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对GEB-600尿液分析仪在分析过程中维生素C造成隐血(BLD)、葡萄糖(GLU)假阴性的浓度进行研究.方法 分别向Ⅰ组BLD阳性、Ⅱ组GLU阳性的尿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用GEB-600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并观察尿液BLD、GLU测定结果 为阴性时维生素C的浓度.结果 维生素C浓度达到100 mg/L(±)时,可造成BLD假阴性;维生素C浓度达到250 mg/L(+)时,可造成GLU假阴性.结论 低浓度维生素C即可对BLD、GLU造成假阴性干扰.同时,随着维生素C浓度增加,负性干扰增大.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素在新生儿心肺复苏时合理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的最佳用药浓度、剂量及给药途径。方法:102例新生儿心肺复苏病例,按肾上腺素的不同用药浓度、剂量与用药方法随机分为Ⅰ、Ⅱ、Ⅲ、Ⅳ四组。Ⅰ组用1:1000浓度肾上腺素0.01—0.03 mg/kg,静脉给药;Ⅱ组用1:1000浓度肾上腺素0.01—0.03 mg/kg,气管内给药;Ⅲ组用1:1000浓度肾上腺素0.1~0.2mg/kg,静脉给药;Ⅳ组用1:1000浓度肾上腺素0.01 mg&g,静脉给药。结果:Ⅰ、Ⅱ、Ⅲ组肾上腺素首剂有效率均明显高于Ⅳ组(P<0.05),而在Ⅰ、Ⅱ、Ⅲ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短期存活Ⅰ、Ⅱ、Ⅲ三组也明显高于Ⅳ组(P<0.05);长期存活中Ⅰ、Ⅱ组明显高于Ⅲ、Ⅳ组(P<0.05),Ⅲ、Ⅳ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复苏时最合适的肾上腺素浓度为1:1000,剂量为0.01~0.03 mg/kg。气管内给药与静脉给药均可,气管内给药远期疗效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1-02/2003-04山东省立医院保健神经科和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科患者62例,根据有无高血压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和高血压组32例,其中高血压Ⅰ期组9例,Ⅱ期组8例,Ⅲ期组15例。两组患者均抽血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口服葡萄糖1,2h后,分别再次抽血检测以上指标,将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将高血压组各期之间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62例患者全部纳入结果分析。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清总胆固醇浓度犤(5.84±0.82)mmol/L,(18.94±4.24)mIU/L,(5.78±9.47)mmol/L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犤(5.02±0.51)mmol/L,(7.63±5.22)mIU/L,(5.02±0.64)mmol/L犦(P<0.05),血清三酰甘油浓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饮糖水后1,2h高血压Ⅰ,Ⅱ,Ⅲ期组血糖均增高,Ⅱ期组饮糖水后1h血糖犤(9.87±2.84)mmol/L犦高于Ⅰ期组犤(6.88±1.75)mmol/L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期组饮糖水后1,2h胰岛素显著增高犤(74.67±13.44,35.72±9.45)mIU/L,(P<0.05)犦,Ⅱ,Ⅲ期组空腹和饮糖水后1,2h胰岛素也显著增高(P<0.05),Ⅲ期组饮糖水后1,2h胰岛素犤(98.66±14.84),(88.67±24.65)mIU/L犦高于Ⅱ期组犤(85.41±16.02),(68.30±36.63)mIU/L,(P<0.05)犦;Ⅰ,Ⅱ,Ⅲ期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肽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之一。治疗高血压要考虑纠正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尿液分析仪目前在国内外应用广泛,而对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用URISCAN-S100型尿分析仪,测定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的结果变化,分析维生素C对尿胆红素、尿糖和潜血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93例,其中NYHA心功能Ⅰ+Ⅱ级87例为Ⅰ+Ⅱ级组,Ⅲ+Ⅳ级106例为Ⅲ+Ⅳ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22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舒张压、血清HSP7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尿酸(uric