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止脱位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0.3%~4%[1],女性易脱位[2],一旦发生将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脱位的基本机制是柄的颈部与髋关节边缘的碰撞,然后形成一种杠杆作用,使得人工股骨头脱出于臼外而不能回纳[3],所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的护理显得特别重要。江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9月~2005年8月对86例患者实施了THA,其中有2例发生了脱位,发生率为2.4%。现将THA术后脱位的原因以及术后防止脱位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6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35~70岁。…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止脱位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0.3%~4%,女性易脱位,一旦发生将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脱位的基本机制是柄的颈部与髋关节边缘的碰撞,然后形成一种杠杆作用,使得人工股骨头脱出于臼外而不能回纳,所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的护理显得特别重要。江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9月-2005年8月对86例患者实施了THA,其中有2例发生了脱位,发生率为2.4%。现将THA术后脱位的原因以及术后防止脱位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按THA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重要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包括伤口感染、肺部及泌尿道感染、髋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溃疡、营养和电解质失调的预防等。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溃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有效护理干预降低了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平均年龄70岁以上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保持正确的体位及床上大小便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等。结果:21例患者住院期间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14~30 d,术后随访3~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高龄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可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成为骨科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是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THA术后并发症也较大程度影响了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科通过对80例THA患者进行早期、系统、规范的护理,较好地预防了TH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法:高龄THA患者88例,均采用术前心理干预及康复指导,术后进行股四头肌训练、屈髋屈膝训练、坐位及站立等训练.结果:术后88例无感染、髋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6~48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较手术前明显提高(P<0.05),患者均能正常行走.结论:THA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能明显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除2例双侧同期置换患者及3例80岁高龄患者于术后3周后出院外,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周左右出院.出院后4~6周门诊复查:屈膝、屈髋均≥90° ,能完成日常生活.认为做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结果 38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住院期间未发生切口、肺部、泌尿道感染,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均顺利康复,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术后的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70岁)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资料。结果107例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为1.1~1.6h,平均为(1.3±0.2)h。经整体护理,患者均未发生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推行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于成功实施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其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3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将2017年1~12月3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住院感受(满意度)、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感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化护理路径,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80例行单侧TH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手术室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失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可以减少THA患者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本院骨关节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有效的护理方案,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控制和监测血糖、术后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等。结果:31例患者均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和严格控制血糖等措施干预,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术后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4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均在术后13~21d出院。随访4个月~2a,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除了医生熟练的技术外,围手术期护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术后2周、术后4周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术后2周、术后4周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提出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 2010年10月我院手术进行的1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患者行护理观察,总结护理方法和护理程序.结果 13例患者经积极的护理后均顺利康复,无明显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围术期密切护理观察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进行,切口一期愈合,无1例发生感染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4年,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13例,良5例.结论对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4例全髋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用指定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满意度调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满意度调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SAS评分、McGill疼痛强度指数(P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全髋置换术患者实行指定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髋关节功能及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陶瓷大头假体材料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方法。方法:对108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术后早期预防并发症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患者术后2~3 d均可下床活动,住院期间情绪稳定,心情开朗,能积极配合治疗和锻炼,无并发症发生,功能恢复良好。出院随访3~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精心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得到了更加全面专业的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恢复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2009年11月,我们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关节15例,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59~93岁,平均76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0例,外伤性股骨颈骨折5例.1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髋关节活动度满意.  相似文献   

20.
邱青苗  金爱东 《护理与康复》2013,(12):1199-1200
由于免疫性疾病长期行激素治疗、器官移植术后的激素使用等因素,由激素诱发的股骨头坏死(ischem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INFH)越来越多[1],影响关节功能,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骨髓移植术后患者行THA存在高感染率、高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其围手术期护理有一定难度.2010年7月,本院骨科三病区收治1例骨髓移植术后出现INFH患者,成功行THA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