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考察人参提取物的吸湿性,并优选出最适合人参提取物的辅料及其混合配比。方法:以人参为模型药物,考察其临界相对湿度,并通过考察单一辅料和混合辅料对人参提取物吸湿性的影响,筛选出最适辅料和最优辅料比。结果:综合平衡吸湿率,吸湿速度方程得出α-乳糖:高岭土为1∶0.5时提取物吸湿性最小。结论:筛选出的混合辅料能降低人参提取物的吸湿率,起到防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合理选择含多糖类成分的中药浸膏固体制剂的防潮辅料和生产条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吸湿严重且应用广泛的黄芪多糖为模型药物,将黄芪多糖粉末与10种常用辅料配伍,在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25℃放置7d,绘制吸湿曲线,提取吸湿特征参数,并筛选出防潮辅料与药物的配比.结果 综合吸湿性和成型性,以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与多糖1:1配比防潮效果最好.结论 筛选出的防潮辅料能有效的降低多糖类成分的吸湿性,提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吴怡  尤献民  邹桂欣  姜鸿 《中成药》2013,35(1):64-67
目的筛选化胃舒颗粒剂的最佳防潮工艺处方。方法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不同辅料的吸湿率,选择化胃舒作为模型药物,制备不同辅料组成及配比的化胃舒颗粒,测定各处方的临界相对湿度。结果对颗粒的成型率及吸湿性进行综合考察评价,其中以主药-微晶纤维素-糊精(2∶1∶1)的处方防潮效果最好,其临界相对湿度为67%。结论筛选出吸湿性低且可以有效防潮的化胃舒颗粒处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瓜蒌薤白颗粒的制备选择最佳防潮辅料。方法以瓜蒌薤白60%醇提物与不同辅料混合制备颗粒,以颗粒的吸湿性、成型性及临界相对湿度为指标,优选出制备瓜蒌薤白颗粒的最佳辅料种类及其配比。结果将乳糖、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按2∶1∶1的比例混合制成的瓜蒌薤白颗粒在防潮性和成型性上均较好,其临界相对湿度为85%。结论筛选出的防潮辅料能满足瓜蒌薤白颗粒制备工艺的要求,为其生产及贮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7,(7)
目的制备黄芪Astragali Radix多糖防潮颗粒。方法测定多糖和7种辅料混合粉体的吸湿性后,混料设计优化混合辅料配比。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吸湿率和未成型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绘制多糖、混合粉体、颗粒的吸湿曲线后,比较其临界相对湿度。结果混合粉体中多糖与混合辅料(乳糖46.3%、甘露醇14.5%、微晶纤维素39.2%)的最佳比例为1∶2,在168 h内吸湿率为11.6%。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用量0.125倍,干燥温度55℃,干燥时间60 min,在168 h内吸湿率8.1%,未成型率11.46%。与多糖和混合粉体比较,颗粒的吸湿初速度和加速度绝对值较低,临界相对湿度较高。结论该方法制备的黄芪多糖颗粒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调胃承气颗粒的辅料种类及配比,解决其成型性、溶化性及吸湿性等问题,为该制剂的临床推广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颗粒的外观、粒度、水分、溶化性、吸湿性等为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调胃承气颗粒的辅料品种、配比及用量,并对成型颗粒进行质量验证和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考察。结果:最佳成型辅料为乳糖和甘露醇混合物,以浸膏-乳糖-甘露醇(1∶3∶1)配比混合制粒,制得的颗粒大小均匀,成型性、溶解性、流动性均好,且不易吸湿。临界相对湿度69%,休止角40度。结论:优选的辅料可显著地提高该制剂的稳定性,且工艺科学合理、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7.
甘草浸膏吸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智  韩静  李成顺  蔡薇  岑琴 《中药材》2007,30(2):223-225
目的:对甘草浸膏的吸湿性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优的辅料配方,并测得最佳处方的临界相对湿度,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合理的相对湿度环境。方法:采用在25℃,不同的相对湿度下选用多种辅料,比较其吸湿性。结果:甘草浸膏粉与乳糖、微晶纤维素配伍(1∶0.5∶0.5)为最合适处方,并测其临界相对湿度为60%。结论:利用以上结果可以解决工业生产中药浸膏易吸湿结块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防潮辅料及内容物形态对益心舒胶囊吸湿性的影响,改善益心舒胶囊防潮性能。方法以吸湿率和临界相对湿度为指标,比较可溶性淀粉、玉米淀粉、糊精、乳糖、甘露醇、磷酸氢钙、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0种辅料对益心舒胶囊内容物吸湿性的影响,考察优选辅料与胶囊内容物制粒后对益心舒胶囊吸湿性的影响。结果益心舒胶囊内容物的平衡吸湿率为18.04%,其最佳的防潮辅料为乳糖、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药辅比为1∶0.1(wt%),制粒前其平衡吸湿率分别为14.87%、14.39%、15.38%,制粒后其平衡吸湿率分别为10.75%、10.29%、11.13%。结论筛选出的防潮辅料能有效降低药粉的吸湿性,制粒后可有效提高益心舒胶囊的防潮性。  相似文献   

