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采用MRI测量不同性别中国汉族正常成人枕叶体积。方法 于中国汉族健康成年脑数据库中选取200名志愿者,采集大脑三维磁化预备梯度回波T1WI。手动勾画ROI,测量左、右侧枕叶体积及全脑体积。将测量结果标准化,比较不同性别左、右侧枕叶体积的差异,分析枕叶体积与年龄的关系以及性别、年龄对枕叶体积的影响。结果 正常成人枕叶体积(105.37±10.41)cm3,标准化后为(105.44±9.20)cm3。标准化前男性与女性大脑枕叶体积[(111.34±9.15)cm3和(99.38±7.85)cm3]及标准化后男性与女性枕叶体积[(111.39±7.31)cm3和(99.48±6.72)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1、12.01,P均<0.05)。标准化前、后男性左、右侧枕叶体积及女性左、右侧枕叶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准化前后男性、女性枕叶体积与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标准化前r=-0.01、0.18,P=0.90、0.08,标准化后r=0.05、0.01,P=0.64、0.92)。性别及年龄对枕叶体积的影响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 中国健康成年人枕叶体积男性大于女性,双侧枕叶体积基本一致。枕叶体积不易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2.
MRI测量中国汉族不同性别正常人顶叶体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MRI测量中国汉族不同性别正常人大脑顶叶体积。方法 采用多中心研究形式,对100名18~70岁健康志愿者以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行全脑扫描,手动勾画测量左右侧顶叶体积及全脑体积,并经标准化处理,比较男女性别间及左右侧间顶叶体积的差异,并评价顶叶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左侧实测顶叶体积为(113.05±11.14)cm3,右侧为(111.75±10.61)cm3;全脑体积为(1 605.90±115.05)cm3。女性左侧实测顶叶体积为(103.75±9.96)cm3,右侧为(102.22±9.31)cm3;全脑体积为(1 444.56±93.26)cm3。男性左右侧顶叶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左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全脑体积、左右侧顶叶体积均大于女性(P均<0.05)。男性左侧标准化顶叶体积与年龄呈轻度负相关(r=-0.31,P=0.03),男性右侧、女性左右侧标准化顶叶体积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中国汉族男性全脑体积和顶叶体积均显著大于女性;男性左右顶叶无明显差异,而女性左侧较大;男性随年龄增长更易出现顶叶体积缩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1rho技术定量诊断大鼠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45只SD大鼠为实验组,以腹腔注射40% CCl4橄榄油溶液的方法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另选取12只SD大鼠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给药后第1、2、4、6、8、10周分别取实验组5~6只大鼠和对照组2只大鼠进行MR T1rho扫描。完成检查后取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并进行肝纤维化分级。结果 肝纤维化F0~F6级大鼠肝脏的T1rho值分别为(40.68±1.60)ms、(42.80±1.08)ms、(44.98±1.04)ms、(46.47±3.47)ms、(47.73±3.84)ms、(55.38±7.46)ms及(57.08±5.11)ms,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2,P<0.01)。大鼠肝脏T1rho测量值与肝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r=0.88,P<0.01);α-SMA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r=0.74,P<0.01),与T1rho值亦呈正相关(r=0.57,P<0.01)。结论 MR T1rho可用于定量、无创性评估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CT征象及其与病理分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10例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结果 110例儿童肝母细胞瘤患儿,肿瘤位于右叶67例(67/110,60.90%)、左右叶25例(25/110,22.72%)、左叶15例(15/110,13.63%)、尾叶3例(3/110,2.72%);瘤体平均大小为(287.14±272.36)cm3;多数病灶为单发(94/110,85.45%)、类圆形(96/110,87.27%);病变多分界清晰(86/110,78.18%);瘤内坏死囊变不规则102例、钙化60例;肺转移较常见(23/110,20.90%);约50.90%血管受累(56/110),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不同病理分型儿童肝母细胞瘤患儿的肿瘤钙化、肿瘤均匀强化程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CT检查可对肝母细胞瘤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定量分析儿童及青少年戈谢病患者肝脏、脾脏体积及脂质含量的价值。