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症候多样、病机复杂,存在多脏腑偏颇的复合病机。脾胃枢机升降失和在本病发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脾胃枢机失和与心肾、肺肾、肝肺等脏腑枢机失和关系密切。故提出"以枢调枢"为治疗大法,通过五行藏象疗法"以象补藏"调和脏腑枢机以调衡脾胃枢机升降之用,即"以枢调枢",则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而致"气归于权衡"的生理常态,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论"识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之枢机.辨识病机("识机")为临床诊疗之核心环节,上承"辨证",下启"论治".文章认为有必要将"识机"从"辨证"中分离出来,彰显"识机"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识机"主要包括3个方面:其一是凝练"基本病机",这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规律;其二是抓住"主要病机",这是疾病特定阶段病机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学中风和郁证的合病,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与心脑和肝脾肾密切相关.圆运动理论源于河图,医家彭子益参合《内经》及黄元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思想,认为中气是阴阳化合的枢轴,提出"运轴行轮"的治疗理念.脑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经脉失和,基于圆运动理论,可运用"运轴行轮"法辨治,以脾胃为中心,以恢复中焦之气斡旋作用为关键,达到调阴阳、生气血、和枢机的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病机"是中医理论基本概念之一,现代常解释为"疾病的机理或机制",严重偏离了中医病机的原义。"机"的原义是"扳机点""触发点""枢机",引申为主导事物发生变化的关键,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枢纽。中医学的"病机"应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枢机。"潜藏于内,变动不居"是病机的基本特征。辨识病机是临床诊查疾病的中心任务;见微知著,司外揣内则是辨识病机的基本方法;因势利导,以平为期调机复常是中医治疗的守则。辨证是诊断,治病还需"识机",将病机的地位提到与辨证并列的位置,可更好地彰显中医认知疾病的原创思维模式和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介绍魏绍斌教授治疗"不及"类月经病伴不寐的经验."不及"类月经病患者常合并睡眠障碍,魏教授注重把握该类患者的病因病机特点,认为二者相关性主要体现为肾虚、肝郁、血虚、痰湿及瘀血五个方面,且常相兼为病.在辨证治疗"不及"类月经病的同时,多从心、肾、肝、脾调治,合理选用安神药.肾气、肾精不足引起者,常选用寿胎丸、四君子汤、参芪归肾丸、四物汤等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引起者,常选用四逆散、四物汤、逍遥散等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若脾肾亏虚引起者,常选用健固汤、四君子汤、圣愈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同时灵活选用穴位贴敷、艾灸、耳穴贴压等中医特色疗法,内外合治,疗效颇佳.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或肺所致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目前多采用脏腑辨证,其基本病机概括为肝胆失于疏泄、胃气上逆,与肺、肾、心三脏失调相关。六经辨证包含脏腑、经络、时空等概念,以六经辨病乃执万病之牛耳。六经病辨证关键,在于辨别六经"开阖枢",重视脾主四维枢机、少阳阳枢、少阴阴枢对六经"开阖枢"影响。临证当以六经"开阖枢"枢机,和脾胃枢机、肝肺枢机、肺肾枢机、心肾枢机,即以枢调枢,天地和而泰,则胃食管反流病自愈。本文从六经三阴三阳"开阖枢"以枢调枢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论治。  相似文献   

7.
中风后遗症针药并用治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弛缓性偏瘫与痉挛性偏瘫,在辨证治疗中,只要紧紧抓住"缺血"和"出血"的不同病机,即中医的"气虚血瘀,经络阻滞"和"阴虚阳亢,风阳上扰,气血逆乱"的不同病机,有的放矣,遵照"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治疗原则,明辨虚实,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调和阴阳,以平为期,针药并进,每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满天  姬永宽 《河南中医》2019,39(4):496-499
春温是一种因"冬伤于寒"导致"热气内伏","伏热"入春发于少阳,而具有明显季节特征,以温热为主要性质的疾病;少阳病是一种"气郁"引起"邪热"稽留少阳的疾病。二者病邪均属"郁火、伏热",病位均在"少阳",治疗上的主方分别为"黄芩汤"和"小柴胡汤",二方在方义上亦有诸多同源。然而,较之于临床辨证,两病的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春温病因单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冬伤于寒,春发于少阳",而成为一种特有的疾病形式,因属"伏热"而无外感,故可直清里热;少阳病的疾病来源相对较多,如《伤寒论》中所讲的"表证传变"或"误下、误治"等所导致的邪入少阳。少阳病来源虽多,但疾病性质却统一为"邪伏少阳",治法统称"和解",并依据邪热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兼有表证,而有变方、合方、加减及缓急之法。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蒙医认为,银屑病属于"黄水病"范畴,蒙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及临床诊治有其独特的认识。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蒙医药治疗及传统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俞根初"三化"学说实质进行了剖析,指出"三化"学说是阐明四时外感病证的演变规律的学说,它紧扣外感病的病机,为治疗外感病证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临床验案为引,深入探析小柴胡汤见证之"寒热往来、休作有时",认为"寒热往来"应理解为广义的"阴阳交替往来",而"休作有时"之"休作"应是囊括各种病症或主要脉证的时发时止或发作有时.临床上牢牢抓住小柴胡汤证的病机为枢机不利,遵循其病性属寒热虚实夹杂,治疗以和解少阳、调达枢机为大法,疗效显著,为小柴胡汤治疗内科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探析曹大农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思路,总结曹大农的临床学术经验。其认为枢机不利是病机的关键,气机升降失调,寒热、水火、气血壅滞于枢机是绝经前后诸证错综复杂病症的主要原因。治疗以和解枢机为切入点,运用柴胡汤类方,使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气血流通、脏腑安和、恢复或重建阴阳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3.
升降散原为治疗温疫而设,近年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尤其是治疗一些慢性病取得良好效果。此方应用始终离不开气机失调、邪热内郁这一关键病机。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用升降散治疗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旨在调理气机,达邪于外。  相似文献   

