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门控的64层螺旋CT全胸部血管成像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20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64层螺旋CT的全胸大血管检查,并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结果: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30%、90.38%,尤其在诊断心外畸形方面,两者的准确率分别为96.15%、84.61%,CT要优于超声。结论:心电门控的64层MSCT(Multislice CT,MSCT)全胸大血管技术在成人CHD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仅能检查出心内和心外大血管畸形,而且能判断有无胸部病变,对于术前评估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在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5例诊断CHD的新生儿及婴儿进行64层螺旋CT对比增强心脏检查,并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成像进行图像重建.所有病例均做超声心动图(ECG)对照,并经手术证实.结果: 64层螺旋CT、ECG对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98%、71.86%,前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χ2=23.88,P<0.005).心内畸形68处中,64层螺旋CT、ECG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65%、97.0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68,P>0.05).心外畸形131处中,64层螺旋CT、ECG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24%、58.78%,前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χ2=32.32,P<0.005).结论: 64层螺旋CT是诊断CHD可靠的方法,弥补了ECG对心外畸形诊断的不足,尤其能评价主动脉、肺动脉以及冠状动脉,对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超声联合64层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62例复杂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采取超声及64层CT检查,以手术证实结果为基准,将超声、64层CT及联合检查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 6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各种心脏畸形共计158处,节段分析法得到:心内与房室连接处畸形共82处、心脏大血管连接处畸形共48处、心外大血管畸形共28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8%(145/158)、CT检查为91.1%(144/158),联合检查为97.5%(154/158),联合确诊率明显更高,与超声及CT的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64层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可获取患者心脏缺损及异常通道部位、畸形血管走行方向、冠状动脉与体肺侧支血管异位开口等信息,让疾病情况得到良好显示,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借鉴价值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就医的6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测结果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分为:心脏畸形、心脏周边的血管畸形以及心脏血管连接位置畸形,并且按照诊断结果和手术所见进行对照,采取三维图像重建。结果:68例患者一共有228处病变,其中检测出心脏畸形158处,CT正确诊断144处,漏诊18处,诊断的准确效率为91.14%,检测效率为90.0%,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心诊断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十分有效,提升了诊断的准确率,并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婴幼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7例婴幼儿复杂型CHD的MSCT表现,并与超声心动图(ECG)对比研究。结果 17例婴幼儿复杂型CHD经手术确认共82处畸形,心内畸形35处,心外畸形47处,MSCT、ECG对心内畸形诊断的准确率为94.3%和97.1%;对心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97.9%和61.7%,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5.1%和76.8%。结论 MSCT是诊断CHD的可靠检查方法,弥补了ECG对心外畸形诊断的不足,有助于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64-SCT)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两种检查方法在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3月在本院经手术证实的先心病病例5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同时行64-SCT和TTE检查,以手术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54例共证实畸形176处,64-SCT诊断准确率为98.3%,TTE诊断准确率为90.3%.TTE漏误诊主要为心外大血管畸形(15/18).在诊断心内畸形及心脏-大血管连接畸形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64-SC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诊断中各有优势和不足,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复杂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16层CT双动脉期扫描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才钧  宾怀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482-2484
目的:探讨多层CT双动脉期扫描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多层CT及心脏彩超资料,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所有CT图像均由2名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分析。结果:手术证实畸形共52处。按心脏解剖分为3种,心脏部分:包括心脏异位、心间隔缺损等共计17处畸形。心脏与大血管连接部分:包括各型大动脉转位、心室双出口、主动脉骑跨、肺静脉畸形连接等共计13处畸形。大血管部分:包括共同动脉干、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起源异常、狭窄等共计22处畸形。彩超诊断准确率90.4%,多层CT诊断准确率88.5%。结论:16层CT双动脉期扫描对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联合彩超检查可提高心内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并在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6.77%,与确诊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正相关性,r=0.9993,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对患者无创伤,并具有快速及准确性高等优点,是诊断腹主动脉瘤及术前评价影像学检查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兴雨 《中外医疗》2012,31(36):179-180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MSCT)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CoA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其病理分型与合并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 19例CoA术前CT均诊断正确,诊断准确率100%。对合并的畸形,如动脉导管未闭(PDA)、主动脉骑跨、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狭窄、体肺侧枝循环术前CT均正确诊断。结论 256层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对于CoA及其合并的其他畸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患者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王玉成  单叔煤  徐敏 《医学综述》2009,15(13):2074-207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RCP和ERCP在肝内胆管占位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52例均经B超检查提示有肝内胆管占位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后,对原始数据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胆管三维容积重建(SCTC)处理,对胆管占位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其中有12例患者还进行了MRCP和ERCP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和随访观察。