方法 对经骨髓穿刺证实的42例戈谢病患者(其中12例已行脾脏切除)行腹部MR检查,序列为冠状位三维梯度回波Dixon水脂分离(3D FFE mDIXON)和T2WI-STIR序列。所有患者均正在接受酶替代治疗。评估患者肝脏、脾脏脂质含量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42个肝脏校正的体积值为25.15~48.99 ml/kg,平均(33.66±6.03)ml/kg,脂质含量4.63%~10.09%,平均(5.90±1.10)%;30个脾脏校正的体积值为4.48~56.04 ml/kg,平均(16.36±10.65)ml/kg,脂质含量4.78%~19.39%,平均(6.63±2.62)%。同一患者脾脏脂质含量高于肝脏(t=2.16,P=0.04)。结论 采用MRI测量肝脾脏体积及脂质含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用于监测儿童及青少年戈谢病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脏阈值提取法用于压缩感知3D mDIXON肝脏脂肪定量的可行性。方法 对28名健康志愿者以加速因子2行肝脏压缩感知3D mDIXON序列扫描。由2名影像科医师分别采用阈值提取法和传统轴位ROI法测量全肝脂肪含量,并记录2种方法测量脂肪分数的时间;分析2种方法定量肝脏脂肪分数的可重复性及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2名医师采用阈值法获得的脂肪分数分别为(3.53±1.34)%及(3.40±1.24)%,一致性较好(ICC=0.996,P=0.001);采用传统轴位ROI法测量的脂肪分数分别为(2.35±1.35)%及(2.31±1.13)%,一致性亦较好(ICC=0.994,P=0.001)。阈值提取法[(3.47±1.29)%]和轴位ROI法[(2.45±1.30)%]获得的肝脏脂肪分数呈高度正相关(r=0.997,P=0.001)。阈值提取法平均测量时间(3.2±0.8)min,轴位ROI法平均测量时间(5.0±0.3)min。结论 阈值提取法可方便快捷地用于压缩感知3D mDIXON肝脏脂肪定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疗效与其影像学危险因子(IDRF)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后临床及CT资料,观察化疗后肿瘤原发灶体积缩小率及化疗前、后IDRF;将化疗效果分为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和非VGPR,分析原发灶体积缩小率与化疗后IDRF丢失量及残余量的相关性。结果 化疗前原发灶体积20.16~1 083.89 cm3、中位体积331.33(154.82,513.46) cm3,IDRF数量1~10个、中位数为5(4,6)个;化疗后原发灶体积为0.26~511.82 cm3、中位体积为33.96(11.75,83.35) cm3,IDRF数量为0~8个、中位数为3(2,4)个。化疗后原发灶体积缩小率17.00%~99.00%、中位数87.00%(72.00%,95.00%),33例VGPR、51例非VGPR;IDRF丢失量为0~8个、中位数为2(1,3)个,残余量为0~8个、中位数为3(2,4)个。化疗后原发灶体积缩小率与IDRF丢失量呈正相关(r=0.549,P<0.001),而与IDRF残余量呈负相关(r=-0.452,P<0.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用于神经母细胞瘤效果与化疗后病灶IDRF丢失量及残余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滤波反投影(FBP)、混合迭代重建(iDose4)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IMR)技术对低剂量双下肢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56例成年患者行双下肢CTA扫描,分别用FBP、iDose4和IMR方法重建,测量下肢各段血管(腹主动脉分叉处、髂总动脉分叉处、股动脉近端、股动脉中段和腘动脉近端)的CT值、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4分法对3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主观评分。结果 FBP、iDose4和IMR重建图像的下肢各段血管平均CT值分别为(511.07±195.05)HU、(492.63±178.74)HU、(487.63±197.20)HU,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5,P>0.05)。图像噪声分别为(76.24±20.85)HU、(39.16±11.75)HU、(13.09±2.55)HU,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460.000,P<0.05)。CNR分别为6.35±3.14、12.97±5.10、33.83±15.85,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6.122,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分IMR(3.75±0.46)、FBP(1.39±0.51)、iDose4(2.6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9,P<0.05),膝关节以上、下段动脉可诊断率IMR(98.66%)明显高于FBP(1.34%)、iDose4(56.