acid,UA)、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Ⅲ+Ⅳ级组FPG水平[(8.4±2.2)mmol/L]高于Ⅰ+Ⅱ级组和对照组[(6.8±1.8)、(4.1±0.8)mmol/L],LVEF[(34.0±5.6)%]、舒张压[(60.0±6.8)mm Hg]低于Ⅰ+Ⅱ级组[(40.0±3.4)%、(70.0±8.9)mm Hg]和对照组[(58.0±7.2)%、(78.0±11.2)mm Hg](P0.05),Ⅰ+Ⅱ级组FPG水平高于对照组,舒张压、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Ⅲ+Ⅳ级组、Ⅰ+Ⅱ级组LDL-C水平[(2.7±0.8)、(2.5±0.7)mmol/L]高于对照组[(2.0±0.5)mmol/L](P0.05),Ⅲ+Ⅳ级组与Ⅰ+Ⅱ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TG、UA、GPT、GO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P70、CRP、NT-proBNP水平在Ⅲ+Ⅳ级组[(13.17±5.58)μg/L、(16.96±6.80)mg/L、(5 198.38±1 200.25)ng/L]明显高于Ⅰ+Ⅱ级组[(10.48±4.02)μg/L、(9.25±3.24)mg/L、(2 400.45±468.19)ng/L]和对照组[(6.04±2.50)μg/L、(3.21±1.26)mg/L、(108.47±61.70)ng/L](P0.05),且Ⅰ+Ⅱ级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LVEF及血清FPG、HSP70、CRP、NT-proBN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HSP70水平可较好反映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葡萄糖(Glu)对尿液白细胞(WBC)干化学酯酶法(简称干化学法)测定的影响,以提高检测准确率。方法对584例WBC镜检阳性的临床尿液检测资料回顾分析其Glu和WBC干化学结果;选取只有WBC干化学结果分别为±、+、++、+++阳性的新鲜尿液各5份,每份2管(每管10 mL),分为Glu加入组和H2O2加入组,分别对每组样本加入不同浓度Glu和H2O2,并进行干化学测定。在Glu加入组每次测定的同时,用去除Glu模块的试条进行重复测定。结果584例尿检结果中,Glu+++组与Glu++++组的WBC干化学假阴性率均高于Glu阴性组(P=0.001,P=0.000)。WBC干化学阳性检出数随尿Glu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优势比(OR)=0.100,P=0.000],但不受H2O2的影响。结论尿Glu浓度为83.33 mmol/L(15 g/L)时,尿WBC干化学测定已明显受干扰,其受干扰程度随尿Glu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是Glu干扰了尿WBC干化学测定,而非Glu模块的反应产物H2O2。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对尿液白细胞干化学法测定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葡萄糖(Glu)对尿液白细胞(WBC)干化学酯酶法(简称干化学法)测定的影响,以提高检测准确率.方法 对584例WBC镜检阳性的临床尿液检测资料回顾分析其Glu和WBC干化学结果 ;选取只有WBC干化学结果 分别为±、+、+ +、+ + +阳性的新鲜尿液各5份,每份2管(每管10 mL),分为Glu加入组和H2O2加入组,分别对每组样本加入不同浓度Glu和H2O2,并进行干化学测定.在Glu加入组每次测定的同时,用去除Glu模块的试条进行重复测定.结果 584例尿检结果 中,Glu + + +组与Glu + + + +组的WBC干化学假阴性率均高于Glu阴性组(P=0.001,P=0.000).WBC干化学阳性检出数随尿Glu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优势比(OR)=0.100,P=0.000],但不受H2O2的影响.结论 尿Glu浓度为83.33 mmol/L(15 g/L)时,尿WBC干化学测定已明显受干扰,其受干扰程度随尿Glu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是Glu干扰了尿WBC干化学测定,而非Glu模块的反应产物H2O2.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作模拟标本减少标本的生物危害,满足实验诊断标本的需求。方法在某种基质中添加所需检测成分,以达到教学示范需要的浓度。在0.9%NaCl溶液中添加葡萄糖、血清、白细胞,调配成脑脊液;在尿液中加入葡萄糖、丙酮、血清,调配成尿糖、尿酮体、尿蛋白标本;在浆糊中加入红细胞作便潜血标本。结果模拟脑脊液标本的蛋白浓度为+~++,葡萄糖4.4mmol/L,氯化物122mmol/L,细胞数(10~20)×10^6/L,其他项目定性试验均为阳性(+~++++)。结论模拟标本既可减少临床标本带来的生物危害,又可满足教学大量标本的需要。所配制的浓度能够展示教课书上所描述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9.
