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减少成年人持续性幼年型心电图T波的误诊,对我院1999年6月~2000年6月在职工体检和门诊中发现的11例成年人持续性幼年型心电图T波11例进行分析,认为成年人持续性幼年型心电图T波易被误诊为心肌缺血或心肌炎,深吸气后心电图倒置、T波直立有助于其临床鉴别。  相似文献   

2.
<正>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左心房肥大时心电图呈“二尖瓣型P 波”。我院遇到5例呈肺型P 波,现总结如下:本组5例呈肺型P 波者,2例为单纯二尖瓣狭窄,3例合并关闭不全。其中2例心功Ⅰ~Ⅱ级,不伴有肺动脉高压征象者P 波高尖无切迹,电压>0.25mv,时限<0.1秒,呈典型肺型P 波。X 线摄影及M 型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3.
持续性幼年型心电图T波常见于婴幼儿,是婴幼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心电图变异,其在成年人中少见,也不为临床医师所熟知。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笔者在我院做心电图检查的1500例患者中发现成年人持续性幼年型心电图T波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P波离散度对持续性房颤、阵发性房颤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表明,心房内不同部位电活动的不均匀性可引发房颤,而体表心电图P波的离散度可反映心房内电活动的不均匀性,并提出该指标可用于预测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但对持续性房颤的预测价值尚无报道。为进一步探讨该指标对阵发性房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对持续性房颤的预测价值,对我院1996-2000年收治的发作前有常规心电图记录的12例持续性房颤病人和20例阵发性房颤病人进行了P波离散度的回顾性测定,并随机抽取20例无房颤病人(且无房颤常见的易患因素)的常规心电图P波离散度的测定作相互对比,以期客观地评价P波离散度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刘迎春 《中外医疗》2012,31(32):173-174
目的探讨左房异常患者超声心电图中的特征表现,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90例。根据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表现分为A(持续性房颤)、B(阵发性房颤、房扑)、C(仅有心电图P波增宽)3组,每组各3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房腔径大小、二尖瓣返流面积、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左房异常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最大94岁,最小43岁,三组中有器质性心脏病者85例,占95%,以冠心病最多,共计36例,占40%。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A组左房明显扩大、二尖瓣大面积返流。A组和B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房异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以冠心病最为多见,发生房颤后具有明显左心功能减退、左房腔扩大和二尖瓣大量返流。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P波变化测定PTFV1数值与心电图二尖瓣P波及心脏三位片的诊断的左心房扩大进行对比分析,对PTFV1诊断左心房扩大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心电图诊断左心房肥大一般以 P 波的时间为标准,但阳性率较低。近年有人提出 PV_1终末电势(简写为 PTF-V_1)负值增大与左房肥大或扩大有关。我们将本院1977年至1979年所有经手术、X 线和临床确诊有左心房肥大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6例窦性心律的心电图测量其 PTF-V_1,与其出现二尖瓣型 P 波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与120例正常人心电图作对照分析,讨论左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8.
<正> 长期以来,人们把Ⅱ、Ⅲ、aVF导联上出现的≥0.2mv的高尖型P波称为“肺型P波”,将有切迹的或三相宽P叫做“二尖瓣型P波”,并认为前者为右房肥大,后者是左房肥大的特征性表现。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将“肺型P波”列为肺心病心电图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但是,上述两种异常P波在临床上分布状态如何?有否交叉现象?报道甚少。现将我们检查的66例高尖型和33例双峰型P波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结果一、一般资料本组1437例心电图包括两个大组: 第一组为健康人群:系我院1984年9月份  相似文献   

9.
在正常情况下,P波时间小于0.11秒。心电图学上一般把P波时间超过0.12秒及兼有挫折时称作房内传导阻滞。P波时限延长,可见于多种原因。本文对43例60岁以上老年人持续性不全性房内传导阻滞的图形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临床心电图诊断左房肥大是按P波时间超过0.12秒为依据,如P波外形尚有切迹,且切迹二个峰之间距离超过0.04秒,即诊断二尖瓣部波,认为绝大部份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损害。近年来,由于心电向量理论日趋完善,促使心电图有所进展,多数学者认为单纯依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心电图"肺型P波"的比较分析,探讨"肺P"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且心电图有明显"肺P"的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描记12导联心电图,对"肺型P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发作期心电图"肺型P波"出现率大于缓解期.结论 心电图检查中"肺型P"的出现与肺心病病情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心电图"肺型P波"的比较分析,探讨"肺P"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且心电图有明显"肺P"的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描记12导联心电图,对"肺型P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发作期心电图"肺型P波"出现率大于缓解期。结论心电图检查中"肺型P"的出现与肺心病病情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34岁。因反复心悸气促六年余,加重半月,于1987年5月13日入院。临床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闭镇不全,心衰Ⅲ度;(2)慢支,肺气肿。入院心电图诊断:快速型心房纤颤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第四天,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该患者死前二小时心电监护记录心电图可见规则直立P 度,P—P 均齐,频率79次/分。P 波后无相关的QRS 波.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66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1985年12月26日描记心电图。图Ⅰ示:Ⅱ导联上下两行为连续记录。图示窦性心律,P—P 间不齐0.88—0.75″,均以0.18″的 P—R间期下传心室。图中显示两种不同形态的 P 波。(1)当 P—P 为0.75″时呈“二尖瓣”型 P、P 限时0.12″(2)当 P—P 为0.88″时呈“肺型”P 波,振幅  相似文献   