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7.9,P<0.05)。结论 行低辐射剂量双下肢CTA扫描时,相比FBP和iDose4,IMR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且能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新生儿和婴儿胆道闭锁(BA)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疑诊为BA或其他胆道疾病的患儿46例,以手术探查、腹腔镜探查、术中造影、病理检查或临床治疗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儿分为BA组与非BA组(non-BA组)。对所有患儿应用1.5T MR扫描仪,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DTI序列(b值为1000 s/mm2)行肝脏扫描,经后处理获得平均扩散系数(AvgDC)图及FA图,测量AvgDC值及FA值。结果 46例中,BA组24例,non-BA组22例,BA组的AvgDC值显著低于non-BA组[(1.27±0.16)×10-3 mm2/s vs (1.43±0.15)×10-3 mm2/s,P=0.001)]。在BA组中,不同肝脏纤维化分级患儿间AvgDC值、FA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F1~INF3级炎症分级患儿AvgDC值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5, P=0.14),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1, P=0.01)。应用AvgDC、FA值诊断BA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0±0.07、0.60±0.09;AvgDC界限值为1.33×10-3 mm2/s时,诊断敏感度为75.00%(18/24),特异度为77.27%(17/22)。结论 DTI的AvgDC值可用于诊断新生儿和婴儿BA,但其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第2代双源CT(DSCT)心肌灌注图像质量与重组时相的关系。方法 收集接受DSCT双能量成像方法扫描的患者,选取其中冠状动脉正常者28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间隔5%重建出30%~80% R-R时相的图像,采用280 ms全期相时间窗,定量测量各R-R间期的每段心肌灌注碘图图像的伪影面积,计算心底部、中部、心尖部、心尖层面平均各段的伪影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底部、中部、心尖部、心脏整体平均各段伪影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均以60% R-R间期时相最小[(0.31±0.28)cm2、(0.18±0.23)cm2、(0.13±0.13)cm2)、(0.22±0.18)cm2]。心尖伪影面积不同R-R间期时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4)。60% R-R间期心底部、中部、心尖部、心尖各层面平均各段碘图伪影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01,P=0.014),心尖部伪影面积最小,与中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其他部位的伪影面积(P<0.05)。结论 第2代DSCT采用280 ms全期相时间窗可提供优良的心肌灌注碘图,其中以60%左右R-R间期图像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ET/CT检查时静脉注射18F-FDG注射液后冲洗注射器对放射性药物残留剂量以及肝脏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PET/CT检查的50例患者,根据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采用23G头皮针建立静脉通路,注射18F-FDG注射液后,对照组直接用5 ml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实验组先用1 ml生理盐水冲洗管道,然后用2 ml生理盐水冲洗注射器,最后用剩余2 ml再次冲洗管道。比较2组间18F-FDG注射后残留剂量以及肝脏SUV平均值(SUVmean)和SUV最大值(SUVmax)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总残留剂量[(0.22±0.08)mCi]、注射器内残留剂量[(0.19±0.07)mCi]和静脉通道内残留剂量[(0.03±0.02)mCi]均小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3个不同层面(第二肝门层面、门静脉左支层面、第一肝门层面)的SUVmean和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冲洗注射器能减少18F-FDG注射液残留量。注射器内少量放射性药物残留尚不足以引起肝脏SUV变化,但进一步规范18F-FDG注射操作流程仍属必要。  相似文献   

12.