尿液中葡萄糖对干化学检测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用尿十联试纸在尿液分析仪上检测时,发现尿糖阳性而WBC检测结果阴性的标本往往镜检WBC为阳性,本文就此现象进行分析。1材料和方法1.1仪器与试剂干化学法检测用Miditron尿液分析仪及配套尿十联检测试条,尿质控品由上海伊华公司提供,镜检用Olympus显微镜,计数板用Neubauer板。1.2标本来源本院2005年住院病人,尿糖阳性且镜检WBC也阳性20例,年龄30~80岁,男5例,女15例。其尿糖阳性(3mmol/L~56mmol/L即1 ~4 )不等,尿沉渣镜检WBC≥14/低倍视野为阳性。1.3检测方法用一次性塑料尿杯随机收集上述患者的清洁中段尿,取尿液10ml先在尿液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不同首次剂量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俊  王晓  方华 《华西医学》2005,20(1):69-70
目的 :探讨在胃镜静脉麻醉中较理想的异丙酚首次剂量。方法 :胃镜患者随机分为首次剂量 2mg/kg(I组 )、 2 2 5mg/kg (Ⅱ组 )、 2 5mg/kg (Ⅲ组 )和 2 75mg/kg (Ⅳ组 )四组 ,每组各 10 0例。观察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结果 :麻醉后血压Ⅳ组较Ⅰ、Ⅱ、Ⅲ组明显降低 ,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胃镜插入时 ,Ⅰ、Ⅱ组较Ⅲ、Ⅳ组脉搏氧饱和度 (SpO2 )波动明显 (P <0 0 5 ) ,耐受性更低 (P <0 0 5 )。结论 :首次剂量 2 5mg/kg是ASAⅠ级患者的首选 ,但麻醉中应因人而异 ,适当增减药物剂量 ,争取安全而经济。  相似文献   

11.
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集管中的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集管采集的血糖标本,按其浓度与放置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血管中的变化趋势。方法(1)以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用美国BD公司的SSTⅡ惰性分离胶真实采血管采样的66例血糖标本、实验组按血糖浓度分为小于8mmol/L、8~11mmol/L之间、大于11mmol/L三组,并按采血后1、2、4和6小时分为四组并测定各组血糖浓度。(2)以同样的分离胶管采集血液标本31例,先作取血后的首次血糖测定,然后按采血后72小时再测定其血糖浓度。测定数据分别作方差分析,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样、保存的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在6小时内的变化不明显,72小时内的血糖浓度变化也不大,表明3天内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的稳定性良好。结论分离胶血液真空采血管可在72小时内用于对血液葡萄糖的分离保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集管采集的血糖标本,按其浓度与放置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血管中的变化趋势.方法 (1)以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用美国BD公司的SSTⅡ惰性分离胶真实采血管采样的66例血糖标本、实验组按血糖浓度分为小于8mmol/L、8~11mmol/L之间、大于11mmol/L三组,并按采血后1、2、4和6小时分为四组并测定各组血糖浓度.(2)以同样的分离胶管采集血液标本31例,先作取血后的首次血糖测定,然后按采血后72小时再测定其血糖浓度.测定数据分别作方差分析,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样、保存的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在6小时内的变化不明显,72小时内的血糖浓度变化也不大,表明3天内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的稳定性良好.结论分离胶血液真空采血管可在72小时内用于对血液葡萄糖的分离保存.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常规由治疗护士每天3次(或更多次)监测尿糖,以指导胰岛素的用量,测定方法有试纸法与斑氏法,目前一般基层医院仍多用斑氏法测定尿糖,除了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出现假阳性外,大剂量青霉素亦可以出现类似作用。而试带测定尿糖,是在试带中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失去两个氢离子,在过氧化酶的存在下,生成过氧化氢,后者去氧化色素原邻联甲苯胺,变成邻联甲苯胺蓝,这个反应过程可受到维生素C的抑制,反而出现尿糖假阴性,尿中维生素C浓度为0.5~1mg/ml,试带即易发生抑制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 SMCs)增殖效应的影响及其与Ⅰ、Ⅲ、Ⅳ、Ⅵ型胶原产生间的关联。方法:用不同浓度(0.025~5.000 mmol/L)的Hcy刺激v SMCs,在不同时间点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cy对平滑肌细胞活性的影响;5溴-2脱氧尿苷法检测Hcy对v SMCs DNA合成的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胶原的含量。结果 :0.025~0.050 mmol/L的Hcy刺激12、48 h,v SMCs增殖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0.025~0.050 mmol/L的Hcy组其增殖细胞S期的百分比较对照组及其他浓度组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分泌的Ⅰ型和Ⅳ型胶原随着Hcy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增高。Ⅲ型胶原有轻度升高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1~5 mmol/L的Hcy可减少Ⅵ型胶原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0.025~0.050 mmol/L的Hcy能促进v SMC增殖,且Hcy可能通过改变纤维斑块中的胶原类型构成导致斑块的不稳定性和易损性,最终加速了粥样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置换液或透析液糖浓度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在2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患者中,分别采用高糖和低糖置换液或透析液行CRRT,高糖组8例使用葡萄糖浓度高于50mmol/L的置换液或透析液,低糖组15例使用葡萄糖浓度低于10mmol/L的置换液或透析液,比较CRRT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高糖组CRRT后第一日血糖为(27.2±5.3)mmol/L,经置换液中加入胰岛素(每2g~4g葡萄糖加入1U胰岛素),以及皮下、静脉给予胰岛素后,5例血糖降至8.7mmol/L~17.3mmol/L,3例血糖仍在20.0mmol/L以上;低糖组患者CRRT后第一日血糖水平为(9.5±3.1)mmol/L,无需另外加用胰岛素,没有发生低血糖。结论:CRRT时使用低糖置换液或透析液,患者的血糖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6.