14.
以证候为基础,审证求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关键,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前提。肝郁脾虚证中医证候要素具有"虚—郁—滞"的特点,而现有"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病机存在重"内实"而轻"外虚"、重"静态"而轻"动态"、重"理气"而轻"补虚"的不足,不能完全涵盖其病机内涵。本文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以需求为导向,提出肝郁脾虚证"虚气留滞"病机及基于该病机的培元健脾、开郁通滞治疗原则,丰富证候病机内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上热的主要病机为肺胃热盛、心肝火旺;下寒的病机主要是脾气虚弱、肾阳衰微.治疗原则为清上温下、疏化三焦,常用方剂有白虎汤、肾气丸、柴胡桂枝汤、交泰丸、引火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等,外治法有针刺、温灸等.上热下寒证是一类虚实相兼、病机复杂的临床证候,治疗上并非清热、温阳药物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深入分析病机后,再予恰当方药....  相似文献   

16.
范平  陈革妃 《河南中医》2011,31(4):345-346
郁证的形成是由肾阳亏虚不能蒸腾肾水上制心火,导致心肾不交、心神不宁;或肝气升发疏泄不畅,致肝气郁结,久郁不解所致.阳虚是其重要病机,脑髓失养是其继发病机.治疗时应发挥阳气"主动"功能,维持肾-脑-心-肝系统的功能,尊仲景"治未病"之精神,防止病情反复迁延,或阳气亏虚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疾病,属中医"颤病"。其基本病机是肝肾阴虚,肝风内动,随病情进展,逐渐演化为肾虚毒损。本文提出了毒损脑络-枢机-筋脉的思路,指出了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的内在病机,并指明可运用疏筋解毒法来治疗肾虚毒损型帕金森病,从而为帕金森病的中医药诊治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晓明  姚美玉 《河北中医》2021,43(11):1773-1776
姚美玉教授基于中医"审证求因"的诊断原则,提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机除肾虚、脾虚、肝郁、痰湿、瘀血外,另一病机为胃强脾弱、胃热脾湿,认为湿热蕴结、枢机不利是肥胖型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姚教授从脾胃论治肥胖型PCOS,基于"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治疗原则,清胃热化脾湿,湿热同治,调畅枢机,调和气血,以求胞宫按时满盈溢泄,月事以时下.  相似文献   

19.
谢胜教授长期致力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研究,通过深掘《内经》等经典理论,逐渐认识到GERD病机复杂,存在多脏腑偏颇的复合病机,而究其病机之本,总属三焦枢机失和。基于对病机的认识,谢胜教授进一步提出“以枢调枢”以及“以俞调枢”为治疗大法,即通过中医药疗法调和三焦枢机以调衡脾胃枢机,恢复脾胃枢机升降之用,以致“气归于权衡”的生理常态,最终达到治愈GERD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无论从发病特点、病变脏腑还是临床表现都显示"少阳枢机不利"是其重要病机之一。少阳主枢,其气游行三焦,贯通全身上下,在下络属于肾。三焦总司气化的功能与肾阳气化、主司水液代谢不可分割。"枢机不利"则代谢失常,肾不藏精,精气下漏,发生蛋白尿血尿。又柴胡证病在三焦,波及阴阳、表里、上下、内外。故临床采用和解法治疗多获良效。然和解法疗效机制的现代机理如何?文章认为枢机不利导致IgAN与西医发病机制在病变脏腑上具有一致性,且"外周血B细胞与肠黏膜分泌异常糖基化IgA1生成增多,肝脏清除异常糖基化IgA1减少"是导致IgAN的关键。以上三者分别与肝、肠密切相关,又是少阳、三焦的功能范围。故而可以从以上角度进一步研究"枢机不利"导致IgAN及"和解法"治疗IgAN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