超微血管成像评价甲状腺结节激光消融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评价甲状腺结节激光消融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取4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6个结节),进行激光消融治疗。分别采用二维超声、CEUS及SMI检查测量消融灶体积,采用CEUS及SMI判断有无未完全消融结节和二维超声低回声区边缘是否存在残余微血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EUS检出未完全消融结节11个(11/56,19.64%),SMI检出未完全消融结节9个(9/56,1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二维超声、CEUS及SMI测量消融灶体积分别为(2.10±2.13)cm3、(1.75±1.67)cm3和(1.79±1.80)cm3,二维超声测量消融灶的体积大于CEUS及SMI(P均<0.05),CEUS测量消融灶的体积与S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SMI与CEUS对消融后二维超声低回声区边缘存在残余微血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20个单点消融患者中,CEUS及SMI测量消融灶长度、宽度与消融能量均呈线性正相关(r=0.82、0.78,0.80、0.80,P均<0.05)。结论 SMI对未完全消融结节的检出率及对消融灶大小的评估与CEU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不同能量窗和准直器的177Lu-Dotatate SPECT/CT定量采集条件。方法 以微球和背景放射性浓度比为12∶1的国际电工委员会体模为实验对象。采用低能高分辨率(LEHR)、中能通用(MEGP)和高能通用(HEGP)3种类型准直器采集SPECT图像,主能窗为113 keV、208 keV和113 keV+208 keV,能宽均为20%,散射线采用CT衰减校正和三能窗法校正,形成9种采集条件:LEHR_113、LEHR_208、LEHR_113+208、MEGP_113、MEGP_208、MEGP_113+208、HEGP_113、HEGP_208和HEGP_113+208。定量分析9种采集条件下采用部分容积校正后的微球与背景放射性浓度比值、相对误差和转换系数。结果 LEHR_208对应SPECT图像对比度最差,MEGP_208和MEGP_113+208对应图像视觉分辨率最佳。9种采集条件所得放射性浓度平均比值均低于真实值(F=2.659,P=0.040)。MEGP_113+208所得放射性浓度比值相对误差最小[(-1.33±6.40)%],LEHR_208的相对误差最大[(-58.34±14.42)%]。不同采集条件所得放射性转换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46,P=0.003)。结论 不同采集条件对177Lu-Dotatate SPECT/CT定量显像结果影响显著,MEGP准直器联合113 keV+208 keV能窗所得图像质量最佳,放射性浓度比值最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减少足部双能量CT(DECT)痛风石成像指甲伪影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例痛风患者进行足部DECT扫描,分别采用标准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调整后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对图像进行重建,应用自动体积计算软件测量痛风石体积及指甲伪影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存在痛风石及指甲伪影。采用标准参数检测到66个痛风石,63个指甲伪影。调整参数后共检测到66个痛风石,31个指甲伪影。调整参数后痛风石体积[0.07(0.03~0.12)cm3]与标准参数下[0.07(0.03~0.16)cm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P=0.84),指甲伪影体积[(0.02±0.02)cm3]较标准参数下[(0.07±0.06)cm3]明显减小(t=4.56,P<0.01)。结论 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可以明显减少DECT痛风石成像中的指甲伪影,且不影响痛风石的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评估三维超声VOCAL技术和CT测量兔肝脏体积的准确性。方法分别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和CT测量30只兔肝脏体积,将测量结果与采用水浸法测得的肝脏实际体积值进行比较。结果兔肝脏体积的三维超声VOCAL测量值、CT测量值与实际值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OCAL法与CT法的测量误差分别为8.40%±4.40%及6.68%±4.45%(P>0.05)。三维超声VOCAL法测得的兔肝脏体积与实际值高度相关(r2=0.880,Y=9.146+0.826 X,P<0.001)。结论三维超声VOCAL技术可以准确测量兔肝脏体积,为评估不规则脏器体积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源动态能谱CT和MSCT在脊柱扫描中的差异。方法将脊柱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组两组,每组25例。A组采用同源双电压(80、140kVp)动态扫描,FBP重建单能量图像,记录图像噪声-能级曲线、椎体CNR随能量变化曲线,得出最低图像噪声值及最高CNR值的最佳能级,测量图像噪声及椎体CNR。B组常规MSCT扫描,FBP图像重建。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图像噪声和椎体CNR。结果 A组最佳能级为70keV,图像噪声为(16.12±1.48)HU,较B组(53.95±4.97)HU明显降低(t=3.25,P<0.05);CNR为5.89±0.46,是B组(1.67±0.15)的3.5倍(t=5.43,P<0.05);容积CT剂量指数为(7.64±0.71)mGy,较B组的(16.34±1.24)mGy降低了53%(t=15.62,P<0.05)。结论同源动态能谱CT脊柱成像较常规MSCT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降低图像噪声,提高椎体CNR,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20排CT半自动法测量肝脏体积(LV)指数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320排螺旋CT半自动法测量肝硬化组20例和对照组20名的LV,并根据公式计算LV指数。绘制LV指数和LV测量值的ROC曲线,对肝硬化组的LV指数、LV测量值与肝功能血清学指标以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肝硬化组的LV测量值为(997.31±293.37)cm3,LV指数为0.76±0.20;对照组的LV测量值为(1104.66±153.15)cm3,LV指数为0.88±0.11。LV测量值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68,LV指数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7。LV指数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显著负相关(r=-0.54,P<0.05)。结论 LV指数能更好地反映肝硬化患者LV减小的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用于辅助诊断肝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