15.
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通过剑突下超声心动图配合同步心电图,分析根部区域(下称根部)的运动类型,来帮助诊断某些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05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电图、M型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波群和根部运动曲线进行对照研究。心电图提示心房纤维颤动36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141-143
缺血性J波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心肌严重缺血时伴发的超急期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可由伴有急性心肌缺血的多种临床症状引起,但继发于急性肺栓塞者未见报道。本病例以呼吸困难及持续性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入院,后经肺动脉CT造影等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心源性休克。住院第3天心电图V2~V6导联出现一过性J波和与之伴发的持续性进行性T波倒置。究其原因,经动态观察心肌酶谱、心电图等,结合冠脉造影排除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Wellens综合征及肺栓塞等疾病,认为其心电图改变为急性继发性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导致的缺血性J波和以持续性T波倒置为表现的心肌顿抑。缺血性J波不仅提示急性心肌缺血的存在,也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新预警指标,及时识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冠心病心电图P/P-R段比值与多谱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相关性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 对象为52例冠心病患者,取心电图P-R段的商为P/P-R比值。采用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取二尖瓣血流频谱,测量舒张功能指标,包括E波加速时间(ACCT),E波减速时间(DECT),E峰值速度(E),A峰值速度(A),E/A比值,E波流速积分(ETVI),1/3舒张期流速积分(TVI1/3),全舒张期流速和分(TOTALTVI)以及E流充盈分数(RFF)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P/P-R段比值与二尖瓣血流频谱流速及流速积分相关,冠心病P/P-R段比值增大,流速及流速积分参数减低,对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P/P-R段比值测量简单易行,可靠性 ,对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男性,27岁。临床诊断:风心病。心电图示P波顺序出现,P-P匀齐,P-R间期0.18秒,QRS波正常,频率85次/分的窦性心律。可见两种形态P波,一种P波呈双峰型,时间0.12秒,峰距0.05秒,为典型二尖瓣性P波,一种P波高尖,电压0.35my,时间0.10秒,为典型肺性P波。第9个P’波提前出现,P’波倒置,P’一R间期0.16秒,为房性过早搏动。早搏代偿间歇后出现一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I-c--R间期0.13秒的QRS波群,频率ed次/分,为房性逸搏。例2:患者女性,45岁。临床诊断:风心病,心衰。心电图示P波顺序出现,P--R…  相似文献   

19.
<正> 隐匿性交界处早搏(简称结早)和隐匿性室早引起干扰性房室传导受阻,临床少见,且易漏诊。最近我们遇到2例隐匿性结早和室早引起假性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报告于后。临床和心电图资料例1 女性,16岁,因心前区隐痛伴心悸半月来我院就诊。入院体检:体型瘦长,心率约110次,心律不齐,早搏频繁,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阴性。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血、尿常规、血沉均在正常范围。胸部平片心影大小正常。二维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前瓣脱垂。心电图描记见图 1.临床诊断:二尖瓣脱垂。心电图分析:为Ⅱ导联记录,窦性P波频率110次,同导联中可见3个期前出现的搏动,第二个早搏较宽大,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可判断为室性早搏。第1、3个早搏其前有P波,P—R>0.12秒,其形态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69例继发型房间隔缺损(ASD)患儿介入封堵术前后心电图改变与缺损大小间的关系,为ASD术前提供初步预测性意见。方法 依据心电图分为正常、右室肥厚、肺型P波、右束支阻滞四类,与介入时所测ASD小大、右室厚度、肺动脉压力进行对比。结果 ASD≤1.0cm,者,心电图多为正常;ASD1.1~4.0cm者,心电图出现的右室肥厚、肺型P波、右束支阻滞的术后大部分消失;ASD〉4.0cm者,心电图均为右室肥厚、肺型P波、右束支阻滞并存,术后仍有大部分呈右室肥厚。结论 ASD心电图改变可间接评估缺损大小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