009,23(28):2620-2621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群的综合健康状态和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决策过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6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维健康状况评价显示:调查的老年人群精神健康很好、好者比例最高,达88.7%,其他依次为社会健康(83.3%)、经济状况(66.5%)、躯体健康(50.9%),日常生活能力优良者比例最低,为45.0%.老年人群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36.7%,一般者占45.4%,较差者占 17.9%.[结论]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不容乐观,影响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的因素为患慢性疾病病种数与疾病主观影响程度,及年龄与文化程度、婚姻和体育锻炼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市退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OARS多维健康量表中文版,对496名60岁以上退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经济状况和社会健康5个维度进行调查。结果综合健康状况优良、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58.06%、40.12%和1.81%。5项单维健康损害中,躯体健康损害的发生率最高。随着年龄和疾病数的增加,综合健康优良者的比例显著减少(P0.01);吸烟和重视科学饮食对综合健康也有显著性影响(P0.05);性别、配偶的有无和运动锻炼对综合健康无显著影响。结论影响老年人综合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年龄、疾病数、吸烟和科学膳食。戒烟、科学膳食、慢性病防治有利于提高退休老年人的综合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陈先华  卢祖洵  董超群 《护理研究》2009,(10):2620-2621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群的综合健康状态和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决策过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6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维健康状况评价显示:调查的老年人群精神健康很好、好者比例最高,达88.7%,其他依次为社会健康(83.3%)、经济状况(66.5%)、躯体健康(50.9%),日常生活能力优良者比例最低,为45.0%。老年人群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36.7%,一般者占45.4%,较差者占17.9%。[结论]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不容乐观,影响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的因素为患慢性疾病痛种数与疾病主观影响程度,及年龄与文化程度、婚姻和体育锻炼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多数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有 1/ 4的省市老年人 (≥ 6 0岁 )超过总人口的 10 %,进入老龄化社会。其健康状况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 ,国内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 ,本文进行简单的回顾分析和总结。1 综合健康状况综合健康包括 :躯体健康、日常生活功能、精神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及经济状况 ,它们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精神健康优良者比例最高 ,躯体健康优良者比例最低[1] 。躯体健康及日常生活功能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2 ] 。1 1 躯体健康状况躯体疾病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慢性…  相似文献   

7.
徐璐玮  陈建华  赵磊  金孔军  陈宇斌 《全科护理》2020,18(25):3373-3377
[目的]探讨丽水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对养老机构29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为(32.87±10.10)分,其中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者占47.6%,中等水平者46.6%,低水平者占5.8%。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负性生活事件[OR=14.596,95%CI(5.935,35.897)]及其种类[OR=4.699,95%CI(1.916,11.521)]是其危险因素,同时正性生活事件、自评健康状况、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服务机构满意度均是其影响因素。[结论]丽水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养老机构老年人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及其种类有助于预测其主观幸福感。同时,正性生活事件、自评健康状况、健康相关知识知晓度和机构服务满意度也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提示养老机构管理者及服务者通过尽早识别并积极应对老年人的负性生活事件、改善老年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认知、推广健康相关知识及全方位提升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等措施,均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省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济南市为例,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老年人的养老方式需求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期望居家养老者占42. 77%,依赖社区服务者占27. 58%,选择专业养老院者占29. 6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健康状况、主要照顾者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月收入、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山东省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养老方式仍然以居家养老为主,今后老年人的照护模式必定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和家庭功能现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对衡阳市内养老机构260例老年人进行自测健康状况和家庭功能(APGER)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测健康得分均值为(243.95±64.13)分,占总分的55.44%;本组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功能总得分为(5.64±2.57)分,得分指标为56.40%.家庭功能各维度与自测健康总得分及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结论 衡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测健康得分偏低,大部分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功能障碍,且家庭功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影响大于其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养老机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对北京市6所养老机构的37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6所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为(38.54±9.86)分;经济来源、能力等级、躯体健康、精力、心理健康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政府部门和养老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增强老年人的精力,改善其躯体健康状况,注重其心理健康,进而增强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衡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调查200例老年人的自测健康状况,应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所有数据资料.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测健康得分均值为(231.79±59.71)分,报告其处于良好以上水平者仅占40.5%;年龄、入住原因、入住时间、自理能力、兴趣爱好和探望次数不同的老年人,其自测健康水平差异显著;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不同的老年人,其自测健康水平无差异.