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等优点很快被人们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可出现一些假阳性或阴性,其试纸带在检测过程中受尿中化学因素干扰,对此我们将一些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葡萄糖(GLU)尿糖分析试纸的后一步反映是氧化还原反应,尿中含有维生素C时能是使检测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特别是静脉滴注维生素C影响很大,这对帮助临床医生在分析服用维生素C的患者尿的结果很重要,高浓度的酮体也可引起假阴性。2亚硝酸盐(NIT)尿液中的亚硝酸盐检测结果阳性,预示尿中细菌数量在10万/ml以上,但尿中混有大便,尿液放置时间在4h以上未及时送检,留取标本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通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品(LPS),建立内毒素诱导一氧化氮(NO)升高的小鼠模型。方法50只小鼠,雌雄各半,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标准品(LPS)溶液:Ⅰ组:每只小鼠注射0.2ml0.9%生理盐水;Ⅱ组:每只小鼠给予LPS2.5mg/kg;Ⅲ组:每只小鼠给予LPS5mg/kg;Ⅳ组:每只小鼠给予LPS10mg/kg;Ⅴ组:每只小鼠给予LPS5mg/(kg·d),共给药3d;观察给药后各组小鼠血浆、肝组织、脑组织中NO浓度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Ⅰ-Ⅴ组小鼠血浆中NO浓度分别为(μmol/L):84.58±9.82;160.46±62.21;320.26±180.03;261.44±189.34;79.08±39.70;其中Ⅱ、Ⅲ、Ⅳ组与Ⅰ组有统计学差异;Ⅰ-Ⅴ组小鼠肝组织中NO浓度分别为(μmolo/gprot):16.39±1.06;15.25±0.09;20.41±2.06;22.12±1.59;20.29±1.59;其中Ⅰ、Ⅱ组与Ⅳ、Ⅴ组、与Ⅲ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Ⅰ-Ⅴ组小鼠脑组织中NO浓度(x-±s)分别为(μmologprot-1):7.21±2.86;5.80±1.93;13.47±4.64;13.84±2.63;16.40±5.27;其中Ⅰ、Ⅱ组与Ⅲ、Ⅳ、Ⅴ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注射LPS标准品5mg/kg以上,可以建立内毒素诱导的NO升高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葡萄糖载体-1(GLUT1)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和IGF-Ⅰ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新生SD仔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即正常浓度葡萄糖(5.5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25.5mmol/L)。在高糖条件下分别加入胰岛素(10-6mmol/L)和IGF-Ⅰ(10-7mmol/L)。RT-PCR检测GLUT1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GLU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使成骨细胞GLUT1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51%和35%。胰岛素和IGF-Ⅰ可以下调高糖条件下增加的GLUT1mRNA和蛋白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正常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相似。结论:胰岛素和IGF-Ⅰ纠正了高浓度葡萄糖引起的成骨细胞GLUT1表达的改变可能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血液与尿液中葡萄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临床尽早作出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58例可疑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空腹血糖与尿糖。结果:158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检测阳性率为70.25%,而尿糖检测阳性率为63.92%;57例尿糖阴性患者中,只有24例患者的血糖〉7.8mmol/L,101例尿糖阳性患者中,有14例患者血糖〈7.8mmol/L。结论:尿糖测定主要用于筛查疾病和疗效观察而不作为诊断指标,而用于确诊或动态观察时最好测定血糖,对一些症状不明显的非典型病例,出现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时,应结合临床作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t)减缓高糖环境下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衰老的作用。方法 通过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hADSCs,筛选出最适高葡萄糖浓度;用不同浓度的Ast干预高糖环境下的hADSCs,筛选出最适Ast干预浓度。将hADSCs分为4组:对照组用含5.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甘露醇组用含5.5 mmol/L葡萄糖和19.5 mmol/L甘露醇的培养基培养;高糖组用含最适高浓度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Ast组用含最适高浓度葡萄糖和最适浓度Ast的培养基培养。4组均培养72 h,通过SA-β-Gal染色观察细胞衰老,AnnexinⅤ-FITC/PI检测凋亡;q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hADSCs中p16、Pink1、Parkin、LC3(LC3Ⅱ/Ⅰ)及p62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及自噬小体情况。结果 最适高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最适Ast干预浓度为20 mg/L。AnnexinⅤ-FITC/PI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h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