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子阴道镜诊断186例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锐 《广西医学》2004,26(9):1309-1311
目的 为了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186例宫颈糜烂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结果及组织病理学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阴道镜检与病理检查达到较高的符合率。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诊断 ,阴道镜检与细胞学检查有差异性 ,P <0 0 5。结论 阴道镜检对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诊断准确性与病理检查一致 ,优于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湿疣诊断上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X线胸部拍片检查与纤支镜检对咯血病例中的定位、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71例咯血患者行X线胸部拍片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根据胸片影像学改变初步推断其咯血病因。结果:X线胸片对纤支镜检的符合率为72.7%,纤支镜检对咯血的病因出率为93.0%,定位诊断率为95.8%。胸片无明显韵异常者的纤支镜检病因检出率为80.0%,6例X线胸部拍片提示的病变部位与纤支镜检发现的出血部位不符。结论:纤支镜检是可靠而敏感性较高的检诊手段,选择合适的纤支镜检时间是提高咯血定位诊断率的关键,X线检查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咯血的病因诊断水平及出血定位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苏东星 《广西医学》2000,22(6):1357-1358
结肠镜检术前肠道的清洁准备对于检查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为了寻求效果好且易于患者接受的肠道准备方法 ,我科自 1 998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对44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作结肠镜检术分别给予三种不同的口服洗肠液 ,治疗组加用普瑞博思口服 ,观察其肠道清洁效果 ,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将接受结肠镜检查的 44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一组 72例 ,口服标准电解质导泻液 (ELS) ,饮液量 30 0 0毫升 ,于检查当日上午 1 0时口服 ;二组 56例 ,口肥硫酸镁 蓖麻油 果片 ,饮液量 2 0 0 0毫升。具体用法检查前一晚…  相似文献   

4.
尿隐血试验与镜检红细胞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牟君成  童瑞强 《医学争鸣》2000,21(6):S140-S140
0 引言 尿隐血试验(OB)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RBC)可判断有无非肉眼血尿(<1mL·L-1).我们发现先进仪器不能取代镜检,现就1999-03-04检测2668例尿标OB与RBC镜检间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使用美国CliniTek-100型尿液分析仪.迪瑞公司生产的A-10试带.住院患者2668例,按常规留取晨尿.1.2 方法 仪器分析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镜检按全国统一操作规程.标本在2~3h内完成检查,对OB与镜检不符者行重复检测.2 结果 在2668例中,OB阳性而镜检无RBC者68例,镜检不符合率13.65%.镜检阳性而OB阴性162例,OB不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2月~2008年3月间滨州市中心医院、结核病防治院妇产科门诊病房对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进行筛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2160例,细胞学检查ASCUS以上186例(8.61%),行阴道镜检查204例,均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癌4例(0.18%),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4例,其中CINⅠ38例(1.75%),CINⅡ35例(1.62%),CINⅢ 11例(0.51%),急慢性宫颈炎116例(5.37%)。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合率为45.7%,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为90.9%,特异性为89.6%。结论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检下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6.
针对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的顽固性阴道炎 ,我院应用相差显微镜 (MDI多媒体显微诊断仪 )检查 398例患者宫颈粘液及阴道后穹隆分泌物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于 2 0 0 0年 2月~ 2 0 0 0年 1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的顽固性阴道炎患者 398例 ,年龄 2 0~ 5 1岁 ,病程 3个月~ 3年 ,曾行阴道分泌物 0 .9%氯化钠溶液悬滴法涂片 ,低倍镜检为单一病原体感染者 35 4例 ,未行镜检者 44例 ,原治疗方法按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者 191例 ,细菌性阴道炎 182例 ,滴虫性阴道炎 2 5例。1.2 检查方法 :禁性交 ,…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62例小肠出血行小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镜检阳性病变检出组(50例)及阴性检出组(12例),进行临床特征比较。结果显示,阳性病变检出组中75.0%(21/28)的黑便患者经肛侧进镜检出病变,81.8%(18/22)的鲜血便患者经肛侧进镜检出病变(P〈0.01)。阳性病变检出组较阴性检出组病程长,出血次数多,末次出血至小肠镜检查的时间短(P〈0.01或P〈0.05)。出血次数≥3次者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出血次数〈3次者(92.5%比11.1%,P〈0.01)。末次出血后7d内行小肠镜检查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7d后检查者(97.1%比59.3%,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对尿液潜血的检查结果。方法:将400例门诊患者的随机尿液同时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和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镜检RBC)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90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166例,镜检无红细胞的24例;210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12例,镜检亦无红细胞的有198例。结论:临床上应将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对尿液潜血检测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RBC)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45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立即按照操作说明进行尿液分析检验和尿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99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35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8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198例。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不可省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呼吸功能减退患者使用咪达唑仑后 ,在纤支镜检中心率 ( HR)、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 Sa O2 )的变化。方法 :A组 40例为呼吸功能显著减退患者 ;B组 ( 4 0例 )为对照组 ,两组镜检前 30 min以咪达唑仑 0 .0 4 mg/kg肌肉注射 ,于用药前 ,操作中及镜检结束时记录收缩压 ( SBP)、舒张压 ( DBP) ,平均动脉压 ( MAP)、HR和 Sa O2 。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 ,镜检中两组 HR均有增快 ( P<0 .0 1或 0 .0 5 ) ,两组 SBP、DBP、MAP亦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A组 Sa O2 的基础值低于 B组 ,镜检中 A组 Sa O2 显著下降 ( P<0 .0 1 )。结论 :对呼吸功能减退患者在纤支镜检查中使用咪达唑仑 ( 0 .0 4 mg/kg)是安全有效的 ,能减轻患者在镜检中的痛苦 ,提高接受检查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1.