结论 衡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总体水平偏低,护理工作人员应为这些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物质、心理和社会支持,从而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和干预措施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四川省成都市8所养老机构的436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Fried衰弱表型量表评估老年人的衰弱状况,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及健康相关资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分别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营养状况、社会支持的情况,并分析其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受损率为48.6%,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为81.0%,总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8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环境、自评健康状况、体育锻炼、营养状况、社会支持是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较严重,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居家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护理需求和养老意愿,从而科学地分配老年护理资源,提高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的3个社区,每个社区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300位居家老年人,共计900位老年人,对其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及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意愿调查。[结果]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总分为(16. 79±3.28)分,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与年龄、疾病状况和居住类型相关,躯体健康、年龄是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躯体健康、年龄、居住类型是老年人综合健康的影响因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与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7月在成都市养老机构的293名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表(APGAP)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功能现状的主要因素。结果排除家庭功能数据缺失者(n=4),共纳入289例养老院老年人进行分析,家庭功能良好者为268例,家庭功能轻度障碍16例、家庭功能严重障碍5例,所占比例分别为92.8%,5.5%,1.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居住状态、医疗保险和抑郁状态是影响老年人家庭功能的主要因素。与配偶同住和拥有医疗保险是家庭功能的保护因素,而抑郁是家庭功能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功能受居住条件,医疗付费形式及抑郁因素的影响,社会及医务人员应多关注老年人家庭功能的这些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提高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林晓鸿 《天津护理》2022,30(6):640-646
目的:了解农村居家养老老年人的综合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APGAR家庭功能评估表、阿森斯失眠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调查216例农村居家养老老年人。结果:农村居家养老老年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得分低于常模(P<0.05),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常模(P<0.05),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失眠、慢性病3个变量进入生理领域回归方程,解释生理领域总变异的50.3%;抑郁、家庭功能、失眠、工作劳动情况、经济收入5个变量进入心理领域回归方程,解释心理领域总变异的49.7%;抑郁、家庭功能、失眠3个变量进入社会关系领域回归方程,解释社会关系领域总变异的29.4%;抑郁、失眠、家庭功能、经济收入4个变量进入环境领域回归方程,解释环境领域总变异的36.9%;抑郁、失眠、家庭功能、慢性病4个变量进入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回归方程,解释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总变异的45.0%。结论:农村居家养老老年人在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健康水平仍较低。抑郁情绪、失眠、家庭功能障碍、患慢性病、经济收入低是影响其综合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陶琼英  马修强 《护理研究》2013,(12):4109-4111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养老机构内160名老年人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养老院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36.25%。经单因素分析,无子女老人、经济收入低、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低者,其抑郁评分高(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抑郁评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相关性分析发现,养老院老年人抑郁分值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因素较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模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为机构养老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美国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基本情况及养老状况评价3个调查表调查765位老年人。[结果]居家养老老年人在日常活动能力、目前总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机构养老老年人,但机构养老老年人在1年来健康状况自评、疼痛影响社会功能状况的程度优于居家养老老年人。[结论]增进以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心理咨询服务及专业人才吸纳等服务资源是未来机构养老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美国连续性记录与评估工具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5名培训合格的评估员使用连续性记录与评估工具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对北京市顺义区某养老机构的239例≥60岁的老年人进行评估。采用中国的量表效用值积分体系计算生命质量效用值,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效用值为(0.65±0.25)分,生命质量健康自评为(67.16±19.18)分。认知功能、吞咽功能、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排泄功能是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健康自评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建议养老机构重点关注认知功能下降、吞咽功能障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退、排泄功能受损的老年人,并及时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功能维持和改善服务,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供给能力,从而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与健康状况、健康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2014年2月—4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乌鲁木齐市27所登记在册的养老机构中抽取12所养老机构的老年人296人,发放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一般情况问卷,进行现场横断面调查。[结果]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分为(23±3)分,处于较低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每周运动次数、家庭月收入、家庭人口数、婚姻状况、教育水平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年龄(75岁~84岁、≥85岁)、每周运动次数(不运动或很少运动)、文化程度、住院次数(3次/年、≥4次/年)、距离上次体检时间(从未体检过)。[结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对健康服务利用有一定影响,应通过健康教育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采取措施使老年人更好地利用健康服务来促进自己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居家养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区3 个镇1 个街道的830 名居家养老老年人,采用ADL 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居家养老老年人ADL 得分情况为:人均ADL 总分为(25.59±11.16)分,其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PSMS)得分为(8.74±4.29)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得分为(16.85±7.53)分。830名老年人中,PSMS、IADL 受损或功能下降的分别占55.19%,79.64%。ADL 总分>16 分的有593(71.45%)人,≥22 分的有458(55.18%)人。结论居家养老老年人ADL 较差;影响居家养老老年人ADL 的因素有:是否每天外出散步、每月收入、是否患有脑血管意外、医疗保险、文化程度、糖尿病、对目前生活满意度、有无疾病、是否丧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