结果64层螺旋CT对肝内胆管占位病变定位及定性的准确率分别为100%及94%,MRCP和ERCP对肝内胆管占位病变定位及定性的准确率分别为100%、100%及78%、80%。结论64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无创、清晰、立体显示胆管结构,提高术前对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率,对肝内胆管占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ERCP和MRCP对64层螺旋CT很难作出定性诊断的病例起到一个辅助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金晶  郑穗生  王龙胜  赵红  姚文君  管松 《安徽医学》2010,31(11):1283-1286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法洛四联症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证实的18例患者CT血管造影资料,并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进行图像重建。所有病例均有超声心动图(ECHO)对照。结果手术证实的心血管畸形112处,128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为95.54%,明显高于ECHO的诊断准确率77.68%(P〈0.01)。对手术证实的18例小儿法洛四联症,128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达到100%,ECHO正确诊断17例,诊断率为99.4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8层螺旋CT对法洛四联症伴发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86.11%,优于ECHO的52.78%(P〈0.01)。18例患者手术证实肺动脉狭窄65处,128层螺旋CT诊断50例,正确率为76.92%,ECHO诊断46例,正确率为7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右肺动脉狭窄检出,128层螺旋CT优于ECH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对法洛四联症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诊断的作用.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32例超声诊断为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上腹部薄层平扫及多期薄层增强扫描,对胆道梗阻行定位及定性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100%.16例胆道或胰头肿瘤患者(胆管癌11例,胆囊癌1例,胰头癌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中,15例得到MSCTC正确诊断,术前MSCTC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93.8%.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高,是诊断胆道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结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前多层螺旋CT图像,参照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对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38例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经术后病理证实准确率100%,所有患者CT均表现为肠壁局部增厚,其中28例患者可见软组织肿块,19例主要表现为肠管狭窄。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安全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在结肠癌的术前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SCT在复杂和复合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MSCT检查的复杂和复合先天性心脏病并有手术记录者41例,MSCT检查图像回顾性诊断与手术对照。结果:手术证实畸形共109处,术前确诊畸形数:101处,漏诊畸形数:8处,诊断准确性为93%。结论:MSCT与US联合可提高复杂先心病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128层CT(MSCT)在小儿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CT表现。结果:128层CT诊断准确为34处,手术证实畸形部位共37处,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1.9%。结论:128层CT对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3例、肛瘘17例共30例临床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并进行手术验证。结果: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3例、肛瘘17例共30例均经手术证实,多层螺旋CT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的诊断准确率达100%;3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病例中对脓腔及瘘管走向的准确率达94.2%。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术前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应用于临床结肠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24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为结肠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实施扫描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准确性,并记录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术前检查结肠癌,其中T分期检查准确率为85.0%,N分期检查准确率为85.0%,M分期检查准确率为85.0%,与手术组织切片检查结果相比较,χ~2=(21.43、18.24、6.66),P0.05;术后多层螺旋CT术前检查结肠癌,其中T分期检查准确率为85.71%,N分期检查准确率为88.24%,M分期检查准确率为100.00%,与手术组织切片检查结果相比较,χ~2=(7.13、9.74、9.00),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于术前检查结肠癌可有助于患者临床病情评估,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术后通过采用多层螺旋CT监测则可有利于判断患者复发或转移情况,为患者预后判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与CT联合应用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进行超声及CT检查。比较分析手术诊断与超声、CT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术证实,心脏畸形共有217处,包括心脏大血管连接处结构异常66处,心内与房室连接处结构异常112处,心外大血管结构异常39处。超声检查共检出196处,诊断准确率为90.32%;CT检查共检出197处,诊断准确率为90.78%;超声与CT联合检查共检出211处,诊断准确率97.24%,二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及单纯CT诊断准确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和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各有优势和不足,二者联合检查可实现优势互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该检查方式无明显侵入性、费用较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64层CT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6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和64层CT重建技术扫描,对两种扫描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调查,并与患者手术结果进行比较,调查两种扫描方式的诊断率。结果:常规CT扫描、64排螺旋CT扫描在患者骨折肢体诊断中的准确率均为100%,常规CT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0.7%,64排螺旋CT扫描诊断准确率为10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64层CT重建技术能够降低疾病漏诊率,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评估胸段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癌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观察两组手术分期及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并与手术病理对比。结果与手术病理对比,术前螺旋CT结果显示,32例食管癌根治术、符合率为82.05%;6例食管癌部分切除术,占15.38%,1例无法行手术治疗,占2.56%;64排螺旋CT检查显示,8例侵犯气管,符合率为88.89%;4例侵犯心包,占66.67%;7例侵犯胸主动脉,符合率为87.5%;64排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TNM分期中,Ⅰ-Ⅱ期诊断准确率为66.67%,Ⅲ期诊断准确率为77.78%;Ⅳ期诊断准确率为96.30%。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患者周围组织侵犯、肿瘤TNM分期的准确性较高,在术前确定治疗方案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