王立英 《吉林医学》2010,31(13):1750-1751
目的: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的比较。方法:收集500份尿液样本,分别进行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检测。结果: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尿中白、红细胞和显微镜镜检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较一致。三种方法对RBC检测敏感度稍高于WBC的敏感度。结论: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对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尿常规、尿自动分析仪和尿沉渣对100例尿中有形成份检测的敏感性。方法:100例病人的尿标本分别进行干化学分析,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镜检,根据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作对比,了解其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三种方法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检测均有差异(P<0.05),其中: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对RB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法(P<0.001),而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对RBC的检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沉渣镜检对WBC的检出率高于常规镜检及干化学法(P<0.05),而常规镜检对WBC的检出率与干化学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镜检对管型的检出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尿沉渣的检出率为高,结论:尿沉渣检镜是三种方法中对尿有形成份检出最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何超 《大家健康》2016,(8):12-13
目的:分析尿液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12例,分别通过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沉渣镜检进行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尿液分析仪相比,尿液沉渣镜检的尿隐血阳性率明显更高,尿液沉渣镜检中白细胞、红细胞、管形、蛋白的阳性率及其在各疾病中的检出率均明显较高(P <0.05)。结论:尿液沉渣隐血检验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UF-100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不同血尿来源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100例肾性血尿样本和130例非肾性血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UF-100尿沉渣分析仪诊断肾性血尿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3.4%;阳性预测值94.8%,阴性预测值100%。结论:UF-100沉渣分析仪是一种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鉴别血尿来源的仪器,对血尿来源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液中红细胞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方法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清晨尿液586例进行红细胞检测。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的红细胞阳性率33.8%,高于显微镜检测的红细胞阳性率27.3%。假阳性率为10.3%,假阴性率为3.8%。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1.5%。结论由于干扰UF-1000i检测尿RBC的因素较多,会出现一定假阳性、假阴性,所以UF-1000i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镜检,阳性标本有必要进行显微镜复检,从而提高尿液分析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干化学分析法在尿液检验中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将1 000例患者的尿样分别用干化学分析法和沉渣镜检法进行检验,以尿沉渣镜检为金标准,观察干化学分析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等.结果 干化学分析法检验红细胞的灵敏度为68.3%,特异度为87.61%,假阳性率为12.4%,假阴性率31.68%;干化学分析法检验白细胞的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84.02%,假阳性率为16%,假阴性率为35.26%.亚硝酸盐: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同时有73例阳性,符合率100%.结论 尿干化学分析法检验尿液有形成分具有较高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实验室工作中排除假阳性检测的经验和方法。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收取住院患者晨尿样本500份,同时进行UF-1000i尿液沉渣流式自动分析仪(简称UF-1000i)、干化学和显微镜检测(镜检)。UF-1000i检测异常者为阳性,其中UF-1000i检测异常而干化学和镜检正常者为假阳性,将2者检测的有形成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0份样本中,有178份阳性样本,其中有20份样本UF-1000i的主要检测项目均出现假阳性,其中红细胞(erythrocyte,RBC)、白细胞(leukocyte,WBC)、管型、上皮细胞(epithelial cells,EC)的假阳性率分别为10.8%、8.2%、23.1%、14.3%。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提高了尿液分析的过筛检查实验室检测效率,但对其阳性结果还需密切注意,应该避免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UF- 10 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红细胞 (RBC)的影响因素及镜检的重要性。方法 :对 UF- 10 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的 331例红细胞 RBC阳性尿液标本进行复查镜检。结果 :有 79例为假阳性 ,占 2 3.9% ,其中结晶所致红细胞假阳性 5 4例 ,占 6 8.3% ,类酵母菌所致假阳性 5例 ,占 6 .3%。结论 :多因素特别是盐类结晶易致 UF- 10 0测红细胞产生假阳性 ,镜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管型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收取住院患者的晨尿标本600份,同时进行UF-50尿液沉渣自动化分析(简称UF-50)和显微镜(镜检)检测。将两种方法检测的管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0份标本中,UF-50检测阳性的有200例,而镜检阳性的有39例,假阳性率为29.1%;UF-50检测阴性尿标本400例,而镜检阳性的有7例,假阴性率为15.2%。结论:使用UF-50检测尿液管型存在着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假阳性结果主要由上皮细胞、结晶、黏液丝、脓细胞等有形成分引起。因此对UF-50检测管型阳性的尿标本应用镜检进行确证,而对管型阴性但尿蛋白阳性的尿标本也应该用镜检进行排除,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UF-1000尿沉渣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价值.方法 查阅肾内科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的病例,选择确诊泌尿系统感染63例,分析UF-1000尿沉渣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对尿红细胞形态检测的差异,结果 UF-1000尿沉渣分析仪对血尿鉴别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82.6%.相差显微镜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87.0%.结论 在血尿来源的鉴别上相差显微镜与尿沉渣分析仪应互相结合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