9.
多指标优选银桑降糖颗粒辅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研究各辅料对提取物的吸湿性影响,对制剂内多糖测定的干扰以及对小鼠血糖值的影响筛选了辅料种类,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吸湿性,成型性和流动性为指标,测定了吸湿量,颗粒得率以及休止角,结合物料外观性状,筛选了辅料配比及用量,并测定了颗粒的相对临界湿度。优选的银桑降糖颗粒最佳辅料为桑叶清膏-微晶纤维素-四角蛤蜊粗多糖10∶9∶1.67,所得颗粒成型性,流动性好,且不易吸潮液化,其相对临界湿度为73%。经研究优选所得银桑降糖颗粒制剂工艺和处方科学可行,可以明显改善提取物易吸湿液化的性质,提高制剂稳定性,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为其他制剂筛选辅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7,(4)
目的:通过几种常用辅料对圣济二精浸膏的阻湿性研究,筛选出适宜于圣济二精颗粒的最优辅料配方,并测得最佳处方的临界相对湿度。方法:选用常用的4种辅料,比较其与圣济二精浸膏配伍后的吸湿性,并建立圣济二精颗粒剂吸湿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参数筛选出最优辅料。结果:圣济二精颗粒最适宜辅料配方是浸膏粉∶微晶纤维素∶糊精为1∶1∶1,并测得在其配方下颗粒临界相对湿度为79%。结论:利用以上结果可以解决工业生产中圣济二精浸膏易吸湿问题,为圣济二精颗粒的制备选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骨疏灵颗粒防潮辅料优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朱裕林  张兰  彭祥雪  陈卫东 《中草药》2014,45(14):2005-2008
目的 评价辅料对骨疏灵吸湿性的影响,优选骨疏灵颗粒剂防潮辅料。方法 通过吸湿率考察优选辅料的种类及配比;从乙醇浓度、吸湿率、成型性、休止角、颗粒外观等方面优选成型工艺。结果 骨疏灵颗粒的最佳防潮混合辅料为乳糖-甘露醇(4:1),药辅比1:2;85%乙醇制粒,颗粒大小均匀,成型性较好,临界相对湿度76%。结论 为骨疏灵颗粒的开发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转输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研究不同辅料对颗粒成型性、吸湿性及溶化性的影响,运用综合评分的方法筛选出最佳辅料,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成型率为指标优选出辅料用量、乙醇体积分数及乙醇用量的最佳量化条件。结果:转输颗粒的原辅料(浸膏粉、乳糖、糊精)的最佳配比2∶1∶1,乙醇85%,用量0.12 mL.g-1,颗粒临界相对湿度64%。结论:优选工艺设计合理,颗粒成形性好,易溶化、抗湿性好,可为转输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无糖型腰痹康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制剂成型率、吸湿率为筛选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其最佳的成型工艺.结果 1份腰痹康颗粒的稠膏加入3倍量的糊精为最佳处方.结论 优选的工艺可行,颗粒的抗湿性、成型性能均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5种常用药用辅料微晶纤维素(MCC),糊精(DE),羧甲基淀粉钠(CMS-Na),可溶性淀粉(ST)和麦芽糊精(MA)对党参颗粒吸湿及其成型性的影响。方法:以单一辅料,2种辅料不同配比混合后分别与党参浸膏按1∶1混合制粒,通过Higuch方程,Weibull分布和一元二次曲线方程模型拟合党参颗粒的吸湿动力学,并结合成型性和溶化性,筛选制备党参颗粒的最佳处方。结果:综合吸湿性和成型性,以党参浸膏-MCC-DE(3∶2∶1)组合时,党参颗粒均可在2 min内全溶,成型率85.41%,48 h内平衡吸湿量6.28%。结论:按最优处方所制党参颗粒的阻湿性和成型性均较好,工艺稳定可行,能有效降低党参颗粒的吸湿性。  相似文献   

15.
归芪多糖颗粒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归芪多糖颗粒制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性、溶解度、成型率为指标,筛选出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原料-甘露醇-聚维酮(PVP) 1∶0.9∶0.1,润湿剂为玉米朊乙醇液.结论:颗粒制剂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大枣配方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平行试验法,以成型率、含水量、溶化性、吸湿性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选择辅料比例为浸膏∶蔗糖(1∶4)时产品外观色泽、成型性、吸湿性良好。结论:优选的大枣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止得咳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通过Lg(3)4正交试验优化挥发油包合工艺;考察不同辅料对颗粒成型性、溶化性、流动性和吸湿性的影响;利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制备止得咳颗粒的最优辅料,并确定辅料之间最佳配比;以颗粒相对湿度为指标对颗粒成型进行考察评价,筛选出合理生产工艺条件.结果 包合物最佳工艺为物料比为8 ﹕ 1,温度...  相似文献   

18.
常见药用辅料对毛冬青总黄酮吸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常用制剂辅料对毛冬青总黄酮吸湿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粉末吸湿法测定毛冬青总黄酮的吸湿率;以吸湿初速度、吸湿加速度、平衡吸湿时间、平衡吸湿量、临界相对湿度等参数为指标,考察辅料种类和用量毛冬青总黄酮吸湿性的影响。结果:毛冬青总黄酮临界相对湿度78.1%,乳糖、硬脂酸镁、滑石粉、磷酸氢钙均增大了样品的临界相对湿度。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和糊精均加速了样品的吸湿过程,增加了样品的平衡吸湿量,作用顺序为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糊精>淀粉;磷酸氢钙、滑石粉、乳糖、硬脂酸镁、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样品的吸湿加速度和平衡吸湿量,作用顺序为磷酸氢钙>滑石粉>乳糖>硬脂酸镁>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结论:合理的使用辅料能改善毛冬青总黄酮的吸湿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